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全民健康事业的重要论述及启示
2019-02-21
(海南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海南海口 57119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全新的理论视野和实践要求深化对全民健康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在健康中国与人的全面发展、全民共建共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时代性、实践性、理论性的新理念和新主张,系统回答了健康中国建设方略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体系完整、内涵深刻的关于全民健康事业的重要思想论述。这些重要论述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从健康大国迈向健康强国确立了基本路线和行动纲领。
一、习近平关于全民健康事业重要论述产生的时代背景
时代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之一。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与所处的历史环境、具体实际和阶段性特征相一致,才能推动社会进步,因此,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创新的理论既源于时代,又高于时代。习近平关于全民健康事业的重要论述正是基于对全民健康发展与治理的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进行的理论思考,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意识。
(一)全民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
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我们党向人民和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现在,这个时跨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历程到了需要一鼓作气向终点线冲刺的历史时刻。”[1]72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当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既有着种种有利条件,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诸多矛盾、风险与隐患日益显现,如果处理不好,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就会延误甚至中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1]72,因此,要十分具体、审慎、全面地研判当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种种因素。“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1]370,习近平站在时代前沿,把握时代脉搏,高屋建瓴地认识到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关系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全民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对于个人,健康是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重要保障;对于国家,健康是开创美好未来的根基;对于中华民族,健康是永续发展的力量之源。
“机遇不会等着我们,问题也不会等待我们。”[1]76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以及疾病谱、生态环境、生活方式等的不断发展变化,全民健康问题已经成为“木桶”中的一块主要短板,这个短板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势必会严重地影响人民健康,势必会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势必会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是“小康”,重点是“全面”,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是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一环,将全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努力构建全方位、全周期健康体系,进而促进平衡、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
(二)全民健康是中国参与全球健康治理的战略方向
随着世界各国之间多层次、多领域交往的日益深入,国际力量对比此消彼长所带来的全球性挑战也日益增多。“全球治理格局取决于国际力量对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源于国际力量对比变化。”[1]449“没有一个国家能凭一己之力谋求自身绝对安全,也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从别国的动荡中收获稳定。”[1]523习近平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明确表示“我们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承担国际责任,但也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1]449,这为加强全球治理以及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大发展、大变革指明了战略方向。“不管全球治理体系如何变革,我们都要积极参与,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世界和平稳定提供制度保障。”[2]324当前全球健康形势日趋严峻,世界上十多亿人高血压未获控制,近2000万婴儿未接种所需疫苗,每年将近有一亿人,因需要自费支付医疗费用而陷入极端贫困,全球至少有一半人口难以获得基本的卫生服务。我国当前健康领域的突出问题主要集中在:(1)人口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流行病变化趋势日益复杂化;(2)健康监测水平滞后,医疗服务质量亟待提高;(3)健康资源分配不均,体制机制等制度层面的关系尚未理顺;等等。健康问题已经跨越国界,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人类社会正日益形成利益交融、荣损与共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全球健康治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需要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共同努力。实现全民健康不仅仅是改善和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更是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获得永续发展的根基。习近平正是在对全球健康治理体系进行综合研判的基础上,提出了打造“健康中国”的战略构想,这既为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基础,又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更体现出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大国担当。
