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视野下的万载“开口傩”音乐文化传承与保护

2019-02-22聂萌慧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9年12期
关键词:傩舞非遗开口

聂萌慧

(宜春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江西 宜春 336000)

“傩”的产生是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出现的,其产生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傩舞及傩音乐这种形式给人们进行祛病消灾,以其作为先人自身与天地进行感受与认知,对傩文化经过数千年的传承,经久不衰。傩舞不仅是当代社会作为我国重要的民间文化瑰宝,也是我国优秀的传统历史傩文化的重要代表。 而万载“开口傩”是江西傩舞的主要代表之一,其作为一种祭祀用的宗教表演,需要人们面带面具舞动,同样也是人们进行自娱自乐的方法。 但随着现代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冲击之下,万载“开口傩”的音乐文化的发展却面临着困境。 因此,本文主要对“非遗”视野下的万载“开口傩”音乐文化传承与保护途径进行分析。

1.万载“开口傩”的历史发展及主要内容

在我国许多地区都有着古老的傩文化, 傩仪式举行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多种形体动作与表演的舞蹈节目,其形式被称为“傩舞”。 它源自古老的傩祭仪礼,其宗旨就是为人们消灾趋福、避难呈详,古代人们认为通过跳傩可以保护家族兴旺、健康平安。 万载“开口傩”作为一种宗教仪式,先人对其有着崇高信仰,也正是这样的信仰,直到现在仍旧满足人们进行生产、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需求,因此在我国大部分的农村地区得到了传承保护,特别是在江西、湖南、湖北等地区广泛流传。

而万载县位于江西省的西北部, 其南邻武功山, 处于九岭山的西南,并且和湖南的浏阳县相邻。 傩舞在万载有着较长的发展历史,是万载县传统文化重要代表,但什么时候传入目前没有明确的史料证明。 该地区的傩队只有在掌握跳傩的方法后才能够建庙, 在进行建庙之前要将傩神在各家各户进行供奉,因此,这也表明万载傩舞至少在明朝初期就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流传。 在明清以后,我国的社会历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民俗文化作为中国的主流文化,使得原本被尊为国礼的傩文化开始走出宫廷并成为了民间世俗的主要信仰。 同时傩文化作为先人信仰的主要依托在民间也广泛的流传开来,在这一时期流传到万载地区,经过长久的发展成为了如今我们所知的万载“开口傩”。 由于在传入之处就奠定了娱人的基调, 因此几百年来, 傩舞也成了万载的传统文化习俗。 直到今天,在万载县的潭埠镇池溪村、茵果村等还会在春节跳傩,这种独特的传统习俗,有着多样的节目类型以及独树一帜的表演形式。

万载“开口傩”的习俗是比较固定的。 其通常将大年三十的晚上作为傩队的“开傩”时间,并存在一定的请傩仪式。 一到时间,傩庙门则会打开,鞭炮齐鸣,灯烛通亮。 而作为“傩首”的大菩萨就会请到傩庙正中间, 并使用清水给其清洗, 换上新的衣帽之后由大菩萨与其同坐在椅上,另外把剩余的面具、服装及道具一起装箱。 在正月初一则会在傩庙举办跳傩比赛,只要是本村本姓的男丁,都可以凭意愿参加比赛,同时“傩首”会选出本年度最优秀的人加入傩队中。 正月初二这一天,全体跳傩队员则会穿戴整齐集合在傩庙中,鞭炮震天、鼓乐齐鸣,“傩首”需把大菩萨请到一人抬的轿中,“小鬼”开路,敲大腰锣的人则在旁边并扛着量两面三角形的“开路旗”,一边走一边敲鼓,剩余的傩舞队员则需要对装着面具及道具的轿子与道具进行承担, 傩队往往一路吹吹打打,去年前约定好的人家进行跳傩,非常的热闹,家家户户基本都会涌上街头,祈求来年的平安顺利。 每个傩队有不一样的“收傩”使其,但基本上都会定在正月十五这一天。 收傩仪式与开傩仪式没有较大的差别,同样需要将大菩萨请到原位上,并把所有的傩面具都挂到大菩萨的两边。

