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城市精神融入沈阳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研究

2019-02-21

关键词:校园文化精神建设

李 茉

(沈阳工程学院 法学院,辽宁 沈阳110136)

一、城市精神与高校校园文化

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对城市基因特质、文化特色的高度凝练;是体现市民道德理想、人生境界、精神追求的综合价值理念;是城市历史传承、时代使命和区域文化特色的集中体现。2017年,沈阳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将“雷锋精神”确定为沈阳城市精神,高度传承、凝练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彰显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城市特色,具有与时俱进的旺盛生命力。高校校园文化是引领广大学子成长成才的精神旗帜,是高校师生长期以来创造和积淀的文化总和,是在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校园内部师生各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1.城市精神与高校校园文化的关系

(1)“城市精神”与“高校校园文化”在本质属性上相契合。高校校园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及辐射源,是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治校的灵魂与精神内核。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是精神文化建设,是高校意识形态和内涵建设工作的主要内容,关乎“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的重大教育问题。校园文化不仅为人才培养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而且贯穿、渗透于高校全员育人工作的各个环节,影响支配着学校的发展方向、办学特色、人才培养、师德建设等方方面面。高校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群体文化,是社会主导文化在高校的特殊反映。城市精神作为一座城市的共同价值观和文化导向,与高校校园文化在本质属性上相契合。

(2)“城市精神”与“高校校园文化”在核心价值上相契合。沈阳的城市精神,展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机融合的时代内涵,是对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充分展现,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与目标就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途径就是在知识教育与价值教育的全过程,弘扬和践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理想信念教育为引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多元价值取向激烈碰撞的形势下,做好区域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引领,是新时期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亟待突破的课题。在弘扬主旋律,凝聚新动能的时代要求和选择上,城市精神与高校校园文化在核心价值层面上高度契合。

(3)“城市精神”与“高校校园文化”在目标功能实现上相契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党的十八大确立的教育方针,为新时期高校立德树人,办好社会主义大学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路径。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传承历史、弘扬文化、科技创新的历史使命。城市精神与高校校园文化在坚定理想信念、塑造高尚人格;弘扬传统文化、统一思想共识;引领先进文化、凝聚创造力量;引领社会思潮、激发创新动能;营造和谐氛围、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均发挥着积极作用,在目标功能实现上高度契合。

(4)“城市精神”与“高校校园文化”息息相通、互为辐射。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核心价值体系,它是所在城市精神文化的缩影,它与社会价值导向和文化环境息息相通,受到所在城市社会主流文化和价值导向的影响和制约。校园文化对城市文化的主动吸纳使得校园文化更具活力,校园文化对城市文化的引领辐射使得校园文化更具生命力。实现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提升内涵式发展质量,必须坚持解决教育与地方发展、行业发展融合的问题;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大力推进服务地方产业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高校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力量,不仅肩负着人才与智力输出,更肩负着传承历史与引领文化的社会责任与使命。城市精神与高校校园文化互为辐射,一方面丰富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存在形式,内化为新时期高校特色发展的精神力量,另一方面高校先进的校园文化也引领着城市文化的丰富与发展。

2.将城市精神融入沈阳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凝聚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共识和思想合力。新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在于形成社会主义大学的校园文化氛围,有效服务于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人才培养,以一种持久而深远的精神力量引领广大学子成长成才。沈阳城市精神是新时代背景下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彰显了沈阳作为辽宁省会城市的发展决心。以雷锋精神作为新时代沈阳城市精神,不仅高度凝练了沈阳这座城市的时代精神,也为驻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雷锋是半个多世纪几代人成长共有的记忆,他以时代丰碑的形象在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深处打下烙印,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生动鲜活的案例。对雷锋精神的传承是最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的思想教育,有助于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达成普遍的精神共识,凝聚干事创业的思想合力。

(2)有助于培养具有城市精神,致力于服务地方社会的优秀人才。城市的发展与进步依靠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与引领,人才作为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在推进新时期沈阳城市发展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逐步推进,高校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更加直接而紧密,其服务地方性功能也更为凸显。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人的精神境界也会伴随着城市精神的发展而不断升华,树立社会理想的文化价值观作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本质追求就显得尤为的迫切和紧要。弘扬“城市精神”,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社会理想,引导学生投身地方经济建设,应该是新时期地方高校在文化内涵建设和育人思想方面应达成的普遍共识。

