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企业如何通过双元能力实现颠覆性创新
——基于有米科技的案例研究
2019-02-22张延平冉佳森
张延平 ,冉佳森
(1. 广州大学 创新创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2. 广州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一、引言
为了在激烈竞争中实现“脱颖而出”,颠覆性创新成为众多创业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使命。在最初发展阶段,创业企业通常依赖于政策或资源的优势而设立,在发展初期能够得到一定的成长,但在创立之后创业企业会受到政策和资源的持续影响或制约,还会受到企业自身能力发展与构建的影响。因此,创业企业对于企业外部环境层面和企业内部能力层面的变化都应同时敏感并予以适宜应对[1-2],但因不能同时做到“内外兼顾”而导致颠覆性创新的失败的创业企业比比皆是。既有的颠覆性创新研究着重讨论颠覆性创新的驱动因素、内涵及演化路径[3],但研究对象较多聚焦于成熟型企业或成熟企业分子公司[4]。对于创业企业颠覆性创新的问题研究较少,尤其是对创业企业颠覆性创新的过程研究就更少。
在公司创业领域,相关研究指出企业可以通过资源整合、能力构建、组织学习来实现颠覆性创新[5],同时,双元能力能促进组织将新掌握的知识用于产品的创新研发过程中[6]。本文所关注的双元能力沿用Jansen等(2009)[7]及He和Wong(2004)[8]的定义,认为企业双元能力是在研发过程中同时探索新技术及资源以满足新兴市场需求,以及利用现有的技术及资源应对当前的市场需求的双重能力。早期的双元能力研究大多关注在制造型企业或大型跨国企业的创新问题[9-10],现有的双元能力研究逐步聚焦到中小型规模以及科技型企业的创新问题[11-13],更加关注于新环境下的双元能力在轻资产科技型企业的作用过程。已有学者指出企业创新创业过程中的创业机会具有兼具发现与构建的双元特征[5],结合双元特征逻辑下的过程机制,尤其是采用质性研究方法的深入研究讨论创新创业问题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兴趣[14-15],随着信息化等新兴技术的应用,新情境下的组织双元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加深了问题的关注度[16]。基于此,最新少量研究尝试从行动、资源和能力的复合视角探索创业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能力演化以推动创业企业实现颠覆性创新。
最新研究尝试从创业企业动态发展过程及双元能力构建的角度来探讨颠覆性创新议题,这为本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启示,但仍可以继续深化:(1)外部环境变化如何驱动创业企业的产品研发?研发活动与颠覆性创新效果如何协同演化?(2)在创业企业产品研发过程中,支撑企业研发活动的能力如何动态演进?双元能力的作用下实现颠覆性创新效果呈现出何种动态特征?(3)为支撑企业实现颠覆性创新,企业双元能力的构建过程有何变化?本文将以双元能力理论为分析视角,结合颠覆性创新和创业环境的相关研究,通过有米科技产品研发实现颠覆性创新的纵向案例研究归纳出创业企业通过双元能力实现颠覆性创新的过程模型。具体而言,处于互联网下变化快且生存压力大的双重考验下,创业企业通过机遇的探索与资源的利用的双元能力构建及演化,在产品研发创新活动中实现颠覆性创新的过程。进一步地,创业企业经历市场不确定性、技术不确定性及产品不确定性三方面的驱动因素作用下,开展最小化产品设计、基于客户反馈的产品优化和产品快速迭代的三种产品研发行动,在产品研发过程中构建市场双元、价值双元、服务双元的三种双元能力来分别实现需求层面、产品层面、及市场层面的颠覆性创新。本文研究不仅清晰呈现了快速变化环境下的创业型企业发展历程,理清了创业型企业通过双元能力构建实现颠覆性创新的动态过程机制,而且较好地回答了“创业型企业如何通过构建双元能力实现颠覆性创新”这一重要问题。同时拓展了公司创业背景下的双元能力研究,对于众多互联网环境下的创业型企业具有参考价值。
二、研究综述与分析框架
(一)研究综述
1.创业环境的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是一个动态概念,从未来着眼说明事物的属性或状态是不稳定和无法确定的,处于现在某一时间点的人无法对下一时间点的事件乃至整个世界进行准确的预测[17]。现有创业领域的学者普遍强调企业创业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外加技术的快速更新,新兴商业模式的出现,将创业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在创业企业的创新情境下,创业企业因创业环境的不确定性将面临两个方面的挑战:一是较难做到对外部环境信息变化的快速而准确把握。在通常情况下,因环境发生快速变化而导致创业企业所获取的信息资源有限,从而不能精确预测外部环境的变化趋势以及变化对组织所造成的影响,导致这一环境中的企业活动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且较难被预测[18-19]。进而会影响创业决策质量与效果,因为创业的决策应当与具体的创业情境因素相结合,即创业决策应当与环境不确定因素下的情境相匹配[20]。二是较难做到创业能力的动态演进。创业企业由于新知识和新能力的欠缺且不能及时补给,决定了创业企业的行为不能与周围其他企业的行为相匹配,进而影响组织不能适应创业环境的不确定性[21]。当创业企业面临多重市场机遇以及多种备选技术方案时,由于在新兴技术背景下的企业缺乏一定的系统认知和实践能力,企业较难完全把控事件或方案所带来的结果[22]。综上研究发现,创业企业将会面临着高度的环境不确定性。创新型创业过程中,企业一方面要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保持着高度的敏感性,另一方面对内要持续提升创业能力。
2.企业创业中的颠覆性创新
企业的创新行为与活动能够为企业赢得更多市场发展机遇,技术成为企业创新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技术驱动下的企业创新包括渐进式创新和颠覆性创新两种类型[23]。相比渐进式的企业创新路径,颠覆性创新具有渐进式创新所没有的探索性和前瞻性的优势,在企业获得创造市场和塑造顾客偏好,甚至改变消费者基本行为方面有着更积极的促进作用[24]。
