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藏族“巴”舞研究
2019-02-22拉先
拉先
(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 四川成都 610041)
宗教神舞采用舞蹈的结构形式,运用舞蹈的形体语汇,渲染神祇的威慑力量,诠释人神之间的关系。就白马藏族而言,其宗教神舞是宗教祭祀仪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春节期间,各村寨依照传统仪轨,在各自院坝场地和特定的时间节点,舞者头戴神灵面具,以形体动作请神逐鬼、祈福消灾,展演祭祀舞蹈。斯时,全寨男女老少均要着盛装参加观礼。白马藏区展演的宗教神舞,仅从种类审视,约有五大种类,其中的“巴”舞,则属五大种类中最具古朴性和独特性的一类舞种。由于其远古性和独特性,每年都有学者慕名前来考察研究,提出了较多观点,但各种观点之间分歧较大,难以得出让人信服的结论。为探寻白马藏区宗教神舞“巴”舞的来源及初始意义,笔者通过实地考察、采访笔录,翻阅当地苯教写本文献和相关研究资料,对白马藏区的这一宗教神舞有了一些心得。现从其称谓、分类、渊源及功能等方面入手作一分析考释。
一、白马藏区宗教神舞的称谓、分类及含义释读
纵观白马藏区宗教神舞的研究资料,我们大体上可以将其称谓归纳为以下三种,①没有具体分类地将白马藏区的宗教神舞一概称为“曹盖”,由“曹盖”一词来涵盖白马藏区的所有神舞。持这一观点的有曾维益,在其编著的《白马藏族研究文集》中,将“曹盖”一词定义为面具,抑或动物图腾崇拜和山神崇拜等义[1]。②将白马藏族的宗教神舞统称为“十二相”,并认为“十二相”是汉唐宫廷傩中的十二兽的遗迹和民间变异[2]。甚至还有人认为“十二相”是十二属相之义。③将白马藏族的宗教神舞分为“曹盖”和“十二相”两类。以上三种分类,都是学者们对白马藏区宗教神舞的一些分类和界定。这些分类和界定,笔者认为是在不熟悉白马藏区的宗教文化背景下误解产生的,主观臆断较多,难免在认知上会出现一些偏颇。为了便于叙述,不失本真,笔者将依照白马藏区当地人的分类法进行考释。
从白马藏区当地人对舞种的称谓来看,可将所有舞种统称为“”。“”是藏文“”的音译,其意为“舞蹈”,因此所有舞蹈都可称为“”。在白马藏区依照“”的神舞种类,可分为“朝盖”“阿里甘”“哲”“播种神田”和“巴”等五大舞种。其中的“朝盖”又内分朝盖(普)和朝姆两类。朝盖(普)朝姆是当地人的一种习惯称法,音译为汉语有“曹盖曹母”“池哥”“池哥昼”“酬盖”等,也有人称其为鬼面壳子;大鬼、小鬼;公鬼、母鬼;男鬼、女鬼等。那么,朝盖一词所指代的具体对象是什么呢?要了解其具体指代对象,就要从朝盖一词入手。从朝盖分为朝盖(普)和朝姆的分类来看,很显然此处的“朝”一词指代的是同一个对象,而后缀词“盖(普)”和“姆”则是区别“朝”的不同类型的限制词。笔者在九寨沟县郭元乡水田村调研时,村中唯一一位读过私塾的白马藏族老人候仲明,认为朝盖中的“朝”字有“愤怒”之义。从平武县白马藏区展演朝盖神舞时念诵的苯教经文来看,此处的朝盖和朝普,就是藏文“”和“”的音译,其意为忿怒男相神尊;而朝姆则是藏文“”的音译,意为忿怒女相神尊。朝盖(普)和朝姆又可统称为“朝喔”,也即藏文“”,其意为“忿怒神尊”。
