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策略探析

2019-02-22苏瑞莹

山东工会论坛 2019年5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工匠精神

苏瑞莹

(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泉州362000)

工匠精神自被国家顶层设计高度重视以来,无论是职业教育理论界还是实践界,都在不断地尝试着开展“大刀阔斧”的研究与实践。但是工匠精神的培育一旦具体落实到现实操作层面,却往往面临着“浅尝辄止”“步履维艰”的困境,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工匠精神理念并未真正深入师生之心、教学培养计划中缺乏工匠精神课、校企合作仍停留在浅层次上、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依然较为凸显。而究其原因,在于其不仅深受长期的文化观念以及制度政策层面的影响,同时也深受高职院校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等层面的制约。

2019年,令人期待已久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发布。该方案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应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努力形成更高水平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立德树人是根本,是开展专业、专注、精准、创新和个性化培养的高职教育的出发点。基于此,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积极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职业精神,树立良好职业道德,提升具有与本专业未来工作岗位相适应的职业素质、职业素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也是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现实之所需。

一、确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明确工匠精神育人实质

所谓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有一流的心性,方有一流的技术。以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面向基层、生产以及服务、管理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承担着落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根本任务。这就必然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将“立德树人”始终作为学院办学的基本出发点,注重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养成,以培养品德高尚、技能精湛、持续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立身之本,高度重视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不仅要把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渗透到办学思想、教育理念以及教风学风等价值体系中,同时还要纳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具体而言,就不仅仅是体现在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体系的安排以及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同时也体现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考试考核方式的多元等各个层面,从而使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成为学校的一种文化自觉,造就“大国工匠”成为师生的一种文化追求,以更好地引领职业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充分发挥课程教学主渠道作用,奠定工匠精神传承基础

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存在,“工匠精神”不仅仅涵盖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信念等要素,同时也涵盖了职业态度和职业规范等要素,虽有共同遵守的价值规范,但具体到不同的行业以及专业,又会表现出其特有的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说,“工匠精神”是植根于专业土壤中,与专业思想、精神、方法、技术相结合的动态系统。这种思想的传播应以职业价值观、师生行为规范和角色意识为基础,通过学习、认知、体验、反思以及激励等途径进行。而充分发挥课程教学主渠道作用、奠定工匠精神传承基础,就成为高职院校传承“工匠精神”的主要渠道。

(一)用“工匠精神”扎实打造思想政治理论课

高校思政课作为对学生进行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意识形态传播的主渠道、主阵地,必须高度重视“工匠精神”在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有机融入。思政课要以“人生价值观、职业观和专业观”培育为主线,以“思想道德素质、职业人文素质和专业文化素质”培养为核心,通过将行业典型、职业榜样示范教育内容有效地贯穿于课堂,布置观看诸如“匠心筑梦”“大国工匠”等节目,更好地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并提炼出工匠们的共性特质,以达到“于润物细无声处植根观念认同”的效果。思政课通过着力强化以“工匠精神”为核心、以职业发展为目标的职业素养的培育,更好地引导学生在正确地认识劳动、技能以及创新创造的价值和意义的基础上,从整体上系统地认识以及把握 “工匠精神”的实质与内涵,并自觉地将职业理想的树立与工匠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追求完美、无私奉献的职业追求相结合,以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真正的人文价值。

(二)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工匠精神”教育

如果说,专业课是“工匠精神”最主要的物质承载的话,那么,专业课教师的深度参与则是“工匠精神”内生性成长不可或缺的主导力量。基于此,在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在研究和分析各个专业学生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的前提下,以就业能力为导向,以充分考虑教学的“有效性”以及“价值性”为基本出发点,通过充分挖掘各个专业知识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技术体系当中所蕴含的精神特质、文化品格,逐步将“工匠精神”渗透在专业课程教学的目标、过程和评价等各环节,并通过积极探索各种新的教学培养模式,如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一体化教学、加强德育环节等,让学生能够更深刻地体会“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不断革新”的“工匠精神”在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当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积淀出工匠精神,以更好地满足人才市场需求。

(三)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中融入“工匠精神”元素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大力推进工匠精神培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融合及深度发展,无疑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就现状来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融合工匠精神方面还存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法不够灵活等问题。为此,建构基于工匠精神的创新创业立体式课程体系就成为现实之所需。基于此,结合行业、企业和专业特点,通过分析相关行业、专业的职业岗位、就业创业以及创新创造所应具备的工匠精神要素,将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规范以及素质要求有机系统地纳入到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以及课程的学业考核中,通过深入挖掘并宣传各行各业所涌现出的著名工匠、创业典型的先进事迹等,进一步丰富并彰显专业课程所蕴含的工匠精神元素。通过教育,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各行各业所涌现出的著名工匠、创业典型身上的匠心匠气和创新创业精神,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理解、认同进而养成并自觉践行行业、企业所要求的创新创造、爱岗敬业以及严谨认真、精益求精、专注执着等核心职业素质,从而为我国的制造强国战略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三、拓展实践育人形式,提高工匠精神培育效果

