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创新文献综述

2019-02-21黎友焕吴锦梅

关键词:产学研协同主体

黎友焕,吴锦梅

■管理学

协同创新文献综述

黎友焕,吴锦梅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5)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渐加快,协同创新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成为实现一国或地区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核心动力,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或地区的关键性工作。本文试图对国内、外协同创新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梳理,通过数据库检索,从协同创新的概念、机制、影响因素及绩效研究四个方面对国内外的文献进行梳理与评述,并对现有的研究成果存在问题进行总结,指出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以期对协同创新的研究有所促进,进而推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

协同创新机制;影响因素;创新绩效

一、引言

在信息经济时代,协同创新是促进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力。创新就是以最合理的投入创造出最大化的效益,使要素资源的利用达到最优化、要素配置更适宜。当前,技术创新模式已经从传统的、单一的直线型创新模式逐步向系统化、融合化的协同创新模式转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就明确提出,“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企业、政府、高校及相关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联结协同创新的能力”。

从单个主体的直线型创新到多主体的协同创新,从协同创新的概念、动因、运行机制等研究到协同创新模式、绩效评估衡量等研究,学术界对其关注度不断加强。截至2018年底,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以协同创新为主题的中英文文献共有7238篇(2016年为1217篇,2017年为1079篇,2018年为950篇)。本文在梳理和比较分析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CNKI数据库、Web Of Science数据库对国内外协同创新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试图对协同创新的概念、机制及相关研究进程等进行综合梳理及评述,期望能为将来的研究提供思路及参考。

二、协同创新的概念界定

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写道:“创新就是在生产体系中引进生产条件和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其实质就是建立一种新的供应函数,从而获取潜在的生产利润”[1]。在熊彼特创新理论开创之前,人们对创新概念的理解仅单一地从科学技术的革新及经济发展的交叉视角出发,论证创新是如何推动一国经济发展。而在创新理论明确提出后,创新这一主题被许多国内外学者研究分析,协同创新的概念也随之兴起。安索夫在《多元化策略》()中提出协同的概念,他指出,协同是指在企业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实现企业之间共生共长的一种关系,其协同公式是2+2=5,表明企业整体的价值大于企业各独立组成部分价值的总和[2]。哈肯在物理激光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在复杂系统中各子系统间的协调、同步与合作,有助于达到各子系统之间有序化发展并产生一定稳定结构的结果,其协同公式是1+1>2,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3]。创新理论及协同理论的引入和广泛应用,使协同创新研究具有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此后,协同创新被许多国内外学者就其内涵、动因、运行机制、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实证分析。

协同创新理论认为各创新主体要素进行系统优化、合作创新可以更好地进行资源优化配置,提升创新效率。但协同创新理论片面地侧重于研究协调创新因素,由此区域创新体系和国家创新体系开始得到学术界的关注。库克创造性地提出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这一体系强调系统间通过垂直或水平模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4]。而梅特卡夫认为国家创新体系强调各参与主体构成网络机构,以启发、引进和扩散新技术来实现一系列共同的社会和经济目标[5]。埃茨科威兹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著名的三螺旋理论,即企业、政府与高校是构成社会内部创新制度环境的三大重要要素,它们在创新过程中密切合作,形成三种力量相互交叉、互为影响的三螺旋关系[6]。这一理论的提出为研究协同创新提供了新范式,弥补了传统协同创新研究理论的不足。

