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分”课堂模式在公共英语听力课堂中的实证研究

2019-07-21杨庆峰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英语听力听力内容

杨庆峰

(万博科技职业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00)

0.引言

公共英语听力课程始终存在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过去单调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长期处在被动学习的状态,教师占据课堂全部时间,留给学生的空间较狭窄,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由于缺少主动性,在上课前与课余时间没有进行相关的训练与运用,导致教学质量不理想。张德江教授将这样的情况统称为“学而不习、文而不化”,进一步确立了目前学生公共英语听力课程的学习状态及存的主要问题。为了有效改变这样的情况,增强公共英语听力课程教学效果,本文尝试性的提出了将对分课堂模式引入其中,将其运用到公共英语听力课堂上,以此来架构全新的教学模式,促进公共英语听力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1.对分课堂模式概述

对分课堂模式是上海复旦大学心理研究专家张学新提出的一种的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当下高校课堂的整体教学质量,转变学生以往被动学习的状态。对分课堂理论的核心就是将课堂教学时间等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于教师讲解知识,另一部分用于学生自主讨论。将教师教学及学生相互探讨的时间间隔开,中间利用一周的时间来引导广大学生对知识进行内化吸收与独立学习。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初衷主要是为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促使学生自觉主动的加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转变以往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被动学习状态。

对分课堂模式融合讲解式课堂以及探讨式课堂的优势,将课堂教学过程分成三个环节,分别为讲解环节、内化吸收环节以及探讨环节。这种教学模式与以往教学模式有着较区别,教学时间并不是全部都属于教师,而是将课堂教学时间平均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教师讲解知识,另一部分为学生相互讨论,将教学与学习相互分开,中间通过一周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消化教师所讲解的相关知识,为下周课堂上的讨论做好充分的准备。其中,教师所讲解的知识为重点知识,构建核心知识框架,学生则根据教师的讲解,了解该单元的重点内容,以此来降低自主学习的整体难度。这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虽然缩短了教学时间,但教师的主导地位并未下降,只是将教师的角色转变成为了引导者,更能够加强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与此同时,对分课堂中的过程性评价方式,可更好地满足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全国各地试验点的成功这证明了对分课堂模式是符合当前各大院校教育的有效教学方式,可以进一步提高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加入到课堂教学中,真正转变了学生以被动地学习习状态,从根本上提高了教学效果。

2.公共英语听力课程的教学现状

公共英语听力课程当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广大学生对听力训练无法适应。具体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首先,学生以往固定的语言学习理念是记忆英语单词、做大量的语法习题以及练习阅读理解。这种固化的学习思想及学习模式想要短时间内改变是不现实的,许多学生并未真正意识到公共英语听力课程的重要性及积极作用,认为其只是为了单纯的缓解学习压力,丰富公共英语教学内容及形式,进而忽视了对听力的加强学习。实际上,听力成绩占据学生英语四级成绩较高的比例,详细数据如下表所示:

听力分数 四级分数 听力所占比例A 级 146.4 456.1 33%B 级 140.4 405.86 34%C 级 124.9 359.6 35%

以上数据都是具体调查后不同等级的平均数值,并且听力基础越差的学生他们在听力成绩上的贡献率就越高。因此,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成绩是激发他们内在潜能,促进英语整体分数提升的重要途径。

其次,学生在课余时间并不会选择教材当中的内容进行训练,大多数学生通常会利用观看欧美电影来练习自己的听力。观看国外影片练习听力的方式,虽然能够在相对轻松自在的环境下掌握标准的英式或是美式发音,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英语的口语表达能力,但是这一过程需要长期坚持与不断的努力训练,无法在短时间内见到明显的成效。并且许多学生会经常被影片中的剧情所吸引而忘记了真正的目的,导致练习效果不理想。此外,学生一般在观看国外影片过程中,并没有养成来良好的记录习惯,导致他们对其中的单词和语句记忆不深刻,出现随看随忘的现象。

最后,公共英语听力课堂教学效果无法在课下继续得到巩固,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在课余时间没有为听力练习留出足够的时间,只是凭借课堂中有限的训练量,很难让学生达到英语四六级的要求。广大学生的英语练习一般是依靠学生自身的积极性来进行,而学生课余时间的听力训练则以短时间内针对性的仿真题为主,这种相对较为传统的巩固练习模式,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练习方法以及听力内容过于单一乏味。因此,英语教师怎样正确有效的引导学生多元化、合理可持续的进行听力练习是当下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3.对分课堂模式对公共英语听力课堂的积极作用

