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19-02-21陶玲凤吴志诚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实训室艺术设计人才

陶玲凤 吴志诚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传媒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0)

0.前言

近十年间我国逐渐发展起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由于其具有较短的办学时间和较少的办学经验等,在培养人才时依然对本科院校的模式继续使用,在这一模式中往往忽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具有单一的实践教学方法。从教学形式上来说,这种教学模式下具有相对孤立的课程和简单建设项目,而且教师的实践经验也比较少,这一模式所导致的后果就是学生具有薄弱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且与当前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也不相符[1]。所以本文具体研究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制教学模式的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内容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主要是充分结合理论和实践,教师将相应的情景再次展现到教学过程中,通过结合理论和实际案例,达到提升学生能力的目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将创新性充分体现出来,其对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了改革,对开放性的教学模式大力的推行和实践,用整个社会来模拟学生的教室,教师自身扮演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其将市场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技能的实际需求及时的掌握,让学生将自己的社会价值在实践中发掘,将正确的择业观及时的树立,而且学生的学习可以通过教师和计算机网络等多种方式完成,将其专业技能水平在探索和时间中不断提升[2-4]。另外要用课本和专业技术的考核两方面综合的评价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的情况,而社会实践就是技术考核的依据,由于学生不断增加和强化的社会实践会进一步丰富其经验和提高其工作能力。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对“言传身教”的含义进行了真正的阐释,在这一教学模式下加大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力度,教师通过讲解实际案例,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进行培养。

2.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不足

2.1 艺术设计教育与社会不相符

高职院校对艺术设计专业进行设置的主要目的就是对高质量的艺术设计类人才进行培养,将其提供给相关的企业和部门,使其人才需求得以满足。但是当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所培养的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与相关企业的实际需求情况并不相符,从侧面来说,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实际需求与高职院校所培养的艺术设计类人才之间的矛盾非常严重,在研究中发现我国高职院校在培养艺术设计类人才时依然使用传统的教育模式是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主要作用是将具有较强操作能力的艺术设计类人才提供给社会,但是目前的一种局面是这些人才一般在工作之后才逐渐具备这些操纵能力,所以说当前高职院校艺术教育与社会需求并不相符。

2.2 教学模式与目前艺术设计专业的需求不相符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教学过程是递进型的,专业的设计课程是在学生将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之后才开设的,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表面上看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进行培养,其并没有深入,只是在表面上停留,而且传统的教学模式实际上割裂了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其无法灵活和连贯的运用,这就导致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当前艺术设计专业的实际需求并不相符。另外艺术设计专业在使用传统模式过程中依然存在各种问题,如没有合理和科学的设置课程、具有不合理的教师队伍结构以及教师的实践经验不足等,这些都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培养造成不利影响,同时这也将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改革教学模式的重要性体现出来。

3.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实践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使用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是对于市场需求相适应人才进行培养的主要方法之一,同时这种教学模式将学生的就业问题及时的解决,将其适应社会能力大大的提升,为具有创新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利的保障,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可以从以下几点构建和实践工作室制教学模式:

3.1 将完全学分制大力推行,将工作室及时的建立

构建工作室制的关键内容是建设课程体系,通过将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精英积极的组织,对目前艺术设计专业相对应岗位的工作职能和所需要具备的知识等准确的分析,将与企业实际岗位职业要求相符合的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及时的构建。之后是将课程模式及时的开发和建设,同时要大力的推行完全学分制,这样学生在各个专业课程模块中可以将相应的课程自由的选择,将专业的限制逐渐打破,将相应的工作室根据课程模块的相关内容及时的建立,如室内设计工作是以及公共艺术工作室等都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可以建立的工作室。

3.2 将校企合作的双师型师资真正的构建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在建设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主要环节就是高水准师资队伍的建设,其指导教师可以聘请行业专家来担任,将管理和聘任校外指导教师的力度不断加大,将其与校内教师之间的关系及时的梳理明白,使其可以互补自身的缺点。另外可以通过将专业带头人积极引进和培养以及培训专业骨干教师等方式将教学水平较高、实践能力较强以及具有合理结构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及时的建设。将专业的主持人在每个工作室都要设立,而且在工作室中要配备相应的行业专家,同时要严格的筛选合作企业的主任人,将教学组织的方法以及评价体系等这些相关的教学文件及时的确定,而且要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

3.3 将与工作室相匹配的公共技能实训室及时的建立

公共技能实训室及时配备的主要作用是对学生的基础造型能力进行培养,使其将相应的表现技法及时的掌握,而且实训室可以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进行培养,将相应的专业资料及时的提供给学生,将学生的眼界不断的拓展,从而可以将学生的设计理念水平不断加强和提升。另外在公共技能实训室的建立中要对专业建设的实际需求充分的考虑,要有效的结合专业的情况,如可以将摄影工作室和造型工作室等及时的建立,从而将良好的实训教学环境提供给学生。

3.4 通过职业技能鉴定提高专业实践技能

职业技能鉴定和设计软件的厂商需要一套具有完整性、科学性和权威性的体系去认证学生,这样可以将学生的职业技能不断加强和提升。对于这种状况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应该在将室内装饰设计院以及广告设计师认证工作做好的前提下将与艺术设计专业相关的包装设计师、景观设计师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题库继续开发,这样不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实践专业技能水平,同时可以将学生掌握职业技能操作的情况利用考核鉴定的方法进行检验,这样可以使教学工作与社会行业的实际需求更相符合。

3.5 将可行的管理制度合理的制定

通过相关组织结构的合理建立为顺利实施“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提供有利的保障,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应该通过实践教学管理部门将教学模式中的各项内容统一的协调,将各个部门的职责及时的明确,对于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实际落实情况定期的讨论和研究,将实施“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其他的具体工作做好。另外通过将具有可行性相关制度的合理制定,进一步细化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中的管理、奖惩以及绩效评估等各项工作,而且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完全学分制度和学生管理制度等,将相关工作部门的积极性充分的调动,从而可以保证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

4.结论

由此可见,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实施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不仅将学生的实习条件及时的改善,将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实际就业率大大提升,同时该模式所培养的人才与企业岗位的实际需求更相符合,学生在工作以后可以将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用最短的时间适应,而且可以将企业在培训人才方面的成本大大节省。另外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将本专业最新的动态情况及时的掌握,在学校期间可以真正的接触相关的行业,为学生以后的就业提供有利的保障。因此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应该通过将完全学分制大力推行,将工作室及时的建立、将校企合作的双师型师资真正的构建、将与工作室相匹配的公共技能实训室及时的建立、通过职业技能鉴定提高专业实践技能、将可行的管理制度合理的制定等措施,将工作室制教学模式顺利的开展,为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利的保障。

猜你喜欢

实训室艺术设计人才
人才云
《星.云.海》
《花月夜》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高职院校信号工程施工实训室建设探讨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建筑类专业识图实训室建设及实训组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