在国内,学者们对协同创新概念的界定也有不同程度的研究。许庆瑞认为其实质就是通过制度、技术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协同创新行为[7]。从企业与外部环境的视角下,胡恩华、刘洪通过分析集群外环境如何对产业集聚企业产生影响,指出协同创新就是集群创新企业与群外环境之间既相互竞争、制约,又相互协同、受益,通过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企业自身所无法实现的整体协同效应的过程[8]。基于协同创新的过程视角分析,陈劲和阳银娟认为协同创新是企业、政府、高校及科研机构以知识增值为核心,将创新主体和资源进行无障碍流动的过程[9]。范群林从社会网络角度指出,协同创新是在创新网络化过程中,政产学研四方基于彼此之间信任,为完成共同目标而产生联结合作[10]。从协同创新的研究方法上看,大多文献基于三螺旋理论、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等,通过Cite space、DEA分析法及文献计量法等范式对协同创新做进一步研究。例如,艾晓玉、尹继东基于CAS理论,认为协同创新是以建立官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生态系统为目标,涉及众多相关部门与机构,多阶段、多层次的协调配合,由经济、科技、市场、文化、服务等因素驱动的复杂适应性系统[11]。宋伟等学者从CSSCI数据库检索,应用cite space软件进行文献分析,总结得出协同创新的本质,即政产学研等主体在风险共担、利益分享、协同合作的基本原则下,实现科学整合区域创新资源,优势互补[12]。

从整体上看,国内外学者对协同创新概念及内涵的研究较深入,但对基础概念的把握还没有达成广泛认可的理解。例如,以经济学视角为立足点,最初的协同创新的定义是基于政府、企业和学研等创新主体从各自的短期利益出发进行合作;而目前多数学者则基于政产学研合作的长期目标即追求各方的长远利益,从网络化、复杂系统等角度进行界定,这就导致了对于协同创新概念的理解出现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

三、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在经济学领域中,协同创新机制是“指在协同创新复杂系统中各要素间产生的内在规定性和控制方式,是促使系统整体良性循环的规则和程序的总和”[13]。对于协同机制方面的划分,学者们给出了不同的观点。根据文献梳理,本文基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类剖析。

(一)基于不同主体视角下的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从创新企业的角度,持续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是促使企业创新的根本动力,其根源就在于对经济利润的攫取,这是协同创新的最根本动力。解学梅、徐茂元认为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以较少的资金、人力等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效果是其进行协同创新的首要目的,而促使企业参与协同创新的基础是公平的成果分配机制及成本分担机制[14];对于从事信息产业等新兴企业而言,刘磊、孙雁飞、朱金龙将协同创新机制分为动力协同机制、利益协同机制、知识管理协同机制这三个方面分析,指出动力、利益、知识管理的协同是构成和保障企业协同创新的关键[15];对于企业内部而言,乔范尼和安东尼奥认为,企业协同机制由实现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构成[16]。同时,解学梅、方良秀基于企业内环境分析,提出企业协同创新机制可分为获取外部资源、实现成本共担和风险共享以及提高企业绩效[17]。

从政府的角度,有序的市场竞争和弥补市场失灵是政府参与协同创新的主要目的。吴洁等学者通过构建政府参与的三方演化博弈支付矩阵,认为协同创新机制由合作成本机制、利益分配机制、惩罚机制组成,政府通过税收政策、价格管控、财政补贴等措施来对市场进行奖惩,对企业、学研方进行政策层面的支持及引导,从政策上促进产学研合作向纵深发展[18];李恩极、李群运用合作博弈及建立厂商模型,研究得出在政府主导下,通过协调企业与学研方,提升社会整体福利,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低效率[19];周开国、卢允之、杨海生通过建立基准模型,提出政府应尽最大努力建立好金融服务体系,提高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鼓励企业进行横纵向合作,从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20];白俊红、卞元超基于政府对协同创新的支持力度测算(R&D资金补贴、税收优惠政策、信贷补贴),指出在政府的支持下,经济发展、人才要素集聚、创新环境优化等对协同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1]。

