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职师德建设
——以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视角

2019-02-21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弘扬马克思主义

张 松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403)

近年来,高职院校、甚至部分本科院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现实挑战,原因在于:首先,我国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利益分化加大,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利益格局变化导致的思想动荡分化突出。市场经济竞争和利益驱动所引发的利己主义、个人主义有所抬头。利益格局中处于弱势的群体由于不满于现状而产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抱怨、动摇甚至怀疑,而享乐主义、金钱至上、追逐权力等意识则在富裕阶层中蔓延,这些都冲击着公众的价值共识和信仰基础。校园即社会,社会群体意识形态的纷扰不可能不对校园产生影响。其次,国外环境的影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没有停止过对我国意识形态渗透、演化的图谋。随着国家日益开放,人们与外界交往越来越多,西方思想和观念、价值观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到国内。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等西方价值观在我国已经形成了较大影响。“在这诸多文化价值思潮的相互碰撞冲突中,当代国人或遭遇西方观念与中国传统文化冲突带来的心灵拉扯,或经受西方思想之种在中国文化土壤中不当嫁接的苦果,丢失了原本清晰的价值观念,导致当下中国社会信仰缺失、价值迷失、信任流失。”[1]我们知道,诞生于一百年前欧洲的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历史风云变幻中证实了其作为科学体系的强大生命力,不能因为仅仅在意识形态培育上出现一定曲折就否定和拒绝马克思主义。相反,我们的问题往往是没有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关键是在新时期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和现实揭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需要马克思主义,也需要根据现实变化发展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时局而生,成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说中国化的新成果。但是,作为崭新的价值体系要为人们所接受却远非易事。高职院校教师不仅秉持传授“技术”工具理性,也应该是价值理性的弘扬者和践行者。然而,现实中部分教师思想动摇,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日益薄弱,价值观日益模糊、迷失。因此,探讨在价值冲突和多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如何勇立思想战线潮头,如何把握马克思主义时代精神与弘扬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理论的必要性和现实的紧迫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经过三个阶段,即认知、认同和践行。认知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起点,但还仅仅是一种感性认知,还没有把握其本质和规律;认同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情感共鸣,并内化为自己的坚定信念;践行则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到自己的一言一行。”[2]除了认知、认同和践行外,高职院校教师要践行核心价值观需有一定的制度和文化环境支持。

一、认识路径

第一,要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须知其理论渊源,懂得什么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对此,我们必须常常回归经典,看看经典作家如何说,理解他们理论的精髓。理论只有彻底才能说服人,而且只有自己信服、自己懂了才能形成自身的坚定信念,进而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者和践行者。产生于19世纪欧洲的马克思主义基于对当时历史时代的理论总结,并借鉴吸收了前人的优秀成果,其科学性日益被历史现实所证实,由于其批判和开放的理论品格又使其获得与时俱进的生命力。诸如 “民主”、“平等”、“法治”等价值观范畴在西方国家也常见,但是我们所说的这些范畴不同于欧美国家所称的“普世价值”。“马克思恩格斯从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出发,把它们同社会主义社会紧密结合起来,才使它们的内涵获得了极大的开拓、深化,达到最为高度的阐释,并和资本主义社会完全区别开来,成为真正属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观。”[3]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对于专职做思想政治理论工作的高校教师来说无疑是必修课。但对于一般高校教师特别是高职院校非马克思主义学科教师如何呢?是否可以完全对马克思主义毫不理会?答案是否定的。高校教师作为社会的标杆,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者,其作用的发挥不仅在于传授某种技术工艺,也应该对国家倡导的意识形态、社会主义价值观进行引导。因此也有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要义、马克思发展最新理论成果的必要。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无需精熟,但须“粗通”,这本身亦是作为普通党员的基本要求。而非党员教师则应该杜绝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相违背的言行。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学说博大精深,我们个人不可能穷其所有精力去学习和领会,在专业细化和个人精力有限条件下,我们可以选择性地研读来把握马克思主义精髓,以起 “事半功倍”之效并逐步树立弘扬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自信、自觉。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渊源和联系性出发,理解和掌握如下基本理论对于我们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信念尤为重要。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者须重视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研读。“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4]探索人类命运和前途,是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的最终旨归。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人学,能够使我们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价值取向,使我们能够更深刻地领会中央各项政策的最终目的与归宿。近年来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发展,也是人的需要不断满足或满足水平的提升。同时,也应看到,在我国,人的发展水平、需要的满足程度存在很大差别。资本、权力带来的人性异化也较为普遍。学习马克思主义人学有助于我们自觉消解人的片面性,最终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其次,要加强历史唯物主义的学习。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最主要的贡献之一,它科学地指明了人类发展的规律和前途。了解人类发展的基本规律有助于高校教师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另外,须学习马克思、恩格斯有关意识形态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的经典论述,掌握意识形态形成、发展的路径和规律,能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社会生活与意识形态的双向互动,从而使我们不仅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者、引导者,也成为理论的拓展者。我们也看到,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作为高校教师,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教师,学习和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进展、新成果,对于拓展我们的视野、启迪我们的思维也是大有裨益的。