2.万载“开口傩”音乐的表现形式

万载作为江西傩文化的主要传承地区,其傩音乐有着差别较大的表现形式,其种类繁多,通常一年会有很多次。

2.1 万载“开口傩”音乐的唱词结构特征

傩艺人都是使用本地的方言进行傩歌的演唱,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哩语”。 而万载“开口傩”节目中各种傩歌主要运用的是吟诵式的清唱方式,有着较为简单的旋律,并且利用唱词对故事情节进行叙述。 因此其唱词在其音乐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并表现除了以下几方面的特征:唱词结构具有一定的非对称性。且非对称及对称相结合的结构类型。

2.2 万载“开口傩”音乐的唱腔特征

万载的傩舞虽然非常盛行,但基本却不存在傩祭的相关活动。 换句话说,在万载傩舞数百年的流传发展过程中,傩事活动则都是通过傩舞节目这种表演的方式存在的, 这也是受到了娱人性特征的影响,艺人一般都利用傩舞表演的方式对观众进行娱乐,从而传达美好的愿望。因此,其“戏”的成分内容是相对较少的,更多的则是“舞”。因此,对于万载傩舞音乐来说,其主要伴奏乐器使用的是锣鼓,且唱腔和歌曲的曲牌是相对较少的,这与江西其他地区的傩舞音乐活动比较类似。

万载“开口傩”的主要节目有《土地》与《鲍》,节目运用唱腔进行说唱,音乐中体现了叙事性的特征,使得原本曲折复杂的故事情节得到更加清晰的叙述。 在进行演唱的过程中,锣鼓是由间奏形式进行插入的,也就是“清唱”,唱腔作为演唱的基础性内容,其旋律的高低变化以及演唱者的语气都影响着表演效果,这两个节目的曲调都表现出了叙述性的特征。 这种音调在演唱的过程中犹如没有曲调,但又似存在一些旋律,其听起来似说似唱,是因为唱词具有一定的押韵性。旋律在乡音土语的基础上声调发生着起伏变化, 由于语言及音乐的相互结合,从而构成了较为独特的旋律形态。

2.3 万载“开口傩”音乐的曲式结构

万载“开口傩”音乐的曲式结构具有“单一性”特征,其伴奏音乐较为简单。 基础部分都是上下句、周而复始的乐句式的乐段,一些曲目全曲只有一两个小节,例如《土地》,其中只有两小节的班鼓节奏所进行的不断反复。 这种较为简单的伴奏形态在当前很多的傩舞节目中的应用是较为普遍的,它让人能够对节目表演有足够的注意力,具有烘托气氛的作用。

万载“开口傩”音乐的曲式构成方式也有着独特的一面,它的构成方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也有着自由性的特征,并且是单乐句的一段体形式。万载“开口傩”音乐的曲式固定性体现在乐段的结构都是一个乐句,而在进行实际演奏时则较自由,个别的节奏与音高也会发生不同的变化。

3.“非遗”视野下万载“开口傩”音乐文化所具有的重要价值

“开口傩” 音乐和纯音乐形式间的不同之处在于社会功能性特征,其作为一种实用性艺术广泛存在于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对于“开口傩”音乐来说,它的社会性及艺术性因素之间不仅文化反差较大,且也存在着彼此交融的现象。 如果以现代音乐的标准分析,“开口傩”音乐不仅不“好听”,也没有丰富的音响效果。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音乐文化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其作为普通人生活的升华艺术,将审美与生活进行了完美的融合,而不仅仅在于它的艺术价值。 万载“开口傩”音乐从整个傩文化内涵来说,是无法独立存在的,只有当其应用在实际的社会日常活动中时,它的艺术价值才能得到体现。 因此,在当代社会,对“开口傩”音乐进行研究认识的过程中,不能局限于传统思维模式下的音乐概念,需要为其赋予更广阔的的音乐理念,这样才能从客观认识上体现它的艺术价值。

