新时代视域下传统文化的传播困境与策略
2019-02-22阚兴辉
阚兴辉
南通大学,江苏 南通226019
一、新时代新认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构建是“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P35)。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盛,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就是走一条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文化自信之路。虽然“传统文化赖以生成的自然经济、宗法制度、泛神信仰等社会历史条件已经分崩离析,传统文化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统一性和同一性早已终结”[2](P228),但是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不曾间断,早已经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如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理念一直是我们社会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正因为此,习近平总书记主张我们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3](P99)都活起来,是让处于静态存在的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动态化的传播,以进一步挖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实现古今结合。
而在科技信息高速发展的当下,传统文化的传播也不局限于纸质文本的静态传播,而是一改“传播者——文本——接受者”的单一传播模式,变为以新媒体为基础的互动性传播。戈尔德马克率先提出了新媒体的概念,他认为“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讯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4](P1)此概念虽为1967年提出,距离现在有半世纪之久,但仍适用于当下对新媒体的认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文化强国”“数字中国”等概念,这是对新媒体和传统文化提出来的发展要求,同时“传播技术的发展会带来各种新的媒介形态和传播方式,而新媒介方式的出现总会派生出种种新的文化形态和类型。”[5](P66)传统文化的传播离不开新媒体的支持,且在传播的过程中自身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如传统文化的媒介载体由纸质文本变成数字文本,解放了纸质文本保存的空间和传递的时间,极大地丰富了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也方便接受者对相关材料的获取。况且在传播的过程中,运用3D、VR等新媒体技术,不局限于文字的解释,使部分传统文化实现动态化,更加直观地展现在接受者眼前,从而让接受者易于接受和理解。以新媒体为载体的传播,改变了传播模式,实现了人际互动的传播,创作者对传统文化文本的解读可以和接受者的认知进行交流,突破了空间的约束,不再是单独的文本互动等。这些变化,也是符合新时代环境下传统文化新传播的发展趋势,真正地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二、传统文化的传播困境
以新媒体为载体的传统文化传播在很大程度上符合新时代文化强国战略的客观要求,让我们更加坚定地走文化自信之路。但与此同时,传统文化自身所固有的属性,使得它与新时代的传播有一定的隔阂,也使得传统文化的传播面临着多重困境。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碎片化传播与整体化存在之间的矛盾
新媒体的传播具有时效性、互动性和移动性等特征,使得接受者在获取信息时,不再过多地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是在新媒体给大家带来便利之时,人们的阅读时间变得随意,逐渐以碎片化阅读为主。而过去以纸质文本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传统文化,更加注重整体化存在的传播,如人们对《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等经典名著的阅读。碎片化的传播就使得整体化存在不合时宜,甚至是要让整体化的存在变成碎片化,进行内容的重组或压缩后再次传播,以符合大众的阅读接受,如微信公众号每篇文章的字数一般控制在三千字左右。可见,碎片化传播的形式大于内容,内容为形式服务,这虽然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但是传播的内容和原来的文本未必完全一致,切割式的新传播未必符合作者的原本创作意图,且让部分接受者很难认知局部创作和整体意图之间的有机联系,甚至是在传播的过程中,部分经典片段被无端地删除,这样反而有损于传统文化整体化存在的经典性。
(二)世俗化倾向与高雅化本质之间的矛盾
传统文化并不是一味的高雅化,也有很多世俗化的内容,如《诗经》中的《关雎》,对窈窕淑女的追求,就说出了大众的心声,《牡丹亭》诉说了爱情的坚贞等。但是随着时代文化的变迁,承载传统文化纸质文本中的繁体字,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熟知,这就造成了一种传播障碍,以致让很多人认为繁体字所载的内容都如阳春白雪、高山流水般,比简体字所载的内容更加高雅化,使传统文化具有一种高雅化的本质。而新媒体传播的主要目的在于能够使大众普遍接受,“绝大多数人的思想、情感、体验等都将会处在同一个精神刻度上”[6](P336),因此传播的内容也应以世俗化和娱乐化为主。如《极限挑战》《跑男》《王牌对王牌》等节目,偶尔穿插传统文化的元素,有时以传统文化为大背景,但是对于传统文化的解读则是浅尝辄止,嘉宾在其中主要也是以娱乐为主,甚至会对部分经典的传统文化进行世俗化改编,如“千山万水总是情,多给一份行不行”“书到用时方恨少,钱到月底不够花”“三个臭皮匠,臭味都一样”等,以致让观众忘却经典诗句,记住的是世俗化的语句,造成经典传统文化的扭曲传播。
(三)误读化接受与客观化真实之间的矛盾
后现代历史主义普遍认为,历史的传承经过人类的手笔,这其中不可能完全剔除个人主观因素,没有完整而客观的历史,因此一切历史都是伪史。此说虽然走向了极端,但是也为我们留下了一个思考的维度,即历史可能经过稍微的主观改动,剧本的创作,特别是有关传统文化的历史剧,与正史所载有稍微的差异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剧本不是对正史的客观呈现。然而在剧本极大地违背历史史实后再搬上荧幕,将会造成接受者对历史的误读接受,如《铁齿铜牙纪晓岚》电视剧的热播,一度让观众赞叹于纪晓岚的才智,愤慨于和珅的丑恶行径,可是历史记载却不尽相同。首先,历史上纪晓岚比和珅大26岁,而不是电视中所说的二人年纪相仿;其次,纪晓岚才高八斗,不过相貌却比较丑陋,身形很胖,还略微有点口吃和近视眼,而和珅则是风流倜傥,且精通满、汉、藏、蒙四种语言;最后,和珅是纪晓岚的上司,二人关系甚好,时常一起商讨国事。再如之前热播的电视剧《芈月传》,黄强教授通过深入研究指出,战国妃嫔根本不流行“高髻”,汉代以后才逐渐形成。这类对历史误读的演绎,举不胜举,可怕的是接受者在误读化接受后,很难抹去最初的印象,从而阻碍其对真实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接受。