以上五个舞种,就目前的分布状况来看,略有不同。被称之为“朝盖”的神舞,先前在所有白马藏区每年都在跳,但目前由于受现代经济的冲击和文化观念的转变,跳“朝盖”神舞的习俗在逐渐萎缩,只有部分村寨每年还在跳,比如平武县的厄哩寨;有些则隔两三年跳一次,有些村寨基本上不跳了。“阿里甘”舞两省三县的白马藏区都跳,具体展演时,各地所用的面具等略有差异,但其所指基本一致。“哲”舞目前只流行在文县白马藏区,其他藏区基本上看不到了。以动物头相为主,称之为“巴”的舞种,基本上流行于文县和九寨沟县的白马藏区,而在平武县白马藏族地区不跳此神舞。据当地人叙述,原先平武县白马藏族也跳此舞种,解放后逐渐不再跳了②讲述人:囊杰塔(),男,平武县白马藏族乡伊瓦岱惹村卡德寨子人。。
如前所述,所谓的“巴”舞目前主要流行在九寨沟县和文县白马藏区。“巴”即藏语“གོ”的音译,意为“面具”,延伸之义为“面具舞”。当地也有人以舞蹈的统称“()”来指代这一舞种,而汉语则俗称其为“十二相”。2006 年,这种以动物头相面具展演的“”舞习俗,已成功申报为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二、“巴”舞面具解析
从其面具造型来看,属于动物等头相。“巴”舞面具是用木材雕刻而成。就其动物形象来审视,属于苯教忿怒神尊一系中的一类女相神系。这类忿怒女相神系在藏语中称为“瓦姆尼敦”,也即藏语“”,意为二十七位瓦姆忿怒女神,与苯教忿怒神尊瓦赛()③“瓦赛”是苯教神灵体系中属于忿怒神系中的一类。在白马藏族地区很多家庭都藏有较多与该神系相关的写本文献,在平武县白马路跳“朝盖”神舞时,当地神职人员必须要念诵“瓦赛”经书。男相神系是同类。二十七位瓦姆可分为三组,每组有九位神尊。这三组分别是“赛玛九尊”,即藏语“”;“结姆九尊”,即藏语“”;“信迪九尊”,即藏语“”。其中的“赛玛九尊”和“结姆九尊”的造型都是动物之头,人之身,属兽头人身相,而“信迪九尊”则属典型的人相。“赛玛”“结姆”和“信迪”三词,都具有威猛、凶悍之义,但在威猛程度上,“赛玛”最强,而后是“结姆”,其次是“信迪”。
据荷兰藏学家汉格布莱茨研究,二十七位瓦姆忿怒女神,都源自远古苯教的蛋生说,属典型的藏族本土神灵[3]。又据旅居法国的著名藏族学者卡尔梅·桑丹坚参研究,依照苯教的世界形成观念,认为在有情众生中,属于人和神的祖先有两位,即男神斯巴桑布奔赤()和女神曲坚杰姆()。女神曲坚杰姆在苯教的神祇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不仅在静息神祇中出现,而且也在威猛神祇中出现。因其示现不同幻身,故而也有多个称谓,如恰香赤姆()、桑萨让赞()、斯巴杰姆()、萨周尔德()等。其中的斯巴杰姆是以威猛身示现的一种称谓,也即称为“朝姆”的苯教忿怒神尊中的女相一系,属苯教护法神尊;萨周尔德是古象雄语的一种称谓,其意为慈母,也就是慈母强玛(),属于静息神祇[4]。据传女神曲坚杰姆在神界与拉郭托巴神①拉郭托巴神是苯教忿怒神尊中的塞喀五尊()中的一员,塞喀五尊即瓦塞昂巴()、拉郭托巴()、佐确喀江()、格阔()和普巴()。