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四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

2019-02-21张馨月王小蓉

绥化学院学报 2019年9期
关键词:五四精神微信精神

张馨月 王小蓉

(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南充 637000)

1919年5月,在五四运动不久之后罗家伦就发表了《“五四运动”的精神》,指出“五四精神”是“学生牺牲的精神”“社会制裁的精神”“民族自决的精神”[1]。1920年4月,陈独秀在中国公学第二次演讲会上指出:“‘五四运动特有的精神’就是:(一)直接行动;(二)牺牲精神。”[2](P130)1921年5月,李大钊在纪念五四运动两周年之际发文指出,五四运动的精神是“直接行动”“反抗强权”[3](P464)的精神。

一、“五四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历史原因。五四运动在我国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五四运动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使中国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以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五四运动以后,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掀起了五卅运动,发动了北伐战争,造成了第一次大革命。”[4](P251)

五四时期青年大学生的特点是鲜明的。第一,他们身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西洋的坚船利炮,他们深知自己“百不如人”,需要“死心塌地的去学人家”;第二,他们接受近代新式教育。他们就读于新式学堂,不少人有留学经历,受近代新式教育的影响,眼界不同于以往,接受新思想快;第三,他们有着强烈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期待国家独立和人民富裕。因此,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所彰显的青春热血、崇高理想、民族气节、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

(二)现实原因。

1.爱国意识薄弱。爱国与热爱中华民族具有一致性,青年大学生爱中华民族就等同于爱国。但是根据李琼对江西、福建和北京三地的9 所高校,共1480 名大学生爱国主义的调查,我们可以知道部分大学生爱国意识出现偏差,不了解爱国与爱社会主义,与爱共产党之间的统一关系,而且有17%的大学生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难以实现”。[5]甚至在实际生活中还出现了一些极端崇拜日本军国主义、仇恨本民族的青年“精日”现象。比如,2018年4月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的“洁洁良”事件,即厦门大学女研究生田佳良在微博上公开发表辱华的言论,表现出个别青年大学生过度崇拜其他民族的文化,对自己民族的认同感极低的现状。

2.创新精神不足。创新精神属于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的范畴,它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高考重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大学生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其思想受到局限,思维模式较为固定。根据张冬红等学者对天津工业大学、河北北方学院等高校,共976名大学生的调查发现,33.5%的大学生认为长期的应试教育使他们产生了定势思维,又难以冲破惯性思维的牢笼,从而习惯运用固定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只有57.17%的学生偶尔从不同角度采取不同方式解决问题。在这976 名调查对象中,有34.9%的大学生认为安逸的大学生活让他们缺乏创新的激情,更有47.42%的大学生从未参加过创新创业类的竞赛。可见,大部分青年学生创新积极性较低,创新意识薄弱,创新能力不足。[6]

3.社会责任感不强。部分大学生缺乏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在李琼对江西、福建和北京三地的9所高校部分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如果国家现在处于外敌入侵的战争年代,60%的大学生选择“心系国家安危,但不会参加战争”。[5]在王淑红对辽宁省五所高校大学生的调查中显示,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产生矛盾时,只有22%的大学生会因顾全集体利益而牺牲自身利益。[7]

“感恩”“正能量”“示范表率”“自立自强”等这些反映当代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修养的词,在大学生自身品德中体现不充分。“担当”“责任感”在大学生身上体现较少,部分大学生消极参与“志愿者”“支教活动”“三下乡”等实践活动。根据王淑红对辽宁省五所高校736名大学生的调查,可以发现有37.1%的大学生是在学校、老师的要求下被动参与青年志愿者服务。[7]

(三)价值原因。

1.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我们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源泉。在今天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具有一致性。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我们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能更好地增强青年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鼓舞起青年大学生干事创业的劲头。

西方各种错误思潮的涌入,需要我们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西方国家以意识渗透的方式影响着我国青年大学生,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等错误思潮动摇着大学生的思想,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判断。需要我们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大学生认清西方错误思潮的本质,避免落入西方错误思潮“陷阱”。

2.推动国家改革创新。追求国家富强,人民富裕,需要我们不断进行改革创新。1978年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改革进程中,中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新一届领导集体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摒弃各个领域保守落后的东西,为各领域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我国已站在强起来的新时代起点上。为了完成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及2050年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伟大目标,需要我们在各个领域不断深化改革,进行创新。

3.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国家。在封建专制时代,决策权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官僚主义严重,贪污腐败盛行,人民生活极其困苦,国家发展受到严重阻碍。专制给国人带来的严重危害,让人们强烈呼吁民主。在五四运动时期,热血青年就高举“民主”的旗帜,要求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

(2)首先,自动机A接受安全属性的否定,也就是接受的是坏前缀,所以M中的接收状态集F′是系统的不安全状态.其次,在M构造过程中删除了从初始状态不可达状态以及与监控属性无关的状态,而这些状态相对于φsafe来说是安全状态,因此t时刻系统安全性的概率Prt(M

民族复兴伟业的实现需要我们建设民主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国家,能促使党与人民之间进行良好互动,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人公作用;人民可以发挥监督作用,举报贪污腐败,监督各个职能部门,让国家航船行稳致远。

4.加速科学技术发展。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登月,让我国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某些领域高科技的缺失带给我们的致命打击。2018年的中兴事件,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缺“芯”之痛,暴露了我国部分企业缺乏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处于任由他国摆布的被动地位。为了增加企业发展的主动权,增强国际竞争力、影响力,我们要加强核心技术的研发,加速推动科技的进步。

二、“五四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路径

(一)将五四精神融入新媒体平台建设。

1.加大微信公众平台推送。青年大学生是微信用户的主体,微信已成为青年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必须品。大学生通过微信朋友圈发送自己的日常动态,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并通过微信公众号关注自己感兴趣的消息内容。

