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教师队伍的一体化模式建设
——基于手语素养的思考
2019-02-21徐子淇黄丽娇
徐子淇 黄丽娇
(1.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安徽淮北 235000;2.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辽宁大连 116029)
因早期语音意识(phonological awareness)[1]的缺失,听力障碍儿童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会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一部分剩余听力较好的聋生能够适应普校的学习环境从而实现随班就读。但大部分进入聋校的聋生,虽各自听力损失程度不尽相同,但其在聋校学习生活中的交流语言均以手语为重。对于这些将手语作为“母语或最常使用的优势语言”[2]的聋生而言,手语无疑是其交流思想、传播文化的思维工具。因此,手语对于聋校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意义深远,聋校教师的手语素养达成度对聋童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手语素养之内涵
明晰手语素养的内涵,首先要明确“手语”与“素养”这两个核心概念。长久以来,人们习惯上将手语分成自然手语与文法手语。自然手语(natural sign language)是聋人群体内日常社会交际使用并世代传承下来的人类语言形式,是聋人群体在长期相互交流中自然发展而来的一种复杂的视觉空间语言[3][4]。文法手语即所谓的“手势汉语”则是按照有声语言的语法规则所表达的一种手势动作[5]。从内涵层面,我们可以清晰地明确自然手语是一门跟汉语地位对等的具有语言学意义的手势-视觉语言[6]。而文法手语只是一种将有声语言机械地转换为手势表述的一种形式,绝非真正意义上的手语。因此,这种传统意义上的分类理念实际上是一种有失偏颇且无科学性的认知偏差。
素养(competence)是指个体通过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是成功地表现所需知识、技能和态度经验的发展[7]。是指人在学习和发展中所形成的那些内在的、比较概括的、相对稳定的身体和心理方面的特征(特质),是决定性地影响人的活动状况及其质量的内在因素[8]。欧洲一份关于素养的专题研讨报告中指出:虽然各国之间因存在语言差异而对素养的界定不尽一致,但仍基本认可素养是一种由个人教育实践所形成的知识、经验、价值观、倾向(disposition)等发展而来综合能力(generalcapability),并强调“知道怎样”而非“知道是什么”[9],即素养是一种立足于探寻内在本质的“为什么(how)”而非仅停留于事物“是什么(what)”的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手语素养是包含手语知识、手语技能以及手语态度在内的一种综合能力。目前自然手语地位已经得到语言学、教育学及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证实。在明确自然手语与“手势汉语”的本质差异后,本文所基于的手语素养是具有语言学意义的自然手语素养,即聋校教师应当具备的一种在端正自然手语认知态度的基础上,拥有丰富的手语知识经验并能够熟练地掌握与应用手语相关技能的综合能力。
二、手语素养之独特价值
(一)手语素养是聋校教师所必须的特殊教师专业素养。特殊教育教师是在特殊教育学校、普通中小学幼儿园及其他机构中专门对残疾学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10]。2015年8月,教育部颁布了《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该标准不仅将教师应有的共同基本素质考虑在内,更体现了特殊教育背景下对特殊教师在“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大维度中更高、更复杂的要求。而在面对不同类型特殊儿童的教育问题时,特殊教师除具备《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下应有的专业素养之外,还应基于不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殊性而具备不同领域特殊教师所特有的职业标准或专业素养。聋校教师作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的重要构成分支,在聋校相关决策管理的执行及学生日常工作学习的管理环节均离不开手语。因此,手语素养无疑是聋校教师有别于其他特殊教育教师所必须的一种特有专业素养。
(二)手语素养是“学生本位”理念的直观彰显。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地向受教育者传递文化及知识的活动。作为教育的主体,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等内在因素会极大程度上影响教育的成果。作为学校教学主导地位的教师,其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应尊重学生自身发展的主体内因并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以达到“树人”的教育目标。手语素养的提升是聋校教师立足学生内因需求的有效途径。聋童与健听儿童的根本差异在于由听力障碍导致的有声语言习得困难[11]。因而,聋校实践教育活动的展开应当紧紧围绕聋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同时,无论是学校的相关决策管理还是学生的日常工作学习,聋校教师都需要在端正对待手语态度的基础上,充分积累手语知识并掌握熟练的手语使用技能。即在尊重聋生语言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明确认识手语在聋生学习生活之中的地位与价值;充分习得并掌握聋生真正看懂并使用的自然手语;并在教学环节之中熟练且合理地运用手语。