“知识内化成素养,素养升华为精神,精神涵养成习惯”[1],这是“工匠精神”从意识层面发展到品质层面的过程。而要顺利实现这一转变,其最佳途径为实践活动。只有通过实践体悟,才能让学生更加真切地体会到弘扬和培育这一精神的实质以及价值所在,并将其作为自己的职业信仰与追求;也才能够让学生在认知、实践、体验以及感悟中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真、善、美的伟大力量,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技术的人文价值以及社会意义之所在。为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丰富和拓展实践教育形式:

(一)组织学生走进企业,感受企业文化

为培育和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加强校企合作的要求,围绕专业特色,有目的地引导组织学生走进企业、参观企业,体验工作流程,观看企业宣传片,与企业工匠就学习、就业、人生规划等方面展开深度交流,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和感悟工匠精神中的专注、极致、精益求精、创新等时代内涵,了解企业人才需求和企业文化精神,认识到作为一名企业员工应具备的素养、能力和品质。通过亲身体验和感悟,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专业观、职业观,做到坚持理想、勇往直前,不断锤炼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积极进取的工匠精神等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邀请“工匠”进校园,强化学生对“工匠精神”的敬仰与传承

为充分发挥典型榜样的示范效应、先锋带头和典型引路作用,强化学生对“工匠”的敬仰,可通过邀请“工匠人物”走进职业院校,与师生面对面交流分享求学、求艺经历和技能经验,深刻诠释敬业、精业、奉献的工匠精神,使广大青年学生真切感受到工匠精神的内涵之所在。邀请的 “工匠人物”既可以是学校能请得到的且学生崇拜的“大国工匠”,同时也可以是本校在各技能大赛中获奖的优秀学生代表或在专业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的优秀毕业生等。通过让学生近距离地接触这些有影响力的工匠,感受劳模精神、聆听劳模故事、分享工匠情怀等,引导学生从他们的事迹和精神中获得启迪和鼓舞,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其实“工匠”人物与我们并不遥远,“工匠精神”并非遥不可及,工匠梦并非是一个无法企及的梦,从而进一步激励广大青年学生自觉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树立起成就精彩人生的信心,争做大国工匠。

(三)开展以“匠心筑梦”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在全校范围内掀起“弘扬工匠精神”的热潮

为了使“工匠精神”在校园中扎根下来,涵养校园文化,学校应在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恪守“文化润校,以文化人”理念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寻找身边的工匠精神”“百工进校园”“寻访优秀创业校友”“工匠中国大讲堂”系列专题讲座,以“大国工匠”为主题的走廊文化建设、“树工匠精神,展青春风采”辩论赛(演讲赛)、“小创意、大生活”创意大赛等活动,在全校范围内掀起“弘扬工匠精神”热潮,使工匠精神渗透到校园的每个角落,融入每位学生的心田,塑造学生的责任意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中国制造由大变强,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从而进一步夯实德育实效。

(四)以技能大赛做“试金石”,引导学生感悟“工匠精神”魅力

为进一步引导学生更加深刻地感悟 “工匠精神”的魅力,学校应以“技能大赛”作为平台,通过组织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全国全省各级各类专业技能竞赛,引导学生在参与大赛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比赛的真正精髓是在展现高超技术技能的同时,培养与弘扬工匠精神,进而在日常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展现良好的人格,为努力成为德技双优的工匠级人才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为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应将“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的“三年不断线”的“竞赛与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贯穿大学生学习生涯的全过程,通过“课程竞赛+技能竞赛+职业竞赛+创新竞赛”的实践教学过程,将“学”“练”“赛”“教”融为一体,以竞赛为契机,在提高参赛者的专业技术技能水平与专业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以及教师团队的整体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逐渐形成崇尚工匠精神、提高工匠素养、追求卓越的优秀品质,从而努力成为德技双优的工匠级人才。

