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乡村治理中新岭南精神的时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1
2019-02-21谭玉甜刘淑兰
谭玉甜,刘淑兰
(福建农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习近平指出:“中国优秀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的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1]”。新岭南精神深深扎根于源远流长的岭南文化,在广东现代化进程中结合时代的发展需求,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精髓,逐渐形成的具有岭南特色的文化。新岭南精神为广东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助推广东经济总量在全国各省份的竞争中脱颖而出,2017年广东经济总量逼近9万亿元,稳居全国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广东乡村治理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许多新问题、新挑战,这对于广东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带来较大的影响。2018年10月23日,习近平在广东调研指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推动广东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缩小广东城乡发展差距的重大抓手。目前广东乡村治理存在治理主体的弱化、治理方式的民主性不强和治理对象复杂化等问题。弘扬新岭南精神,充分发挥其对广东民众的引导、塑造、激励、规范的作用,对于推动广东早日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走出一条具有广东特色的社会主义振兴乡村道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岭南精神是对传统岭南精神的继承与发展
新岭南精神是新岭南文化的精髓。何为新岭南文化?新岭南文化是在继承和弘扬传统岭南文化精华的同时,立足于广东发展的时代需求,不断融合世界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逐渐形成具有鲜明时代和地域特色的文化。精神是文化核心价值的集中体现。因此,新岭南精神逐渐体现出开放包容、创新进取、民主法治、务实敬业等精神。新岭南精神是传统岭南精神继承与发展的新成果。
首先,新岭南精神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了传统岭南精神的精华。优秀传统岭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新岭南精神的文化根基。传统岭南文化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看,传统岭南文化泛指粤港澳、桂、琼等地区的传统文化;从狭义上看,传统岭南文化是指广东范围内的历史文化,主要包括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和客家文化。学术界一般认为广东地区是传统岭南文化最正宗的地区[2],笔者也将从狭义的角度出发对新岭南精神进行研究。翻开历史的长卷,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之前,岭南本根文化已经独立发展了至少十多万年,这是传统岭南文化最深刻的根基[3]34;在青铜器时代已有百越文化传入广东;中原地区战乱不断,致使一部分怀揣着丰厚的中原传统文化的中原人迁徙至岭南;自秦统一天下以来,岭南地区就开始与海外联系,深受海外文化影响。因此,岭南传统文化是由岭南本根文化、百越文化、中原传统文化和海外文化相互碰撞、交错,形成具有岭南地域特色的文化,具有重商性、开放性、兼容性、多元性、创新性、务实性、享乐性和直观性等特征[3]19-24,逐渐体现出兼收并蓄、敢为人先、重商重利、务实进取等传统岭南精神。在广东现代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新岭南精神批判继承传统岭南精神,弘扬传统岭南精神中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精神。如20世纪末广东勇当改革开放的先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试验田;珠三角地区允许大批外国资本家前来投资办厂并开始雇佣工人;深圳最早开展投机性、风险性较大的证券交易业务[4];融纳大批的南下外来工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广东打造了一个世界级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等一系列成果,充分展现了对传统岭南精神的开放包容、敢为人先、务实等精神的继承。
其次,新岭南精神扎根于广东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发展了传统岭南精神。按照传统唯物史观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包括文化上层建筑的观点,经济基础是文化观念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物质源泉和实践基础[5]。传统岭南精神服务于中国古代旧社会的经济基础之上,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广东在现代发展过程中,由于经济基础的不断变革,上层建筑也随之不断完善。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试验田。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使广东经济总量自1989年起就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多元思想文化不断融合、碰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愈加强烈,促使广东上层建筑不断进行完善。如2005年广东着手构建“富裕、公平、活力、安康”的和谐广东;2011年广东开始积极推进建设“法治广东”;2016年广东村务监督委员会基本实现全覆盖等。由此可见,在广东现代社会发展的实践中都显示出人民对民主、法治和科学等思想的追求,是对传统岭南精神的发展。
综上所述,新岭南精神不是凭空而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其文化根源,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其实践基础。新岭南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和地域特色,成为推动新时代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
