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特点及其规范化问题再探
2019-02-22张彬
张 彬
(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江苏·盐城 1624972)
网络语言在早期指代计算机运行语言,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及网络普及,网络语言通常指网上用于社交沟通、信息处理等语言符号。从网络语言的形态及结构上看,网络语言与现实语言有较大的差异性,在用词、用字方面更异于汉语语言。比如,在我国网络语言普及的初级阶段,具有代表性的网络用语如“恐龙”、“虾米”、“驴友”以及“偶到”等。如果不对此类词语加以了解,很难理解这类词汇的含义。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提电话的普及,网络语言已全面渗透进实际生活的交流沟通之中,严重冲击着汉语言的教学工作,威胁着我国整体的语言文字素养水平。因此,规范网络语言具有一定社会意义及价值,需要引起各教育机构及政府方面的重视。
一、我国网络语言的特点
(一)创新性
英特网是一个虚拟化的交流平台,推崇个性,展现智慧,张扬自我,为网民的社交及娱乐提供了现实无法匹敌的自由空间,从而推动网民极大限度地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因而,网民在没有现实社会束缚的情况下,不断结合自身对词语及语言的理解,挖掘语言的潜藏价值。通过对数字、字母、符号、谐音、拆字、错字及符号的运用,创造出新颖奇特的字、词或者语句。比如,“亲亲你”在网络环境中可以写作“771”,“变态”同样可以写作“BT”,而“过奖”等词则为了幽默化、个性化,可以用错字形式写为:“果酱”。甚至有时,可以将经典语句或名言进行创造性删减,形成新的词语。例如:“男默女泪”,即对男人沉默,女人流泪的缩减。
(二)鲜明性
现实社会为更好地维持秩序、保障国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常常存在着各类规范国民的法规或道德,从而约束了国民个性的展现。而在形式比较自由的网络环境中,对国民的思想及行为约束较为有限,特别是在我国早期的网络环境中,几乎对网民的言论及行为没有约束。因此,为张扬个性,网民在网络用语上,会结合自己的个性特征及需求创造性使用网络用语。从心理层面上分析,网民渴望在虚拟的网络空间内塑造全新的自我,比如蛮横的女孩为在网上树立娇小动人的形象往往在用词上选择用“哒”做尾词。诸如“好哒”与“明白哒”等。而正处于叛逆期的男孩则为了彰显时髦与冷峻,则在网络用词上,选择“哥”做为昵称,诸如“不要迷恋哥”“哥很忙”等。另一方面,随着网民低龄化的趋势,更多的初中生或小学生群体在使用词语上会选择符号、语言及生僻字等文字表达形式,以此表达自己个性化特点。
(三)随意性
基于网络对语言运用限制较小,网民在互联网使用过程中,相对较为随意。在词语选择上,会根据字形对文字的愿意进行曲解,同时赋予文字新的含义。诸如:“烎”原意为“光明”,而因文字由“开”与“火”等字组成,具有现代词语气息,因此被网民赋予“彪悍”、“制霸”及“霸气”的含义。与该词类似的词汇还有“囧”、“兲”等字。此外,在成语上的应用更为随意,比如七月流火,原指天文奇观,现多被用语形容天气燥热、炎热等。在某些情况下,网民为表达个性及心情,又刻意地造出从字面或读音上无法理解的词汇,给其它网民带来了阅读上的障碍。因此,网络随意性的特点是网络用语不规范的根源,更是专家及学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粗俗化
由于互联网环境具备着一定的匿名性和自由性,网民通过论题或社交软件进行沟通及交流时,往往会采用昵称等形式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因此,一旦网民出现心情烦躁或情绪不稳等情况,便会通过社交软件释放自身的社会压力,从而使自身的网络用语粗俗化。由于青少年群体是非美丑的辨别力不强,容易将粗俗的言语定义为个性,以此为荣耀,并由此将粗俗化言语在网络及现实中进行泛化传播,这对青少年的身心成长皆产生不良的影响。另一方面,即网络应用门槛低,对网民的综合素质没有要求,也因此在互联网环境中,存在着参差不齐,素质高低不等的网民群体。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剧了网络语言的粗俗化特征。网络语言,除了粗俗化、随意性、创造性等特点外,还存在着语言西化的特点。比如F2F 即面对面的中式英文的缩写;BTW 是By the way 缩写,顺便说一句的意思。
(五)简洁性
网络语言是界于书面语与口语之间的语言,因此具备用词的简洁性及表达的全面性。因此,在网络用语中,为避免长篇大论的情况出现,全面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及情感,网络语言通常用缩写、谐音、数字或符号等方式将语言缩减、整理,进而有效地节约不必要的时间,加快了沟通的速度,也提高了沟通的效率,更有助于完整的表达。例如,数字“88”表示“拜拜”。How r u 则是英文 how are you 的缩写。因此,网络语言较实际的社交有趣,较书信交流快捷。
二、网络语言规范化问题
(一)语音运用不规范
网络语言在语音上的不规范主要表现在文字、字母谐音的运用。网民往往为表达特定的心情、个性特征或引起其它网民的注意,往往改变文字或词语的结构,通过字母、数字以及英文的形式,从语音的角度重新架构词语。具有来讲,有以下四种形式:首先是汉语拼音的字母缩写。比如“GX”即“高兴”之意。“MM”有“妹妹”及“美眉”的含义。其次是英语字母或词组的缩写。最常见的是“bl”及“gl”,通常是英文“boy love”与“girl love”的缩写。再次是将双字音节缩减为单字音节。例如“知道”的连音是“造”。最后则是汉字词组的谐音运用,比如“什么”可以表现为“神马”。在正常的网络使用过程中,由于语音的不规范,常常使网民在网络社交过程中产生交际障碍,限制了网民的正常沟通,不利于网络规范化发展。
(二)词语应用不规范
词语不规范的成因一是出于网民对个性的彰显,二是由于网络对个别违规词的屏蔽。首先针对网民对个性鲜明的追寻进行分析,此类词语不规范的现象表现为网民常常引用西化字母或尾词。例如英文尾词“……ing”,往往被用在进行时中,在我国网络用语中常常表达正在做某事的含义。如“吃饭ing”“哭泣ing”。而为彰显性格可爱柔弱等特征,网民有时会将词组进行双语重叠。例如将漂亮表现为“漂漂”,将“东西”表现为“东东”。其次针对社交平台或论坛的违规词,则采取谐音或拆字的形式。比如“弓 干”表示“奸”。最后,则是词语用词的随意性,即忽视词语字词的正确性,致使错字别字大量出现。例如将师傅写成“师负”。