(三)全民健康是我们党对人民的郑重承诺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只有心中装着群众,事事为人民打算,才能得到群众真心实意的支持。”[3]62党的根本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今天取得的成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新中国的繁荣富强”[1]18。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今后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在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的科学研判基础上指出,进入新时代我们党面临的形势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党要“更加自觉地维护人民利益,坚决反对一切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4]。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4]我国历来高度重视人民的健康发展问题,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人民群众的卫生与健康水平得到大幅提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健康领域仍存在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我国人口结构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人口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流行病趋势发生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等风险因素广泛流行;卫生服务质量与效率仍然不高,和谐医患关系仍未建立;健康资源分配仍然不平衡不充分,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仍然较为突出。解决健康领域存在的种种问题,要用发展的眼光、辩证的思维、历史的视野来对待,要坚持问题导向,找准定位,靶向治疗,综合施策,牵住引领“健康中国”建设的“牛鼻子”。“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2]15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使我们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1]40。“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1]32没有全民健康,就不可能有全面小康,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二、习近平关于全民健康事业重要论述的核心主张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以一系列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创造性的理念,深刻阐述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背景下,在理论上形成的重大突破、重大发展、重大创新,在实践上进行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和伟大梦想。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4]。对于如何建设“健康中国”,实现全民健康目标,新发展理念对于推进全民健康事业的建设与发展来讲,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也必然是习近平关于全民健康事业重要论述的核心主张。
(一)创新发展是实现全民健康的根本动力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全党同志一定要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因为“创新决胜未来”[4]。
全民健康领域的创新,最首要的是更加注重解决实现全民健康的发展动力问题。“要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改革创新为动力”[1]371,实现全民健康不仅需要在实践上创新,还要在思想上创新,摆脱思想上的贫困与局限,“加快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破除利益固化藩篱,清除体制机制障碍,发挥科技创新和信息化的引领支撑作用”[5]。当前,我国全民健康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也存在诸多深层次的问题,随着全民健康事业进入深水区、爬坡路,全民健康事业的发展对“动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我国科技在视野格局、创新能力、资源配置、体制政策等方面存在诸多不适应的地方”[6]。为解决动力不足的问题,就必须对发展“动力”进行提质升级:必须坚持正确的全民健康工作方针,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为核心,“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加快转变健康领域发展方式,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大幅提高健康水平,显著改善健康公平”[5];必须坚持把健康动力从过去的主要依靠要素投入转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上面来,把创新作为实现全民健康事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通过将全民健康事业与旅游产业、“互联网+”产业、体育健身产业、食品安全产业等的深度融合以及积极构建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等措施,加速构建多主体、多形式、多维度的全民健康产业格局;必须紧紧抓住创新这一全民健康领域的牛鼻子,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全民健康事业创新创业活力,拓展全民健康事业发展新空间,努力培育推动全民健康产业发展新动力,加快实现全民健康领域发展动力的转型升级。
“建立在科学技术进步基础之上的生产实践,是人们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最广阔的课堂。”[3]155目前,我国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4]强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强大的健康生产力[7],为此,全民健康领域需要继续创新。实现全民健康不仅需要在大力发展健康产业、扩大健康保障财政投入等物质方面来实现,更要在牢固树立“每个人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健康意识等精神方面来实现:既要夯实硬实力,又要提高软实力。
(二)协调发展是实现全民健康的内在要求
唯物辩证法认为,万事万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从而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与系统。这要求我们坚持唯物辩证法就必须“从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去把握事物,去认识问题、处理问题”[1]204。