二、广东乡村治理中新岭南精神的时代价值
新时代呼唤新思想,新思想孕育新作为。新岭南精神是新时代发展的产物,能够在意识形态上对广东乡村治理工作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新岭南精神具有引导、塑造、激励、规范等功能,能够影响人的价值观念、激发人的创新意识、调整人的行为模式。因此,新岭南精神对广东乡村治理的时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为培育一支“一懂两爱”的乡村干部队伍提供精神力量。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必须培育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6]22”。培养一支“一懂两爱”的乡村干部队伍,是新时代广东乡村治理的重要保证。用新岭南精神武装广东乡村干部队伍,让广东乡村干部树立务实敬业的工作态度,树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职业理念,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为乡民服务,激发乡村干部最大的工作才能,为实现广东乡村治理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如广东广州朱村村的一名优秀村官朱展科,以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带动身边的村干部,积极投身于农村基层工作,不仅使乡村工作高质高效地顺利完成,还赢取乡民的赞赏和爱戴,朱村村还被评为“2016-2017广东省文明乡村”;广东梅州大麻镇小留村是梅州市首个广东省“宜居村庄示范点”,该村的乡村干部坚守“为民谋利益”的理念,通过“政府引导、群众监督、乡贤出资”和“五个统一”建设管理模式,打造一个幸福、美丽、和谐的充满客家风情的乡村。
其次,为打造有竞争力的乡村产业提供思想源泉。2018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产业兴旺发展既是支撑乡村振兴的源头,更是引领乡村振兴的潮头。”创新是乡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和重要源泉,是提升乡村产业竞争力的必要手段。新岭南精神蕴含敢为人先、创新进取的品质,是新时代广东乡村培育特色产业的精神动力。因此,弘扬新岭南精神,积极培养广东乡村干部和乡民创新进取的品质,激发乡村干部和乡民的创新能力,因地制宜地创新乡村产业的发展模式、发展技术和发展思路,促进广东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广东乡村经济增长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如广州市最北的莲麻村,森林覆盖率高达90%,通过利用自身乡村的生态优势,创新发展生态旅游业,促使莲麻村从昔日的重点贫困村,一跃成为“广东十大明星小镇”。
再者,为培育开放包容的品质提供价值引领。习近平曾指出:“坚持开放包容,为促进共同发展提供广阔空间……我们要秉持开放精神,积极借鉴其他地区发展经验,共享发展资源 ”。古人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开放包容是促进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的精神力量,是建设和谐文明的新时代广东乡村的重要前提。发扬新岭南精神,培养广东乡村干部和乡民开放包容的心态。引导广东乡村干部以博采众长的学习心态积极采纳其他乡村治理的优秀经验,提升广东乡村治理能力水平,培养广东乡民以包容的心态吸纳现代社会先进文明,推动人们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营造和谐文明乡村氛围。如广东梅州蕉岭县九岭村,用开放包容、谦虚的心态积极学习探索ppp模式,焕发社会参与的积极性,打造一个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客家乡村;广东韶关新丰县秀田村,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倡导培育和谐包容的品质,引导群众形成良好乡风,使秀田村成为广东省远近驰名的和谐村。
最后,为满足乡民美好生活需求提供文化滋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6]8”。从需求层次来看,社会性需求位列第二,仅次于物质需求,主要包括社会安全的需要、社会保障的需要和社会公正的需要等,因此满足乡村社会需求也是实现美好生活追求的目标之一。积极宣扬民主法治的新岭南精神,提升广东乡村干部和乡民们民主法治意识,落实民主法治的教育宣传活动,为构建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新时代广东乡村奠定思想基础。如广东肇庆市高要金渡水边社区通过建设水边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公园等,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法治宣传,使民主法治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升乡民的民主法治意识,并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的称号。
三、广东乡村治理中新岭南精神时代价值的实现路径
新岭南精神对广东乡村治理的价值理念、产业发展、和谐稳定、工作作风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经济效益、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广东乡村治理中要充分发挥新岭南精神的文化功能,推动广东早日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最终达到振兴乡村的宏伟目标。
(一)以开放包容的精神重塑乡村治理的灵魂
开放包容是推动乡村文明进步的关键,是重塑乡村治理灵魂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将开放包容的中国精神融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呼吁世界各国遵循开放包容的精神创造人类美好未来[8]。新岭南精神涵养着开放包容的美好品质,是乡村与城市、乡村邻里之间和谐相处的思想灵魂,是乡村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现今广东乡村社会出现邻里关系紧张、干群关系裂痕逐渐凸显、乡村文化逐渐衰落等问题,必须弘扬新岭南精神,以开放包容的精神重塑乡村治理的灵魂。