(五)扶持专业社团建设,积极推进“双创”项目活动

此种方式旨在有效地将专业教师、学生以及工艺大师、技能大师、能工巧匠以及社会成功创业者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共同组建“双创”团队、众创空间、创客实训室等,以具体“双创”项目为载体,联合开展技术创新、产品研发、项目孵化、应用推广等活动,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在“双创”实战中切身体悟工匠精神的价值和魅力,进而潜移默化地将工匠精神内化到自身的精神结构之中,提高创新创业成功率。

四、厚植工匠文化,营造工匠精神培育氛围

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一种价值追求,“工匠精神”要为全体社会成员所接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除了需要全社会的大力宣传引导外,同时还需要有相应的文化熏陶,以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因此,以工匠精神传承为主导,积极涵养和培育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相呼应的、能够充分体现工匠精神内涵元素的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构成的文化体系,是建构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体系的现实之所需。

(一)以物质文化建设传导工匠精神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校园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人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其品德与心灵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环境的濡染和熏陶。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弘扬与培育工匠精神方面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此,可以将这一系列与工匠精神相关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以及重要批示等以墙体文化的形式刻于学院的教学楼、实训楼等内、外墙体。还可以通过学院的展厅、展栏、黑板报、文化墙以及报刊、校报、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文化阵地,弘扬匠心文化,宣传古今中外工匠大师、大国工匠以及本校工匠级优秀毕业生的典型事迹、工作经验等。这对于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全方位营造尊崇工匠精神的浓厚氛围,诠释工匠人才应当具备的精神品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正所谓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大学生学习生活都浸染在浓郁的工匠精神文化氛围中,工匠精神定会内化于心。

(二)以精神文化建设涵化工匠精神

通过积极推动优秀产业文化进教育、企业文化进校园、职业文化进课堂等活动,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怀以及责任担当意识,着力推进职业素质养成工程;通过搭建多样化宣传教育载体和平台,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诸如“工匠文化讲习所”“寻找最美人物”以及“我的青春故事”等活动,在校园内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向善的文化氛围;通过依托“技能节大赛”以及“才艺风采展”等一系列活动展示平台,培养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一双巧手和一颗耐得住寂寞的匠心追求人生的极致和完美,从而成为一名技艺精湛、具有“现代工匠”精神的“职业人”,实现个性化育人。

(三)以制度文化建设塑造工匠精神

校园制度文化主要体现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包括校规校纪、组织制度以及管理制度、奖惩制度等的制定与执行中。此外,学校的一些历史传统、仪式等作为一种内化的校园制度文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规范着师生的言行举止,从而对维系教学秩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利用校园制度文化塑造工匠精神,关键是要求学校在制定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时,首先必须牢记自身所担负着的培养人、塑造人的历史使命,将工匠精神作为现代职业教育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作为对当代职业人所应具有的职业精神的一种必然要求,在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体系中体现出来,从而进一步激发起学生的内生动力,满足学生对工匠精神培育的个性化需求,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和个性发展。其次,学校应从顶层设计入手,通过构建一套旨在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的宏观制度框架,如在学校的工学结合制度、产学研合作管理制度以及教育教学制度、后勤管理制度中通过有机地融入工匠精神,进一步研究探索出工匠精神培育的微观落实办法,创设并完善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同时体现学校特色的大学章程,建立健全各级各类运行制度等,以卓有成效地推动科学、规范、细致、严谨的工匠精神的培育工作。

(四)以行为文化建设彰显工匠精神

行为文化不仅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与关键,同时也是校园文化育人的最终落脚点。利用校园行为文化建设彰显工匠精神,一是在学生日常的学习以及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中渗透规矩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持之以恒、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二是教师应注重以身示范,严格学校教风学风。“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对所有人民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的学识是教育的基础,教师的道德是教育的本源。教师在工作中的作风、态度等都是影响和引导学生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的职责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还应该以身作则,即发挥“身教”的示范作用。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保持一丝不苟的敬业态度、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以榜样示范的方式诠释工匠精神,进而达到引导和感染学生的目的,激发学生厚植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的情怀。三是还应强化学生的实践感悟。即通过加强与优秀企业的合作,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中参观调查、接触企业生产研发的各个环节,使学生在身临其境地观察与体验企业的制度与文化、了解行业专业标准的基础上,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企业精于细节、严谨专注的做事氛围,从而自觉地弘扬和培育求实严谨、注重细节、追求极致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五、创建具有高职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拓宽工匠精神培养渠道

在人才培养上,以“工匠精神”为目标来组织实施职业素质教育的高职院校,关键在于打破传统的课堂灌输式的授课模式,充分根据学生学情和专业特点,积极创新、引入和构建蕴涵“工匠精神”的以“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现代学徒制”“专业工作室制”及“孵化器平台利用”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引导和推进工匠精神的培育。