(三)手语素养是保障聋校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的基础。“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领域改革发展的核心理念。如何在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两大维度下促进聋校的发展改革也是新时代下聋校发展路径的一大探索。首先,公平不仅体现在教育机会、师资力量、教学资源配置等宏观领域,还蕴含在教育教学的各个微观环节之中。教学语言的选择、学习环境的营造等都时刻折射着教育的公平性。每个学生在开始接受正规教育时都应使用其母语[12]或是优势语言,教师无法用汉语向母语为英语的学生传授本领,因而也不能倚仗通过使用汉语向打手语的学生传递知识。聋校教师手语素养的提升能够保障聋生享有更加公平的教育环境。其次,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教师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成果。聋校教师手语素养的提升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师生间沟通的有效性,并确保教育传递知识功能的实现。
综上所述,聋校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核心实施者,将聋生的思维语言合理应用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既能充分体现聋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与职业标准,也可以最大程度的营造教学过程中师生沟通的无障碍性,同时亦切实保障了聋校教学的公平与质量。
三、构建聋校教师一体化培养建设模式
目前,我国多数聋校教师缺乏正确的手语观。教育工作者没有意识到手语作为一门视觉语言对教育教学发展所具有的意义与价值。其次,聋校教师的手语知识与手语技能十分薄弱。同时,不论是面向聋校教师还是聋生,我国聋校均很少开设手语课程,学校对手语的推广和重视程度普遍偏低。因此,面对亟需提升手语素养的聋校教师队伍现状,可以“追溯职前”并“把握职后”,积极建立聋校教师职前职后的一体化培养模式。
(一)追溯职前。不办好师范教育,教师就没有来源。无论是对于聋校教师队伍还是特殊教育其他领域的教师队伍而言,特殊教育专业的师范生无疑是这些师资力量的“主力后备军”。聋校在教师队伍建设首先应当“追溯职前”,聚焦特殊教育师范生的培养过程,力求将特殊教育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培养特殊教育专业领域复合型的应用性人才。
1.聚焦源头——把关师范生的生源质量。《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提出的五大目标任务之一“培养未来卓越教师”中已明确指出要吸引优秀人才从教,用优秀的人去培养更优秀的人[13]。如何保证优秀人才从教,首先要追溯到教师师资的生源。各级师范院校在招生阶段要严格把关,建立高标准的招生体系以充分实现引进优秀生源的目标。同时,还要制定高规格的培养方案,以保正未来师范生入职的专业化水平。
2.立足校内——保证职前聋校教师专业素养的达成度。特殊教育师范生培养计划中的目标与规格是影响特殊教育教师职业方向与专业水准的主要因素。特殊教育师范生在接受教育培养时的专业素养达成度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未来步入教师岗位后的各方面表现。在教育部发布的《国家手语和盲文规范化行动计划(2015—2020年)》中提出将使用国家通用手语作为特殊教育学校聋教育教师的基本要求[14]。目前,《国家通用手语常用词表》已出版发行。各级师范院校的特殊教师教育在积极响应国家推广通用手语号召的同时,还需立足各地方聋人文化的多样性。以国家通用手语为参照,以自然手语的语法为纽带,培养特殊教育师范生的手语素养。在培养过程中,提早树立正确的手语价值观,为特殊教育师范生职后的实践教学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要更加有针对性地制定特殊教育师范生的培养目标,在明确培养方向的基础上,实施更具侧重性的培养方案。
3.沟通校外——打造“内外衔接”培养机制。教师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师范生能够完美的胜任教学。教学主体的独特性使得特殊教师的教学更具复杂性与多变性。在特殊教育师范生的培养过程中,不仅要保证高质量理论专业知识的达成度,更要转“质”成“实”,在抓牢基本功的同时又打造卓越的育人能力。
一方面,要倡导特殊教育师范生“走出课堂”。将教学技能作为评估和检验师范生学业成绩的一项重要指标。例如,定期开展特殊教育专业的教学技能大赛并将其列入正式的课程计划中。聘请聋校在职教师和社会中与聋教育相关的优秀工作者作为导师或评委,制定专属于特校教师教学技能的衡量指标与评价体系。另一方面,要引领特殊教育师范生“走入学校”。师范院校可以适当调整特殊教育师范生在培养后期才进行统一教育实习的方案,将教育见习与教育实习融入于日常理论学习的课程体系,加大特殊教育师范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并强化专业理论的掌握程度,才能杜绝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出现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脱节现象。
