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视域下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2019-02-21刘淑芳

关键词:现代化群众国家

刘淑芳

(中国共产党邵阳市委员会党校 法学教研部, 湖南 邵阳 422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这是习近平站在新时代,对社会主要矛盾作出的战略判断。矛盾是任何事物内部客观存在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广泛地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方面、全过程、全领域。矛盾是推进人类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只有客观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社会主要矛盾,才能制定国家发展重大战略,推进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

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一项全面而复杂的工程,必须判断各项工作的轻重缓急,明确先后顺序,这是检验一个国家、一个政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首要指标。[2]实现国家有效治理,需要全面统筹,妥善解决好发展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其中,重点要解决好社会主要矛盾,因为“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包含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3]320,这种矛盾就是主要矛盾。

(一)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变迁

社会主要矛盾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集中体现各发展阶段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辩证统一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人民民主专政,人民当家作主,为了把全社会力量集中统一到社会主义改造上来,这一阶段的中心工作主要围绕着对资产阶级进行改造与资产阶级逃避、对封建阶级进行限制与封建阶级抵制之间的矛盾而展开。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后,我国正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对于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党和国家发展战略回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轨道上来。但是,随着国内外形势迅速变化,国家的治理经验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变化,一度认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才是国内主要矛盾,这一判断脱离了中国国情,出现了一系列工作失误。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党中央“拨乱反正”,明确提出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4]54这标志着我们党开启了改革的新征程。党的十九大顺利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改革开放40年见证了中国大地的巨大变革,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这一新的时代发声,体现了我们新一代领导集体所关注的视野更宽大,集聚的焦点更准确,描绘的蓝图更振奋人心。

(二)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呈现的新特点

1.人民需求的满足点由基础性物质需求向高层次发展需求转变

改革开放后,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人民群众的收入逐年递增,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在医疗、教育、养老、住房、就业等各项事业中取得显著成效,人们的生活逐步改善,基本的物质和一般文化需求得以满足。人民群众不再满足于低级、外在的物质需求,而是追求高级、内在的发展需求,期盼更健康的食品、更美感的服装、更舒适的住房、更快捷的交通、更丰富的精神文化。正如十九大报告里写道:“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内容广泛,不仅对物质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1]

2.社会发展的动力点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

马克思认为“没有需求,就没有生产,因为如果没有需求,生产就没有目的”[5]9。社会生产与人民需求属于同一矛盾的两个基本范畴,相互作用,相互交织,其中,人民群众的需求是社会生产的动力之源,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不容忽视的问题随之而来,“不平衡发展”“不充分发展”的弊端突显出来。“不平衡发展”主要表现在区域不平衡、结构不平衡、分配不平衡。在家庭收入、教育资源、医疗服务和政府投入方面,城市与农村、东部区域与中西部区域之间差距大;在五大建设中,文化建设、政治建设与经济建设不同步,成为短板,社会建设与生态建设不被重视,亟需补齐;在收入分配中,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群体的贫富差距越拉越大。“不充分发展”集中反映在发展总量和质量不充分。我国国内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还很大。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必须回归国情,把发展质量摆在首位,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的发展理念。

3.解决主要矛盾的立足点由社会发展向人民需求转变

无论社会主要矛盾如何变迁,它始终围绕社会发展与人民需求的动态关系而改变。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是满足人民需求,为实现这一目标采取的措施构成了国家治理方针政策的内容。人民需求的实现程度取决于社会发展水平。是通过推进社会发展的成果外溢来满足人民需求,还是立足于人民需求引领和推动社会发展?[6]无论选择哪条路,其结果都是相近的,但反映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所运用理念的本质差异。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释放出经济活力,物质产品的供应已经成功实现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人民需求内容不再停留在“物”的层面,转向追求美好生活的更高级层面。每一位群众都有权利追求美好生活,发展起点的差异化,导致人民群众的富裕程度必然不相等。少数先富裕的群众早已享受美好生活,部分没有富裕的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还无法实现。因此,人民渴求美好生活而衍生的一系列高端需求,既是社会发展的指南针,也是社会转型的必然趋势。社会生产与人民需求之间关系的运动轨迹,决定了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立足点,由过去片面强调社会发展向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需求为根本转变。

二、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下国家治理现代化面临的时代机遇

站在历史新起点,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及时抓住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带来的新机遇,为制定国家治理现代化战略提供现实依据。

(一)全面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任务

美好生活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里,通常指人们在生活必需品得到满足后,会深思熟虑选择自己内心向往的生活方式。新时代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最大特点在于多元化、多层次性。从生理需求看,人们的美好生活就是收入增加、财富增长;从安全需求看,人们的美好生活就是拥有安全的生活环境、安全的食物水源、安全的生态环境等;从交往需求看,人们的美好生活就是家庭和睦、邻里友善、社会和谐;从认知看,人们的美好生活就是丰富多彩的娱乐文体活动,审美提高,精神充实;从自我实现需求看,人们的美好生活就是被平等公正对待,在法律约束下享受全面自由发展,实现个人价值。法国著名学者霍尔巴赫认为,判断一个政府是否贤明,关键要看政府是否有能力合理配置国家土地和财富,是否有智慧充分使用民力,有能力、有智慧就能保障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而这个幸福生活恰巧就是判断政府好坏的唯一依据。[7]36因此,国家要以全面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国家治理的根本价值目标。

