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9-02-22韩静杨力
韩 静 杨 力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淮南 232001)
农村电子商务是指借由互联平台完成农村产品或服务的交易过程。 这是一种新型的商务模式,符合我国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提出的农村经济发展要求,促进了我国的农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了农村的经济发展,提升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是信息化时代国家推动农村发展的主要手段, 也是提升农业经济利益的重要方式,有效的缩小了城乡差距,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1.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1.1 多元化的市场主体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农村电子商务的市场主体也在不断增多,农村和城市的消费者享有的服务质量也越来越高。农村的电子商务主体主要有三个:首先是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模式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建设农村电商基础设施,提升农村电商的服务水平。 第二个部分是建设农村--县城物流服务体系,促进农村物流的发展。 第三个部分是建设农村电子商务体系,推动全国的乡、县、村的经济发展。 第四个部分是建设农村电商人才培养体系,解决电商人才缺失问题。其次是苏宁。苏宁的电子商务模式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建设农村物流干线,专门负责运输农村产品。 第二个部分是建设农村自营服务站,提供次日送达服务。 第三个部分是建设物流云,连接多个分拣中心、物流中心、分拨中心、配送中心,构建完整的物流配送体系。 最后是京东。 京东的电子商务模式主要是构建京东服务店以及县级中心,通过两者的联合来提升服务的质量。
1.2 区域发展不平衡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呈现区域发展不平衡态势,东部沿海地区由于经济基础好,电子商务的发展早,发展速度快,取得了较多的经济收益,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基础较薄弱,电子商务的发展较晚,发展速度较慢,获得的经济收益较少。 东部沿海地区对于电子商务发展更加重视,不断的改良农产品的流通方式,促进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而中西部地区农产品的流通方式较为单一, 制约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我国的中西部地区虽然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但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也呈现出了地域性特色,能够将农村的特色经济作物发展成主要的经济作物,并且利用现代媒体有效宣传了农村特色,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虽然互联网的发展缩小了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异,但是地区之间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要重视地区的特色农业资源,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为电子商务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3 多样化的经营模式
电子商务的经营模式有非常多的种类,而农村电子商务由于其参与人的特殊性, 所以只能应用其中的三个模式: 第一模式是A2A 模式,也就是代理人对代理人模式。在这个模式中,消费者和生产者都不直接的参与电子商务,而是通过代理人来完成交易过程。 生产者的代理人主要负责发布卖方信息和农产品的销售,而消费者的代理人则负责发布买方信息,带替消费者购买产品。 第二个模式是A2C 模式,即代理人对个人消费者模式。 在这个模式中,生产者通过网络经销商来销售产品,这些代理人会收取一定的代理费用,能够有效的提升农产品的销售量,降低了交易平台的搭建成本。 第三个模式是C2C 模式,也就是买家对卖家模式。 在这个模式中,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进行交易,有效的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减少了交易的中间环节,提升了生产者的经济利益。
2.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2.1 缺失电子商务人才
电子商务人才是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中坚力量,影响着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质量。 在我国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农村地区主要缺乏电子商务人才,农村电子商务水平较低。 电子商务人才的缺失主要是因为是缺失农村电子商务技术人才和缺乏懂得电子商务的管理人才。 从技术人才方面来说,农村电子商务是基于互联网开展的电子商务模式,需要从业人员拥有高水平的网络技术,而且还要有一定的营销基础。 从管理人才方面来说,农村电子商务实质就是农行经济的管理过程,需要从业人员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而且还要对农村的实际情况要有所了解。农村的经济较为落后,生活、工作环境较差,无法提供人才良好的环境,导致了外部人才不愿进入,内部人才逐渐流失的局面。
2.2 现代物流体系不健全
物流作为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消费者的消费。 一个良好的产品如果搭配了一个较差的物流,就会给消费者带来极差的消费体验,同时还会阻碍消费者的二次消费。 我国的农村物流体系还不健全,还不能够为消费者带来极佳的消费体验,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现代物流体系的不健全主要体现物流配送成本较高和物流网络的缺失。 农村的人口较为分散,这就给物流运输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增加了产品的运输成本。 物流网络的缺失主要体现为冷链物流建设落后。 农产品的运输过程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保证农产品的新鲜是物流运输要首先考虑的问题。
2.3 农产品标准化不高
农产品是农村电子商务的主要商品,商品的标准化和农民的经济利益有着直接的联系。在实际的农村品销售中,农产品的标准化不高,阻碍了农村生产经营效率的提升, 进而阻碍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农产品标准化不高主要是因为农产品的生产较为分散,每个农户对于自己的农产品的标准不同,从而影响了农产品的标准化程度。另外,农产品品牌效应的缺失,农户没有进行品牌化生产,造成了农产品在质量标准、 包装等方面的差异也是造成农产品标准化不高的重要原因。第三是农产品运营平台的缺失。农产品运营平台能够对农民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还能够保障农民的诚信度,但是由于运营平台的缺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产品等级的划分,进而影响了农产品的竞争力。
3.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策略
3.1 培养电子商务人才
要加强人才培养力度,着重培养电子商务人才,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 首先是加强本地人才培养。 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较为丰富,经过多次的电子商务培训,就能够成为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人才。要从农村地区的青年群体中挑选出有市场营销经验并且拥有高水平的网络技术的学生,将其培养为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并提升其创业能力,让其成为农村电子商务创业者,以此提升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水平。 其次加强外地人才培养。 外地人才来本地发展电子商务的难点就在于对本地情况的不了解,因此就要对外地人才进行地域知识培训,让其了解地方特色农业资源,提升外地人才和本地资源的拟合度,不断的促进外地人才的发展。除此之外,还要提升农民的网络意识,加强网络基础教育,让农民了解网络的好处。
3.2 健全现代化物流体系
要健全现代化物流体系,优化现代化物流运输结构,提高农产品的运输速度。 健全现代化物流体系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构建物流配送网络,实现外界和乡村的物流沟通。 要鼓励电商平台和物流企业构建农村物流服务站,增加物流服务网点,通过多个网点的联立,构建完整的物流配送网络。同时,要在现有农村物流服务站点的基础上,增加物流服务人员个数,为农民提供优质的物流服务,帮助农民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第二个方面是开展农产品运输物流专线,降低农产品的运输成本。 要加强物流企业和农民之间的联系,实时的为农民提供周到的物流服务, 提升农村电子商务与物流业务的衔接度,充分利用农村的物流资源,对农村物流进行信息化改造,提升物流运输效率。
3.3 提升农产品标准化程度
要提升农产品标准化程度,制定农产品上市标准,加强农产品质量认证,提高农产品的销售量。 提升农产品的标准化程度主要分为建立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强农产品品牌效应、建立农产品运营平台三个举措。第一,要在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地建立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集中式的农产品加工、存储、销售,以此保证上市农产品的标准。第二,加强农产品品牌效应。 要进行农产品品牌化生产,建设农村自己的农产品品牌,以此来提升电子商务业务的经济利益。最后,建立农产品运营平台。 通过农产品运营平台对农民的约束,让农民提供更高质量的农产品和配送服务,进而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除此之外,还要建设农产品检验体系,通过对农产品的检验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让消费者放心的购买农产品。
4.结语
农村电子商务是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农民提升收益的必然选择。 农村的电子商务在发展中虽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只要加强培养电子商务人才、健全现代化物流体系、提升农产品标准化程度,就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并且能够提升电子商务的发展水平,提高农民的收益,促进农村的现代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