颠覆性创新在公司创业过程能发挥关键作用在于,其能够避免企业在产品每一个维度属性上都追求极致,进而降低成本,提供的产品价格相对较低。颠覆性创新通常发展路径是从夹缝市场中探索,再逐步到主流市场中渗透,颠覆性产品能够改变终端用户的行为及主流市场规则[25-27]。Christensen(2006)[28]指出颠覆性创新可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是通过进入低端市场,提供价格更低的功能相近的产品。二是通过新兴的技术,提供优于传统技术,进而改善消费者服务体验的产品。Markides(2006)[3]认为颠覆性创新可从产品、技术及商业模式三个维度进行。
创业企业的颠覆性创新是一个动态过程,过程中涉及诸多复杂且不确定的因素。颠覆性创新行为往往针对当前市场的技术和商业模式而进行界定,颠覆性创新不一定要彻底取代传统技术或商业模式,而更多是会对现有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5,28]。颠覆性在不同创业期,企业的战略目标不同,面临的核心消费者不同,采取的创新行为也会随之改变[29]。成功的颠覆性创新可以颠覆原行业标准,甚至重新制定行业规则,此外,颠覆创新式创新还能够带动技术颠覆性更新换代[30]。
综上研究发现,早期对颠覆性创新研究较为关注通过低端市场进入,进而对主流市场实现颠覆的创新过程。近来的研究逐渐关注新兴市场进入,通过新兴市场构成的价值网络实现对主流消费市场的颠覆。另外,创业中的颠覆性创新是个动态过程,起于产品研发,伴有技术创新,进而带动商业模式的更迭。还有,颠覆性在不同创业阶段,企业的战略目标不同,面临的核心消费者不同,采取的创新行为也会随之改变。
3.企业创业中的双元能力
现有组织双元能力研究为研究创业企业通过双元能力实现颠覆性创新的过程机制提供了良好的参考,具体到企业层面的创业行为,创业企业的双元能力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视角和工具。“创业双元能力”是由Volery等(2015)[31]在Gibson和Birkinshaw(2004)[32]提出的情境化双元能力的基础上提出的概念,是指创业企业在同一时间处理新产品、流程、任务及组织结构所带来的不同需求,在这些需求中形成动态切换,以及利用现有的产品市场,提升当下的效率的综合能力。双元能力成为组织适应环境变化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能够提升组织绩效以确保组织获得可持续发展[33-35]。双元能力中的探索与开发能力的匹配度,也直接影响到组织的绩效。创业过程中的创业导向就对企业的客户管理及新产品研发过程中的双元能力匹配产生影响[36]。因此,企业颠覆性创新行为的实现,需要在企业层面上的双元能力进行推动,一方面企业需要不断探测感知既定市场,以找到潜在市场发展方向。另一方面,企业需要快速开发市场机遇,在短时间内形成具有市场影响力的高性价比产品[37-38]。双元能力有助于实施颠覆性创新的企业快速构建价值网络,通过建立全新且独特的价值网络来吸引主流消费市场所忽略的低端消费者或潜在用户。
对于创业企业来说,情境化双元能力变得较为关键,因为在这些企业通过不同的组织架构来实现双元能力的同时,将面临资源短缺以及昂贵的调试费用等困难的影响[39-40]。此外,情景化双元能力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反思和学习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创业者能够学会怎样更有效的将时间分配到价值创造的环境中,懂得怎样更好的切换双元能力,同时,也学会怎样更好的激励员工、沟通交流,激发员工创造价值的潜能。企业同时面临短期“活下来”,以及长期“活下去”的两难局面。因此,创业企业面临的压力也是双重的,一方面在短期需要保证企业能够活下来,因此要求企业提升运作效率以通过快速利用现有资源和能力。另一方面,创业企业都有一定的窗口期,必须在有限时间内克服组织的惯性和刚性来探索新的发展机遇[41]。此外,企业在创立初期的双元能力特征应当变得明显,让企业所探索的内容足够独特,以及所开发利用的效率要足够高效[42-43]。
综上,现有研究认为组织双元能力是企业应对市场环境变化建立核心创业优势的重要手段,为探索创业企业实现颠覆性创新过程提供了良好洞见。但现有研究还存在不足,体现为:现有研究对双元能力的探讨大多集中在战略管理和组织行为相关的领域,对公司创业领域的讨论则较为集中在创业管理者、领导力等个体层面的双元能力研究[42,44],它们对于具体在颠覆性创新情境下企业层面的双元能力作用机制及其演进过程缺乏深入讨论,对于初创企业的相关研究就更少。
(二)分析框架
本文结合现有研究对颠覆性创新进行重新定义:颠覆性创新是企业以进入新兴市场为目标,通过新兴技术在新兴市场实现市场机遇的探索与开发,形成功能简单适用,能产生高于消费者预期价值但价格低于市场类同产品的企业创新创业过程。并且颠覆性创新是个动态过程,起于产品研发,伴有技术创新,进而带动商业模式的更迭。企业在早期的颠覆性创新往往通过提供一些小众产品或服务开始,由于范围及规模小而不易被主流竞争对手所察觉,而在后期的竞争过程中由于新兴企业通过引入简单、便捷和成本低廉的产品迎合新市场需求,在产品上与主流产品形成差异进而获得竞争优势。颠覆性创新的产品首先要能满足市场需求,产品能够以相对低的成本提供客户高于预期的价值,从而使主流市场客户逐步改变并接受和认可颠覆性产品的价值,进而使颠覆性创新产品逐步进入主流市场,实现对主流市场的颠覆[45]。
在创业企业颠覆性创新发展过程中,企业受到环境不确定因素的驱动、企业开展的创新活动、以及企业为应对环境变化进行的能力构建都经历了显著变化,环境不确定因素来源于市场环境的波动或技术发展趋势的变化,企业创新活动从原有的基于产品的创新发展到基于用户偏好的创新,以及企业应对环境变化的单一动态能力构建到双元,甚至是多元复合能力的构建。在这一背景下,创业型企业为实现颠覆性创新过程中的动态能力的构建,对于顺利推进创业领域颠覆性创新的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创业双元能力是指创业企业在同一时间处理新产品、流程、任务及组织结构所带来的不同需求,在这些需求中形成动态切换,以及利用现有的产品市场,提升当下的效率的综合能力[31]。现有相关研究为本文基于双元能力理论视角,探讨创业企业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实现颠覆性创新的过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有益的启示。颠覆性创新的最新研究指出创业企业通过对资源探索与利用两种能力的构建和配置可推动企业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实现颠覆性创新。具体来说,创业双元能力的研究主张双元能力的发展是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过程中组织对资源的探索和利用能力相辅相成,两种能力之间相互配合同时也相互作用,创业企业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实现可持续的双元能力需要组织和人员多重因素的保障。