如何使“开口傩”音乐能够适应现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及欣赏水平,对于万载“新傩”而言,在传统音乐的基础上产生了新的乐曲及演奏方式,这也体现了“开口傩”音乐在寻找新的发展方向。 人类的音乐文化所体现的特征应该是宽容性和包容性。所以,不论是怎样的音乐形式,只要其曾经存在,那么就具有存在的意义与欣赏的群体,但对于具有悠久历史的“开口傩”音乐而言,想要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还需要从“非遗”视野下对其所具有的独特价值进行深入的挖掘。

4.“非遗”视野下传承与保护万载“开口傩”的主要措施

4.1 深入开展音乐文化科研工作

当前,在江西省内,已经建立了一些傩舞艺术研究机构,但研究力度还不够,需要继续完善全省范围的傩舞艺术研究,从而对地方优秀音乐文化进行更加广泛的传承与保护。 此外,还要与江西省地方高校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培养出专业性较强的研究人员,使得科研工作广泛开展,特别是万载“开口傩”这种有着悠久传承历史的音乐文化进行保护性的传承。

4.2 傩舞音乐的传承与旅游产业相结合

实现万载“开口傩”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与旅游文化产业进行结合,构建傩文化旅游村,从而对万载“开口傩”这种表演文化活动进行原生形态的保护。 同时也可以构建现代化的市场经济运作模式,吸引游客,将这种传统的文化艺术进行大范围的推广,使更多的人对傩文化进行了解与认识。此外,还要对现代化的科技传播媒介进行应用,实现傩舞音乐文化的传播。

4.3 通过舞台演出活动进行宣传

在所有的音乐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形式是舞台演出。因此,对于万载“开口傩”音乐来说,需要以现有的舞台演出为基础,完善其演出条件,从而提升演出的视听体验。 因此,其本地的傩队还要能够与江西生各地市的艺术中心进行结合,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一些演出活动,使其所具有的文化保护及传承作用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4.4 傩舞音乐的传承与节日有效融合

万载“开口傩”一般只是在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期间进行表演,最多延长二三个月的表演时间。 为了万载“开口傩”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就要适当的增加其演出时间。另外在各种民间、民族节日中,也可以对这种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进行表演宣传,从而使群众更能直观得进行体验与感受。 通过节日氛围的渲染与烘托,群众可以更加深入的对万载“开口傩”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从而实现傩舞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4.5 积极发挥政府的干预作用

万载“开口傩”的传承与保护,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干预,其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实现万载“开口傩”音乐文化的传承。 如当前年轻人基本上不了解傩文化,政府则可以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进行解决,第一,可以加大专门人员的培养力度,使专业人员能够深入全面的理解傩文化;第二,可以建立相应的激励制度,使更多的专家学者发现万载“开口傩”音乐文化所具有的研究价值,从而对傩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的挖掘。 此外,还可以将其向社会推广,最终实现对万载“开口傩”的保护与传承。

5.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科技水平也出现了大幅的提升,人们在基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对于音乐文化的精神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而万载“开口傩”文化虽然坚守着自身的传统内容及独特的音乐风格,但在信息社会却面临着多样化文化艺术的不断冲击, 从而导致这种感性文化的发展受到了现代文化的影响,使万载“开口傩”音乐文化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困境。在当前傩文化传承空间不断缩小以及受众思维不断转变的背景之下,应改变传统的传播方法,看清现实,对宗教文化、民俗文化以及艺术文化等进行有效的融合,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保护性的传承与发展,否则可能导致这门优秀的传统文化遗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因此,“非遗”视野下对万载“开口傩”进行良好的保护及传承,保护傩文化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特征,并使其实用功能得到提升,从而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同时,通过和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促进江西万载“开口傩”这一璀璨的文化瑰宝得到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傩舞非遗开口
三门核电检修工单开口项管理
Zipp全新454 NSW碳纤开口轮组
南丰傩舞传承与发展研究
浅谈桂林市秀峰区张家村傩舞的音乐及功能
刍议赣傩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不易滑落的毛巾
谢谢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