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思维版图》中的东西方思维差异

2019-02-21

绥化学院学报 2019年9期
关键词:东方人西方人差异

唐 佳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北京 100871)

《思维版图》(The Geography of Thought)的作者理查德·尼斯贝特是密歇根大学杰出的心理学教授,该书从古希腊与古代中国的思维差异说起,经过大量的现代科学实验,为我们展示了东西方不同思维下的不同世界。《思维版图》对东西方如何通过对思维差异的共同理解而更好地相处有重要意义。

一、古希腊和古代中国的思维方式

(一)古希腊与古代中国社会思维初印象。

1.古希腊强调自由与个性。古希腊人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自我意识,强调自由与个性,认为他们自己是具有鲜明特征和明确目标的独一无二的个体。在古希腊神话《奥德赛》和《伊利亚特》中的神和人都具有鲜明的个性,这些神的故事也反映了古希腊人民的精神追求。

从希腊人对幸福的定义也可见其特性。希腊人所认可的幸福包括在追求生活的极致中可以无拘无束地发挥他们的才智。在当时存在的所有文明古国之中,只有希腊人有足够的自由和信心掌握自己的生活,他们可以为了观看一场戏剧演出而划着小船历经长达几天的探险;全希腊的人会为了奥林匹克运动会而放下自己手头正在忙碌的事,即使是两国在进行战争。

希腊人的自我认同激起了辩论的传统,这也是希腊在文明古国中独一无二的特点之一。大到国家大事、小到鸡毛蒜皮的问题常常是由公众口头辩论而不是权力当局解决。这也是受古希腊的政治体制影响。专制在古希腊并不常见,当专制出现时,常常为寡头政治或者始于公元前5世纪的共和制所代替。

希腊人追求自由和个性,与此同样引人注目的是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当时的几大文明古国,还有两河流域、埃及以及后来的玛雅文明,在科学领域都有系统的观测数据,但唯有希腊人对这些数据用潜在的规则进行了说明。对于希腊人来说,探索规则这件事就是他们的快乐源泉。反观古代中国社会,科学是以实用性为主导的,中国人具有实践天赋,但不擅长科学理论和调研。尽管古代中国的技术成就在同时期远远领先于世界,却没有得到发展造福中国以及人类社会。

2.古代中国强调和谐与家族观念。古代中国重视集体,不追求个性,而是在意自我控制,从而服从由地方官管理国家的要求。农业社会背景下的中国人民受专制政治的约束,服从上级管辖,他们所追求的幸福也与古希腊人有着本质的不同。中国人所追求的幸福是“一种与人和谐、淡泊宁静、知足常乐的生活状态。”希腊的花瓶、酒杯上展现的是战争、体育竞赛和豪饮狂欢的场面,而中国的画卷、瓷器上描绘的是家庭生活和乡间乐趣。

如果从个性上来说,在希腊人看来中国人的生活可能毫无个性可言。但对于中国人来说,他们不觉得自己是被上级或家人束缚。相反,他们有一种集体荣誉感。中国人认可在集体的等级体制中按照规定的角色行事,他们认为个人的权利就是共同分享群体的权利,而不是个人为所欲为的通行证。

(二)哲学、科学与数学角度下的古代希腊与中国。

1.希腊与中国的哲学。希腊和中国的哲学反映了各自不同的社会实践。希腊人关注对世界本质的理解,重视事物的属性,认为事物的本质是不变的。从而在希腊人眼中的物体是被孤立看待的,他们常用静态的方式去看问题。而中国的哲学受到儒释道三家的影响,这三种哲学都强调和谐,反对抽象的思辨,重视事物的变化发展,用整体联系、运动的眼光去看问题。

希腊人重视属性的特征从希腊语就可以看出来,就像印欧语系中表形容词的后面加上一个相当于英语“ness”就可以变成名词,表现出了极强的规律性。而汉语中,我们几乎没有这种关乎属性的分类,东方人认为世界是不断变化的,中国的道教符号也展现了对立事物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儒家重视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中庸”的思想。儒释道共同探讨的问题是和谐、整体论和万物的相互影响。

2.希腊与中国的科学、数学。希腊人对事物的分类与寻找规律有着浓厚的兴趣,运用规律对事物进行高度抽象的概括。这样的好奇思维有助于科学的发展,最终希腊建立了有说服力的科学理论。由于热爱辩论,因此希腊人发明了逻辑。但希腊人对于无规律、矛盾的事物的接受度很低,在早期无法接受零这个概念。