(一)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强化“工匠精神”的实践应用

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已被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是推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顺利创新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就曾明确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育部出台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也明确提出了:“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的发展途径[2]。作为随着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旨在依托国家政策上的充分支持和鼓励,实现“产”和“教”在资源以及信息等方面的充分融合,以最大化地发挥出双方各自的优势,从而共同培养出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而要充分地发挥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实效性,就需要大力加强包括国家、学校以及企业三方面的密切合作,共同致力于推进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优化。对于政府而言,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性作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于学校而言,应该根据自身的发展定位,紧密结合当地的产业发展状况,建立特色化专业,从而确保人才培养可以符合就业市场的需求。同时,基于工作导向,依托校企合作平台,通过构建“三位一体”即包含“课程实训、项目实训以及毕业顶岗实训”在内的实践教学体系[3],将工匠精神教育与体验教育、实践教育有机融合,从而使学生在实际工作场景中更加真切地体验到职业文化的精髓所在,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工匠精神、技艺精湛的职业人。对于企业而言,应该积极地与学校开展技术上的交流合作,更好地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完善的实践平台,如科技创新平台、成果转化平台、技术转移平台以及中小微企业服务中心等,为学校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提供重要的岗位信息,从而助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完善。

(二)大力推广现代学徒制,发挥“传帮带”的作用

教育部 《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已明确指出,要“以推进产教融合、适应需求、提高质量为目标”,将招生与招工一体化作为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基础。可以说,随着国家关于现代学徒制试点政策的出台,以强化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培养学生(学徒)的职业技能为主,以培养学生(学徒)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紧密结合行业、专业的职业岗位特点开设的课程为纽带,通过学校、企业之间不断深化、加强的深度合作以及不断推进的专业教师与师傅的联合传授、深入细致的指导为支撑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已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创新点,同时对于实现学生所学的专业与市场需求相对应,学生所参与培训的内容与将来所要从事的行业的职业标准相对应,学生所获得的毕业证书与将来所要从事的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相对应等,从而全面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针对性、适应性,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模式是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按照“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位一体”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总体思路而构建的,其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往“注重技术和理论模型的讲解,向注重技术技能人才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4]转变为着力点,通过推进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着力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衔接,大力推动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以及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 “三对接”[5],从而顺利实现工学结合育人办学模式的再优化、再提升、再增效。在这样的一种培养模式中,由于身份的转变,学生由学生的角色转向学徒和学生双重身份;同时,学习地点也发生了转变,学生学习地点不仅仅是在学校学习,同时还需在生产一线进行学习;在学习的方式上,也由过去单纯的理论学习转向工学交替式的学习,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考核的方式上,由原来的教师考核转变为由师傅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考试考核方式。通过采用“双导师”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地指导并进一步激发起学生对职业的敬畏感以及对技艺的执着,从而更好地实现对“工匠精神”的传承。

(三)创新推行专业工作室制,构建教学与就业自然衔接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行项目制教学

工作室制是一种完全开放式的教学运行机制,作为一种有效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改革的一次尝试,以学生为本,以专业教师为主导,以学习任务为驱动,以项目需求或课题为导向,以合作团队为主体,依据课程计划和组织形式开展的集理论、实践、科研为一体,不仅强化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注重培养提升学生处理实际事务的能力,以有效促进校企合作、产学互动,教学与就业自然衔接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与传统的班级教学制相比,专业工作室有明确的专业方向,其实效性、灵活性和丰富性都是传统课堂教学无法达到的,师生在教与学上拥有更多的选择权与自主权。

工作室负责人应依据专业要求及应用面向,择优聘请相关的任课教师组成工作室的导师团队。这些任课教师既可以是本校教师,可以是其他学校教师,也可以是在校外活跃在行业第一线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等,他们一起担任工作室导师(校外人员授课资格要由教务处和人事处认定),以实现师资结构的多元化配置,发挥教师各自的优点和长处,从而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知识。这些担任工作室导师的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及综合的知识与实践能力,同时还应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前者主要是指这些担任工作室导师的教师能够充分地依托创新工作室,在强调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基础上,通过开展项目教学、毕业设计以及课题研究,或者通过开展产品研发、技术服务以及技能竟赛指导、创新创业孵化等一系列活动,并将这些活动直接与社会实践项目相结合,实现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对接、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对接,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和发展专业技术能力,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创新创业的能力。而后者主要是指这些教师还能够以自身良好的业务素质以及高度的责任心、敬业的奉献精神等优良的人格品质来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获得实践能力的同时,注重自身综合素养的提高,从而使学生迅速成长为一个具备一定素质的文化人,为今后发展获得必要的基础。创新推行专业工作室制对于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强化办学特色,构建分类体系框架下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充分利用孵化器平台,推进“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培育