从学研方的角度,追求技术革新是学研方最直接的动力。解学梅、左蕾蕾、刘丝雨从高校与企业的关系入手,将协同机制划分为文化相融机制、技术互补机制以及成本利益分配机制[22]。冯海燕在结合高校与企业等创新主体的合作上提出协同创新机制包括合作协同机制、融资创新机制、激励创新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认为高校通过参与协同创新,有利于缓解教育与科研、社会的分离现状,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及为社会培育一批高素质人才[23]。薛传会在论述高等院校协同创新战略时强调协同创新机制由组织管理、利益分配、资源共享、信息沟通构成,通过跨学科研究及平台建设,全方位地对高校进行改革,推动协同创新进一步发展[24]。叶仕满认为学校及科研机构与企业全面合作,构建学科、产业集群新模式,有利于实现校企间的双赢[25]。

(二)基于不同理论视角下的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从理论的视角上看,陈红喜以“三螺旋”理论为支撑点,将政府、高校、企业这三个不同的价值体系统一,形成行政领域、知识领域和生产领域的三力合一,这一合力促使政产学研四方进行协同创新,并在协调运行中建设权、责、利为一体的责任体系[26]。徐梦丹、朱桂龙、马文聪从博弈论的角度出发,认为企业、政府及学研机构等参与协同创新的动力是为了充分各合作方的资源互补,共同参与某项创新活动,共同分担利益所得及风险分担[27]。胡昌亭、李玲基于TIM理论视角,将协同创新机制分为创新主体成员协同机制、人才培养协同机制、科研管理协同机制、科研成果协同机制[28]。王进富等学者运用协同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探讨,并将渠道协同、驱动力协同及知识管理协同相融合形成新的协同创新机制[29]。基于知识理论视角上看,在知识整合方面,西蒙和大卫认为是对于来自不同来源、内容等资源进行获取、选择、分析、配置后,通过重组及有效融合并对各主体原有资源体系进行架构的过程[30]。从知识要素看,阿密特和休梅克认为协同创新机制的形成需要经过要素识别、要素资源选取及要素资源的开发及联合这三个过程[31]。在知识中介方面,菅利荣认为协同创新机制就是以知识、要素资源等自由流动为沟通媒介,发挥知识的重要作用,使创新主体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实现价值增值[32]。在知识视角下,学者更多注重资源与知识要素结合,研究创新主体间的联动作用。

从总体上看,协同创新机制研究主要从不同主体视角及不同理论视角进行切入,为协同创新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学者们综合运用不同的理论,深入剖析促使不同行为主体进行协同创新的目的,对协同创新理论层面进行探索,试图从中找到协同创新机制如何在实际中发挥作用的方法,但从学者们的研究来看,协同创新只有在创新主体中实现有效协同配合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同时对于不同角度下的协同创新机制研究缺乏实证支撑,对于各机制中的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也缺乏加以论证。

四、协同创新影响因素研究

国内外学者对协同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也日益丰富,多角度、多层次地对其内容进行剖析,分析了协同创新影响并作分类。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将协同创新影响因素归纳为协同创新环境、协同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和协同创新主体间的沟通三要素。

(一)协同创新环境

戈巴蒂和安布拉在经过研究基础上,将跨职能开发组织内部间的合作与竞争视为影响协同创新的影响要素[33]。董媛媛等学者构建协同创新中心知识扩散模型,将协同创新环境中各网络节点视为重要影响因素,认为协同创新中心扩散网络平均路径越短,越有利于技术、知识、资金等资源的扩散输出[34]。阮平南、魏云凤、张国红在运用解释模型基础上,将影响因素划分为4个维度:以市场环境及政策支持为外部影响因素,以个体协同意愿及协同能力为个体影响因素,以利益分配、信任及沟通等为直接因素,以权责分配、市场环境及政策支持为中坚影响因素[35]。毕雅格认为协同创新的优化不仅依赖于协同创新网络的开放程度,还与协同环境、知识距离和制度等有关[36]。罗曼指出宏观的创新环境对跨组织的协同创新具有正面影响,政策、技术等因素也影响着创新范式的发展[37]。