中国人缺少逻辑理论和矛盾律,因此尽管中国人在代数、算数方面小有成就但却在立体几何方面建树甚微。中国发明的辩证法是通过矛盾来了解万事万物之间的联系,矛盾的对立转换与相生相克是中国的辩证思维所考虑的,中庸之道是中国人的论证目标。

二、现代社会东西方差异的成因

(一)社会生态影响认知过程。希腊平原狭小,地势崎岖不平,多山多海,无法形成统一大国,只能发展小国寡民的城邦民主政治。由于城邦濒临大海,因此海洋贸易便利,手工业和商业发达。发达的商业使人们重视自我与个性的发展,爱好辩论,促进了逻辑等思维的发展。而与古希腊的海洋文明不同,中国处于大河流域,由于地理原因形成了文化封闭性和独立性的特点。政治上的中央集权需要大家服从上级管制,寻求和谐的相处方式。经济上农业发达,需要邻里合作,这些推动中国人找到了中庸之道。

(二)认知风格的现代实验检测。为了寻找经济和社会因素影响认知习惯假设的证据,尼斯贝特教授列举了一些心理学家进行的现代心理学实验:测验不同人群的“场依存”程度。实验方式有杆框测验、身体调节实验、团体隐蔽图形实验等等,实验结果表明经济因素的确会影响认知习惯:传统的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对场有更强的依赖性。但也必须指出,在现代的工业社会里,这种经济因素不像以前那样深刻了。

有些学者进一步认为,一个社会中的亚文化对其社会约束的程度不同,场依存的程度不同。因此人格心理学家扎卡里·德肖茨对正统派犹太教徒的孩子、世俗的犹太孩子以及新教徒的孩子进行场依存测试,最终结果证实了这一假设。

三、现代东西方人眼中的不同世界

(一)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1.启蒙教材的对比。美国识字课本的第一页传达的信息关注点是小孩本身,“看见迪克跑,看见迪克玩,看见迪克跑着玩。”而中国的识字课本第一页传达的则是人与人之间,尤其是家庭之间的关系:“哥哥照顾小弟弟,哥哥爱弟弟,弟弟爱哥哥。”

2.群体感知不同。东方人感觉自己在自己所属的群体之中,与其他群体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而西方人认为自己和圈内的人之间是存在距离的,并且不会严格区别圈内和圈外的距离。

3.社会心理差异。中国没有“个人主义”这个词,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日本与韩国在人称代词的使用上也会视情况而定,总体上会考虑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选择。而对于西方来说,在使用人称代词时不会考虑相关环境背景因素。

当谈论自己的时候,西方文化的代表之一美国人不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但中、日、韩的人们对环境有很强的依赖性,尤其是日本人如果不参照一个特别的场合就很难描述他们自己。在问卷调查中,西方人倾向于对自己有过高的估计,这也是个体主义的表现之一。但亚洲人常常表现出谦虚、谨慎的态度,对自己的评价常常表现出负面的因素。

4.表达观点风格差异。亚洲人在表达观点时倾向选择用委婉的方式,但西方人常常听不懂这种委婉的表述,因此感觉自己被蒙在鼓里。而亚洲人则觉得西方人的观点表达过于直接,显得态度傲慢甚至有些粗鲁。

(二)整体思维与分析思维。尼斯贝特教授使用了大量的现代调研数据与分析从现代的东西方人在社会生活中不同的看问题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东西方的思维差异。总体来说,现代的东方人更倾向于关注整体环境的情况,而现代西方人更密切关注焦点物体,体现出分析性思维。

1.西方人看见物体,东方人看见物质。认知心理学家金井睦美和金特纳的实验,让日本人和美国人判断形状相同或是材质相同的物品是否是同一类。结果是美国人倾向于判断同一形状的为相同物品,而日本人倾向于判断相同材质的为同一物品。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西方人看待事物是从孤立的角度,而东方人从联系的角度看待问题。

2.东方人关注环境,西方人关注焦点。密歇根大学的海顿与帕克的实验证明东亚人比西方人更加关注社会环境。在西方儿童的叙述中他们更关注自我,而东方儿童能更全面的看待事物。在“水下游鱼”的实验中,东方人更关注整体的环境,而大部分西方人只关注到了焦点的鱼。