综合上述理论的核心论述,本文提出创业企业产品研发实现颠覆性创新的核心逻辑:在外界环境不确定因素的驱动下,创业企业在产品研发过程中通过对资源的探索和利用两种能力的动态匹配和调试从而推动产品研发不断实现颠覆性创新以应对快速变化的环境。具体而言,一方面创业企业积极构建对外界资源和市场机遇的探索能力,另一方面创业企业需要对其已有的资源基础加以利用以获取更多的资源优势,创业企业在产品研发实现颠覆性创新过程中对于资源的探索和利用两种能力的搭配和动态发展成为创业企业产品研发中不断实现颠覆性创新以适应环境的快速变化。由此,在环境不确定性的驱动下,创业企业的双元能力动态演化及构建就成为创业企业产品研发过程中实现颠覆性创新的路径,案例分析框架详见图1。
图1 创业企业产品研发实现颠覆性创新过程的分析框架
三、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方法与案例选择
本研究采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采用案例研究主要基于以下两点原因。一是,本文旨在探讨创业企业如何在产品研发中通过双元能力动态演进实现颠覆性创新,而案例研究特别适用于回答“如何”和“为什么”的问题。二是,本研究采用双元能力的动态视角研究创业企业颠覆性创新的发展历程,且须细化探讨创业企业的创新行为如何匹配动态能力构建及环境因素变化以实现颠覆性创新的问题,涉及到现有文献尚未解答的内容,因此适合采用探索性案例研究的方法。
本研究选取广州有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有米科技)作为案例研究样本。案例选择的依据在于:一是,有米科技具有颠覆性创新的行为特征。主要表现在应用移动互联等新兴技术进行产品研发并成功实现了在新兴市场机遇的探索与开发,同时,对于双元能力的研究大多关注于大型的制造型企业,研究较多的偏重影响因素、因果关系验证等方面[9-10],随着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环境的发展变化,研究开始较多的关注于资产相对较轻、且企业规模相对较小的科技型企业的双元能力问题[11-13],最新的研究也为本研究进一步探索互联网科技型企业双元能力的演化过程机制问题提供了借鉴,有米科技作为互联网科技企业的领先者成为良好的研究对象。有米科技于2010年(我国移动互联网元年)于广州成立,是中国第一家独立移动广告平台。公司成立之初的业务特色在于借助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科技,实现对我国传统广告产业的改造升级。业务范围包括:效果广告、社媒广告、整合营销、内容媒体。有米科技现已发展成为国内移动营销行业的龙头企业,2016、2017年度连续入选工信部百强互联网企业,是淘宝网智能手机广告平台的战略合作伙伴。二是,有米科技具有颠覆性创新较为完整的经历。有米科技自成立以来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市场探索阶段、价值创造阶段及环境适应阶段,在三个阶段的推进中一直注重产品的研发以及动态能力构建。其中,2012年12月,创立2年多的有米科技即实现转亏为盈,公司进入快速成长发展阶段。2015年11月,公司即实现在新三板上市,公司业务规模及影响力进一步扩大,经2017年8月公司年报披露数据显示,公司已实现净利润增长61%,所提倡的“平台+内容”战略成效显著。从公司成立至今所经历的八年多时间内,公司从创业起步阶段逐步走向创业发展阶段,再到最后发展到行业领先及业务发展领先阶段,而在同一时期,大批中国互联网广告企业也在争相竞争发展,但绝大部分企业未能像有米科技一样顺利度过移动互联网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有较大数量的广告公司在互联网转型浪潮中由于创新能力有限,或未能向市场提供具有较强创新体现的产品而被市场淘汰。针对互联网浪潮下的广告公司转型困境,2017年下旬有米科技凝练了“平台+内容”的发展战略思路,即打造行业资源整合的综合性平台外加内容上做颠覆性创新的广告产品服务,该发展思路能够较好的兼具探索市场机遇以及合理利用自身优势资源的双元能力,从而让公司实现了较大的利润突破(实现年度利润超50%的高速度持续增长)。有米科技在互联网转型浪潮中的脱颖而出以及公司在转型困境中的曲折发展经历,为我们探讨分析创业企业在互联网转型中实现产品颠覆性创新过程提供非常难得的机会。三是,本研究团队与该企业一直保持紧密联系。多次通过实地调研、高层对话等对企业的发展进行跟踪,前期已将该企业创业历程撰写的教学案例分别收编在两本教材中。
(二)数据收集与分析
本文的案例数据主要来自于对有米科技中高层管理人员的访谈,并结合二手数据及实地调研数据作为辅助。本研究组中一名成员就校企联合创新创业为主题的项目与有米科技建立了深入合作,自2012年就持续跟踪有米科技创新创业活动的发展情况,每半年项目组成员会到有米科技进行跟踪调研,访谈对象包括有米科技CEO、分管产品研发的技术副总裁、财务总监、人力资源总监、公共关系总监、产品研发部主管、产品研发部高级专员等,人均访谈时间为50分钟,访谈时长保持在30分钟到90分钟。
访谈过程中采用半结构化访谈的方式,并借鉴苏芳等(2016)[46]所提出的从上至下逐层访谈方式,首先访谈有米科技的CEO,向总裁沟通并表达本研究团队的研究主题与研究意图,请有米科技总裁协助安排分管产品研发的副总裁、产品研发总监、研发部门的产品经理、财务总监、HR接受访谈,当高层管理人员访谈完毕之后,研究小组成员进行内部讨论并分析资料,针对产品研发创新主题的关键问题信息进行梳理,并比对相关负责的领导人员,联系其安排具体执行业务操作的中层管理人员接受访谈,访谈过程会在收集资料、比对资料、寻找目标访谈对象三个活动之间滚动循环,直至没有新的资料信息出现,即达到理论饱和为止。在具体写作过程中,回收的访谈数据本研究组成员交替审核数据资料的逻辑与连贯性,若出现关键信息遗漏或关键信息需要及时确认的情况,本项目组成员会直接联系有米科技CEO助力安排相关人员协助资料的补充。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本文借鉴Pettugrew(1990)[47]的数据分析策略,首先,本研究组成员根据二手资料、访谈文档梳理有米科技产品研发与创新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对应的时间节点、关键发展历程、关键事件背后的因果关系与逻辑联系。其次,本文借鉴谭凌波等(2013)、罗顺均等(2018)[48-49]的关键事件轨迹法对有米科技的产品研发与创新过程发展阶段进行划分。最后,我们采用“驱动因素-行动-行动结果”的逻辑思路深入每个阶段去梳理关键事件背后的因果关系。在具体过程中,本研究组重点关注企业产品研发过程中通过双元能力实现颠覆性创新的过程,双元能力中探索维度与开发维度的两维度能力之间的逻辑关系、相互作用以及两个维度能力的具体对应内容,最后还关注到每个阶段双元能力对产生的颠覆性创新的效果和影响。在上述分析过程中,不断在现有文献研究、案例素材、资料信息之间反复探索,不断提炼研究发现的质量,凝练研究结论[50]。