(二)着力破除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焦点

客观地看,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带来的挑战是巨大的。从社会内部来看,经济呈高速发展态势,各要素、各领域和各层面的发展不平衡,不能完全满足人们对不同产品、不同品质的需求,社会新矛盾日积月累,民众新诉求日益显现。从社会生产环节来看,收入分配、机会分配不公,基层产业工人和农民群体收入在社会总收入中比重较低,资本要素在分配中占据优势;在交换环节中,受身份、地位、财富等因素制约,基层民众难以真正享受个体利益诉求表达等民主权利;在消费环节中,人们被物化后的价值观发生偏移。各种社会问题错综交织,国家治理现代化道路任重道远。

亚里士多德曾经善意提醒,社会动乱都常常以不平等为发难的原因。[8]234现代国家治理既要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还要解决发展不充分问题;既要以“发展性”为宗旨,又要以“人民性”为依归。因此,国家治理聚焦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要以质量优势提升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均衡分配公共资源、产品、服务,着力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明确国家治理内容的新热点、新难点与新焦点。

(三)发动社会力量形成治理合力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动力

从本质上看,国家治理过程就是国家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物,优化配置公共利益,稳定公共秩序的过程。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最大限度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社会共治,齐心协力,才能让全体人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一方面,改革开放带动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同时也孕育新的社会治理力量。作为现代公民的权利意识不断增强,迫切需要能够代表自身利益的社会团体或组织,在政治上为其表达合理诉求搭建平台,在经济上为其谋求利益提供机会。另一方面,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和心态发生重大变化,解决纠纷的方式发生偏好。人民群众由过去当事人自行协商转向找权威第三方组织调解或裁决,推动基层公共组织不断发展壮大。社会主要矛盾转变调整国家功能的实现方式,以共识、信任、协商为基点,在多元共治体系中与民众达成合作。

三、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下国家治理现代化战略的路径选择

(一)以完善现代国家功能为依托,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1.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现代化的实现程度。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党的制度调适力,确保党在国家治理过程中起到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第一,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党的执政理念与国家治理理念之间具有高度重叠性和耦合性,党的执政理念创新是牵引国家治理理念现代化的重要引擎。[9]近年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生态文明”等执政理念为国家治理指引了前进方向,特别是保障人权、重视人的幸福追求、倡导自由、民主、平等、法治等现代政治价值,成为中国共产党创新执政理念的具体实践。第二,提高党的决策水平。中国共产党要始终站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抓住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重大战略问题,统筹布局,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第三,开创党建新格局。党要巩固执政基础,不仅在工农阶级中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而且积极吸纳社会新生阶层的精英分子入党,与新生阶层建立常态化、制度化、程序化联系机制,拓展国家治理空间,充分发挥党在新兴社会阶层和新社会组织中的政治核心作用。

2.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

政府机构的配置体系一定程度上决定国家公共服务的供给品质和均衡程度,构建现代政府治理架构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议题。第一,事关民生重要部门,在机构和编制上予以倾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折射出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共服务要求越来越高,要对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教育、就业、社保、环境、医疗等民生部门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第二,转变政府职能,“瘦身”政府机构。通过简政放权、放管服结合,进一步优化审批权力,凡是市场自行可以调节的领域,凡是社会组织自律可以解决的问题,凡是公民法人自主可以应对的事项,一律要把权力返还给市场、社会组织以及公民法人。第三,积极推行“大部制”机构改革,完善政府管理体制。以“大职能、少机构、宽领域”为发展方向,建立统一安排、协调合作、行政高效的政府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过去部门林立、职权交叉、执法困难的顽疾。

3.提高公共组织的社会治理能力

公共组织可以迅速动员社会群众、整合社会资源、提供社会服务,成为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主体。第一,完善公共组织的运行机能。从社会治理功能出发,为公共组织发展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以及优质的内部资源,重视公共组织的非营利性服务,为社会组织提供更多支持。第二,突破公共组织发展的制度壁垒。规范公共组织独立运行机制,避免政府进行过多行政干预,确保公共组织依法依规、独立自主行使治理职能。第三,分类引导公共组织规范发展。以共青团、妇联为代表的全民性团体,政府要让渡其一定的公共服务权力,重点监督其服务成效;基金会、协会等专业类公共组织,政府通过购买公共服务,与其进行战略合作,重点为其扩大经营活动提供支持;对于基层民间组织,政府要利用法律引导其规范发展,明确其权利与责任,促进理性成长。

(二)以“五位一体”为战略布局,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赋予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内涵,具体来说,凝结在“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