作为培养自主创新型企业及企业家的平台,孵化器并非新鲜事物,它等同于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出现的创业服务中心。它是一种“为构建良好的科技企业成长生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水平,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而实施的一种企业支持计划”[6],其针对的对象是新创立的公司。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企业通过自己所拥有的专业技术基础、人才优势以及公用信息资源交流共享平台等,为新创立的公司提供商业支持渠道的同时,也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渠道。作为一种培养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以及企业家的平台,这也是使高校创新成果能够有效地实现产业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载体。以该平台作为重要的依托,学生可将其积极主动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并发明创造的一些优秀的创新成果推向市场,经市场运作后落到实处。在这一过程中,不论是学生发明创造的产品的造型还是产品的内部结构,学生都应根据该项产品在产品研发、创新及市场运营过程中成果转化的实际情况进行反复地修改、论证并加以完善甚至返工。而通过这一系列的运作,可以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纸面上的理论研发与实际产品的生产之间所存在的差距,从而进一步激发起学生探索新知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也有助于消除学生头脑中所固化的理想主义以及空想主义,培养其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职业品质。

六、构建协同育人体系,夯实工匠精神保障机制

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好比某种产业,只有所涉及的各相关主体之间形成相互需求、相互支持以及环环相扣的“全链条”,发展才会具有竞争优势,竞争也才会具有比较优势。为此,在招生、培养、就业全过程中,形成协同育人长效机制就成为现实之所需。

(一)院校领导高度重视,率先身体力行现代“工匠”的培育

院校领导要从培养具有职业精神、高素质、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职教育的使命出发,充分认识到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提升学生的职业意识对高职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发展的现实意义,率先身体力行,大力推行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加快现代工匠培育的步伐。在学院深化和推进教育教学管理的改革与创新工作中,不仅应根据各专业发展的特点以及岗位需求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融入到课程设置、专业理论实践教学中,同时也应将“工匠精神”的培育有机地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和顶岗实习等各个教学环节,以实现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努力营造起塑人、聚人、育人的良好思想政治环境,从而更好地引领学生健康地成长成才。

(二)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职业素养

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大力加强高职院校师资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不仅是适应新一轮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进一步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规格的现实需求。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教师不仅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把握和驾驭知识的手段和能力,同时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他们不仅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时刻以身作则,同时还能时刻坚持以正确的思想来引导学生、用高尚的德行来感化学生、用精益求精的精神影响学生,树立起“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典范。他们不仅能以自身所具备的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专业实操能力对学生进行专业化的实践示范以及指导,同时还能针对不同专业未来就业岗位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传授给学生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应用技术和职业技能,以有效地培育学生练就过硬的技艺本领。他们还应善于接受新观念、新知识以及新信息,在应用项目的研究以及应用技术的实践中,能不断地总结经验并加以改进和完善,以进一步锤炼学生勇于创新的意志和品质,培养学生技术革新的意识和能力。总而言之,他们的“口传心授”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企业身体力行,树立“工匠精神”典范

作为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以及协同育人的重要主体,企业不仅积极地参与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和修订,也积极参与了学生实训实习等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以及学生毕业就业的接收和培养等工作。因此,无论是在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专业能力的提升与发展上,还是在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素养以及职业品质等的培养方面,企业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正是基于此,企业身体力行,自觉地传承、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不仅会对高职学生产生耳濡目染的影响,同时也是其有效地推动优质高职学校和专业群率先发展、共育优秀人才的社会使命之所在。

(四)应完善多维立体的评价体系,提升学生的工匠精神气质

要引导学生养成正向的行为习惯,高职院校就应该在遵循学生职业发展规律的前提之下,通过构建科学的考核评价激励机制,实现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评价与职业素养评价相结合,将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将他评与自评、互评相结合,将书面考核与汇报答辩考核、技能操作考核相结合,将期末考核与平时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工匠精神内源性动力,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一个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新时代,这一时代呼唤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也更加呼唤具有 “工匠精神”优良品质的新型人才。基于此,高职院校在全面深化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就应大力地强化和有效地发挥“工匠精神”的引领作用,将工匠精神的培育有机有效地融入到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化培养全过程,从而努力地营造出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的氛围,让“工匠精神”在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得以发扬光大,以进一步深化和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工匠精神
90后大工匠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工匠风采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工匠神形
拿出精神
工匠赞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