数据处理过程中,本文采用Nvivo 8.0对访谈文档进行编码,并安排两名研究人员使用该软件对案例数据进行编码处理。首先,针对有米科技产品研发所经历的不同发展阶段对案例素材进行划分并编入一级条码库。其次,针对每一关键发展阶段的素材进行编码,主要从驱动因素、产品研发过程、双元能力、颠覆性创新及相关关键字和素材进行编码。再次,采用“驱动因素-行动-行动结果”逻辑对上阶段驱动因素、产品研发过程、颠覆性创新三个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编码。最后,对三个阶段过程中的双元能力特征及内容对应进行编码,以提炼具体的双元能力体现。在不同研究组成员完成编码后,由全体研究组成员对所有编码内容进行核对,当发现两套编码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或内容不一致的情况时,及时做好标注,在编码核对完成后集中对编码内容不一致的地方进行讨论,对于涉及访谈人员有方言或表述不清晰的地方,及时联系访谈对象进行核对确认,以最终确保编码条目内容的一致性,放弃最终未达成一致或未得到明确结果的条目。
表1 访谈基本情况
四、案例分析与发现
(一)案例分析
到目前为止,现有文献鲜有关注创业企业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实现颠覆性创新的过程研究,因此将借鉴学者的做法[48-49],采用关键事件轨迹方法来划分有米科技的发展阶段。通过聚焦该企业的发展历程,发现广州有米科技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发生明显变化,因此本文将产品研发作为关键事件。通过聚焦关键事件轨迹,发现广州有米科技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最小化产品设计阶段,公司通过采用最简化的小样产品的开发设计形成对夹缝市场产品需求的匹配。第二个阶段为基于用户反馈的产品优化阶段,这一阶段将引入客户的评价与反馈,将消费者参与到产品功能改进阶段。第三个阶段为产品快速迭代阶段,公司通过不断地试错学习及发展引导市场变化的动态能力来形成对市场的颠覆。
在测量有米科技创业过程实现颠覆性创新的“驱动因素”时,我们结合现有文献及案例素材,使用“环境不确定性”来测量企业创业过程实现颠覆性创新的动因。在对案例素材的分析过程中,我们发现在企业创业的不同发展阶段,环境不确定性来源明显不同。在最小化产品设计阶段,有米科技的环境不确定因素来自如何发掘市场机遇进而形成与主流市场之间的差异,因此颠覆的重点在于获取可实现突破的用户需求层面。在客户反馈用于产品优化阶段,环境的不确定因素来源于对技术的不确定性,有米科技需要思考在潜在的非主流市场下如何研发出吸引用户的产品功能,其颠覆的重点在于对于主流市场产品功能的颠覆。在产品快速迭代阶段,环境的不确定因素来源于对产品整体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即有米科技需要将已研发的产品与主流产品进行竞争。因此,案例企业在三个发展阶段的“环境不确定性”主要来源于市场不确定性、技术不确定性、产品不确定性。
为了深入研究有米科技的颠覆性创新的关键活动和过程,我们将研究定位在有米科技的产品研发过程中,结合已有文献和案例素材,采用“产品研发方式”测量有米科技实现颠覆性创新所采用的不同产品研发方法与手段。结合案例企业素材的分析整理,我们发现有米科技在产品创新方面实现颠覆性创新是一个动态且持续的过程,由于环境的不确定因素的作用和动态持续的影响,企业所采取的产品研发方式也有所不同。在市场探测阶段,公司在产品研发上主要侧重低成本小范围的产品研发。在价值创造阶段,随着产品形成一定的客户群体和消费者对产品的一定认知,企业思考如何提供更多价值且不增加原有产品成本的研发方式,这一阶段双元能力特征更加凸显和明确。而在产品最终需要形成市场稳定地位,适应整体市场环境过程中,企业面临与现有成熟产品或功能类似主流产品的全面竞争阶段,产品的研发设计进入全方位考虑和筹备应对竞争的局面。因此,案例企业在三个不同阶段的产品研发方式分别为最小化产品设计、基于客户反馈的产品优化、产品快速迭代。
企业双元能力是结合企业所处的动态发展环境下,为应对企业想要达到的双重且表面看似矛盾的发展目标而形成的企业能力要求,通常企业在应对环境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困难和挑战时都会采用应急的方式去处理,而忽略了事后对企业能力的反思和总结,对于产品研发过程中实现颠覆性创新来说,颠覆性创新能够有几率让企业实现以小博大、以少胜多、甚至以弱胜强,对于创新创业企业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企业双元能力的测量,借鉴Gibson和Birkinshaw(2004)[32]提出的情景化双元能力的概念和思想,侧重对公司探索市场机遇和利用关键资源两个维度的能力进行测度。具体而言,我们结合公司在不同产品研发阶段的行为特征,按照未来、现在、和过去三个时间维度,将未来时间维度所对应的企业活动与行为与双元能力中的探索能力维度相对应。而对于现在和过去已发生的事件与企业行为,由于产生较多能够直接观测和利用的资源及信息,因此我们将现在与过去时间维度所对应的事件与企业行为对应双元能力中的开发能力维度。结合案例企业素材,我们将分别从双元能力的探索、开发两个能力维度来分析企业具体的双元能力特征。
基于现有研究和案例资料,采用构念“颠覆性创新内容”来测量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产品研发实现颠覆性创新效果[3,51-52]。在本文研究中,根据产品研发不同发展过程中的逻辑先后顺序,本文将有米科技产品研发过程中实现的颠覆性创新分为需求颠覆、产品颠覆、市场颠覆三个阶段。具体来说,需求颠覆是指企业通过产品研发准备进入既定目标市场前所需要实现颠覆的目标内容,为颠覆性创新的初级阶段,该阶段通过一两个小需求的颠覆,而快速抢占消费者对需求的理解和印象。产品颠覆是指企业具体将产品打入既定目标市场,逐渐扩大消费者及客户群体,提升客户对产品的接受度和产品的认可度,实现新客户的建立以及竞争对手客户向我方产品客户的转换。市场颠覆是指颠覆性创新行为所带来的后期影响和效果,即实现一个成熟或既有市场的彻底颠覆(或转型),这一阶段消费者已实现对新产品的理解和认可,已成功建立对新产品的依赖,竞争对手的产品或主流产品逐步退出市场竞争、或在竞争过程中逐步转型为其他形态的产品而导致原有产品市场被放弃的局面。基于以上的定义介绍,我们将根据有米科技的三个发展阶段,来详细介绍公司产品研发创新阶段的环境不确定性、产品研发方式、双元能力、颠覆性创新内容。
