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社会治理视角下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发挥浅析
——以广德县山区村为例

2019-02-21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

赵 婧

(中共广德县委党校 安徽 广德 242200)

0.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示强调,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抓好农村千头万绪工作的关键,要重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提高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坚持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不能动摇、战斗堡垒作用不能削弱。随着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空心化”与能人外流加剧了农村人才不足,精准扶贫、征地拆迁、环境治理、集体经济发展等为农村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具有代表性的皖南山区村广德县在推进基层治理中有诸多创新举措,比如以打造“红色党建引领区”为目标,推进“一二三四五”全域党建整体提升工程,便于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群众、开展党员活动等。“农村要进步,关键在支部”,只有夯实农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才能保证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农村落地生根。

1.现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核心地位出现的问题

近年来,广德县积极探索将农村党建融入到“美丽乡村、特色小镇、河长制、林长制、路长制、三变改革”等村级中心工作,实现党建和发展的同频共振,使党建助推农村发展的能力也日趋更强,但在发展中基层党建工作的薄弱问题依然突出,农村社会治理面临诸多问题,在调研中,笔者对全县村书记及从事党建工作的178 名工作人员展开调查问卷,结合专题访谈,从社会治理视角,分析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体现在:

1.1 思想认识不到位

在对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上,少数山区村未能认识到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的重要性,在开展农村各项工作时,只关心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对基层党建工作不够重视,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意识不强,造成党建工作滞后。少数农村基层干部视野不够开阔,不愿接受新鲜事物,往往只凭经验办事,思想观念陈旧,有的缺乏责任意识,问题处在萌芽时往往不重视,问题变大了也不知道如何解决,工作方法简单粗化,在思想认识和能力素质上与农村治理时代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1.2 工作内容贫乏,方式方法传统单一

缺乏吸引力是影响基层党组织核心领导力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有的乡镇干部缺乏领导艺术和方法,工作重难点难以把握,有的执政不民主不透明,把基层党建发展与农村发展分开对待,忽视了二者相互关联性,影响了乡村治理成效。农民主体意识、参与政治意识不强、农村依法治理与自治水平不高,加之乡财政和村集体经济收入薄弱,使农民生产发展对基层党组织依赖性不高,这些负面影响到处于乡村治理大系统的党组织建设,一些农村青年入党主动性总体上一般或不强,农村党员队伍文化结构和年龄结构一时难以改善。以下是对178名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年龄结构和工作方式统计。

1.3 农村党组织运行机制不够健全

虽然山区村党组织在党内民主选举、党员关扶帮怀、党员权利保障、党员教育及网格化管理等方面建立了有关的组织架构和制度,但操作性不强,难以常态化发展。主要体现在:一是随着社会发展,党的基层组织在及时跟进方面出现了一定的滞后性,主要体现在一是组织设置和组织实践上不够科学,党的基层组织的设置并未依据社会结构的变化及时调整,同步推进,从而能影响了基层党组织凝聚力;二是随着社会基层组织的出现与发展,有的基层党组织不能有效驾驭,与之协调相处,代之的是以相互拆台、争夺利益,尤其是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与村民自治组织的矛盾最具代表性;其三是一些基层党组织仍固守以行政指令化为主导的工作形式和方法,工作方法跟不上时代发展,使得在开展工作中出现了重重阻力,不为群众广泛接受。

2.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发挥的实现路径

2.1 突出政治引领,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政治建设

党的十九大新修订的党章规定: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它所具备的政治功能是由党章赋予基层党组织的任务来决定的,引领农村经济社会各项工作的展开,使党的政治主张和政治目标得以实现。十九大报告为新时代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引导农村基层党组织强化政治引领功能指明了方向。基层党组织要根据新时代新要求确定农村发展目标、任务、方式及工作方法,选好致富产业,配强村党组织带头人并在落实各项任务中充分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在政治工作中,农村基层要结合本村实际,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杜绝形式化和“两张皮”,与时俱进推进农村党建工作理念创新、机制创新、方法创新,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把握新时代农村发展的方向,做好工作谋划,制定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突出政治引领,提高执行力,自觉维护党的形象,带领广大群众坚定不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

2.2 强化服务群众,打牢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群众基础

一要注重培养教育,加强农村党员后备干部的教育培养,提升服务能力。积极培养政治素质好、懂经营、善管理的优秀人才入党,同时要强化教育管理,既要不断提高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又要加强经济、科技、法律等知识的培训,增强带头致富本领和处理复杂矛盾的能力,确保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结构合理化。

二要围绕群众需求,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不断建立健全服务机制。组织引导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积极应对各类服务需求,全方位、多层面为群众提供细微服务,坚持做到善始善终。在农村工作中,要以群众增收致富为目的,深入分析市场经济形势发展和客观自然规律,在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生产环节,及时帮助群众解决遇到的资金、技术、物资和市场销售等问题,确保生产正常发展。要广泛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并在活动中做好调查研究,组织党员干部与群众分类结为对子,跟踪了解群众的问题,群众的想法。

2.3 加强队伍建设,培育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人才队伍

一要建设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采取从农村各类人才中选,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社区任职或挂职,选拔大学生村官培养等措施,切实选好配强村、社区党组织班子,切实把那些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选进农村党组织领导班子;注重吸收有为的创业青年,把有专业技能、种植大户、能人等素质好的先进分子发展到党员队伍中来,培育并发展好农村党员人才队伍。

二要把学习培训机制与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结合起来。农村党员干部要提高政治自觉性,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进一步完善“常委分包、部门联包、乡镇工作队专包”的“三包”机制,集中开展整治转化“攻坚行动”,逐村“挂号”整改、“领号”落实,通过聚焦难点、综合施策,把对村干部适当进行经济补助与提拔重用优秀农村干部机制相结合,对优秀的村党支部书记尝试打破身份界限,提高农村干部政治待遇。

2.4 完善制度建设,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工作机制

由于村党员从事行业不同,农忙时节也不一样,而农村党小组设置大部分仍以原村民小组为单位设置,不利于党小组活动。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党支部的设置要与时俱进,突破一村一支部模式,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或是专业协会或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上,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特别是在新经济社会组织和新的社会活动领域,凡符合条件的都要建立支部。

一要创新党小组设置方式,完善基层党组织覆盖机制。鉴于以上情况,要打破原来以村民小组为单位设置党小组的方式,创新党小组设置,以村级主导产业、村级中心工作、村级重点工作等灵活设置党小组。比如,可以设置果蔬发展党小组,引导党员在技术服务、果蔬销售等方面开展活动、发挥作用;探索设置村风文明党小组,引导党员与村红白理事会共同开展工作,在村容整治方面,组织党员开展村内环境整治活动,树立党员形象。通过灵活设置农村党小组,增强农村党组织活动的吸引力,提升农村党员参与积极性,以保证“三会一课”制度的落实。

二要规范制度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议事决策机制。进一步规范民主组织,比如村代会和村监会等,规范议事程序、细化议事范围,村级重大事项实行村党支部提议、村“两委”商议、村代会决议、村委会执行、村监会监督“三议一行一监督”工作机制,使村一级议事、决策、办事、监督等各项工作更加规范有序。比如,在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应规范农村承包土地流转程序,建立健全准入审查、用途监管、退出机制等制度。建立完善农村产权价值评估和交易中介组织平台,出台产权资源价值评估标准和交易规则,对入股资产进行量化操作。建立健全村级资产、资源的各项管理制度,增收节支,防止集体资产流失,保障村集体和农民合法权益。

猜你喜欢

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清华党组织公开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如何提升农村基层会计的业务水平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