(三)语法内容不规范
语言是内容的载体,通过文字的组合及语句的编排能够表达特定的含义。然而在互联网环境中,由于缺乏相应的审核标准,网民在运用网络语言过程中,常常出现诸多的语法语病问题,诸如主语谓语等句子成分缺失、结构混乱、成分赘余、搭配不当以及语序不当等。虽在某种程度上不影响网民对句意的理解,但却给网络阅读带来了严重的阻滞感,影响了阅读感受。而对未成年网民的影响,则更不容忽视。学生群体是网络的主要使用群体,语法、句式以及用词等方面均不成熟,在接受不规范语法内容的文章后,会对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语法规范能力造成影响,甚至会渗透到学生课堂的写作过程中。调查显示,在我国语文写作教学中,70.23%的学生在命题作文中运用网络术语,其中23.4%的学生语法语病问题严重,不能合理地运用语法结构及书写语句,从而给语文教学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语法内容不规范问题除以上原因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例如:脱离古典文章阅读、沉迷网络小说及自媒体文章,均能导致语法的不规范。
三、规范网络语言的策略
(一)提升网络用语意识
网络语言不规范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网民行为习惯及情绪思维的变化,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信息数字化全面普及融媒体大时代的背景下,网民的生活、工作及学习压力逐渐增大,在网络用语方面,更加注重个性及存在感的树立。因此,要彻底规范网络用语,应从网民心理、社会经济等宏观与微观的角度出发,提高网络语言规范化意识。首先从教育角度,特别在汉语言教育工作中,教师通过合理的引导,语言的规范,指明如何通过规范化语言表达个性,满足学生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其次,从宏观网络环境角度,加强“网络语言体现网民自身品味及阶级”的观念的宣传,从而使网民为营造良好的网络社交形象,而自主地规范自身的网络用语。最后,结合宏观经济政策,减少从学习与工作方面带来的压力,活跃网络氛围,提高网民整体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水平。
(二)完善网络语言体系
建立并完善网络用语的规范体系,应结合政府相关部门的法律法规及网站经营企业的职能与职责,通过强制性的政策条款,杜绝汉语言滥用及混用等现象发生。比如,在新闻评论区,加强评论内容的审核,对语音不规范、词语不规范,甚至内容不规范等内容进行屏蔽,督促网民修改网络用语,从而达到网络语言规范化的目的。在社会现实生活中,网络语言往往会渗透到企业的宣传与推广工作当中,在海报,电视广告以及招聘上常常出现程度不等的网络语言问题。对此,政府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广告宣传政策,强化该方面整改措施,加大整改力度,促使企业合理使用汉语言文字,进而从生活层面上规范网络语言使用及渗透。最后从科技角度,针对当前网络语言不规范的情况,相关机构或企业可研发能够识别词语搭配问题的软件,在网民进行不规范语言运用的同时,能够有效提示网民如何规范语言。
(三)提高自媒体的素养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及技术的突破,今日头条、微信、抖音等自媒体平台先后崛起,逐渐赶超传统新闻媒体,并成为当今新闻媒体中的主流。自媒体的主体与客体都是网民,为吸引流量、提升关注度,一些自媒体平台对网络用语的不规范始终处于漠视状态,甚至高频次转发,利用大量流行性网络用语吸引大众眼球,网络平台的大肆推广致使语法、词义、组词等方面的不规范现象越来越严重。为达到营造良好的网络语言规范环境的目的,各自媒体平台应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强化对自媒体人的培养,从语言文字的规范、内容的审核以及人文、科学等方面对自媒体人进行综合素质培训,从而实现自媒体平台内容的规范化、网络用语的规范化目标,为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网民营造良好的网络语言环境,全面提高网民的语言文字素养。
(四)加大网络道德宣传
针对网络语言内容不规范问题,仅局限于政府或相关网站的监督远远不够。因此,要结合实际,从网络与社会两个层面上开展网络道德宣传工作。首先,在网络层面上,政府相关部门应严厉政治网站弹窗广告以及恶意弹窗。取而代之,将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字、视频及图片替代原来的弹窗广告,从网民使用网络的习惯及网站的内容上,进行网络道德的宣传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其次,在社会层面上,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宣传与推广,通过在电视、广播、报纸、甚至是楼体海报上进行宣传,将传统美德浸润到生活的每个角落,营造出和谐美好的社会氛围,进一步地提升网民的品德素养,间接地避免网络语言内容不规范问题的发生。
结 语
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网民的社交需求,以其个性化、鲜明性、简洁性得到众多网民的推崇。然而由于网络语言不规范问题,对青少年自身的成长带来了不利影响,对汉语言教学工作者、文字工作者相关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巨大的障碍及阻力,不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弘扬。因此,规范网络语言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只有合理地规范网络语言,才能进一步推动互联网健康发展,推动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