(3)有助于推动优秀校园文化与城市精神互为辐射与协调发展。高校校园文化是城市精神的缩影,城市精神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母本和根基,二者互为辐射、相互影响和共同促进与发展。“以进步的思想、优秀的文化、文明的行为、先进的技术引领和带动城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勇开城市文明进步之先是大学应有的文化自觉和社会担当”,高校校园文化作为一种高层次的优秀文化也会通过人才输送、资源共享、服务社会等方式辐射到城市中去,对城市的发展和市民的教育产生积极影响。弘扬和践行城市精神是大学传承历史,弘扬文化的责任和使命。高校在践行和传播城市精神文化的同时,自身的优秀校园文化也会得到彰显和充实,进而激励在校师生立足本职,更好地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高校也会在这个互为辐射与发展的过程中,提升在所处城市中的社会价值和历史地位,增强师生的归属感,提升社会认同感和美誉度。

二、沈阳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困境

1.校园文化建设重物质建设轻文化建设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念引导下,人们习惯性地把高校物质文化建设简单地理解为是办学设施硬件上的建设,而事实上,高校物质文化建设既包括“大楼”也包括“大师”,既包括“教书”也包括“育人”。当前,部分高校更多地把资金和关注点聚焦在设施建设、人才引进,却忽视了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资金真正对在校师生的思想深入关注。由于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重物质轻精神、重结果轻过程、重指标轻实效等现象,使得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也日趋功利性、实用性。在校园活动方面,部分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表面“热闹非凡”,实则质量不高,更多的是走走过场与形式。有些高校为了保证活动的参与度,甚至将参加活动作为学生日常考核的评价内容,运用行政干预或者强制摊派的方法,过度追求活动上座率,网络点击率,违背了校园文化活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初衷。部分高校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方面,有唯数据的倾向存在,导致部分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拿项目、申经费上,忽视了对课堂教学的深入研究,忽视了对学生诉求的人文关怀、思想关注和情感关切。

2.缺乏精神内涵的引领

随着互联网和自媒体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主流、非主流文化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和手机屏幕。受到“全民娱乐”不良思潮的影响,青年大学生产生了对娱乐文化的热衷与追捧。在这种泛娱乐文化因素的影响下,部分高校没有在取舍间做好平衡,校园文化活动在设计上过于重视吸引眼球,而忽视了活动对师生精神层面的激励与鞭策,这种引导和教育的“缺位”,导致了主流文化和价值观没有及时掌握话语权,没有对大学生进行有力的引导。虽然在互联网时代,各高校都对网络文化建设和网络安全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但是,对于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的建设还缺乏与时俱进的手段和载体,还欠缺主动发声和引领的意识。

3.缺乏科学规划和系统的管理

目前部分高校校园文化活动虽然在形式上异彩纷呈,活动内容上包罗万象,涵盖了专业学习、学科竞赛、志愿服务、文体活动等诸多内容,参与的人数也越来越多。但是,在“井喷式”的校园文化活动背后,一些现象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比如部分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缺乏系统的规划,高校相关职能部门也缺乏及时有效的把关与指导,学校层面的大型主题活动质量尚可,但缺乏“精品工程”,缺少“品牌力量”。有些活动还缺乏系统的规划和科学的管理,管理主体不明确,活动层次不明晰,时间规划不合理,资源调配不科学,甚至出现相互冲突、内容雷同、重复工作等现象,致使学生在重叠混杂的活动中消耗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丧失了对活动组织者的信赖,失掉了对校园活动的热情,影响了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效果,也不同程度地削弱了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