“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1]198。健康领域的不协调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各级医疗机构之间等关系上。改革开放40年来,东部地区、经济较发达的大中城市地区以及三级医院等医疗机构乘改革东风迅速发展,取得了瞩目成就,为全民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于健康服务水平的提高、健康质量的改善、健康资源获得的便利、健康条件提供的均等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注意调整关系,注重发展的整体效能,否则‘木桶效应’就会愈加显现,一系列社会矛盾会不断加深”[1]198。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入新时代,实现全民健康是新时代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题中之义,当前我国全民健康领域的协调发展出现一些新特点,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把全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通过健康生活的普及、健康服务的优化、健康保障的完善、健康环境的建设、健康产业的发展等方面的协调推进来加快健康中国建设,以全民健康的实现来保障全面小康的建成,以全民健康的实现来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全民健康的实现来评价社会主义发展的成果,这体现的正是习近平所指出的“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1]205。第二,全民健康领域的发展具有阶段性。“我们党从成立起就把保障人民健康同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加快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公共卫生整体实力和疾病防控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1]370,但“由于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由于疾病谱、生态环境、生活方式不断变化,我国仍然面临多重疾病威胁并存、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我们既面对着发达国家面临的卫生与健康问题,也面对着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卫生与健康问题”[1]371。由此可见,处于当前阶段的全民健康领域既有已经建立的发展优势,也面临着众多新的制约因素,这需要我们在发展全民健康事业的思路上既要抓重点、破难题、补短板,又要不断巩固、厚植、发展原有的优势与长处,只有这两方面相互协调、良性互动才能实现全民健康领域的高水平发展,这体现出“协调是发展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1]206。第三,全民健康的实现具有均衡性。全民健康领域的均衡发展并不是要搞平均主义,而是更加注重通过诸如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属性、切实提高医疗卫生体系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坚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等来实现发展机会的公平,更加注重通过诸如将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实现“三医联动”、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来均衡健康资源配置。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甚至在健康事业所涉及的不同行业当中,全民健康事业的协调、平衡发展都是相对的,“协调是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1]206。第四,全民健康领域的“协调是发展短板和潜力的统一”[1]206。当前我国正处于由中等发展水平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这个阶段,健康事业的发展既有有利形势,也存在着众多制约因素,全民健康事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协调也是不可避免的。协调发展的新发展理念,要求我们找出发展过程当中存在的短板,努力破解制约全民健康事业发展的迫切问题,通过关键问题的解决来深挖全民健康事业发展的潜力、增强发展后劲。
(三)绿色发展是实现全民健康的必要条件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健康的基础。”[1]372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的成就,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在改革开放40年的快速发展中,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在当前愈加凸显,转变生产发展方式,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当前“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不仅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影响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民生问题”[1]392,发生在西方国家发展过程中的“世界八大公害事件”就是对人类生态环境和公众生命健康造成灾难性影响的最惨痛教训!“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4,实现人民对于呼吸新鲜空气、饮用干净水源、吃上放心食品、乐享宜居环境的迫切需求,就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理念的核心要义,就是实现全民健康的主要保障。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既是关乎我们党使命宗旨的政治问题,也是关乎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习近平提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1]395,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1]396。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在保障人民健康权益、增进人民健康福祉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当前生态环境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仍困扰着人民对于身心健康的美好追求。当前既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的攻坚期,也是我们有能力解决全民健康突出问题的窗口期。
因此,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推动建设健康环境,贯彻实施“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方针,助力污染防治攻坚行动。重点解决影响群众健康的饮用水、雾霾、土壤等环境问题,建立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评估等制度,通过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引起的相关疾病,为全民健康环境提供优质服务和制度支撑;推进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践行“厕所革命”,助力美丽中国和健康中国建设;推进全民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环境公共教育活动,将“人与环境和谐共生”“人人享有健康环境”的理念贯穿于健康教育工作中,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健康防护,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增强健康风险防范意识,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健康环境的良好氛围。
(四)开放发展是实现全民健康的必由之路