其中的拉郭托巴是女神南希贡杰()之父,女神南希贡杰是忿怒神尊瓦塞昂巴和佐确喀江的密妃。参见《卡尔梅·桑丹坚参选集—藏族历史、传说、宗教仪轨和信仰研究》,第293页至第299页。结合,生出二十七枚蛋,最先的九枚蛋孵化出具动物头的九尊女神,也即“赛玛九尊”。这九尊女神被达拉美巴()封为苯教护法神尊。而后孵出的九个蛋中,同样也孵化出九尊具动物头相的女神,称为“结姆九尊”,也被封为苯教护法神尊。最后九枚蛋中的前八枚孵化出八个人身女神,被封为护法神尊,后一蛋因其质地是石头,就被女神曲坚杰姆和拉郭托巴神抛到了东北方向,落入魔王之手,破壳孵出一个着暗红色服饰,长有铁发髻的女子,成为魔王之妻[4]。除去石头中孵化的魔王之妻,其余二十六位瓦姆女神都成为了苯教护法神范畴。那为何将其称为二十七位瓦姆女神呢?其实后人将她们的母亲女神曲坚杰姆(斯巴杰姆)也算作一员,加入到二十六位瓦姆女神之列,故有了这一说法。白马藏区“”舞中的神灵则与这里的“赛玛九尊”和“结姆九尊”是同一神系。为何如此确定呢?其一,因为在白马藏区展演的“巴”舞面具,各寨虽在展演时,参演的人数不等,但在演出时都很讲究数字,一般都是用单不用双,出场面具为七组、九组、十一组为主(杨代友讲述)。而七、九、十一和十三等数字都属于苯教的吉祥数字,在藏区,不仅天的高度、地的深度等的阶序都用这些数字来表示,甚至高僧大德举行出家或国王登基等的年龄也多以这些数字定位。这里的二十七位瓦姆忿怒女神也应用了九个神尊为一组的单数排列形式。由于受苯教文化影响,“巴”舞中也应用了这些吉祥数字。其二,据老人们回忆,原先在白马藏区展演的神舞面具,约有二十个左右,共有上百种不同跳法,现在剩下的面具没有以前多,很多跳法也都失传了②讲述人:杨双喜,男,藏族,九寨沟县勿角乡下勿角村人。。据笔者统计白马藏区展演的“巴”舞面具,中的动物面具,目前共存12 副,即狮头、龙头、虎头、牛头、大鹏琼鸟头、熊头、蛇头、水怪头、豹头、猪头、雕头和红嘴鸦头。白马藏区的这些“巴”舞面具,都来源于苯教二十七位瓦姆忿怒女相神中的“赛玛九尊”和“结姆九尊”。“赛玛九尊”即指蓝色龙头、深绿色蛇头、黑色红嘴鸦头、红色狮头、红色马熊头、暗红色狼头、紫黑色虎头、黄褐色大鹏琼鸟头和青蓝色水怪头;“结姆九尊”即指红黄色野牦牛头、红色雕头、黑色熊头、黄色牛头、蓝色豹头、黄褐色猫头鹰之头、红色隼头、灰白色鹞鹰和暗红色猪头。从现存白马藏区的“巴”舞面具来看,不仅都在苯教“赛玛九尊”和“结姆九尊”之列,其称谓名称也与其相同。比如狮头,白马藏语方言中称为“生欧”,也即与表示狮头的藏语“”,在音和义上完全一致。龙头在白马藏语中称为“珠欧”,也即藏语“”,音义同。虎头在白马藏语中称为“达欧”,也即藏语“”,音义同。牛头在白马藏语中称为“楼欧”,即藏语“”,音义同。雕头在白马藏语中称为“些那欧”,即藏语“”。而雕在藏语中也称为“郭()”,在白马藏语中称为“些那欧”是依照雕的外形特征所称的一种地方称谓,“些那”一词是黑鸟之义,即藏语“”的音译;“欧”一词是头之义,即藏语“”的音译,所指的就是雕头。熊头在白马藏语中称为“逗欧”,即藏语“”,音义同。大鹏琼鸟头在白马藏语中称为“琼欧”,即藏语“”,音义同,但在翻译这一神鸟“琼”时,在白马藏区多翻译为凤凰,显然是典型的误译。