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内涵与现代价值
2019-02-21刘丹
刘 丹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科技发展与校企合作部,河北 石家庄 050081)
黄炎培是中国职业教育的倡导者、开拓者和实践者.他的教育教学思想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和巨大的指导意义.在国家大力提倡发展职业教育的新时代背景下,重温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切实实践黄炎培所倡导的职业教育原则、教育目的、职业道德等教育理念,对于促进高职院校办学改革、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具有深刻的时代烙印和社会基础,其形成与发展共经历了三个阶段.
1.1 实用主义阶段
黄炎培出生并成长于内忧外患的近代中国.当时“开眼看世界”的学生们,力求通过革新教育来救国救民.得益于富裕的家庭,黄炎培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在考入南洋公学之后,他跟随大教育家蔡元培学习,并在其带领与影响下,走上了教育救国的道路.最初,黄炎培希望通过兴办新式学堂的方式来革新教育,在家乡创办了浦东中学、川沙学堂等教育机构.随后,黄炎培担任了江苏省教育司司长,在此期间,他详细考察、调研了江苏省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现状,通过思考与分析,他发现当时的教育存在着严重的学用脱节问题.为了扭转这一现状,黄炎培撰写了《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一文,提出了“实用主义”的教育理念.
1.2 职业教育阶段
为了能进一步全面了解全国的教育现状,黄炎培以《申报》记者的身份,走遍浙江、安徽、江西等地,开展教育考察与调研活动,撰写了一系列考察笔记.同时,他远赴美国、日本、菲律宾等国家考察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在美国,他深入了解了职业教育理念,对比分析了中国实业教育落后的现状及原因,坚定了革新教育、推动职业教育改革的信念.黄炎培在《抱一日记》中提出:“职业教育者,在学说上为后起之名词,在社会上为切要之问题,在教育上实为最新最良之制度也.”[1]这标志着他的教育理念重点由实用主义转变为职业教育.回国后,黄炎培投身于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撰写了《职业教育实施之希望》《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书》《职业教育谈》等文章,大力推广职业教育.
1.3 大职业教育阶段
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教育发展几近停滞.在此期间,黄炎培并没有放弃革新教育,他深入分析了杜威在中国讲学的理论并深受其影响.通过反思,他认为自己将职业教育的基础定为生计教育的观点过于狭隘,不符合职业教育为社会服务的核心理念.因此,他提出职业教育的目标不应局限于掌握一技之长,而应“养成青年自求知识之能力、巩固之意志、优美之感情,不惟以应用之职业,且能协助社会、国家,为其健全优良之分子”[2].在此基础上,黄炎培撰写了《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征求同志意见》,提出了“大职业教育主义”的观点.他认为只有从大职业教育的视角出发,将职业教育与服务社会紧密联系起来,才能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至此,黄炎培的教育思想实现了从职业教育到大职业教育的转变,教育理念趋于成熟.
2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内涵
通过不同阶段的发展,黄炎培不断丰富职业教育内涵,逐渐形成了包括教育目的、教育原则、职业道德等在内的职业教育思想体系.
(1)以人为本——教育对象平民化
黄炎培先生曾说过:“吾思想,吾行为,都归宿于一点,即如何造福于民众是也.”[3]在这种理念的引导下,黄炎培积极探索旧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之路,他很早就意识到,教育必须扎根于社会,曾提出:“教育者,将俾其人克自适于所处之社会,以遂其生存者也.故离社会无教育.欲定所施为何种之教育,必察所处为何种之社会.”[4]为了实现教育的大众性与社会性,黄炎培深入开展社会调研,实地考察各种不同的教育方式,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利弊,最终得出结论,要想实现教育救国救民,改变旧中国的落后状况,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广面向广大民众的职业教育,使教育对象平民化.多年来,他始终坚持为平民办教育,为平民创造教育机会.他认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应立足于人的发展,职业教育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广大群众的教育需求.只有将教育的发展与个人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在平民教育中的关键作用,实现国家发展、社会进步.
(2)学用合一——教育目的实用化
通过多年的实地调查,黄炎培发现近代中国教育普遍存在着学用脱节的问题.这与旧时科举制影响下,学生们轻视实践、鄙视劳动、崇尚死记硬背有很大关系.尽管当时科举制度已经废除,但是几千年传统观念的流弊尚未消除.为了彻底根除这一“顽疾”,黄炎培撰写了《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提出了“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大力倡导“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教育理念.在《职业教育该怎么样办》一文中,他指出:“要使动手的读书,读书的动手,把读书和做工两下并起家来.使人们明了,世界文明是人类手和脑两部分联合产生出来的.”[5]127黄炎培大力提倡教育目的实用化,他认为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民众有效的、实际的生产生活能力,要想掌握这种实践能力,就必须做到“手脑并用”,坚决摒弃“所学非所做,所做非所学”.