“人类的历史就是在开放中发展的。任何一个民族的发展都不能只靠本民族的力量。只有处于开放交流之中,经常与外界保持经济文化的吐纳关系,才能得到发展,这是历史的规律。”[3]108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4]。在健康领域也是如此,开放发展是实现全民健康的必然选择。“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1]199,我国健康领域发展至今已取得重大成就,但健康事业大而不强、多而不精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面对国际经济格局和竞争态势的深刻变化,我们也曾怀疑过是否能够既把握住开放带来的机遇又能够不被击垮,现在看来最主要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对外开放,而是如何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发展的内外联动性”[1]199。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全民健康事业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一是织起了全世界最大的全民基本医保网,城乡居民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政府提供的医保补助标准从2009年的每人每年80元增加到2017年的每人每年450元,为实现人人病有所医提供了牢固的制度保障。二是完善了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使人民群众对于健康的多样化需求持续得到满足。三是筑牢了严密的公共卫生安全防控屏障,公共卫生整体实力和疾病防控能力迈上一个新台阶,卫生应急救援水平走在世界前列。四是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个人卫生费用支出持续下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人均预期寿命稳步提高,主要健康指标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提前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这些成就的取得既充分体现了我国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优越性,也用事实证明了,改革开放是实现全民健康的必然选择。
与此同时也要看到,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实现全民健康的推动机制仍未建立,区域化、差别化、特色化的健康城市与乡村建设仍未全面落地实施等不少困难和挑战仍然存在。如何精准施策、稳步推进,吸收借鉴国外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有益经验,是党中央对卫生与健康事业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人民群众对健康卫生服务事业有了新的更高期待的必然选择。这就需要以更加开放的视野,更加广博的胸襟,更加坚定的步伐实现“健康中国”的伟大目标,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道路,坚定不移地践行开放发展理念,不断加深中外医学交流合作与人员往来,吸收借鉴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服务模式,扩大创新药物的引进与研发,为我国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创造有利条件。
开放发展既要学习、借鉴、引进来,也要弘扬、推广、走出去。中医药学领域内蕴着深厚的中国传统哲学素养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我国中医药在国际上的认可度正持续提升,中医药已经传播至世界183个国家和地区,且已经成为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的重要合作内容,“中医针灸”于2010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系列已取得的成就,更加坚定了做大、做强、做好中医药学这篇大文章的信心。坚持古为今用,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领域的创造性转化,推动中医药产业“走出去”战略,扩大中医药领域国际合作,推进中西医结合在海外的深度发展,从而促进我国中医药事业造福于全人类。
(五)共享发展是实现全民健康的本质要求
“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1]199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我们党就提出了“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8]的方针,基本解决了农村地区缺医少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整体滞后以及活力不强等问题。新时代新形势下,我们党又与时俱进地提出了“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1]371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卫生与健康发展方针。
从共享发展的涵盖面来讲,共享首先是全民共享。“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1]215习近平关于全民健康事业重要论述的首要前提就是把健康成果惠及亿万人民群众。当前卫生与健康领域存在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同人民群众对于卫生与健康日益增长的美好需求仍然存在较大矛盾,如何破解这一矛盾成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习近平全民健康共享发展的核心主张为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卫生与健康事业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都必须秉承发展成果全民共享理念。
从共享发展的主要内容来讲,共享应当是全面共享。共享发展就要共享国家医疗、卫生、环保、健康各方面建设的成果,全面保障人民在卫生与健康各方面的合法权益。健康领域涵盖面极为广泛,我国在一些方面仍存在短板,一些问题仍比较突出,现状必须改变,问题必须解决,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健康事业的发展本身不能区别对待,健康事业当中任何领域发展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全民共享,没有特殊性,也不搞特殊化。
从共享发展的实现路径来讲,共享必须是共建共享。只有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健康中国”建设,协力改善全民健康素质,努力成为自己健康的主人,才能共享健康发展带来的成果。推动全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实现共享的过程。汇聚各方力量,加强预防保健。既要依靠医疗卫生服务的“事后补救”,更要依靠社会各界整体联动的“事前部署”;既要抓好“三医联动”改革,充分调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积极性,也要切实减轻人民群众的经济负担;既要着力发挥公立医院在改善和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方面的主力军作用,又要积极鼓励、支持非公医疗力量参与其中。只有“充分发扬民主,广泛汇聚民智,最大激发民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有成就感的生动局面”[1]215-216,才能更好地为共享发展保驾护航。
从共享发展的实践进程来讲,共享只能是渐进共享。卫生与健康领域的发展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世界各国都面临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与困境。我国虽然已经取得众多伟大成就,但新形势下存在的新问题仍然层出不穷,既存在与其他国家普遍面临的共性问题,也具有我国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个性问题。所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立足国情,立足现阶段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来推动全民健康事业的发展,“既不裹足不前、铢施两较、该花的钱也不花,也不好高骛远、寅吃卯粮、口惠而实不至”[1]216。实现全民健康的过程必然是渐进发展的过程,必然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
三、习近平关于全民健康事业重要论述的理论贡献