第二,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者与践行者需要加强党史和理论成果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落地生根成长的历程也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发展的历程。学习党不同阶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有助于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渊源、演进逻辑。党的十八大号召全党“学习党的历史”。习近平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5]“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6]他又指出:“也是最好的清醒剂。”[7]学习党的历史,缅怀英雄情怀、感受党在历史征程中的艰辛,会让我们在思想和精神上受到洗礼和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在党的宗旨、目标上。中国共产党90多年始终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印证了党的先锋队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并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四个全面”、“五大发展理念”等一系列理论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该理论是对我国近年来鲜活的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以及国内国际环境变化的深刻总结,具有极强的现实解释力和实践性。没有对党的原则、宗旨的把握,没有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刻把握,就不能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因而就无法在快速的时代变迁和错综复杂的矛盾格局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并恪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马克思先进思想的弘扬者和倡导者,需要我们公正客观地看到党领导人民所取得的建设成就。高校教师作为科研群体,批判性思维往往成为一种习惯,这无可厚非。但在高校中出现一些极端现象,有部分教师出现明显“非马”、“非社会主义”倾向,对国家举世瞩目的成就视而不见,或者主观地比照西方少数发达国家而无视我国取得的成绩,等等。学习党的历史,会让高职院校教师对现实的认知建立在历史和客观现实之上,利于抵御西方自由主义思潮的渗透和影响,也增强对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党史实际上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也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它凝聚着爱国之魂、民族之魂以及中国精神之魂,是感天动地的壮丽史诗,作为高职教师唯有源源不断从中汲取精神财富才能在新时期正确选择自身立场,延续民族精神,弘扬核心价值。

最后,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做无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盲者。“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8]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融入了中华优秀传统的因素,如和谐、爱国、友善等范畴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根基。高职教师要注意知识的平衡性和全面性,在有限的时间内多了解国家的历史,从传统经典文化中吸收精华,能增强文化自信,激发爱国热情。

二、实践路径

理论是灰色的,实践之树长青。列宁在《论策略书》写道:“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因为这种理论和任何理论一样,至多只能指出基本的和一般的东西,只能大体上概括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情况。”[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也应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高校教师除了学好理论,还要在教学和科研岗位上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思想武装自己、要求自己。相比于理论学习,高校教师的实践也包含了广阔的领域。可以说,实践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性,“社会实践是核心价值观生成发展的基础,群众认同是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的关键。鲜明的实践性和广泛的认同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突出特色。在建设中国特色的历史背景下,只有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回答实践提出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核心价值观才会有合理的现实基础,才会被人们普遍接受。”[10]高职院校教师须立足于实践,立足于校园现实环境,从存在的问题出发,借实践为手段和平台来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过程体现为两种基本形式:其一是教学和科研实践,其二是教师个人的生活和交往实践。对理论和先进思想的把握、党史的回顾与研习,就弘扬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说只是前提和基础,思想的坚守要通过生动活泼的实践展现出来,高校教师只有通过个人的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日常践履以及交往实践才能真正体现高等院校教师的荣光、操守、价值和意义。

第一,要严守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青年学生思维活跃,可塑性强,但是缺乏政治定力,价值观认同容易受外界和环境影响。这就需要高校教师在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辨识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在价值多元环境下如何甄别、如何选择,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环境里得到弘扬和践行。教师需引导学生了解国家发展历程及取得的巨大成就,让学生对国家发展充满信心,提高爱国热情和自豪感。面对国家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社会某些领域呈现的“丑陋”现象,要引导学生辩证客观地分析看待问题,看到事物发展的两面,引导学生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信心。引导学生不仅要学好专业,也要关心时事,紧跟党中央的最新精神和要求,培养崇高的家国情怀。“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要做到这些并不容易。因个人职称、生活不如意非议国家和社会的做法在高校课堂时有发生,问题的关键在于非议的背后出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的偏离。

第二,要弘扬职业操守和工匠精神。教师职业道德已是老生常谈,但何时谈及它也不过时,也非多余。职业操守对于教师来说尤其重要,因为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可塑性和模仿性极强的青年人,教师一言一行都可能对学生产生影响,进而对社会产生某种或好或坏的影响。首先,要热爱教师岗位,做到敬业。高校教师应认识自己岗位的价值和责任,热爱自己的职业,对工作职责常怀敬畏,对工作对象饱含热情。其次,高校教师要有诚实守信的工作态度。教师要言而有信,在教书育人中不文过饰非而传达真诚和爱。知识无止境,教师在夯实自己学养和知识基础外,对学生依然要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在科研态度上,要摒弃功利浮夸的社会风气,持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操守。再次,高校教师的工作实践要以学生为本。作为高校教师,要将学生的成长、前途时刻放在重要位置。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力所能及地为学生排忧解难,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就业以及心理健康。在校园管理中努力发挥建设性作为,通过职工代表大会为学生权益表达诉求,努力为学生成长和发展创造更有利更宽松的空间和环境。无论教学还是科研,“育人”都是教师最为核心的事业使命。大学生虽然已经成年,但是,在心智心理上还不一定成熟,人生观、价值观也具有较大可塑性,教师的“爱心,耐心、细心”对学生会有非常积极长远的影响。