三、加强传统文化传播的策略
如前所论,新媒体的传播有利有弊,其弊端将阻碍传统文化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对传统文化认知的不足,必将影响对文化自信之路的坚守,因此要正视这些弊端,并尽量探究解决问题的举措和指出传统文化长远的发展方向。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
传统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对客观历史的违背,归根结底在于传播者的专业知识有待加强,主要包括传统文化传播和媒介传播专业化人才的双重加强。一是,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与媒介传播分属不同的学科门类,其学识内容和思维方式也有很大的区别,一个侧重基础研究,一个侧重实用研究;二是,就整个行业而言,媒介传播者趋于年轻化,且负责传播的内容不局限于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本身博大精深,很多事实案例在定稿搬上荧幕之前必须进行详细考察。丹尼尔·贝尔曾说:“当代文化正在成为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7](P156)以纸质文本为原载体的传统文化要进行当代传播,必须要借助多方面的合力,因此加强传统文化研究者和媒介传播者的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迫在眉睫,使传统文化研究者能够以传播的视角去审视传统文化的当下价值;媒介传播者则更好地从当下生活的视野去挖掘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然后再加强双方的互动交流,传统文化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客观真实性负责;媒介传播者思考如何更好地传播传统文化,从而消除给接受者带来的历史误读,最终达到多方面的共赢状态。
(二)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播形式
由于传统文化的原生态存在是整体化的纸质文本,且是没有标点符号的竖排繁体字,与我们当下的碎片化阅读习惯有所不同,容易产生传播的障碍。但是传统文化内容深广,如《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等节目均从不同的角度对传统文化进行深挖和传播,既注重了普通接受者的世俗化接受,又维护了传统文化的高雅化特征,得到接受者的一致好评和喜爱,在全国掀起了一阵阵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一部人类文明史既是文化传播史,也是媒介发展的创造史和变迁史,文化传播经历了口语传播、书面和印刷传播、电子传播、网络传播等几个阶段”,[8](P1)处于网络传播阶段的我们,在享受信息传播带来的便捷时,也深感接受者审美疲劳形成的速度之快。据统计,《中国成语大会》在2016年2月12日时的收视率为0.707,到2016年2月22日时却为0.451;《国家宝藏》在2017年12月3日时,节目的收视量达到近6000万,到2017年12月24日时,节目的收视量仅为1000万左右。可见,当接受者熟知了固有的传播模式后,即使同一节目不同档期的传播内容不同,接受者也很可能已经被其他新的传播形式吸引过去。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播形式,避免同一内容的循环传播,不断挖掘传统文化的丰富性,保持传播的新鲜感。“文化在变迁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如何保存旧有的传统,还要考虑如何去进一步创造新有的文化传统,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及未来社会的需要”。[9](P206~207)传统文化除了诗词、成语之外,还有散文、字画、篆刻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有待进一步传播。
(三)树立国际化的传播视野
比较文学中经常言及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越是世界的就越是民族的,这突出了文学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特征,中国传统文化亦如此。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唯有华夏民族源远流长,经久不衰,经过历史积淀的中国传统文化有其独特的魅力。“一般而言,文化的符号系统、价值系统和思维系统在不同民族中是相对固定的”,[10](P177)这是我们在新时代走文化自信之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支撑。在媒介传播的网络化时代,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也日益频繁,世界已然成为一个地球村。建立在文化自信之路之上的文化强国战略则是传统文化发展的外在延伸,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然而我国传统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较为薄弱,源自我国的自主国际化品牌寥寥无几,如热播的《跑男》《中国好声音》等综艺节目都是购置他国节目的版权;以传播中国文化为使命的孔子学院在非洲39国54所,欧洲41国173所,美洲21国161所,数量不多,且尚未在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等国际一流大学中成立孔子学院。文化强国是国与国之间的较量,传统文化是其核心竞争力,树立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视野,让其“走出去”,是必行之举,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开幕式所展示的中国传统文化,让世界为之震撼;2016年的杭州G20峰会在古城杭州进行,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效果。这些世界性活动的成功举办,为传统文化的长远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综上所述,新时代对传统文化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媒体的传播给传统文化的当下发展带来了困境,但同时又为其提供了以前不曾拥有的新机遇,国际化的发展方向是文化强国的必经之路。“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产生于过去并已沉寂的历史文化,还是一种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生命流”,[11](P12)这种生命流,维系着华夏民族的长远发展,亦支撑着新时代的全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