(二)协同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

在政产学研协作中,各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是一个核心问题,对知识的吸收能力尤其重要,这也表现在创新能力的吸收上。马辉、王素贞、黄梦娇在协同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将企业集群、要素利用、知识产权、技术进步及知识转移认为是关键影响因素[38]。费治认为政产学研主体在进行协同创新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新知识,同时加快高校及科研机构的技术产出及学术成果产出[39]。沃拉和哈密瑞认为在协同创新中,创新主体通过对外部要素的获取、利用,运用技术将要素资源进行成果转化,使其形成新的资源或成果[40]。范裴、杜德斌等学者通过构建能力结构模型,分析创新主体能力结构耦合度,得出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优于中、西部企业及学研方的结论,并表明各创新主体应在最大化利用本区域的要素资源前提下,实现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41]。

(三)协同创新主体间的沟通

在协同创新过程中,沟通对一个创新主体能否取得效益最大化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效、及时的沟通对企业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协同创新也具有重要影响。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各参与主体通过不定期的沟通可以加强彼此之间的感情,对矛盾的化解也起到积极的作用。总体上看,协同创新是一个“沟通-协调-合作-协同”的过程。刘春艳、马海群基于采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建模方法基础上,得出渠道丰富性、信任程度、输出意愿等因素对创新主体之间进行沟通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42];学习知识的模糊性及匹配度较差则不利于创新主体进行交流。赵德武根据投入-产出模型,从创新主体的使命、技术及人力等内部因素出发,阐述了协同创新成员间密切沟通的重要性[43]。

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来看,对于协同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切入角度不尽相同,主要都围绕着协同创新的内外部环境、技术、知识的协调与整合等角度进行。但不足的是,对于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是为绩效研究做铺垫的,而在文献中较少体现出影响因素与绩效研究之间的因果关系。

五、协同创新绩效研究

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充分利用协同创新这一平台,有利于创新主体争取实现更大的利润。协同创新绩效是指在一定的协同创新环境下,协同创新各方投入和产出的统一体。在分析协同创新绩效上,学术界也有不同的见解。

从构建绩效评价体系上看,西蒙以系统理论为入手点,以设立输入与输出要素矩阵为研究方法,技术、社会影响及管理为输入要素轴的组成因子,创新、知识共享为输出要素轴的组成因子,深入分析以上5个因子在协同创新过程中的作用[44]。伯格提出协同创新绩效评价模型,该模型通过构建要素转化过程的输入及输出的指标评价体系,全面地将合作关系、信息共享等纳入指标评价体系,从而有依据地衡量各指标对绩效的影响[45]。杨玉桢、李姗基于因子分析法的角度,构建协同创新绩效评价体系,得出学研方创新能力和参与度的占据程度最高,协同创新能力在绩效评价中也较为重要[46]。常路等学者以社会网络、联盟管理理论为基础,构建以政府合作、组织联盟及网络中心性三要素的绩效评价体系,得出学研机构间的联合与协同创新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47]。

从协同效果上看,解学梅、刘丝雨认为战略联盟模式、专利合作模式、研发外包模式、要素转移模式均与企业创新绩效和企业协同效应正相关[48]。李鹏、李美娟、陈维花认为R&D投入对创新科技绩效及创新经济绩效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49]。王帮俊、吴艳芳通过构建评价协同创新绩效的投入和产出指标,得出在绩效评价体系中我国东中西部的整体协同创新能力并不明显,且具有显著的地域性[50]。基于知识网络视角下,张志华等学者认为协同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正向的积极影响,协同环境对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有显著影响,并在二者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51]。

基于当前的协同创新绩效评价文献,梳理分析后发现多数研究者是基于网络化理论或复杂系统理论建立评价模型,通过构建投入-产出评价体系对协同创新绩效进行评价,这可能是由于通过构建指标评价体系能更清晰地衡量协同创新的绩效。