据苯教文献记载,大鹏琼鸟是“鲁”神的夙敌,能对治“鲁”神的危害及其疾病,故而其喙衔象征“鲁”神的蛇,双爪紧抓蛇之头尾,作降伏“鲁”神状;头上长角,称为“琼日”,意为“琼之角”。在白马藏区,笔者也发现解放前的“琼欧”面具,该面具就是长有“琼之角”的大鹏琼鸟①在九寨沟郭元乡水田村的候代生家中收藏有解放前的朝盖面具,部分“巴”舞面具及展演服饰等物。。蛇头在白马藏语中称为“日欧”,即藏语“”,音义同。水怪头在白马藏语中称为“出舍欧”,即藏语“”,音义同。所谓的水怪,具有几个动物的特征,比如长有狮前爪、马鬃、鱼鳃和卷须及鹿和龙之角[5]。在白马藏区,这个动物不仅在“巴”舞面具之列,也饰在了密咒师的法器“冈董”之上。笔者在平武县白马路,帕改老寨子的布吉老屋内,也看到了当地称为“冈董”的法器②布吉,男,藏族,平武县白马藏族乡伊瓦岱惹村帕改寨子人。,“冈董”即藏语“”,意为由人的腿骨所作的号角。该法器一般用于苯教和宁玛派的密咒师降鬼时吹响,收服鬼怪。在白马藏区看到的这个“冈董”,是由木头雕刻而成,其材质非人骨。在“冈董”的前端部分雕的就是水怪。白马藏区在向外人介绍水怪“出舍欧”时,称其为麒麟头等,这显然是一种误释。豹头在白马藏区称为“意欧”,并解释说“意”一词指土豹(杨代友讲述)。这里的“意”,是藏语“”的音译,“意()”一词在《藏汉大辞典》中解析为猞猁狲、猞猁和土豹[6]。故而白马藏区称土豹为“意()”,显然与藏文中豹一词的学名“瑟”,也即藏语“”是一致的。猪头在白马藏语中称为“扒欧”,即藏语“”,音义同。红嘴鸦头在白马藏语中称为“竹甘欧”。据当地人描述,“竹甘”是当地对一种具红眼圈,红嘴壳,红脚干的鸟的地方性称谓(杨代友讲述)。从其描写看,所谓的“竹甘”就是一种被藏族称为“俊嘎()”的一种鸟。“俊嘎()”一词在《藏汉大辞典》中解析为红嘴乌鸦,并描写其全身黑色,具红嘴壳和红脚干[7]。由此可知,“竹甘欧”就是苯教“赛玛九尊”中的黑色红嘴鸦头无疑③“巴”舞面具的白马藏语称谓均由九寨沟县下草地村人杨代友提供。。
通过分析可知,白马藏区的“巴”舞面具,都在苯教二十七位瓦姆忿怒女相神中的“赛玛九尊”和“结姆九尊”之列,甚至所穿的舞衣颜色也都大体上符合“赛玛九尊”和“结姆九尊”的神像颜色。笔者在九寨沟县郭元乡水田村考察时,在村民候代生家中看到了一些解放前的“巴”舞舞衣,从其材质看,都是由绸缎缝制而成。据候代生介绍,什么面具穿什么颜色的舞衣是有讲究的,一般来说,龙头要穿蓝色、狮头要穿红褐色等④讲述人:候代生,男,藏族,九寨沟县郭元乡水田村村民。。从其简短的描述中,笔者发现这种颜色上的讲究都来源于“赛玛九尊”和“结姆九尊”。除了这些之外,在白马藏区各地均发现描述苯教忿怒神尊中的瓦赛男神和二十七位瓦姆女神的较多经书,比如在九寨沟县草地乡下草地村的杨树秀家中收藏有其先夫的数部经书,其中就有苯教忿怒神尊为主题内容的几部经书;而在白马路所藏经书中,以苯教忿怒神尊为内容的更多,除了在祭祀仪式中目前还在念诵的瓦赛神系的较多相关经书之外,还有记载瓦赛男神和二十七位瓦姆女神等神尊渊源方面的经书《忿怒大威经()》等。