1.市场探测阶段(2010-2012)
有米科技在市场探测阶段的产品研发过程、双元能力、颠覆性创新情况如表2所示。
(1)产品研发过程。在生存压力的迫使下,有米科技在公司成立初期即在不断思考和发掘具有潜在盈利机会的市场。“我们的创业历程其实很曲折,从大型机到PC再到做外包、帮别人组建移动端开发部然后转向手机应用开发,我们当时做了一些小游戏,但用户规模都比较小,赚不到什么钱,于是转向广告市场一块(有米CEO, Chen)”。然而,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让最初创业的有米团队面临一定的困境。“我们既然定位做广告平台,那么平台就会有上下游,包括广告主、开发商、媒体开发等资源,但进入这个市场之后,才感受到它的复杂性。像很多广告投放量大的商家,如:加多宝,我们根本没办法进入其决策层。而很多应用开发者,他们会以为我们是骗子,缺乏对我们的信任,通常走在前面的都会比较寂寞,于是我们选择先把产品做出来,哪怕只有一点点机会,我们团队成员都是技术出身,也有较多开发经验,我们采用小黑屋的方式先快速把产品做出来再往后看…我们预算也很有限,因此没办法将产品尽善尽美,而是快速把Demo做出来(有米科技产品研发总监)”。综上所述,有米科技在创立初期面临市场生存压力,对于潜在感知到有机会的广告市场即通过“小黑屋”的方式将最小化产品雏形研发出来。
(2)企业双元能力。在市场探测阶段,有米科技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同时兼具把握市场发展机遇及利用资源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能力,本文将其定义为市场双元能力。由于缺乏对新入市场的历史成功经历,有米科技在市场探测阶段面临多重考验,一方面公司要思考如何定位到关键的需求“痛点”,提升定位市场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公司则思考如何提升产品研发的速度,以便在发现市场机遇的时候能够快速响应进而抓住市场机遇。“在订立一个产品项目前,我们都有安排专人去做市场分析,让大家看到这个产品它到底怎样去做。还有一个就是投入多少钱,投入到设备进行研发(有米产品研发部主管)”。然而,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让有米科技一方面感受到机遇,但也受到时间窗口期的挑战。“毕竟干这一行有想法的人不止我们几个,我们都明白有想法还不够,有了想法你还要去做,而且要快点抢在别人前头做出来,做出来之后你还要给客户和合作伙伴评价,发现不好的地方你还要马上改,这一过程其实蛮艰苦的(有米CTO, Duke)”。综上,创业初期的有米科技需要同时兼具开发市场机遇以及利用已有资源的市场双元能力来解决自身生存压力。
(3)颠覆性创新。在市场探测阶段,有米科技着手在对用户需求“痛点”的分析,从解决具体的用户需求问题入手,进而在用户需求上实现颠覆。“2011年移动互联网发展很火热,兴起了大批应用,而且很多与我们想法类似的应用都获得了大笔融资,有的一次就融了一个亿,然后他们就开始跟我们打价格战,给补贴去吸引用户下载,而我们没办法像他们那样做,我们当时即便不烧钱,每月都赔五六十万,而其他拿到融资的平台,一个月赔一两百万,他们还是能存活很久(有米产品研发总监)”。在于竞争对手的激烈比拼下,有米科技研发团队分析竞争环境与竞争对手产品市场的特点,基于解决单个重点问题的方式,在用户需求上尝试突破。“我们其实做的事情都一样,我们都在想办法帮客户提高App的下载量,别的平台有了钱之后可以靠烧钱走量,但这一过程是不可持续的。我们不能跟他们走一样的路,于是开始尝试推广方式上的差异化,做了一个叫积分墙的产品,该产品利用App用户渴望获取虚拟代币的心理,会去点击我们积分墙上的推荐应用,在用户下载应用之后,即可获得虚拟代币。由于用户获取的是应用中的虚拟代币,我们并不需要烧什么钱,但也达到了App推广下载的目的(有米CEO, Chen)”。综上所述,有米科技采用基于积分墙的差异化App产品推广方式,实现用户在应用软件中的转化和流动,并且这一过程避免了大范围的烧钱推广模式,对于烧钱推广应用的模式形成颠覆。
表2 有米科技市场探测阶段典型引用语举例及编码结果
资料来源:经本研究整理。
2.价值创造阶段(2013-2015)
有米科技在价值创造阶段的产品研发过程、双元能力、颠覆性创新情况如表3所示。
(1)产品研发过程。在渡过生存压力难关的考验之后,有米科技面临另一个难题,需要通过技术上实现优势的突破,进而改善广告主对于产品的体验,因此在这一阶段有米科技尝试如何通过技术提升产品的投放效率和效果,从而带来用户感知价值的提升。“在我们通过积分墙小插件获取一定的成功之后,我们继续思考的是如何优化开发技术,让广告加载更快、对用户使用体验影响最小。当时市面上百度、谷歌也都在做应用推广的广告,也可能是由于我们比较关注技术上的实用性,在一些领域的合作上,大型的这些互联网平台商还成为了我们的客户(有米科技市场总监)”。综上所述,在“积分墙”成功赢得用户关注之后,有米科技在产品研发上进一步关注客户价值创造的技术手段,以获得更多用户的认可。
表3 有米科技价值创造阶段典型引用语举例及编码结果
资料来源:经本研究整理。
(2)企业双元能力。在价值创造阶段,有米科技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同时兼具为下游用户增加价值获得感及为上游开发者提升价值激励的能力,本文将其定义为价值双元能力。在2014年,苹果应用商店App的生态链突发危机,集中体现在App开发者抱怨赚不到钱,而App运营商抱怨推广难的双重困境,有米科技提出了围绕产品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下游用户的价值获得感,和产业链上游开发者的价值激励感,从而很好的解决了这一困境。“其实App的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比较讨厌广告,而广告主又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得罪了用户那我们广告都没办法推,而得罪了衣食父母我们更是活下去都很困难,我们只能想办法解决这一局面,一方面减少对用户的打扰,尽量不让用户在点击广告的过程中耗费更多的时间,另一方面加大对上游App开发者的教育影响,鼓励更多的开发者用我们的积分墙插件,进而大家互利共赢(有米产品研发总监)”。整体而言,有米科技从生态链价值的角度,所关注的上下游主体的价值激励与价值获取,较好地应对了产品生态链构建过程中的利益不平衡问题。