三、将城市精神融入沈阳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及对策建议

(1)将城市精神融入沈阳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理念中。以雷锋精神为核心的沈阳城市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延续和发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推动沈阳经济、文化发展,带动东北振兴的强大精神动力。近年来,国家积极倡导一部分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其中一个主要的目的就是引导高校转变办学观念,积极推进教育供给侧改革,在新的社会时代背景下,更好地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力量。驻沈高校中有相当一部分高校在国家、省市的部署下,加快了转型的步伐,为沈阳城市经济发展和破解城市发展困境等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将城市精神融入到沈阳高校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办学理念,是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手段和载体。以城市精神为引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把干事创业的勇气和担当积极投入到转型发展的实践中来,突破传统办学模式,把办学思路和理念真正转到“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上来,全面构建面向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以实际行动践行城市精神、弘扬高校校园文化,为辽宁经济的全面振兴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为高校转型发展提供思想动能和精神动力。

(2)将城市精神融入沈阳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将城市精神融入沈阳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质量观,着重加强驻沈高校青年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素质、应用型专业技能和身心健康协调发展等方面的培养。用雷锋对党和国家的赤子之心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作为育人的核心理念,净化大学生的理想情操,提高精神素养,塑造崇高灵魂,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思想内涵和品位,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武装大学生的头脑,让城市精神入脑入心入课堂;以雷锋勤于思考、刻苦钻研的精神为导向,建立科学的学业考核综合评价机制,鼓励大学生在专业和实践领域勇于探索和实践;以雷锋勤俭节约、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倡导,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中俭以养德、学有所用,积极投入服务社会的锻炼中;以雷锋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精神为激励,整合资源、提供平台,为师生提供多渠道的创新创业平台,鞭策师生不断超越自我,在创新创业中实现个人价值。驻沈高校应始终坚持在人才培养中将思想政治素质摆在重要的位置,根据城市经济发展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结合高校的行业背景、专业特色,不断丰富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政校企合作推进人才培养方案的不断优化。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驻沈高校生存发展的重要生命线,瞄准沈阳着力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和“一带五基地”区域发展契机,彰显高校人才培养特色。

(3)将城市精神融入到沈阳高校师德建设中。高校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摇篮,要将以雷锋精神为核心的城市精神贯穿到师德建设始终,使每一位高校教师以德高为师、学高为范的标准影响、感召和带动学生成长成才,用实际行动叫响“用雷锋精神干雷锋事业”的口号,以雷锋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无私精神贯穿师德建设的始终,激励广大高校教师立足本职岗位,当好“螺丝钉”。把以忠诚、奉献、博爱、进取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面貌渗透到教书育人的每个环节,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探索以“两课”为主阵地,实现以雷锋精神为核心的沈阳城市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网络、进宿舍、进头脑,把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地结合起来,紧密围绕学风、教风、校风建设,把弘扬雷锋精神的“种子工程”扎根于教书育人实践的方方面面,从我做起,做雷锋精神的忠实传承者。

在师德建设中还要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和制度的导向和激励作用,通过选树教书育人的先进典型,在教师队伍中有意识地培育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大咖,通过线上线下大力宣传,运用先进事迹报告会、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评选、教书育人经验座谈交流等形式,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尊师重教,崇尚师德的浓郁氛围,让教师树立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言传身教,切实感染带动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做城市精神和校园文化传播的积极践行者。在学业上孜孜不倦地帮助他们答疑解惑,在思想上细致入微地帮助他们扫清障碍,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帮助他们化解危机,让校园生活成为他们坚强有力的精神港湾,让校园文化成为他们不断进取的精神鞭策,让高校教师高尚的师德和人格魅力成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知心人和引路人。

(4)将城市精神融入到沈阳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中。城市是高校发展的土壤,高校科技创新、文化传播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能。高校应站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围绕社会发展和城市进步的战略目标,在文化传承、科技创新等各个领域,积极探索、自觉担当,集师生之合力,努力解决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带有全局性、基础性、前瞻性的重大社会、经济、文化问题,保障城市经济和文化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不断增强城市文化的整体实力。驻沈高校应通过进一步提高校园的对外开放程度,积极构建开放式的校园文化建设模式,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举措,有效促进校政企合作交流,积极搭建社会、企业、家庭、学校互动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格局。积极面向社会共享教育资源和文化资源,开放高校图书馆、体育场馆、校史纪念馆、科普基地等设施,吸引更多的城市市民走进大学、走进讲堂,走进校园文化活动,感受最前沿的学术氛围,享受先进校园文化的熏陶与浸润,提升高校在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高校科技创新和学术研究应积极围绕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方向,以对党的事业忠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引导鼓励专家学者结合专业特长,为地方经济和文化建设进言献策;大力推进高校与地方企业的互动交流合作,通过师生一线岗位实践、企业挂职等方式,将地方社会及企业需求客观反馈到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在不断优化教学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同时,将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高校先进的文化思想传播辐射到实习实践的岗位中,做服务社会、传播文化的积极先行者。