习近平关于全民健康事业的重要论述是在当前人类社会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背景下,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全民健康实践进行的成功探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关于全民健康事业的重要论述既推动了全民健康事业阔步发展,又引领了全民健康事业的发展方向,还体现出摸着石头过河与加强顶层设计的辩证统一,从而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习近平关于全民健康事业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世界,也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但同时也要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定是随着时代的变革、实践的推进、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前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9]。一切的思想成果都来源于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生产关系[10]591。“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1]34当前我国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1]370,这就需要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将全民健康事业纳入视野范围之内,在新时代背景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的社会意识、思想观念和科学文化知识无不来源于社会实践。”[3]153习近平站在时代发展前沿,以更加广阔的视野对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需要加以审视,坚持问题导向,尊重首创精神,聆听时代声音,形成了关于全民健康事业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深入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作出巨大理论贡献。“理论上不彻底,就难以服人。”[1]34习近平正是立足于中国的实际国情基础之上形成了一系列关于全民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论述,不仅切实地推动了我国全民健康事业的向前发展,而且引领了全民健康事业的发展方向,成为马克思主义对健康发展实践进行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
(二)习近平关于全民健康事业的重要论述是对健康事业发展实践的科学总结
当前我国正朝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阔步向前。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健康梦的实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领域投入力度、发展速度、百姓获得感都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一系列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一系列的新政策、新措施、新手段,为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的卫生与健康事业体系、推动健康中国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这些都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成绩来之不易,我们应当倍加珍惜。当前我国卫生与健康领域还存在不少新挑战、新要求、新期盼,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深刻变革,需要从全局高度来认识和把握全民健康领域面临的新形势。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地加快,疾病谱系、生态环境、生活方式不断地转变,是实现“健康中国”目标所面临的多重因素交织叠加的复杂局面。卫生与健康事业的发展仍然存在着不少短板,健康供给服务质量较低、健康资源总量不足、健康资源配置不合理、健康从业人员结构不平衡、基层健康服务能力薄弱、老少边穷地区发展落后。
习近平在健康产业发展、健康环境保护、健康保障完善、健康生活普及、健康服务优化等多个方面、多个领域,都进行了科学系统地总结。习近平关于全民健康事业的重要论述正是基于中国的实际国情,不断总结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治理经验进行理论创新的结果,同时又不断推动和指导着“健康中国”的发展与治理。
(三)习近平关于全民健康事业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理论,伟大时代孕育伟大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科学社会主义迈向新阶段、当今世界经历新变局、我们党面临执政新考验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11]1-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站在时代前沿、回答时代之问的系统完备的科学体系,是经过实践检验、具有鲜明理论品格特色的强大武器,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极为广博,习近平关于全民健康事业的重要论述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在新的历史起点、新的历史方位上,习近平关于全民健康事业的重要论述有力地解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问题。一是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上,党和国家事业已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和现实状况正发生着深刻变革,新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有了重大转变,全民健康事业的发展需要新气象、新作为。习近平提出要从国际国内两方面通盘考虑,总体布局,综合施策,创新发展,努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健康保障。二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建设仍然是必须坚持的中心任务,同时也要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尤其要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经济要发展,健康要上去。”[12]全民健康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离不开健康”[12]。只有全民健康得到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全面协调可持续。三是“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同时,人类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1]538。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局面中保持定力、在瞬息万变的变革中抓住机遇,对我们实现“健康中国”提出了更高要求。《“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是世界上第一个健康领域的国家长期规划,“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国家元首提出并领导实施的健康事业发展的核心工作方针。积极履行国际义务、参与全球健康治理体系建设是习近平关于全民健康事业重要论述的应然之义,这些重要论述同时也为全球健康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总之,习近平关于全民健康事业重要论述的形成就像所有的认知过程一样,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自然自发到自觉自为的过程。这些重要论述以新思路、宽眼界、大举措把人民群众的健康冷暖挂在心上,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彰显了共产党人为促进全民健康、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做出的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