从这些文化现象审视,白马藏区的“巴”舞源自苯教文化,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与白马藏区“巴”舞同源的宗教神舞,其实在其他藏区信仰苯教的信徒中也有展演,很多苯教寺院都会跳这一神舞,并将这一神舞冠名为“赛玛羌姆”,也即藏语“”。据旅居法国的藏族学者卡尔梅·桑丹坚参研究苯教“羌姆”神舞时,就提到原先有些地方,有跳忿怒女神斯巴杰姆在内的二十七位瓦姆女神神舞的习俗。跳神舞时,由忿怒女神斯巴杰姆开头领舞,其后跟随其余瓦姆女神。展演期间,有时忿怒女神斯巴杰姆独跳一段神舞,众瓦姆神尊在旁观看,其景象犹如母亲授传舞蹈给众女儿。目前很多寺院只跳二十七位瓦姆女神中的前九位神尊,也即“赛玛羌姆”,其余神尊不怎么跳了[8]。从其叙述来看,与白马藏区展演“巴”舞的现象很是吻合。据传原先在白马藏区,“巴”舞面具加上朝盖面具等,共有二十多个面具在展演,现在只剩下其中的一些了①讲述人:杨双喜,男,藏族,九寨沟县勿角乡下勿角村人。。跳“巴”舞时,先要跳朝盖,其后跳“巴舞”②讲述人:候仲明,男,藏族,九寨沟县郭元乡水田村一队人。。这些文化事象,显然与苯教中的朝喔朝姆(也即白马藏区的朝盖朝姆)神舞,以及与朝喔朝姆属同一神系的二十七位瓦姆女神中的“赛玛九尊”和“结姆九尊”的神舞有关,都属苯教忿怒神尊范畴。由此可知,白马藏区的“巴”舞和朝盖神舞,只是与苯教忿怒神尊相关的一类神舞在民间的遗留而已。
三、“巴”舞展演仪式考释
除了从“巴”舞面具等方面,能考证出该舞源自苯教神舞之外,从其展演的具体内容和形式,也能佐证这一观点。现依照考察资料从其展演内容和形式入手作一考释。
笔者于2008 年至2009 年期间,曾三次赴九寨沟县,在郭元乡水田村、有“‘’舞之乡”之称的勿角乡下勿角村、草地乡上草地村和下草地村进行调研。得悉原先在白马藏区,大部分寨子展演“巴”舞的具体时段,都在正月初五至正月十七之间,也即正月初五、初六始,至正月十七结束。但现在由于文化萎缩,有些寨子不再跳了,而有些寨子只在正月十五、十六和十七跳这一神舞。据当地各寨的老人们回忆,目前展演的“巴”舞多已简化,不能与原先的神舞媲美了。现依据草地乡下草地村展演的内容,结合在其他寨子考察的资料作为补充,进行叙述考释。
在下草地村,从正月初一至正月十四日,各家宴请左邻右舍和亲戚朋友到家,摆上酒肉和菜肴等食物过年。主人家还会手捧酒杯,跪在地上,唱当地的传统歌曲,为长辈们敬酒,长辈们则会祝福主人家。正月十四日晚,每家每户都要提供柴火,一般会拿一段较粗的木桩,约在天黑之际,各家自觉会送到院坝场地,用于篝火。谁家的木桩大,就谕示他家今年养的猪会肥大。正月十五日全村男女老少聚在院坝场地燃起篝火,围绕篝火跳圆圆舞。中午十二点钟左右,两个朝盖和一个朝姆出场,跳一段舞之后,去寻找另一个朝姆。找到朝姆之后继续跳舞,约下午两点左右,朝盖朝姆分两组,到每家每户拜年进食。 在下草地村将其称为“朝盖拜年”,其实这个仪式是白马路跳朝盖时,举行的“朝盖萨达()”仪式,其目的除了朝盖吃饭之外,还要从各家各户收集酒肉等物,为正月十七日举行全寨年会准备饮食。这一点各寨都有些不一样,有些地方仍在举行收集酒肉的仪式,如平武县白马藏族乡厄哩村及九寨沟县郭元乡水田村等寨子的跳朝盖仪式上则在举行这一仪式,而下草地村中则已简化萎缩。