(3)颠覆性创新。在价值创造阶段,有米科技基于前期小功能需求的成功 “试水”,将成功经验用于产品化的研发推广,将若干用户认可及好评的小功能,集中整合为能够定向为用户解决广告推广难题的具体产品及解决方案,从广告产品方面实现了颠覆。“我们将积分墙的小功能进一步扩展为成形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帮客户解决的问题也从单个问题变成一系列的问题解决方案,我们针对不同的用户类型、App使用习惯和偏好,还能定向调整向用户推送的积分墙任务,进而提升App用户对我们产品的接受度和认可度(有米CTO, Duke)”。有米科技对于产品向开发者价值激励的机制设计,激发App开发者对于产品推广的积极性。“我们将积分墙由原来的插件功能,做成了一款可以快速植入的产品,对于商家推广应用要到各大广告平台才能开展的方式形成了颠覆,有了我们这款产品之后,我们能够将广告推荐自然的植入到App应用中,并且通过我们的后台数据分析,能够追溯到App用户通过积分墙链接到的目标应用数量和路径,这也方便我们结算和统计推广费用,给开发者也是一种激励,我们提出每满100元就能提现,当时吸引了很多开发者加入”。综上所述,有米科技在“积分墙”小功能需求及推广模式上获取成功之后,从产品角度将其影响力扩大,从提供产品及解决方案的角度从产品为单位实现颠覆性创新。
3.环境适应阶段(2016-2018)
有米科技在环境适应阶段的产品研发过程、双元能力、颠覆性创新情况如表4所示。
(1)产品研发过程。2016年,有米科技继续加大对于技术上的投入,同时持续打造产品生态链的服务优势。这一阶段有米面临的困难是怎样将产品推广到主流市场,在整个大的市场环境下产生颠覆效果,而在这一过程有米科技的做法是产品功能上与主流产品保持相近或细微差异的水平,但是在服务上做到差异化。“随着我们产品及业务的不断推广,肯定会给主流的大广告商所察觉。但我们也不怕被人察觉和发现,我们所要思考的问题就是产品我们和你做的差不多,但是处理好产品相关的生态问题,像怎么平衡好开发者的利益和广告商之间的利益,我们会多思考这个方面,从而有更多让客户选择和我们合作的理由(产品研发总监)”。对于产品研发过程中,有米科技一方面通过技术手段帮助客户解决问题,通过不断地产品迭代完善功能设计,另一方面在帮助用户梳理自己的需求,并通过提供服务来引导用户,让用户对有米提供的服务进行接收和认可。“产品研发方面我们主要关注的会在服务的差异化上,在于怎样提供更高效更优质并且能够平衡好大家利益的方案出来,这一阶段我们一方面会帮用户梳理他们的需求,会去引导和告诉他们其实这就是你想要的产品,哪怕得不到他们的认可,没关系,我们快速把产品先做好,引导的不对,我们立马可以再改,改到满意为止(有米科技产品研发部经理)。”综上所述,有米科技在环境适应阶段产品研发方面则侧重对服务质量提升的关注,通过服务上实现差异化从而获得在产品方面的竞争优势。
表4 有米科技环境适应阶段典型引用语举例及编码结果
资料来源:经本研究整理。
(2)企业双元能力。在环境适应阶段,有米科技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同时兼具事前引导用户需求的事前服务引导能力以及事后基于试错反馈的闭环服务学习能力(主动向用户提供服务,被动试错的形式向用户学习),本文将其定义为服务双元能力。有米的高层管理团队通过公司的成长经历的反思和分析,发现不断满足用户需求,服务好客户实际上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因此,有米科技采用动态的事前与事后两个时间维度的服务差异化的双元能力应对动态变化的环境。“其实直接和主流的大(广告)平台竞争很困难,我们的资金和各方面资源都没他们多,又要跟人争市场,于是我们果断不去想怎么打倒或打败别人的问题,而更多的去想怎么赢得客户认可的问题,因此我们一直在思考我们能做什么和我们擅长做什么,以及怎么把我们做的事情变得更加擅长……就像我们之前因为帮客户做游戏运营一样,后来发现我们并不擅长游戏运营,而反而我们在用户流量方面更擅长,于是我们会果断放弃游戏这一块,尽管那时候还是赚钱的业务”。在缩减游戏联运业务后,有米科技2016年营收实现了41.57%的增长,达到10.41亿元,位居新三板移动营销企业的前三位。有米科技在服务方面实现的双元能力,也为了应对产品生态链上满足用户的需求。“我们的服务迭代面向我们的广告客户、移动APP的开发人员和移动客户端的终端使用者,这是一个生态,而你想立足于服务好这个生态那就必须要不断地去感知学习,不断试错,发现问题之后及时的进行调整,从而达到和这个生态的发展规律相适应(有米科技CEO, Chen)。”整体而言,有米科技为了快速适应动态变化的环境,一方面通过服务的不断迭代,筛选出擅长的服务领域,另一方面通过试错学习的方式,不断改进提供服务的质量。
(3)颠覆性创新。在2017年有米科技加速广告变现的经营,聚焦移动营销,提出同时侧重品牌价值和推广效果的“品效共振”服务理念,并结合这一理念,实现在市场范围下的颠覆性创新。“我们肯定明白,要想继续往下发展,技术肯定是首要关键, 要做的就是实现运营的精细化,这就需要技术的提升来实现。技术上我们实现了很多突破,像大数据的应用,我们独创的OCPA算法,可以实现对效果广告转化成本的快速估算,提升了自动出价效率,能够优化出最佳广告投放策略和算法模型,让广告主能够看得到他们花的钱实际产生的价值(可视化价值)”。技术手段的改进和提升一方面能够提升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有米科技赢得更多市场机遇。“在过去,我们可能会更多的从技术上思考问题,怎么提高效率,怎么提高效果。而现在我们更多的聚焦到怎么更多的了解客户,怎么样让满足客户需求更精准,而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进行了很多生态上的布局,像效果营销平台、社媒营销平台、自媒体与内容、大数据与AI的逻辑这样一些生态我们都有涉足,为的就是在大市场上有创新上的颠覆,需要的可能是更多资源联合起来才会有的效果(有米科技CTO,Duke)”。综上,有米科技在市场层面上所实现整体市场的颠覆性创新,一方面凭借的是不断提升的技术基础,而另一方面则凭借的是产品生态链上综合服务能力和竞争优势的提升。
(二)案例讨论
本研究发现,在企业创业产品研发实现颠覆性创新的过程中,产品的研发方式、企业双元能力、颠覆性创新的内容均经历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依据上述案例分析,对该动态演进过程进行讨论(见表5),并形成创业企业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实现颠覆性创新的过程模型(见图2)。