(5)将城市精神融入到沈阳高校校园文化标识与文化软实力建设中。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文化是国家的灵魂,文化也是高校的精神支柱,一个学校的发展同样离不开文化软实力。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期,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大力推进服务地方产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我国高等教育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有效的切入点,依托校园文化的构建不仅可以推动高校整体内涵的提升,也有利于高校办出特色,能够让高校清楚地认识到将服务地方发展作为高校发展的立足点。将城市精神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新时代驻沈高校提升校园文化软实力的创新方式,对提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层次和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扎根于浓厚的地域城市文化之中,应不断从优秀的城市精神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城市精神和高校历史文化相结合,凝练新时期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精神风貌和广大共识,将高校的历史传承、时代精神、文化特质等通过校训、校风、学风、教风等形式,全面展示、大力宣传倡导。充分利用高校的文化资源、智力资源,探索与政府、企业合作,在高校建立依托专业方向和行业背景的文化科普基地或文化研究中心,自觉承担城市文化传播的社会责任,积极承担文化研究专项课题,为政府的相关决策提供资政建议。同时也树立了每个高校独具特色的文化标识和品牌形象,以融合了城市精神的特有思想、价值、情感,孕育高校的文化软实力,为高校文化建设软实力的提升寻求支点和方向,助推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实现可持续发展。

(6)建立以城市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激励机制与长效化制度保障。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任务。驻沈高校应立足当前的发展契机与趋势,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领导机制、保障机制、评价考核机制和参与激励机制,通过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切实保障城市精神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首先高校党委要在思想和站位上高度认识将城市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师德建设、服务社会等方面将社会主义先进的城市文化精神作为治学办校、教书育人的核心理念,在政策制定、宣传教育、资金投入等方面坚持正确导向,以城市精神的核心价值及精神特质引领广大师生不断提升思想境界、端正价值取向、净化精神世界、努力实现个人追求与社会需要相统一;各高校职能部门应牢固树立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的理念,在管理和服务中体现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管理育人氛围;在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建立过程中,高校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在考核与评价机制中,把教师的师德、学生的思想品德排在首位,将教师的科技成果转化和切实解决学生思想和学业问题,作为职称聘任、评奖评优的重要参考,将学生学业成绩与服务社会的实践成效和能力锻炼作为人才培养及综合考评的重要依据,通过制度导向和政策激励,有效调动广大师生干事创业,学有所为的热情。

城市精神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一系列的激励机制与相应的制度保障,需要政府和高校共同努力与合作。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尽可能地调动全校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更多的具有深远影响意义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校园内开展。要充分发挥高校党委的主体领导作用,把校内相关部门有效组织起来,做好配套的制度建设,明确职责,制定保障体系,把沈阳的城市精神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实际行动和目标落实上,确保各项方案在实施中有章可循,有规可行。各驻沈高校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既要考虑顶层设计、全面引导,也要考虑学校之间校园文化特质的差异性,正确处理历史传承与现实需要的关系,将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结合起来,既要有当前的具体计划,又要有长远的战略规划。此外,将城市精神融入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制度建设,推进方式切忌一刀切和千校一面的现象,在以城市精神引领校园文化主旋律的同时,注重各高校的客观实际和发展要求,量身定制校园文化建设科学的管理与监控体系,做到大力宣传、及时引导、有效监督、适时调控,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扎实、稳健的推进,真正发挥城市精神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重要引领作用。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精神建设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大学生党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拿出精神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