3.1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公共英语听力课程在过去教学当中,大部分教师都追求知识传授的完整性、精细化,为学生提供的空间与时间较少,学生没有发挥的机会,学习也就逐渐愈发被动。而在对分课堂模式中,强调的是教师的积极引导,但并不是将所有内容全部传授给学生,只向学生讲解重点及难点知识,其余内容全部留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究与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自主可控性空间,能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学生根据课堂中教师讲解的知识得到初步的框架,然后深入地理解与掌握重点内容,降低了学习的整体难度。

3.2 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以往公共英语听力课堂中,教师主要负责全部教学内容的讲解、展示、分析与总结,备课工作繁重。而在对分课堂模式中,只需要教师讲解重点及难点等精华知识,其他内容让学生自主学习,有效减轻了工作任务量及压力,不仅缩短了授课时间,同时也不需要学生整节课始终保持高度的集中力,减少了原本为了吸引学生关注的表演性教学。在学生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在各个小组内进行监督但不完全干预,为教师预留了更多的个人空间。在课后作业批改方面,教师只要简单地进行分级,做出相关的反馈即可,在课堂上集中对学生作业进行点评,这样针对性更强,反而更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教学实效性的同时,还能缩减教学资料的准备及备课压力。在对分课堂模式中,教学的整个过程不再机械化,辅导性的比重有所提升,教师角色也从过去覆盖内容、传授知识,转变成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讲解的内容基本都是大多数学生普遍理解困难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攻破难点,促进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的共同进步。

3.3 加强教师与学生互动

在公共英语听力课程中,以往的教学模式都是教师在课堂讲解结束后,学生自己独立学习,缺少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学生独立学习,会让他们感到枯燥乏味,无法集中注意力,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额问题会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影响自信心。学生在课后很难聚集到一起,学习环境也得不到保障,小组交流学习效果不佳。而对分课堂模式则是将互动沟通放到了课堂当中,学习环境能够得到充分保障,学生将具体问题,通过小组相互合作与探讨得到有效解决。学生在相互探讨当中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同时还能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充分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思路,学生之间彼此启发、相互促进、共同深入理解,有助于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此外,学生在课堂上也有了更多与教师相互交流的机会,教师可以随时加入到他们的讨论当中,进一步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活跃了课堂的整体气氛。

3.4 有助于学习效果提升

目前公共英语听力课程主要是通过期末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学生平日不学习,依据严格的指标进行考核,大部分学生基本都不合适。因此,教师只能在考试之前,为学生将重点内容划分出来,集中训练并降低测试难度,才能确保大部分学生及格。这样的方式将会造成学生平时不用功,会存在投机取巧的想法,通过考试前的强制性记忆,单纯的应付考试,进而产生恶性循环。对分课堂模式重视的是对象学生日常学习的鼓励,将有效的付出和努力平均分配到整个学期当中。学生每一周都会在教师讲解结束后对相应知识完成内化,并通过课后作业方式来展现自己的学习效果。课堂笔记注重突出学生自己的特点,学生在记录课堂笔记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对教材知识进行整理、分析与总结,同时还要展开深入的认知以及发散性及创新性的思考。对分课堂模式将学生小组合作探讨为起始点,学生温习上节课内容,随后自然衔接到下节课内容,不需要任何导入方法便能够使学生保持精力集中的听课状态。一周过后,通过教师讲解、课后巩固、小组相互探讨,对同一内容学习三次,充分加深了学生的印象,符合学生的记忆规律,能够延长记忆时间。在整个学期当中,学生始终在边理解、边深入的学习,因此,在考试之前,只需要学生将某些需要背诵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温习,就能轻松沉着的应对考试,同时还能取得满意的成绩,这样学习过程,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4.对分课堂模式在公共英语听力课堂中的实证研究