六、结语

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和文献梳理,可以发现学术界对协同创新的研究在研究主体上体现出丰富性;在研究内容上展现出多样性;在研究方法上既有采用规范研究,也有实证研究,同时也有对协同创新系统进行动态演示并作博弈分析。以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博弈论、复杂系统、社会网络等协同创新理论,学者们围绕协同创新的概念、机制、影响因素及绩效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需要引起注意的是,通过分析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虽然大多数文献对协同创新的概念、机制、影响因素、绩效评价等理论层面的研究有较深入的认识,但对于协同创新各主体、各要素是如何进行有效协同联动的协同度评价的论文仍较少。另外,关于研究协同创新主体之间如何进行创新协同的文章涉及不多,其中大部分都没有将协同创新与合作创新、产学研创新及政产学研创新区分开来。希望未来研究能将协同创新主体间的协调度纳入视野,采取恰当的理论及研究方法,分析各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机制及影响因素、构建协同度评价体系、协同创新主体间的协同度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等内容,进行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从而形成更完整的理论认识。

[1] SCHUMPETER J A.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M].Ca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12:25-36.

[2] ANSOFF.Strategies for Diversific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57,35(5):113-124.

[3] 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凌复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9-21.

[4] COOKE P.Regional Innovation:Institutional and Organization Dimensions[J].Research Policy,1992,26(1):156-171.

[5] METCALFE S.The Economic Foundations of Technology Policy:Equilibrium and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s[M]//Hand-book of The 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Oxford:Blackwell,1995,14(1):14-19.

[6] ETZKOWITZ H,LOETLEYDESDORFF.The triple helix 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relations:a laboratory for knowledg-based economic development[J].EASST Review,1995,14(1):14-19.

[7] 许庆瑞,谢章澍.企业创新协同及其演化模型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4(3):327-332.

[8] 胡恩华,刘洪.基于协同创新的集群创新企业与群外环境关系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7(3):23-26.

[9] 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30(2):161-164.

[10] 范群林,邵云飞,尹守军.企业内外部协同创新网络形成机制———基于中国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的案例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4,32(10):169-179.

[11] 艾晓玉,尹继东.协同创新的动态演进机制——基于CAS理论的分析框架[J].科技管理研究,2015,35(18):161-165.

[12] 宋伟,康卫敏,赵树良.我国协同创新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基于CSSCI(1998-2017)数据[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8,39(6):226-234.

[13] 解学梅,左蕾蕾,刘丝雨.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模式对协同创新效应的影响——协同机制和协同环境的双调节效应模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35(5):72-81.

[14] 解学梅,徐茂元.协同创新机制、协同创新氛围与创新绩效——以协同网络为中介变量[J].科研管理,2014,35(12):9-16.

[15] 刘磊,孙雁飞,朱金龙.我国信息产业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9,23(6):90-93.

[16] SCHIUMA GIOVANNI,LERRO ANTONIO.Knowledge-based capital in building regional innovation capacity[J].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08,12(5):121-136.

[17] 解学梅,方良秀.国外协同创新研究述评与展望[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5,27(4):16-24.

[18] 吴洁,车晓静,盛永祥,等.基于三方演化博弈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9,27(1):162-173.

[19] 李恩极,李群.政府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利益分配机制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8,30(6):75-83.

[20] 周开国,卢允之,杨海生.融资约束、创新能力与企业协同创新[J].经济研究,2017,52(7):94-108.

[21] 白俊红,卞元超.政府支持是否促进了产学研协同创新[J].统计研究,2015,32(11):43-50.

[22] 解学梅,左蕾蕾,刘丝雨.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模式对协同创新效应的影响——协同机制和协同环境的双调节效应模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35(5):72-81.

[23] 冯海燕.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机制创新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4(8):74-78.

[24] 薛传会.论高等学校的协同创新及其战略重点[J].高校教育管理,2012,6(6):24-29.

[25] 叶仕满.协同创新:高校提升创新能力的战略选择[J].中国高校科技,2012(3):16-19.

[26] 陈红喜.基于三螺旋理论的政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24):6-8.

[27] 徐梦丹,朱桂龙,马文聪.产学研协同创新动力机制分析——基于自组织特征视角[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6):9-13.