要充分运用微信公众平台,将“五四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让大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增强服务本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学习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技术,提高微信公众号运营能力,使微信公众号更好地为弘扬“五四精神”服务。第二,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在公众号的运营中,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学生工作者能更好把握同龄人的思维方式,能提高公众号的关注度,扩大影响范围。第三,精选推送内容。微信公众号推送的关于“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的具体内容要优中选优,紧密联系学生,使其产生共鸣。第四,优选推送方式。灌输式的纯理论推送难以让学生积极接受知识内容,甚至会产生抵触情绪,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减弱。要选择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和耳熟能详的语言进行无隔阂的推送。

2.加大网络平台传播力度。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人数达8.29亿,普及率为59.6%;手机网民人数达8.17 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6%。可见,我国网络的普及率相当高,这也催促着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向现代化的转变。

以网络为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已势不可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利用网络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用先进文化占领新的思想阵地,并增强其吸引力。第一,重点网站建设要有责任自觉。各大网站要自觉承担起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责任,建好“五四精神”专题栏目,设计“五四精神”专题活动,使广大青年参与弘扬五四精神有坚实的基地。第二,加强对网站的监督和管理。互联网也不能胡乱任性,对于传播不良文化的网站加以取缔,为广大青年营造干净清新的网络环境。第三,大力加强红色网站的建立。用红色文化、优秀文化抵御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攻击,消除各种低劣文化的负面影响,为“五四精神”的传播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提供更优的途径,让“五四精神”深入人心。

(二)将五四精神融入理论教育。

1.加强伟大创造精神教育。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就是中国人民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实践过程中,展现出来的吃苦耐劳、锤炼工艺、敢为人先和积极创新的精神。

第二,鼓励青年大学生积极参与创新活动。青年大学生创造精神的体现在于实践,大学生要刻苦专研,立足实践,在实践中充分展现自身的创造力。

2.加强伟大奋斗精神教育。

第一,加强奋斗意识培养。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艰苦奋斗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其主旨在于奋斗。要向青年大学生展示党艰苦奋斗的历程,使其知道现在党取得的成就来之不易,在这过程中付出了无数人的汗水和鲜血,从中培育大学生的奋斗意识。

第二,激励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努力奋斗。今天,许多大学生缺乏“直接行动”,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艰苦生活。同时,运用榜样教育法,号召大学生向榜样学习,在实际生活中艰苦奋斗。

3.加强伟大团结精神教育。五四期间,为了维护中国的主权,青年学生、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各阶层联合起来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五四运动让我们看到了为了争取国家的主权,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斗争的伟大精神与伟大力量。新时代民族复兴宏伟目标的实现更需要凝神聚气,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第一,加强各民族团结教育。我国民族众多,各个民族都有其特色。我们要尊重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同时要相互交流,互帮互助,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

第二,共同抵抗,一致对外。当国家受到侮辱时,我们要用实际行动联合表示反抗。比如,2018年11月,意大利奢侈品牌D&G辱华事件,中国各界人士联合起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抵制D&G。

4.加强伟大梦想精神教育。在日益功利化的社会,理想的光芒正在逐步暗淡。向“钱”冲的人越来越多,追求“初心”的人越来越少。大部分青年大学生在前进的过程中忘了自己的初心,缺乏“梦想精神”,缺乏理想信念。

第一,加强“中国梦”教育。十九大报告激励广大青年,“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更是青年一代的”,青年大学生要做新时代的追梦人和圆梦人。广大青年要立足于当下,为实现中国梦将个人理想同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第二,加强“四个自信”教育。使青年大学生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丰富内涵,从中汲取养分,增强自信。通过案例分析、课堂讨论、中外制度、文化的对比等方式,让青年大学生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及我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从而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和信念。

(三)将五四精神融入实践活动。

1.深入基层,服务人民。“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8]广大青年要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就强调:当代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勇于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方去,善于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我国贫困偏远地区需要青年大学生的支援,需要大学生们发挥自己的才能促进地方发展。广大青年大学生要“下得去”,勇于下基层,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大学生村官、农村教师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专项,为青年大学生提供了深入基层,了解国情的途径。广大青年大学生要积极响应国家基层专项计划的号召,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勇于探索,创新创业。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全国两会上首次提出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论断,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如今,国家正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需要社会各阶层共同努力。

第一,社会要建立统一透明、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各个企业要遵循市场规则,拒绝暗箱操作,共同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氛围。同时,创业成功人士、知名企业家、和创业投资人等要勇于担任兼职创业导师,为创业者提供可行方案、创业渠道等创业辅导。

第二,高校要统筹资源,加紧落实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机构、人员、场地、经费等问题,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基地。同时,要建立健全弹性学籍管理制度,对于想要休学创业的大学生,高校要给予支持并为他们保留学籍。

第三,青年要加强创新创业课程学习,学会利用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政策。创新创业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当代青年大学生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利用学校的创业孵化园和国家的扶持政策,不断创新创业。

结语

百年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时刻闪耀着光辉,辉映着中华民族的进步历程。民族复兴新时代,高校部分青年大学生爱国意识薄弱、社会责任感不强和创新精神不足等现状,迫切需要我们将“五四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去照亮青年学子和民族稳步前行的道路。为此,社会各阶层要通力配合,为青年学子提供透明、有序规范的市场创业环境、创业渠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教育,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学子要发挥主人翁意识,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具体实践中,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中,积极践行、弘扬“五四精神”,书写人生华章!

猜你喜欢

五四精神微信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养浩然正气 为青春导航
“五四精神”的当代价值及传承发展
微信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