表5 创业企业产品研发通过双元能力实现颠覆性创新的演化过程
资料来源:经本研究整理。
1.产品研发活动和颠覆性创新内容的演化
在不同发展阶段,有米科技为应对不同的驱动因素影响而采取不同的产品研发行动,不同的产品研发行动又相应在不同范围层面上产生颠覆性创新的效果,从而动态地推进企业的创新活动,并通过颠覆性创新活动的逐渐深入而获得核心竞争优势。具体而言,在市场探测阶段,由于有米科技在最初发展阶段面临市场机遇的把握上的挑战,在市场具有不确定性的驱动因素下有米科技采用的是最小化产品设计的产品研发行动,通过小范围测试的形式对市场机遇进行验证和探测。在价值创造阶段,有米科技在探测到潜在市场发展机遇之后面临技术上需要实现突破和创新的挑战,因此在技术上具有一定不确定性的驱动因素下,有米科技采用的是通过客户的反馈来提升产品的技术基础,在技术实现效果和效率上实现突破。在环境适应阶段,有米科技在技术上成功获得突破后面临的是怎样在更大的市场范围内获取成功的挑战,因此在整体产品的选择上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在这一不确定因素的驱动下,有米科技需要思考怎样整体打造产品来进一步赢得更多市场发展机遇,因此在这一阶段下的有米科技采用的是将上一阶段打造好的产品在市场环境下进行不断迭代,在产品和服务品质上实现突破。综上,有米科技在产品研发的不同阶段过程中,产品研发驱动因素先后经历了市场不确定性、技术不确定性和产品不确定性三种驱动因素,在不同阶段驱动因素的影响下,产品研发行动相应的侧重在最小化产品设计、基于客户反馈的产品优化和产品快速迭代。
伴随着企业产品研发行动的演进,有米科技产品研发所要实现的颠覆性创新效果也在随之变化,变化特征体现在“点”“线”“面”三个不同层次上实现产品研发的颠覆性创新。在市场探测阶段,产品研发活动聚焦的面较小,会具体在某个产品需求点上,这也通过有米科技最小化产品的研发手段得到印证,在小的需求点上得到验证,形成颠覆性创新效果之后,公司才会进行后续的研发工作。在价值创造阶段,有米科技聚焦于融合能够产生颠覆性创新效应的若干需求点,将这些需求点对应的产品功能整合为成型的产品,而在这一阶段则需要有广告主、终端消费者、App开发者的共同参与来形成产品价值的提升,通过多方反馈实现产品技术效率和功能上的打造。在环境适应阶段,有米科技则聚焦于综合提升产品在市场范围内的竞争力,则主要通过在产品服务实现差异化对整体市场环境形成颠覆效应。在此过程中,有米科技围绕产品整体生态链上的服务效果入手,整体改善对生态链中的App开发者、广告主、终端消费者对于服务的体验,从而提升产品在整个市场的认可度进而实现对整体市场范围下的颠覆性创新效果。整体而言,有米科技产品研发行动所产生的颠覆性创新经历了从需求点、到集成若干需求的产品、再到产品市场三个层面的颠覆性创新演进。
2.双元能力在产品研发活动到颠覆性创新过程中的动态演化及效果
在不同发展阶段,有米科技的产品创新行动和产生相应的颠覆性创新效果的不断演进,产生了双元能力发展的情境和需求,进而促使有米科技构建相应的双元能力发展来进行应对。
(1)在市场探测阶段,有米科技面临市场类别差异化的困难。由于受到市场不确定性驱动因素的影响,有米科技面临目标市场定位的困难与挑战。同时,为了赢得发展先机,有米科技聚焦于需求“点”上实现颠覆性创新,以积累小范围成功经验。因此,在此阶段有米科技一方面需要对标于主流的广告市场,了解市场环境,而另一方面又需要努力探索与主流市场能够形成差异的市场机遇及产品研发策略,因此针对主流市场和非主流的双重市场环境下,有米科技需要同时构建对主流市场的感知能力,用于和主流市场对标。以及构建非主流市场利用的能力,用于形成未来可实现颠覆性创新的发展动力。有米科技2010年成立初期的市场探测与潜在市场发展机遇的判断行为为其后期抢占互联网广告市场发展先机也对此进行了印证。
(2)在价值创造阶段,有米科技面临价值创造差异化的困难。一方面,有米科技需要根据客户的反馈实现产品价值的提升,而另一方面则需要根据自身技术优势,定位擅长的业务领域以避免产品研发过程中的价值浪费。因此,在以产品为单位的“线”上实现颠覆性创新,这一过程对有米科技的能力构建也是双重的,即同时需要考虑到为客户提供增值,而自身研发上所花费的价值应尽可能的降低。这一双重能力构建的情境和需求促使有米科技在价值差异化方面构建价值双元能力。2014年有米将更多资源投入到其所擅长的网络营销推广业务上,而放弃了当时仍然盈利的游戏运营业务,就能够印证其价值双元能力的构建思路。
(3)在环境适应阶段,有米科技面临服务差异化的困难。在此阶段有米科技一方面需要提升综合服务水平,而另一方面为了走在市场的前列,有米科技需要通过服务的提升来引导客户的需求。因此,在以市场为单位的“面”上实现颠覆性创新,对于有米科技的能力构建亦提出了双重要求,即一是需要对现有的服务水平通过不断学习迭代进行提升,二是需要超越现有服务水平,形成对未来客户需求产生引导效应的更高水平的服务能力。而这一在服务方面实现差异化的双重能力构建的情境和需求促使有米科技构建服务双元能力。在2018年有米科技的最新发展战略也显示,有米科技将以更领先的技术科技加快产品和服务的迭代,同时加快自身服务与产品的研发增进行业对新媒体广告价值的理解和认识。
3.创业企业产品研发中通过双元能力实现颠覆性创新的过程模型
本文根据有米科技产品研发行动的发展历程,推导出有米科技通过双元能力构建及动态演进在产品研发中实现颠覆性创新的过程模型(见图2)。即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米科技基于不确定因素所带来的双重压力,积极构建应对环境变化的双元能力,并通过双元能力的构建与演化发展,解决产品研发过程中由于不确定因素影响所带来的难题。最终,通过产品研发过程中双元能力的构建与应用,实现“点”“线”“面”三阶递进式的颠覆性创新过程。
(1)在市场探测阶段,有米科技面临目标市场定位的困难,采用最小化产品设计的产品研发行动,以快速研发出demo产品以验证市场需求,而在双元能力构建方面,有米科技为应对与主流产品市场的对标和对非主流市场的差异化发展机遇的双重能力要求,在市场差异化方面构建市场双元能力,以实现小范围,即具体需求“点”上的颠覆性创新。
(2)在价值创造阶段,有米科技主要面临的是技术上的创新发展瓶颈,即建立让客户更加满意的高效产品的技术实现。在这一阶段有米科技面临为用户提升产品价值(增加产品技术价值投入)和降低不必要领域的产品研发价值(降低非擅长领域产品研发价值)。因此,在价值创造差异化方面构建市场双元能力,以实现小区域或集群范围,即具体融合若干需求点的产品“线”上实现颠覆性创新。
(3)在环境适应阶段,有米科技面临产品全面实现市场颠覆的困难与挑战,公司采取同时侧重产品效能与产品实施服务效果两个维度的方式。在先进技术用于产品研发与服务效能提升,以及不断试错学习中进行产品和服务的迭代,提升产品相关生态链整体的服务水平与效率,同时引入可量化的效果评价手段来直观展示广告产品的推广效果。因此,有米科技通过引入大数据建模及算法的优化以提升对用户需求的感知,以实现提供精准服务的同时,对用户需求形成引导效应(对未来用户需求的引导)。同时,基于产品及服务的快速迭代,实现服务质量及效果的提升(对过去用户反馈的学习)。因此,在过去与未来两个时间维度的服务差异化方面构建服务双元能力,以实现整体范围,即做好整个产品生态链服务及市场范围上的“面”实现颠覆性创新。案例中,有米科技发展历程经历了迅速扭亏为盈,以及每年高速的业务增长证实了上述观点。