“朝盖拜年”仪式完成之后,就要返回院坝场地,为圆圆舞维持秩序。天黑后,朝盖和朝姆就要去撵鬼,由于下草地村寨子大,寨子的上部各家的撵鬼要在晚上完成,而下部各家的撵鬼则在正月十六日上午完成。其具体仪式中,因没有神职人员“白布”③“白布”一词,是当地对苯教神职人员的方言称谓,也即藏语“”的音译。念经主持仪式,使得仪式程序与白马路相比,显得简单很多。正月十六日上午撵鬼仪式完成后,下午举行朝盖拉犁耕地,小伙子们扔木棒比赛等传统娱乐活动。到晚上就要在朝盖朝姆带领下,男人们要把鬼撵到寨子下方,焚烧朝盖面具上的扇形折纸等饰物,朝盖反戴面具,与同去撵鬼的村民们,念诵苯教密咒“玛职”歌,也即苯教“八字真言(嗡玛职穆耶萨徕道,藏语为)”返回寨子。据当地人描述,原先朝盖将鬼撵出寨子返回后,要将朝盖面具挂在寨子四周,约挂一个月,其蕴意是阻止妖魔鬼怪进入寨子作祟④讲述人:杨东云,男,藏族,九寨沟县草地乡下草地人。。
2009 年正月十六日下草地村将鬼撵到寨子下方时,与相邻的杨家寨产生矛盾,发生斗殴事件。原因是下草地村在撵鬼时,将鬼从杨家寨村边公路撵到村尾,焚烧祭物,从而惹怒了杨家寨的人。他们认为下草地村将鬼魔撵到自己的居点,对己形成不利。下草地村则认为自古以来,杨家寨的村尾是该村每年撵鬼的最终点,祖先的规矩不能改。杨家寨是前两年从对面山坡移民搬迁到现在的居点,与下草地村相邻,两村之间只隔着乡政府。自从搬迁来后,每年的这一天几乎都为这件事或多或少会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因其故,当晚和第二天(正月十七日)县乡领导出面调解此事,使得展演没能如期举行,也使笔者在这天没能目睹到这一神舞,但仍可以通过在各寨的笔录资料给予解析。
一般来说,原先在下草地村,“巴”舞从正月初五开始断断续续展演到正月十七日,而朝盖神舞只有在正月十五日和十六日跳。由于文化萎缩,使得“巴”舞只在正月十七日举行①讲述人:杨东云,男,藏族,九寨沟县草地乡下草地人。。目前在九寨沟县白马藏区,各寨展演“巴”舞的具体时间有所不同,比如勿角乡下勿角村在正月十六日结束。在展演“巴”舞时,在草地乡下草地村共有六人面戴动物面具展演,而在郭元乡水田村约有九人面戴“巴”舞面具展演,勿角乡下勿角村约有八人展演。展演时,狮头右手持有苯教密咒师用于降魔的法器降魔橛,在鼓、钹和长号角等法器伴奏下,带领其余舞者展演。期间还要用面捏一个当年的生肖面偶,舞者要围绕其周跳神舞,而后用刀将面偶砍碎,象征驱除了这一年中的所有灾难煞气。最后由舞者将面偶碎块抛向四面八方,用于敬神。这个仪式在下草地村称为“债卓”,也即藏语“”,意为降敌舞(杨东云讲述)。完成这一仪式,则意味着一年一度的“巴”舞展演结束。
四、“巴”舞舞种考释
在白马藏区,“巴”舞在舞种上大体可分五类,即“央”“夏”“甘”“措”和“结”。据当地人解释说,第一类“央”是舞者着装列队行走在道路上时跳的一种舞。“央”中的“央”在白马藏语中是路之义,也即藏语“”词在当地的一种变音②表示道路的“路”一词,在藏语三大方言称为“兰姆()”,在白马藏语中称为“央”;具山沟之意的“隆瓦()”,在白马藏语中称为“伊瓦”。