1.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现代经济可以创造富足的物质资料,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保障。一要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及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降低高污染、高消耗、低产能产业比重,提高低污染、高效率、高产出新型产业比重,以竞争力为核心,引领现代产业结构大发展。二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集中社会资源,协同推进城镇化,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现代化,帮助农民增收。三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方式,逐步缩小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发挥“一带一路”作用,打通内陆与外界的联系通道,形成西部大开发格局,促进各区域经济互联互通,进一步加强生产要素有序流动。

2.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10]168在我国,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社会冲突提供了政治保障。一要思想上树立人民主体意识。实践证明,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状,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必须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解决发展失衡带来的政治与社会问题,这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二要完善与发展各项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政治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稳定政治格局、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保证。要广泛吸纳民主党派人士,发挥参政议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职能。

3.以文化自信引领文化新发展

文化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价值导向作用。要解决好社会主要矛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要推进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要重铸中华文化新活力,必须着眼于新时代新形势,坚定文化自信,把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变革相适应、与人民群众迫切需要相协调,敢于创新、勇于创造,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实现社会主义强国之梦。二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融入到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道德建设中,建设充满活力又秩序井然的现代社会。三要加大文化创造,为社会大众提供高质量、多形式、多层次的文化产品。引导社会主体公平参与文化市场竞争,创作丰富的文化作品,构建丰盈的精神家园,让文化成为人民群众的“舒心剂”,让文化产业成为人民群众的“聚财盆”,让文化活动成为人民群众的“健身器”。

4.保障和改善社会民生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价值追寻。[11]一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因地制宜,调整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缩小区域教育差距,推动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接受公平、高质量的教育。二要推进医疗卫生保障机制建设。政府要加大对公共卫生、医保、医药研发的财政投入力度,特别要向中西部贫困地区、农村落后地区倾斜投入,力争在大病保险领域实现突破,减少“同病不同治、同病不同报”现象,实现医疗资源一体化,避免贫困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三要提高就业质量。利用市场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潮流化就业需求;依据市场需要,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人才向技能化、专业化、市场化趋势发展。四要加大住房保障。及时掌握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变化,严格执行“限地价、控房价”管控原则,制定差异化房地产政策,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住房需求,确保房子回归“用来住、不是用来炒的”。

5.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宜居生活环境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环境需求。一要严格执行绿色发展理念。创新社会生产新模式,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将生态优势与经济转型深度结合,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二要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利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生态文明理念,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反对环境污染、创建美好生态”的绿色行动。三要增加生态公共产品供给。政府要主动作为,提高生态服务能力,丰富生态公共产品种类,科学制定生态公共产品价格,让人民群众有能力消费生态公共产品。四要推进乡村绿色发展。立足于农民生活生产问题,建设与改造农村的基础设施,解决好农村饮水、排污、灌溉等问题,助力农业农村早日实现现代化。

(三)以社会机制调适为突破口,逐步构建现代社会秩序

1.调整收入分配机制

收入分配不公问题严重阻碍人民追求美好生活,解决好这一问题,是现代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首先,继续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理顺收入分配关系,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快实现社会收入的公平分配。其次,努力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发展社会救助和慈善福利事业,为弱势群体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发挥保障性收入的调控作用。再次,有效调节过高收入。打破行业垄断,消除市场壁垒,促进行业内部公平竞争。改革和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个人财产申报制度,通过征收个人所得税、房产税、遗产税等政策抑制高收入所得,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骗贷骗汇、走私、诈骗、制假贩假等违法敛财行为。

2.完善利益协调机制

利益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社会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充分引发区域利益差异、群体利益差异,协调好这些利益差异是国家治理现代化亟需解决的问题。首先,引导多元化利益观念。加强宣传教育,帮助人们树立合理合法、公平公正的利益观,及时引导处理好利益关系。其次,建立健全有力的利益约束机制。利益约束通常有道德和法律两种手段,国家治理层面重点强调运用法律约束人们的求利行为,使法律成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良法。再次,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根据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坚持适度、公平与效率兼顾、循序渐进原则,对改革过程中的利益受损者与牺牲奉献者进行利益补偿,确保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以利益补偿带动发展。

3.创建社会共治机制

共治是治理主体各司其职、相互合作、权责统一的系统运作过程,旨在为人民群众谋求公共利益最大化。首先,树立社会治理新理念。要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关键要从过去“政府本位”转变为“社会本位”。政府要通过调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公民积极性,让其主动扮演社会治理中的角色,自觉承担各自职责。其次,用立法保障多元主体参与权。政府与群众之间权力不对等、群众内部贫富悬殊、政府内部公权滥用等问题突显,致使社会共治机制运行动力不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通过立法,用刚性法律法规,从制度上明确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事项的方式、范围、内容与权利,惟有如此,才能够实现各社会治理主体的深度参与。再次,搭建共治新平台。建立畅通的诉求渠道,使人民群众有机会反映问题,特别是在污染防治和精准脱贫攻坚战中,要建立信息公开机制,发挥群众监督权,切实落实多元主体的治理行动。

猜你喜欢

现代化群众国家
边疆治理现代化
多让群众咧嘴笑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