图2 创业企业产品研发通过双元能力实现颠覆性创新的过程模型
五、结论与展望
(一)理论贡献
本文研究的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基于双元能力理论视角,对创业领域的颠覆性创新研究的理论贡献。现有研究围绕颠覆性创新的定义、内涵、影响、驱动因素等相对静态维度的概念进行了广泛分析,现有研究尽管从资源观、价值链理论角度对颠覆性创新过程进行一定的解读,但忽视了颠覆性创新企业响应外部环境变化到企业内部动态能力构建这一互动维度议题的探索。本文基于有米科技产品研发纵向案例研究,构建起创业型企业通过双元能力动态演进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实现颠覆性创新的过程模型,初步探索了创业型企业应对不同环境不确定因素所建立相应不同侧重的双元能力的动态过程,从而深化了从对外响应环境变化到对内企业动态能力构建维度下的颠覆性创新研究。
其二,本研究对于企业颠覆性创新行为的驱动因素进行识别,分别结合企业的发展阶段提出市场、价值、产品三个维度的驱动因素,并梳理了在三种不同环境驱动因素下企业所采取的产品研发行动,这对颠覆性创新研究中的环境因素维度的研究进行了丰富和深化。
其三,本研究从双元能力理论视角,对颠覆性创新逐级深入的动态过程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将过去相对静态的概念化研究颠覆性创新研究,转化到关注企业能力随环境动态演化的动态的过程化研究中,对于颠覆性创新动态发展过程机理进行深入解析,并在需求“点”、技术“线”、到市场“面”上实现三阶递进颠覆性创新过程下解读双元能力的构建场景与作用机理。既有研究强调双元能力的应用情境是基于相对“悖论”的相对立的管理难题,而企业发展双元能力就是为了应对悖论式的管理问题。本研究借鉴双元能力理论的思路与理论意涵,在创业型企业发展过程中结合双元理论对具体的创业企业情境、双元能力产生动机过程进行梳理,加深了双元能力理论视角在创业领域研究的应用。
(二)实践启示
在颠覆性创新日益成为创业企业竞争焦点的情境下,创业企业亟需对外快速响应环境的不确定性变化,对内能够构建起与环境变化相适应的动态能力。本文以创业型企业有米科技的产品研发实现颠覆性创新为研究情境,基于双元能力视角构建创业企业在产品研发中通过双元能力动态演进实现颠覆性创新的过程模型,对创业企业颠覆性创新及双元能力构建的实践启示如下。
其一,企业的创新行为应与不同发展阶段的环境因素相适应。创业型企业在创新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企业的创新行为与活动受到分别来自市场、技术、和产品不确定性所产生的压力影响,在不同的压力因素驱使下,企业创新行为也应随之匹配变化。现有关于环境不确定因素对创业企业创新活动的研究认为,创业企业由于受到资源、政策、市场等多重因素的制约与限制,因此在创新活动中体现为阶段式,且不断演进的过程。因此,应以创业企业发展的动态过程来阶段性的区分确认环境的不确定因素,以体现不同阶段环境因素对于企业创新行为的不同影响与演化过程。基于创业企业实现颠覆性创新的情景,且聚焦于产品研发过程,应提炼颠覆性创新的阶段特征且匹配以适宜的创新行为。具体而言,创业企业在初期面临目标市场定位不确定性的影响,因而在产品研发过程中通过最小化产品的研发行动以快速探测目标市场。在价值创造阶段的创业企业亟需在技术方面得到提升,以提升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能力,因此这一阶段在研发行动方面体现在基于客户的反馈以实现技术的快速迭代。而在创业型企业成长发展后期,技术实现突破、且具备一定市场发展基础之后,产品研发则更侧重快速迭代的方式以实现产品能快速适应市场环境。
其二,企业的创新行为应与企业双元动态演进相适配。伴随着不同环境不确定因素的作用,创业企业通过不同产品研发行为产生不同的双元能力需求,因此创业企业应逐步构建应对环境不确定因素压力下的动态演进能力。以本文研究为例而言,在市场探测阶段的创业型企业面临资源的限制,同时面临感知竞争者市场以及探测具有发展机遇的目标市场的双重挑战,而为了在这一阶段获得发展机遇,企业的能力培养也具备了双元能力特征,形成侧重市场发展的双元能力(感知主流市场能力和利用非主流市场能力);在价值创造阶段创业型企业面临提升技术基础以提升产品功能效果和效率的压力,将面临为客户增加价值创造以及对于非擅长业务领域的价值缩减的双重挑战,这一阶段决定了创业企业是否能够获得持续发展动力的关键,因此企业能力培养形成侧重价值创造的双元能力(为客户增值能力和为非擅长领域减值能力);在环境适应阶段的创业型企业面临产品全面与主流产品竞争对手竞争的局面,为实现这一阶段的突破,企业面临在产品服务方面领先竞争对手,即形成对用户需求进行引导的挑战,又面临做好当下产品服务,不断学习试错的考验,在这一双重能力要求下使企业在服务上发展双元能力(基于未来对用户服务的引导能力和基于过去对服务试错的学习能力)。
其三,企业双元动态演进应与颠覆性创新阶段性需求相符合。颠覆性创新是一个逐级深化的过程,并且产品性能、价值创造伴随整个过程不断发展演化,同时,具有不同维度侧重的双元能力的构建发展成为推动颠覆性创新逐级深入的关键因素。在创业企业实现颠覆性创新过程中,公司采取的不同的双元能力构建用于在不同层面逐级实现颠覆性创新,体现了双元能力与颠覆性创新相互演化作用的动态效果。具体来说,创业型企业所实现颠覆性创新是一个动态且持续发展的过程,需要逐级经历需求“点”、集成若干需求的技术“线”、以及综合产品及生态链的市场“面”三个层次上的颠覆性创新,结合案例研究结论,也能够较好地解释为什么创业型企业较难实现颠覆性创新,或者颠覆性创新效果不显著,或持续时间不长等问题。
(三)研究展望
本研究可沿着以下三个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其一,本文基于有米科技成长及发展历程提炼出创业型企业产品研发中双元能力以实现颠覆性创新的过程模型,未来可将该模型应用在更多类型的创业型企业(如制造业、服务业等)和轻资产科技创新及服务型企业,检验研究结论的普适性。其二,进一步深化跨组织层面通过双元能力实现颠覆性创新的研究,可面向产业链、供应链、生态链、战略联盟等多种跨组织场景进行研究的拓展;其三,可进一步深入细化颠覆性创新的测量技术、评价指标,从而更加科学地评价创业企业实现颠覆性创新带来的效果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