由于亚洲人比西方人能关注环境,作者假设亚洲人因此能够更准确地感知事件间的关系,通过实验也表明的确如此。

3.东方人喜欢团体协作,西方人喜欢控制局势。在工作方面,亚洲人认为团队协作可以发挥最大价值,他们会努力适应形势的发展。而西方人认为自己单独完成任务效果会更好,他们喜欢控制形势的感觉,对自己的工作能力很有信心。

4.东方人用运动的眼光看问题,西方人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研究调查显示,美国人判断趋势的走向会向同一个方向以同样的比率延伸,而中国人的预测则趋于稳定或者向相反的方向发展。

西方人常认为世界的走向是直线的,因此觉得世界是简单的,容易被自己掌握。而中国人常常认为世界的走向是复杂的,充满了变化。

(三)东西方因果推理的差异。中国人倾向于把行为归因于背景,而美国人则把同样的行为归因于做事的人。因果关系和关注焦点相互强化的理论形成了一种循环。

尼斯贝特教授用大量的事例和实验数据论证了这个观点:东西方对于关注焦点上的差异而造成的世界观差异也会在对事件归因的差异上有所体现。因此在判断一件事的因果关系时,东方人同样侧重于考虑事件发生的背景,而西方人则偏向于用更主观的角度去进行归因。

从中国留学生在美杀人案事件入手进行分析,美国报纸的报道侧重分析留学生的性格特点,并认为这宗案件是不可避免的。而中国媒体侧重分析留学生的社会关系等外在因素,并认为环境的改变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四)东西方组织知识的差异。

1.东西方分类方式存在差异。西方人喜欢按照事物的属性对其进行分类,归纳共同属性并将规则进行运用。而东方人则偏好通过事物间的共鸣来对其进行分类,常常用关系和相似性去进行思考。

为了证明现代东西方人在对事物进行分类时具有不同的思路,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现代实验。首先发现,美国的儿童倾向于给物体分组,他们认为“鸡和牛”是一组。而中国的儿童喜欢根据各种关系对物体进行分组,他们认为“牛和草”是一组。只有一个实验可能还不够说明问题,因此他们进行了第二次实验。第二次实验的对象是来自美国的大学生与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大学生,他们对相关词汇的分类方式最后得出了类似的结果。美国学生把“熊猫和猴子”作为一类,而中国学生将“猴子和香蕉”作为一类。为了进一步验证东西方人分类的不同思路,第三个实验的实验对象是韩国人、欧裔美国人和亚裔美国人,实验结果与前面类似,其中亚裔美国人的分类思路介于两者之间,并更偏向韩国人。

2.东西方对于范畴和关系的认知不同。在发现东西方对于分类的方式存在差异之后,心理学家在“兔子的血液中有Q酶”等实验结果中进一步发现东西方对于范畴和关系的认知有很大不同。

通过比较范畴和各种关系之间的差异,如范畴和关系分别与名词和动词有关。发展心理学家发现东西方的儿童在学习名词和动词上的速度不一样,在比较之下发现东亚的孩子学动词的有效速度比名词更快。

为了解释东方孩子学习动词更快的原因,相关学者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与总结:

首先是东西方语言的构成即有很大不同:动词在东亚语言中比在欧洲语言中更突出,欧洲语言的句法标记即规定了一部分物体的属性。其次是东西方的父母在育儿过程中引导孩子们学习的方式不同。美国母亲使用的是物体名词,而日本母亲使用的关系。

从古代东西方人对于范畴的认知也可窥见现代东西方人对于范畴的认知关系不同的来源。东方人一直认为世界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觉得事物不能简单地被归类,而西方人把世界看得很简单,因此热衷于对世界进行分类。作者用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在西方,如果一个小孩数学学得差劲,西方人会认为他是没有天分。而东方人会认为如果教学环境得到改善或者是小孩更加努力学习,这种情况会有所好转。

3.探求东西方产生归类差异的原因。前面说到东西方的语言构成上天然存在很大的差异性,那么是因为语言的原因导致了东西方人对于范畴的看法不同吗?