在这里“”中的“”字的基字是“”,在白马藏语方言中,“”字单独作为词汇时,读“拉”音,与藏语三大方言同,但凡成为某词汇的基字时,便音变为“”,也即读“亚”这个音,譬如以基字“”组合的词汇为例,手在藏语中是“”,读音为“腊合”,而在白马藏语方言中读为“亚”;木板在藏语中是“”,在白马藏语中是“舍娅”绵羊在藏语中是“”,读音为“娄”,白马藏语读“玉”音;耳环在藏语中是“”,读音为“纳隆”,白马藏语读“纳雍”;从以上例举中,能明显看出在白马藏语中“”作为基字组合的词汇,“”是读作“亚”音的,以“亚”音为基音,再加元音和后置字等,便形成了连续变音,而其他藏区该基字无甚音变,都读“拉”音。由此可知,这些词汇并非外来语,而是这一地区的独特藏语音变。此类连续性变音的词汇在白马藏语方言中还有一些,但囿于字数,在此不再赘言,留待以后另行考释。;“”即舞蹈之义。在路上行进的“巴”舞,若遇到其他“巴”舞队,就要跳舞比试,以技艺的高低,花样的多寡评判孰胜孰输,因此跳舞的花样也就逐渐增多了。第二类“夏”是向神灵叩拜的一种神舞③讲述人:达莱,即藏语(),男,九寨沟县勿角乡下勿角村人。,也即藏语“”的音译,其中“夏()”一词,具有敬礼、致礼和敬叩之义,两词合称意为敬叩之舞。也就是说,“巴”舞舞队,进入展演场地,向众神灵敬礼时所跳的神舞。第三类“甘”据说是娱乐时跳的一种舞,过年时也跳此舞④讲述人:候仲明,男,藏族,九寨沟县郭元乡水田村一队人。。此处的“甘”也有人称其为“谢”。从其娱乐性来看,“甘”和“谢”词所指的应该是同一个意思。因此两词极有可能是藏语“”和“”词的音译,因为这两个词分别具有“喜”和“笑”之义,两词的引申义就具有娱乐的意思,当属娱神的一类舞种。文县白马藏族班运翔在解析该舞种时,称其为“安卓”,并认为是藏语“”的音译[7],“”具有鼓之舞的意思,也就是指击鼓展演的一种舞种。在三个称谓中具体哪一个称呼更贴切,仍需研究,现不得而知。第四类“措”据班运翔解析时,认为是在海湖边的一种跳法[9]。这种解析显然与“措”一词相关,因为“措”中的“措”一词,与藏语所称的海湖,也即藏语“”一词,在发音上接近,故而将其解析为海湖了。其实这里的“措”的“措”一词,并不是指海湖,而是藏语“”的音译。“措()”一词在藏语中作为名词指集体、团体和集合体;作为动词则指聚和集之义,还有宗教中的会供等义。据笔者调查,这里的“措”神舞,是指在正月十六日或十七日,在各寨院坝场地,众村民集聚时展演的一类舞种。展演时,还要将该年的属相面偶,用刀砍碎后由舞者敬供四方神灵①讲述人:候仲明,男,藏族,九寨沟县郭元乡水田村一队人;杨双喜,男,藏族,九寨沟县勿角乡下勿角村人。。其碎块就是我们所说的“措择”,也即藏语“”,意为向本尊神供奉的供物食子。展演该神舞时,因要举行与“措择”相关的会供仪式,故而就将其称为了“措”。据研究这一点在其他藏区的苯教神舞中有所体现,苯教的重要神舞中就有一类神舞称为“玛举措羌姆”,也即藏语“”。其中“玛举()”一词指苯教密宗母续,主要包括瓦姆神系;“措羌姆()”指会供神舞,合称即为母续会供神舞[10]。与白马藏区的“措”属同一系神舞。第五类“结”是神舞结尾时的跳法,这里“结”一词是藏语“”,意为送舞,也即恭送神灵归位的舞。