(二)把握职后。许多聋教育者认为聋生需要具备“能听会说”的能力,才可以更好地减少步入社会后出现的种种不便。聋生因语言沟通的差异性而难以融入听人社会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因此就持有“聋者会言、聋者要言”的观点对聋生而言是不公正的。聋校教师作为影响聋生身心发展的“重要他人”之一,在教育过程中所持有并践行的理念会影响聋生的一生。因此,聋校教师队伍的建设更不能放松“把握职后”,要不断促进聋校教师的自我提升与价值实现。
1.一体化之“教学语言与教学内容”。世界的聋校教育,事实上就是一部语言沟通与语文教育的发展史[15]。聋校重视汉语(口语与书面语)对于聋生中小部分剩余听力较好的聋生是有效的。但是对于绝大部分听力障碍程度达不到接收语音信息输入的聋生而言,手语输入才是其接收外部信息的更有效途径。许多基层聋教育工作者表示:“几个听障孩子口语好,是运气。还有那么多的听障孩子,坐着闭嘴巴,说都不会说,不知道什么意思。”
为此,聋校首先应当要求教师将国家通用手语作为实践教学应用语言的参照,立足自然手语的基本语法并遵循聋生语言习得规律,找寻双语(手语和汉语)教学语言的“平衡点”,力求为聋生提供最舒适的输入环境。其次,开设手语课程。每一个人,生来就处在一定的语言——文化体系中。聋校有义务对聋生进行正面引导,使其明确自身独特的聋人语言——聋人文化体系的缘起、演进、发展意义与价值。使聋生在接受正规教育后进一步拥有鲜明的文化认同感与强烈的身份归属感。同时,将手语作为教学语言与教学内容一体化的“切入点”,能够在立足聋生优势语言的基础上培养和树立聋生信心,对汉语产生“正迁移”效应,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聋生在汉语(口语和书面语)学习过程中的习得性无助感。
2.一体化之“教学相长”。在聋校教师的就职及职后培训中,学校对聋校教师手语能力的要求普遍不高。大部分教师对聋生所使用的自然手语的掌握程度甚微,甚至一部分出身普通教育学科专业背景的教师仅在进入聋校后才第一次接触到手语。而其他能够掌握并运用手语的教师,其所使用的手语也是比较混乱的“手势汉语”和自然手语的混合掺杂。为此,教师应当从自身出发,努力钻研教学工作中发现的困惑并体会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更加鞭策自身的提升与发展。
首先,教师需要完成“教”的责任。聋校教师要在课前认真备课,做到真正看懂教材并把握课堂。在不断的教学过程中提升个人的实践教学能力。其次,端正“学”的态度。聋校教师的学不仅需要自我的努力鞭策,更要从学生中学,即从聋生中学习。通过交流分享,进一步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使聋校教师能够从教学中不断增进手语技能,锻炼手语思维并端正手语态度,提升个人的理论教学能力。达到“学”因“教”而增进,“教”因“学”而益深。
3.一体化之“研教结合”。目前我国聋校在职教师队伍之中还有大部分教师并非特殊教育专业背景出身,虽然其在各自基础学科教学技能和学科知识积累方面颇具优势,但他们对于听力障碍学生的了解只在入职后的教学工作中才逐渐展开。
对此,聋校应当立足教师的专业背景,充分调动不同学科间的优势互补。学校可以大力倡导“研教结合”一体化模式,定期开展教工教研会议。一方面,让特殊教育专业出身的教师讲授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手语技能,提高聋校教师的教学认知能力。另一方面,各学科背景出身的教师又可以在教学技能、学科知识等方面分享自己在相关学科领域的宝贵教学经验,以进一步提高聋校教师的教学操作能力,提升学科素养。同时,要注重发掘聋人教师的角色优势。作为手语的传承者,聋人教师具有听人教师所无法比拟的“榜样唤醒”效应。目前很多国外聋校的教师甚至是校长都是聋人,聋生接触成功的成年聋人,这样才有助于减少其长大后对于聋的扭曲期望[16],从而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所以,听人教师与聋人教师之间更应当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听人教师能够从聋人教师身上感悟聋人文化的深刻内涵,深入了解聋生内心的情感需求。
四、总结
教育家柯南特说过:“学校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一代教师的质量。一个学校要站得住,教师一定要出色。”[17]教师队伍建设是新时代下聋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工程。手语素养不仅是聋校教师立足于聋生主体的、不可或缺的特色专业素养,亦是保障聋校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的坚实基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以明确聋生身心发展的独特性并遵循聋生语言习得规律的特殊性为基础,牢牢把握手语对聋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意义。完善聋校教师队伍建设更要充分培养聋校教师的手语素养,从理论层面到实践层面,全面提高教师的手语掌握与运用能力,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师生间互动交流的阻碍,更好地保障教育教学的质量与水平。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聋校要正视手语对聋生身心发展的意义及其对聋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重大价值。让聋生的思维语言真正贯穿展现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因此,从职前特殊教师教育入手,把握聋校教师的职后培养,加强构建基于手语素养的聋校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模式是聋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