(3)因材施教——教育原则个性化
近代中国教育存在着教育内容雷同、教学方式僵化等问题,黄炎培倡导在职业教育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他认为职业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谋个性之发展”,提倡学校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活动,避免学生因教学方式不当而走上与其天性相悖的职业道路.只有积极实践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根据学生各自的天赋和才能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
黄炎培所倡导的尊重个性,因材施教,不仅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还体现在学生择业就业的指导上.他指出:“人各有特别之才能,本之天赋,苟一一用之于适当之途,与因学之不当,用非所长,或竟学成不用再一一废之,两者之一出一入,其影响于国家、社会前途,岂复数量计?”[6]他认为学生毕业之后选择职业,“要把自己天赋的才能和性格,与环境的需要和可能配合”[5]199,学生在入学之初,就应该明确未来的职业方向,而职业院校要根据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以及学生的能力、优势和兴趣来设置专业和课程,确定教学内容,同时增设就业指导课,以便于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有谋生之能,在满足自身职业需求的同时,服务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
(4)敬业乐群——职业道德突出化
职业道德教育是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一大亮点.他认为职业教育的目的不应局限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还应该注重职业道德的提升.而道德教育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必须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只有同时开展专业教育和道德教育,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尊重劳动、赤诚爱国等道德素养,才能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才.因此,选择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职业素养的教师尤为关键.在职业教育中,黄炎培注重选择敬业乐群的教师,希望教师能真正发挥榜样作用和引导作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情化人,通过自身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学生.黄炎培倡导“人人须勉为一个复兴国家的新公民,人格好,体格好,人人有一种专长,为社会国家效用”[5]135.为此,他大力倡导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服务精神,引导学生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与自身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积极投身于为群众服务、为社会服务的职业道路中.
3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虽然形成并发展于近代中国,但其思想理念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先进性,不仅对当时的职业教育革新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对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也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1)坚持能力导向,大力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健全高等教育学术人才和应用人才分类培养体系,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比重.推动高水平大学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学生提供多样化成长路径.大力支持应用型本科和行业特色类高校建设,紧密围绕产业需求,强化实践教学,完善以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培养体系.”[7]现代职业教育要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这与黄炎培重视实践教学,坚持“做学合一,手脑并用”的教育理念一脉相承.
在当代社会,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着许多压力与困境,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推动职业教育突破发展困境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能力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增设实践教学课程,丰富实践教学手段,通过参观、考察、实验、实习、实训等多种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用专业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深化理论知识,帮助学生获得持续的生活能力和职业技能,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坚持校企合作,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黄炎培非常重视工学结合,提倡开展半工半读式教学,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目前,国家大力提倡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意见》提出:“坚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制度,推进职业学校和企业联盟、与行业联合、同园区联结.大力发展校企双制、工学一体的技工教育.”[7]校企协同办学,是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
深化校企合作,一方面,职业院校要不断丰富办学模式,建立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现代学徒制项目、大师工作室、协同创新中心等多种校企合作办学实体,为学生实验、实习、实训搭建平台,提供便捷通道,使学生实践技能得到有效提升;另一方面,企业要充分发挥办学能动性,积极参与招生、教学、管理、专业设置、师资建设、课程建设、考核评价等各个环节,与学校共同管理,使学生与企业零距离接触,并提前以员工身份参与真实生产项目,强化实习实训教学效果.
(3)坚持差异教学,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黄炎培认为,职业教育的终极目的和归宿,是满足人们现实生存的各种需求,谋求自身全面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8].他大力提倡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在《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中,黄炎培开宗明义,将“谋个性之发展”列为职业教育目的的第一条.在当代社会,个体差异愈加明显,为了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我们必须坚持差异化教学,在教学目标、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多个环节因材施教,挖掘学生个性特点,充分激发学生潜能和创新意识,探索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丰富课外活动形式,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组织才艺大赛,展示学生才能;成立兴趣社团,为学生拓展能力搭建平台;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不仅体现在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上,还体现在对学生就业择业的指导上.黄炎培提出:“一个社会人人有职业,有与其个性相适应之职业,则人人得事,事事得人,社会无有不发达者,要做到人人得事,事事得人,则办职业教育者,必须注意于个性之发展.”[5]52因此,学校应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基于学生的个性特点、能力优势、兴趣所在,开展包括职业道德、就业准备、职业发展、创业指导等内容在内的就业指导课程,并针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研和定期回访,充分把握学生就业情况,使职业选择能最大程度地契合个性发展.
(4)坚持德才并举,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黄炎培在《职业教育析疑》一文中提出:“主张职业教育者,同时必须注重职业道德,而公民教育,实合公民道德与公民职业两者而成,彼此均不可须臾离之势.”[9]在当代社会,对职业教育而言,人才培养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更要坚持德才并举,重视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友爱互助、廉洁自律等职业道德.而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也有多种方法.一是通过环境对学生进行熏陶,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在教室、实训基地、校园标志性建筑等地布置行业规范、道德警语等标识,潜移默化感染学生;二是选拔敬业乐群的教师,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职业操守的教师,才能发挥榜样作用,对学生言传身教;三是带领学生深入了解职业环境,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进企业,通过实地参观、调研、考察、生产劳动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服务精神、奉献精神等职业素养;四是不断提升学生的自律自省意识[10].
现阶段,国家经济腾飞,社会进步迅速,职业教育的革新与发展关系到整个民族的振兴.而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经过时代的洗礼、战火的淬炼和长期的实践,内涵丰富,历久弥新,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和现代价值.学习研究黄炎培教育教学思想,传承黄炎培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对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