如果从东西方语言的角度来看,印欧语系和东亚语系的确有很多不同。在前文中也有陆续提到,西方语言常常有体现“类别”范畴的后缀,如英语中的“ness”,而这种语言中的抽象概念的属性在东亚语言中是不存在的。东亚语言主要是靠“语境”来起到区分词义的作用。西方语言是主语突出的语言而东亚语言是主题突出的语言。对于西方人来说,行为的实施者是自己,而对于东方人来说需要考虑各种关系。比如说在汉语和日语中关于“I”的词有很多,需要考虑关系进行选择使用。

尼斯贝特教授认为语言间结构的差异反映在人们习惯性的思维过程中。他做了一个实验,研究语言本身是否会影响人们对物体归类的方式。通过对欧裔美国人以及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配位型”双语者和中国香港、新加坡的“复合型”双语者进行语言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对于配位型双语者,汉语和英语会造成不同的组词方式,这证明不同的语言会在头脑中产生不同的影像。但对于复合型双语者来说,使用汉语或者英语对其进行测试,结果没有差异,这说明文化对于思维有一种独立于语言之外的影响,而不是单纯因为语言的不同结构特征而导致的思维方式不同。

因此,实验结果表明,对于西方人来说,东方人更多的从各种关系的角度看这个世界。也许育儿方式的不同产生的文化差异在此期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西方的孩子的注意力从小被引向了物体的范畴而东方孩子的注意力被引向了各种关系。但并不是因为东西方语言结构的不同导致的思维方式的差异性。

(五)东西方不同的推理方式。

1.重视逻辑性或合理性。逻辑研究在西方很普遍,而东方则不然。与逻辑推理相比,中国人忠于合理性,重视语境的作用。

西方人依赖形式逻辑,东方人依赖经验知识。作者对东西方人进行了“企鹅是否是鸟”的论证推断,实验结果发现韩国人对于典型的鸟类(如鹰)的接受度更高,对非典型的鸟类(如企鹅)的接受度较低。但欧裔美国人对典型论证和非典型论证一样信服。此外,亚裔美国人的反应介于欧裔美国人和韩国人之间。总之,美国人比韩国人更习惯把逻辑规则运用到普通事件上,而忽视结论的合理性。而东亚人更注重结论的合理性而忽视逻辑。

2.对矛盾关注的方式不同。中国学生喜欢含有矛盾的谚语,而美国学生喜欢没有矛盾的谚语。作者认为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受到中国古代的辩证法思想或是西方的逻辑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的辩证法思想包含变化、矛盾和关系的原则,而西方的逻辑思想包含同一律和矛盾律的原则。

东西方人对矛盾的不同态度在很多领域有一些不同的判断方式。比如在实验一中,作者让中国和美国的大学生读关于人们之间发生冲突的故事并让他们分析产生冲突产生的原因,结果是东方人倾向于寻找一条中庸道路,而美国人只要求其中一方做出改变。在实验二中,作者对东西方人对逻辑论证和辩证论证的倾向性做出调查。结果发现,对于反驳亚里士多德对重力的假说以及“上帝的存在”这两个问题,大多数美国人倾向于用逻辑论证来进行反驳,而大多数中国人都倾向于选择辩证论证。

结论是东方人偏好折中的解决办法和辩证论证,而美国人可能会表现出逻辑至上,使判断走向极端。

《思维版图》给我们分析了一系列的实验及结果,很多心理学家针对东西方思维差异的现象进行了各种调查,总体而言,西方人偏个体主义而东方人偏集体主义,东方人是整体思维而西方人是分析思维。但东西方人各自的自我认同感是具有高度可塑性的,人们在不同的文化中表现出来的社会心理特征也并非是完全不可改变的。

结语

东方人和西方人在对世界本质的基本假设、关注焦点、感知各种关系的必要能力以及在复杂的背景中认识物体、归因的特点、从范畴还是从关系的角度来组织世界的倾向以及运用规则的倾向性(包括形式逻辑)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为了验证这些假设,尼斯贝特教授在本书中列举了大量的实验和相关结论,论据不仅仅来自于实验室,也来自于很多日常生活中要解决的问题。尽管东西方人在思维方式等很多方面存在着差异,但这都是他们所生活的相关环境下的产物,我们无法认定这其中的某一种思维方式就是绝对正确的。相反,亚洲人的推理方式对西方的一些推理错误有着很有价值的启示,西方的推理方式在某些方面也可使东方思想大受裨益。

尼斯贝特教授所著的《思维版图》一书对于东西方思维文化的研究与进一步发展无疑有巨大的影响。本书的优点在于,列举大量实例以及科学实验数据与分析来佐证东西方思维差异的方方面面,从宏观上为读者架构起了东西方思维模式的大厦。

总的来说,《思维版图》是一本解读东西方认知差异的经典作品。

猜你喜欢

东方人西方人差异
相似与差异
找句子差异
他们是欧洲的“东方人”
困于密室中的西方人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这个冬天有点冷
浅析中西方英语交际失误
浅谈西方人绘画中的东方人物形象变迁
亭台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