据当地人叙述,“巴”舞原先有上百种舞步动作,现能说出舞步动作称谓的约有52种之多,但当地对这些称谓的具体含义,很多都难以解析,只知称谓,不解其意。但从其中一些重要舞姿的称谓来审视,这些舞姿显然是来自苯教二十七位瓦姆之“赛玛九尊”的羌姆动作。比如据九寨沟县郭元乡水田村的候仲明老人叙述,其主要动作有希宅、达周、色杜、梅日、斯杰瓦周、玛孜、艾觉、陆觉、囊兹、赛兹、白郭扎结、白郭阿日麦、呗杰拉姆、达姆卡晒和佐姆阿泽等。这些动作中的大部分都与卡尔梅·桑丹坚参所提的“赛玛羌姆”的十五个舞步动作能完全吻合,比如“希宅”即为苯教“赛玛羌姆”中的“”一词的音译,其字面之义为缓急;“达周”即为“赛玛羌姆”中“”一词的音译,其字面之义为虎步;“色杜”即为“赛玛羌姆”中“”一词的音译,其字面之义为狮姿;“梅日”即为“赛玛羌姆”中“”一词的音译,其字面之义为火山;“斯杰瓦周”这个舞步动作不在卡尔梅·桑丹坚参所提的舞步之列,但从其称法上看,似觉是藏语“”一词的音译,如是其意则为苯教忿怒神尊斯巴杰姆的威猛舞姿;“玛孜”即为“赛玛羌姆”中“”一词的音译,其字面之义为母续;“艾觉”即为“赛玛羌姆”中“”一词的音译,其字面之义为忿怒姿态;“陆觉”即为“赛玛羌姆”中“”一词的音译,其字面之义为闪电舞姿;“囊兹”和“赛兹”就是“赛玛羌姆”中的“”和“”,其字面之义为降天和降地;“白郭扎结”和“白郭阿日麦”在“赛玛羌姆”中只有“白郭”一词与其对应,没有后缀词“扎结”和“阿日麦”,而“白郭”即藏语“”一词的音译,其字面之义为苯转,也即苯教的转法;“呗杰拉姆”疑似“赛玛羌姆”中的苯教忿怒神尊斯巴杰姆的别称,即藏语“”一词的音译,在“巴”舞中舞者就要以“呗杰拉姆”的舞姿,要砍碎面偶②讲述人:候新生,男,藏族,九寨沟县勿角乡下勿角人。。“达姆卡晒”和“佐姆阿泽”舞姿不在卡尔梅·桑丹坚参所提的舞步之列,但据当地人解析说,“达姆卡晒”之义就是雌虎对跳③讲述人:班文玉,男,藏族,九寨沟县勿角乡下勿角人。,也即藏语“”,音义相同;“佐姆阿泽”之义就是母犏牛舞角(班文玉讲述),也即藏语“”,音义相同。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卡尔梅·桑丹坚参所提的“赛玛羌姆”的十五个舞步动作中,共有十二个舞步动作都在白马藏区的“巴”舞中出现,没出现的只有三个动作或步法,即“恰派()”、“答坦()”和“谢嘉()”。在其著作中,只是提出了这十五个舞步动作的称谓,对这些称谓的深层涵义,没有进行具体分析。但却较明确地考证说苯教大师辛钦鲁嘎(996年—1035年),在公元1017年掘出记载苯教忿怒神尊内容的《忿怒大威经》,依照这部经书内容,首创了展演“赛玛羌姆”的习俗[11]。《忿怒大威经》在白马藏区也有收藏,还会念诵这部经文,举行相关仪式。就“赛玛羌姆”中的九位“赛玛”女神来说,在藏文文献中,记载最早的当属在2006年夏天,西藏山南地区错麦县当许地方信众,在修缮噶塘蚌巴奇佛塔时,从塔中掘出了吐蕃时期的古藏文本写卷。在这些写卷中,其中一卷记载了苯教二十七位瓦姆神尊中的“赛玛九尊”。在这个写卷中也明确记载有“赛玛九尊”的蛋生说观点。通过以上解析,我们完全有理由说,白马藏区展演的“巴”舞源自藏族苯教神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