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模式研究

2019-02-21王永亮王超颖任艳秋

绥化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阵地师生思想

王永亮 王超颖 任艳秋

(东北石油大学 黑龙江大庆 163318)

高等学校处在意识形态工作的第一线阵地,肩负着学习、宣传、研究、践行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和历史使命,加强高等学校意识形态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高等学校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认清意识形态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牢;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切实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同时,要紧密把握时代发展新变化、社会发展新阶段、思潮发展新动向,不断加强和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更加扎实有效地做好意识形态工作。

一、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指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内外意识形态领域错综复杂而又针锋相对的新形势,党中央召开了一系列有关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会议,做出了许多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必须要正确处理好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积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批判各种错误思潮,引导人们加强理想信念,筑牢精神支柱,等等。

特别是对高等学校而言,2016年12月7日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要坚持办学的正确政治方向,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要围绕“一个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等等。

这些重大而深刻的理论观点,缜密的工作部署,产生了无比强大的思想力量。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成为巩固全党全国全社会全国各族人民思想上团结统一的坚强武器,成为巩固我国教育事业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指导思想。

二、当前高等学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近年来,经过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有力指导,在教育系统各级主管部门和高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高等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得到了明显改善和较大加强,主流思想和观点得到师生普遍尊崇。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高等学校的意识形态工作与党中央的要求、与新形势的发展、与高等学校师生的期待还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

(一)教育模式有待完善。在高等教育需求多样化的当下,客观来讲,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落后于当今快速发展的现实需求,特别是社会主义高等学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随着社会的快速多元发展,国际环境的波诡云谲变化,各种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新动向、新特点、新变化,然而高等学校意识形态教育模式却远远未能有效与时俱进、及时创新,与党中央对高等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二)教育理念有待更新。在高等学校意识形态教育理念方面,部分思想政治理论专任教师没能真正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与真实需求,没能深刻理解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真正的价值目标所在,仅仅将课程教学内容当作理论体系加以“囫囵吞枣”灌输。部分专业课任课教师存在着仅仅注重科学知识教育,而一定程度忽视价值教育的现象,与教育部提出的思政课堂与课堂思政的理念还有一定差距。

(三)教育合力尚未形成。高等学校的意识形态工作教育、引导、管控是一项极为复杂而又系统工程,需要高等学校既要有顶层设计,又要有各个部门相互配合;既要有领导的高度重视,又要有教师、机关人员、教辅人员的密切通力协作。但当前的高等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存在各做各的,各行其是,没有真正形成教育合力,不利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教育环境面临挑战。在当今互联网为主要信息渠道的时代背景下,多元文化、多维价值观的相互冲击与碰撞,西方宪政民主、普世价值等思潮泛起与渗透,“极端个人主义”“消费主义”等价值观的滋长与向往,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教育带来了冲击,给中国大学生带来了潜移默化的不良影响。

三、探索工作新模式开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新局面

(一)强化“三个机制”。一是责任落实机制。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是一个分级分层的责任体系,不单纯是学校党委的工作,要按照《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遵照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学校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各个单位、各位同志,都有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每个层级、每个岗位的人都要把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扎实推进意识形态工作各项责任制的落地。二是健全考核机制。高等学校是意识形态激烈交锋的最前沿阵地,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全体教职员工都要提高政治站位,明确职责使命,切实做好政治上的“明白人”:要特别清楚“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光荣使命问题;要特别清楚学校的课堂阵地、思想阵地、理论阵地、社团阵地、网络阵地等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建立健高等学校全意识形态工作各项责任制的检查考核督察制度,采取本单位自查、主管单位专题督查、上级党委集中考核等方式检查考核基层单位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工作情况。三是强化责任追究机制。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在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体制下,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对待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深化在党为党、党要管党的强烈责任意识,秉持“抓意识形态工作是本责,不抓是失责”理念,依据《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追究办法》,明确出现意识形态各种情况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负主要责任,各项工作责任人负直接责任,并予以相应责任追究。通过完善机制,压紧压实意识形态主体责任。

(二)管好“三个阵地”。一是管好宣传阵地。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党的工作的生命线。做好高校宣传文化工作,就是做好党的喉舌,只有将宣传工作做到位,才能将党的政策理论传到每一个师生的心里,宣传思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新闻网、微信微博、广播、报刊、宣传栏、论坛、讲坛等的建设管理,特别是对网络媒体和新媒体要深入研究其特点、掌握其规律、强化其管控,确保各类媒体阵地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二是管好课堂阵地。要深入落实思政课堂和课堂思政的工作理念,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亲和力和针对性。其他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要严把课堂教学内容关,坚持课堂讲授有纪律,确保课堂育人无“杂音”。对于西方文化,我们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严格把好大学教材关;教师要正确看待西方文化和其传递的价值观,结合各自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三是管好社团阵地。学生社团是大学生培养兴趣爱好、发挥特长、挖掘潜质潜能、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个性化教育载体,承载着育人的强大功能,社团组织形式的自发性、群体目标的整合性、活动开展的灵活性、体制结构的松散性等特点,给社团的管理带来了较大困难,高校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社团注册年审制度,严格活动审批,强化过程管理,确保阵地可管可控。通过强化阵地管理,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三)把握“三个环节”。一是教育引导。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传播好声音、强化正能量,形成正确价值认知,特别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积极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引导,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阐释现实问题、指导社会实践,展现出了意识形态领域话语体系的无与伦比强大力量,极大增强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力影响力号召力,形成了极为强大的正面宣传声势。二是管理严格。高等学校要教育广大师生明确各项界限,知晓红线、守住底线、彻底远离高压线;在国家部委的政策法规、制度条例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下规范各类工作的运行。使广大师生从内心深处敬畏制度,唯有如此,才能“尊崇制度、学习制度、遵守制度、维护制度、运用制度”,在制度的规范下阳光运行,意识形态工作才能不走样、不跑偏。三是风险防范。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完善风险防范措施,定期进行意识形态风险排查,查找并消除意识形态风险隐患;同时注重舆情综合防控体系建设,要在重视师生思想动态及舆情引导工作,通过定期研究师生思想行为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指导意见,及时作出工作安排。将“三个环节”贯穿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全过程,切实做到教育引导与管理防范相结合。

(四)建设“三支队伍”。一是思政教师队伍。要配齐建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深入研究马克思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依托思政课堂主渠道,积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提高思想课实效性、针对性、引导性。二是专业课教师队伍。提升全员育人意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专业课教师队伍育人水平,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教育有机结合。三是管理服务队伍。注重政治素质,选优配强各级党员干部,把意识形态工作融入各管理服务部门,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通过重点建设“三支队伍”,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五)关注“三个重点”。一是关注“重大和热点事件”。在党十九大、改革开放40周年等重大事件中,在师生特别关注的热点事件中,在涉及师生根本利益的重要事件中,要创新舆论引导方式,突出舆论引导重点,积极回应师生关切,不躲、不藏、不避,不断强化正向引导。二是关注“重要时间节点”。在“五四”“七一”“十一”等重要时间节点上,要提高政治意识,坚定不移与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强化舆情管控,及时发声、敢于发声,牢牢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导权、话语权。三是关注“特殊群体”。对于少数民族学生,高等学校师生要从思想上、感情上与他们拉近距离,让他们感受温暖。要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特点,积极探索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对有宗教信仰学生,要严格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加强大学生宗教信仰的教育、引导和管理。通过重点关注,积极做好相关工作预案,最大限度化解存在风险隐患。

猜你喜欢

阵地师生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思想与“剑”
“无尾怪”和“独角怪”
暑假,到校外阵地去实践
暑假,到校外阵地去实践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