4.1 对分课堂与小组合作项目相互结合

在实施对缝课堂模式之前,可让班级学生以宿舍基本单位,划分成4 到6 人的合作学习小组,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方便。各个小组提前布置了这一学期与课程单元内容有关的组内协作项目,每个小组讲解都安排在教师课堂的单元内容授课之后,与对分模式指导下的隔堂探讨较为接近。以公共英语二年级上册教材为例,学习小组主要负责英语历史介绍以及中国书法历史简介相关资料的搜集,并要制作出完整的PPT,最后每组派出代表为同学进行详细的讲解。在充分引进对分课堂模式后,学生PPT 的总页数是通过每组具体人数来决定的,以此来确保对分模式在各个小组实验实践的客观性以及公正性。此外,还要将对分课堂模式重的同学互相评价引入到公共英语听力课程中,相互评价的过程既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还能为学生提供更多在课堂中进行口语表达的机会。

在实施对分课堂模式过程中,教师首先应确定公共英语听力课程中的具体材料,规定各个小组将听力材料录制成相关的音频,将其作为小组听力训练、阅读练习及自主学习的参照。各个小组根据对组内成员的合理分工、课后训练以及成员共同合作来顺利完成教师布置的相关任务,及时递交给教师。教师在公共英语听力的对分课堂中,应重视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任务完成后对课堂的反向补充作用,选择某些学生制作的音频,在课堂上进行回放,让其他学生从中找出其中存在的错误发音,并依据同学之间的了解,指认出是哪位同学出现的错误,以此来吸引广大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公共英语听力的兴趣,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课堂激活课堂氛围,提高听力教学的实效性。

4.2 对分课堂与课后作业、解答疑问相结合

对分课堂模式最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广大学生在课余时间能够投入更多精力与时间,更好的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与总结。在公共英语听力课堂训练中采用对分课堂模式,通常是按照以下流程进行实践教学。在教师课堂教学结束前的十分钟,让学生观看相关具有内在联系的漫画,并要求学生将这些漫画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合理排序,然后以看图说话的方式进行解析,让学生自主阐述画面中的具体故事情节。在学生阐述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有关陌生的关键词,可通过现场求助以及同学帮助查找资料的方式解决。而课后作业的安排则是学生选择某一角度进行具体故事的描述。在下一堂课中,教师会为学生播放与漫画相关的听力内容,学生要在听力过程中进行详细的记录,同时要参照听力内容中出现的词汇来进一步掌握自己在实际表达过程中所遇到的生僻单词。这样的教学模式,会为学生制造很多困难,促使他们不断遇到问题、分析问题及采取有效方式来解决问题,以此来更好的帮助学生在日后听到有关听力内容时,可以短时间内确立听力的重点。

此外,根据各种形式来侧面提高学生英语听力的综合能力,比如帮助学生及时改正阅读过程中的错误发音。其中课后解答疑难问题是公共英语听力教学中实施的一项有助于学生与教师有效交流的合理举措。依据课后疑难问题解答的时间需求,每个班级每一周都有一个小时的问题解答时间,充分利用这段时间,集中的检测学生课后对分模式的实际效果,并由教师对其进行纠正。比如,每位学生以小组编号为主要依据,认领教材中听力内容中对所在组编号相对应的具体段落,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听力训练,然后将训练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统一放在解答时间中进行检查与提问。教师对学生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可运用针对性的案例精细化的讲解,便于学生的理解与掌握,应重点对他们的发音、语句分割及停顿加以规范。

5.结语

对分课堂模式的出发点就是要激发广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只有学生能够主动进行学习,才能从根本上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因此,在公共英语听力课堂中,就需要教师将课堂时间让给学生一部分,让学生成为掌管者,以此来构成对分课堂的形式。在这样的课堂模式下,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单元内容建立初步的知识框架,然后在进一步了解及掌握重点与难点,为课后更好的内化奠定了良好基础。学生在课后能够按照自身特点自行安排,实现对知识的全面掌握,最后在集体探讨中有感而发。在互联网时代下,许多课程的教学模式都在进行各种尝试性的变革,但科学有效的改革既要注重先进技术的运用,同时也要重视学生、教师及社会大环境的变化需求。对分课堂结合了教师讲解与课堂探讨的相关优势,充分契合了学生知识获得的认知规律。更关键的是,对分课堂模式想要从内在层面上帮助我国公共英语听力课堂摆脱教学困境,形成更加符合我国国情的全新课堂模式,为我国英语教育教学事业的改革提供创新思路。

猜你喜欢

英语听力听力内容
趣味英语听力 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趣味英语听力: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Smart Home Devices◎
趣味英语听力:Top 7 Most Common Types of Bread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