首先,挖掘与保护乡村的优秀岭南传统文化资源。制定相关的政策和启动相关资金对其进行保护和修复,挖掘其中蕴涵的历史渊源、思想哲理、道德规范来重塑广东乡村的人文情怀。其次,以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举办丰富多样的乡村活动,是建设开放包容的文明乡村的重要手段。搭建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沟通平台,如阿里农村淘宝打造的乡村文化节,以“乡村文化走出去”和“城市文明走进来”为主题,在传承乡村文化的同时,也把城市的先进文明引入乡村,以细雨润物的方式让乡民接受新思想、新观念。运用乡村宣传栏积极宣传帮助他人、谅解他人的典型模范事迹,对“乡村优秀干部”和“乡村好邻居”等先进人物进行表彰。举办乡村趣味运动会等特色活动,让乡民通过参与活动的方式,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二)以敢为人先的意识培育乡村治理主体
敢为人先的新岭南精神是乡村改革发展的动力源泉。2018年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广东要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立足自身优势,创造更多经验,把改革开放的旗帜举得更高更稳。”敢为人先是新岭南精神最具价值底色的品格,能够推动乡村治理主体以锐意进取、上下求索的勇气,闯出一条振兴乡村的新路。目前,经济发展飞快,广东乡民基本解决温饱问题,部分乡村干部开始安于现状,对乡村发展事业“不作为”等问题突出。必须弘扬新岭南精神,培育一批具有敢为人先精神乡村治理主体。
首先,弘扬和传承敢为人先的精神。相关基层政府需要组织乡村干部、乡贤和乡民观看广东改革开放40年的事迹记录片,追忆广东的历史丰碑,领略创新进取的强大力量。邀请相关的专家开展关于广东近现代革命和改革开放精神的讲座,继承和学习敢为人先精神。其次,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乡村治理主体大胆进行借鉴、创新、尝试。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创新乡村治理方式,如在资金或者人才上给予适当的支持等。乡镇政府需要组织广东乡村干部、乡贤和乡民代表对国内著名的美丽乡村进行调研学习,借鉴其中建设美丽乡村的经验,结合自身乡村的情况,灵活利用。
(三)以“三治融合”的方法丰富乡村治理方式
科学的乡村治理方式是保障乡民权利的重要手段,是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6]22”。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是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是践行新岭南精神中民主法治精神的必然要求。
首先,以民主治村,为乡村治理凝心聚力。加强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明确基层组织职责,深入了解乡民在参与民主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听取乡民的意见和建议,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拓宽乡民参与民主自治活动的渠道和健全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的制度,实现乡民自治规范化和制度化。其次,以德治村,为乡村治理增添魅力。发挥乡规民约的道德教化功能,由乡村干部、乡贤和乡民代表依据乡村传统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共同制定乡村道德准则,在乡民之间树立道德标准,形成普遍认同的道德规范。完善新乡贤的回归制度,新乡贤一般是优秀传统道德的践行者,让从本土走出去的知识分子、企业家等优秀人才,充分融入乡村治理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其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的作用[9]。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建立乡村文化活动室、农村书屋等文化阵地,提升乡民的道德文化素养。再者,以法治村,为乡村治理保驾护航。加强乡村法治建设,稳定乡村秩序,促使乡村振兴在稳定的环境中发展。营造乡村法治氛围,在乡村广场、乡道等公共场所设计法治文化宣传栏,增强乡民的法治意识。定期开设法律座谈会,运用以案说法等方式,促进乡民对法律的理解。对基层干部进行法治教育培训,提高其自身的法律知识水平,真正做到知法、懂法、用法,成为乡村普法的“先锋”。
(四)以爱岗敬业的态度引领乡村治理对象
爱岗敬业的工作精神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本保障。习近平在江苏考察时强调:“要增强新时代工人阶级的自豪感和使命感,爱岗敬业、拼搏奉献,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为实现中国梦的奋斗中争取人人出彩。”新岭南精神中务实敬业的工作理念,能够引领广大劳动者默默地驻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不断专研,精益求精。因此,要培养乡村治理工作者具有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的精神,共同为完善乡村治理工作而奋斗。
首先,培养乡村治理工作者的敬业精神,应让其充分了解乡村的发展情况,并开展关于乡村治理的知识培训。邀请乡村所属基层政府机构的管理人员给乡村干部、乡贤和村民代表介绍该村现实发展情况。邀请研究乡村治理的专家给乡村干部,乡贤和乡民代表开展知识的讲座,提升其自身的知识素养,为顺利开展乡村治理工作奠定基石。其次,以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提升乡村社会的魅力。把提升乡村经济发展水平作为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地发展乡村经济产业,培育乡村经济产业品牌,提高乡村的经济收入,带领乡民一同奔小康。健全村民自治制度,保障乡民民主权利,科学的制度是乡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基本保证,依据现实社会出现的新问题和新需要,对旧的村民自治制度进行完善、细化。继承和弘扬优秀文化,凝聚社会共识,积极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思想和传统优秀文化,以先进的文明滋润乡村社会,增强乡村社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完善乡村生态环境,提升乡民获得感,通过动员乡民、乡贤和村干部共同制定乡村保护环境规则,来共同约束、监督破坏环境的行为。
四、结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广东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新岭南精神是广东的文化土壤和精神家园,对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有着深远的影响,需要充分发挥新岭南精神的时代价值,为广东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和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