第三,在生活和交往实践中要严于律己。高校教师须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在学识、学养、品行上严格要求自己,才能积极示范、正确引导。高校教师只有保持崇高的道德情操才能获得人格魅力、影响力,从而使教育活动卓有成效。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教师个人道德修养提出了较高要求。首先,教师要追求高雅情趣,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高校教师要从优秀作品、健康生活方式中找到个人生活和家庭生活的兴趣点,抵御物质、金钱至上观念。将更多的时间用在补充知识、提高认识、提升个人品味上。远离不良娱乐方式,抵制颓废消极的思想和行为,洁身自好,不断提高精神境界,净化和丰富个人生活空间。其次,要编织健康的交往空间,在交往实践中提升自己。高校教师要提升自己,有效率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重视交往实践的作用。交往实践本身可以转化为物质性的力量,马克思曾说:“各个人——他们的力量就是生产力——是分散的和彼此对立的,而另一方面,这些力量只有在这些个人的交往和相互联系中才是真正的力量。”[11]交往是重要的信息交换和个人成长途径。通过选择性交往,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人际和朋友圈。

三、环境支持

主要包含制度和文化的环境支持是高职院校教师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者和履行者的重要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固然需要教师个人的理论习得、实践养成,但不能离开制度和文化环境的 “顶层”支持。环境支持主要在于制度和文化。制度和文化是为极为宏观的范畴,作为本质体现为社会属性的人,我们无疑是制度和文化的“产儿”。那么在中央如此重视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背景下,制度和文化对高校教师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仍然是一个问题吗?回答是肯定的。且不论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观的普遍民意和价值共识中,还存在大量杂音、噪音,制度设计中也会面临各种具体矛盾和现实问题。必须看到,在制度和文化的不同领域,或言之,在各具体的环境和系统内,又有相殊异的制度和文化具体模式或样态。高职院校、具体某一高职院校便是一个具体而微的制度和文化的环境和“场域”。对每个教师来说,不仅需要宏观的制度和文化支持,更需要其所依赖的微观环境有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构建、文化氛围。核心价值观属于制度和文化精神,不能仅仅靠空泛的“倡导”就可以实现,而最终须通过制度和文化实现师生与高校环境的结合。而制度和文化又是价值观的对象化,反过来,制度和文化又转变为对象化的物质性力量而作用于人们的观念。然而,客观存在的价值多元化使高校制度构建、文化塑造日益遭受冲击。必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高职院校运行管理中的内核和灵魂,使广大教师在和谐校园的建设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从而达致“人与环境”的良性互构。

校园制度和文化建设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逻辑一致性。制度无疑有善恶之分,而文化亦有良莠之别。“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12]在校园建设中如何才能构建“善”的文化,价值取向是带有根本意义的问题。校园制度在于彰显校领导的“威权”吗?在于显示某高校建设的“成就”吗?在于争取在高校各项排名中拿到好名次吗?等等。显然不是,如果高校的制度和文化建设以这些标准,那么显然我们陷入了一个误区。但是我们看到市场化原则、金钱至上、官本位等各种思想和行为正侵蚀着本应纯净的校园,部分教师在价值选择中彷徨甚至迷失。高职院校的制度和文化建设应该能够经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检视。高职院校制度的设计、文化氛围的塑造,应该以培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合格公民为导向,努力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从而为国家发展培养技术性专门性人才。高职院校在培育未来“能工巧匠”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对学生“民主、法治”等现代公民特性的培养;教师和学生在强化“工具理性”的同时,也不能抹去了价值理性的培育。习近平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13]高校是社会的单元,必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高职院校制度构建和文化塑造的本质规定性,成为院校运行的精神内核和灵魂,同时也让制度和文化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推行的手段,使后者得以在现实中凝结和固化、具体化和长效化。

总之,弘扬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高校教师来说,不仅是职责所系和个人全面发展进步的需要,也是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应有之义。对于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培育,不仅仅是思政课教师的职责,也是其他教师和管理人员的责任。对此,高职院校要树立这样的理念,我们在培养技能型实用性人才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了对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引导。高职院校教师要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学习党的历史,更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书育人、教学科研各环节之中。在工作实践和交往实践中历练升华,提高自身境界和觉悟,长此以往,高职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仅能作为知识传播者发挥作用,也能作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引领者发挥作用。同时我们也应意识到,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仅是高职院校教师群体的责任,还应融入整个高校管理运行过程中。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弘扬马克思主义
弘扬爱国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基于模糊多标准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研究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