[28] 胡昌婷,李玲.基于TIM理论视角下的协同创新中心运行机制之构建[J].行政与法,2017(12):85-91.

[29] 王进富,张颖颖,苏世彬,等.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个理论分析框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16):1-6.

[30] SIRMON D G,HITT M A,IRELAND R D.Managing Firm Resources in Dynamic Environments to Create Value:Looking Inside the Black Box[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7,32(1):273-292.

[31] RAPHAEL A,PAUL J H S.Strategic Assets and Organizational R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3,14(1):33-46.

[32] 菅利荣.国际典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2,6(5):6-11,32.

[33] SHAHLA G,JOGN D’AMBRA.Modeling High-Quality Knowledge Sharing in cross-functional software development teams[J].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Management,2013,49(1):138-157.

[34] 董媛媛,卢斌斌.行业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知识扩散网络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9,35(20):1-15.

[35] 阮平南,魏云凤,张国红.企业创新网络创新协同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6,36(21):1-5,11.

[36] BJERREGAARD T,MAHADEVAN S.A survey of research and practices of Network-on-chip9[J].Acm Computing Surveys,2006,38(1):1.

[37] MARTINEZ R J A,GAMERO J,TAMAYO J A.Analysis of innovation in SMEs using an innovative capabilitybased non-linear model: A study in the province of Seville (Spain)[J].Technovation,2011,31(9):459-475.

[38] 马辉,王素贞,黄梦娇.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建筑产业联盟协同创新影响因素分析——以京津冀地区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8,38(15):170-176.

[39] MUHAMMAD F.An empirical study of university-industry R&D collaboration in China:Implications for technology in society[J].Technology in Society,2013,35(3):191-202.

[40] VUOLA O,ARI-PEKKA H.Mutually benefiting joint innovation process between industry and big-science [J].Technovation,2006,26(1):3-12.

[41] 范斐,杜德斌,游小珺,等.基于能力结构关系模型的区域协同创新研究[J].地理科学,2015,35(1):66-74.

[42] 刘春艳,马海群.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影响机理的实证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8,41(4):87-93.

[43] 赵德武,协同创新中心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校科技,2014(1):14-16.

[44] PHILBINS.Measuring the performance of research collaborations[J].Measuring Business Excellence,2008,12(3):16-23.

[45] VANDEN B,LARRY G,PAUL D.The strategic value of new university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on exclusivity of licensing transactions:An empirical study[J].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08,33(1):91-103.

[46] 杨玉桢,李姗.基于因子分析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评价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9,49(3):21-28.

[47] 常路,汪旭立,符正平.高校及科研院所机构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社会网络的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9,39(14):100-108.

[48] 解学梅,刘丝雨.协同创新模式对协同效应与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J].管理科学,2015,28(2):27-39.

[49] 李鹏,李美娟,陈维花.企业R&D投入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9,35(2):183-185.

[50] 王帮俊,吴艳芳.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评价——基于因子分析的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8,38(1):66-71.

[51] 张志华,王红月,杜万恒.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网络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9,40(2):151-157.

Literature Review o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LI YOUHUAN, WU JINMEI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s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with the gradual acceleration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t serves as an important approach and impetus to the coordinate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a country or a region. It is also the top priority to build an innovation-oriented country or region. This paper sorts out literatures related to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It reorganizes and comments on relevant literatures at home and abroad through database retrieval, from the definition, mechanism, influence factors and performance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Meanwhile, it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of current research findings and points out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It aims at further researches o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ontribut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on-oriented country.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mechanism; influence factor; innovative performance

F124.3

A

1008-472X(2019)04-0001-07

2019-08-28

黎友焕(1971-),男,广东汕尾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科技创新,世界经济、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贸易、热钱;

吴锦梅(1996-),女,广东揭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技创新。

本文推荐专家:

赵景峰,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世界经济、政治经济学。

喻卫斌,广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区域经济。

猜你喜欢

产学研协同主体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