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高校大学生体育素养提升策略研究

2019-02-21闫文伟张俊毅

宿州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技能素养大学生

闫文伟 ,张俊毅

1.安徽理工大学体育部,安徽淮南,232001;2.淮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安徽淮南,232038

党和国家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和关心青少年的体质健康。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少年体育尤为关心,曾明确指出“青年强则中国强,青年强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也包括身体健康、体魄强壮、体育精神”[1]。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要求学校体育要全面提高学生体育素养[2]。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广大体育工作者指明了前进方向,文件的出台为学校体育改革明确了目标。因此,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丰富学校体育教育的内涵,建立以“体育素养”为统领的体育课程体系,树立科学的体育教育质量观。大学阶段是培养学生体育素养、形成健身习惯的关键时期,高校体育教育要转变培养方式,体育工作者要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提升大学生的体育素养,提高个人健康和大学生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健身习惯,从而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使之成为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对体育素养的研究受到关注,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关于大学生体育素养的现状和培养途径、体育素养评价体系等方面,这些研究从不同侧面强调了体育素养培养的重要性,但只限于理论方面的论述。例如,刘彬分析了大学生体育素养的内涵,从体育知识、意识、技能、个性、道德、行为6个方面,结合体育教学思想、体育文化、教学观念反思培养大学生体育素养[3]。吴文峰等提出培养大学生体育素养目标体系包含体育知识、体育能力、体育品质、体育行为4个一级指标和13个二级指标,并论述了大学生体育素养培养体系的运行机制[4]。由于目前没有形成完善、统一的体育素养的概念和评价体系,学者只是根据自己的理解解读概念和构建评价体系,内容比较宽泛,虽有不足,但对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参考。本文面向安徽省大学生体育教育的学生特征和地域特征,对部分高校大学生的体育素养现状进行实地调研,从体育认知、体质技能、体育行为等方面,反映安徽省高校大学生体育素养的现状,结合高校体育教学实际情况,探讨体育素养缺失的问题归因,并以此探索安徽省大学生体育素养的提升策略,从而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1 体育素养的意蕴和价值

体育素养是指学生平时在体育方面的修养,包括对体育的价值、态度、情感,也包括体育的行为能力,如体育知识、体育技能、体育交往和锻炼习惯,另外,还有体育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等[5]。体育素养从表现形式上分为内化素养和外化素养。内化素养是体育素养的最核心部分,包括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精神理念范畴。外化素养指体育素养的基本部分,包括知识、技能、习惯等行为范畴,是通过体育学习、培训、锻炼获得,在实践运用中日渐成熟掌握的。体育教育就是通过教与学的活动,实现外化素养转换生成内化素养的过程,使之成为支撑个人核心素养的重要因素。具备体育素养有如下重要价值:

首先,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个性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独特性,良好的体育素养有助于形成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个性意志品质,如热情、勇敢、坚强、对挫折的承受力、对困难的忍受力等,最高级别表现为创造力。参与体育活动能发掘自身潜能和特长,逐渐找到自身发展的方向,同时学会自我控制情绪,具备耐心、豁达、开朗、宽容、理解等个性素质。

其次,有利于完善学生人格。良好的体育素养提高了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群体意识,如公平、规则、纪律、尊重、合作、竞争等,使人格得到完满的发展,培养了热爱集体、遵纪守法、顽强勇敢、团结拼搏、开拓创新等品德和作风,为学生将来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最后,有利于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性。良好的体育素养对于个人不仅有直接的、显性的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还有间接的、隐形的、长期的沟通与合作、遵守与自律、坚持与专注等社会化作用,在强化身心发展的同时,学会了尊重与关爱他人,表现出了合作行为、奉献精神、集体意识等素养,加速人的社会化意识,学到了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使之理性协调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冲突,逐渐学会生活、适应生活,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性。

2 高校大学生体育素养教育的现状

应试教育制度最大的问题就是重视智育、轻视体育。智、体教育分离现象严重,忽视了学生身心发展需求,“副科”思维造成大学生认知缺陷,没有养成锻炼习惯。依据素养发展“认知—技能—行为”过程,大学生的体育素养教育现状主要表现如下:

2.1 体育认知不够

当前大学生体育意识淡漠,体育知识匮乏[6],认为无病就是健康,对待体育锻炼认识不够,自觉性不强,态度消极。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智能手机成为大多数学生首选的生活娱乐,让手机不离手的大学生“走出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变得越来越难以完成的任务。户外运动锻炼偷工减料、怕冷怕晒、意志薄弱等直接导致大学生运动量减少,有的甚至认为锻炼是浪费时间。从小养成对体育运动认识的浅薄,消极对待、抵触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所以体育教学效果也是大打折扣,不能令人满意。认知意识不够,导致体育行为的随意性,运动习惯难以养成。

2.2 体质、健身技能不强

大学生身体素质整体下降是不争的事实。2017年发布的《中国学生体质监测发展历程》显示,我国大学生体质依然呈下降趋势,视力不合格、体重超标、心律不齐、血压高,甚至有的还患有颈椎病、腰椎病,还有力量、速度、耐力下降等。这些体质下降的表征直接和日常不锻炼有关,也佐证了大学生体质堪忧的现实,主要是大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体质本身较差,加之没有掌握良好的运动技能,没有好的运动体验,生活方式不健康,导致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目标任重而道远。

2.3 体育行为不足

体育教育的目的是增强体质,提升健康水平,养成体育习惯,提升精神、品德,形成终身锻炼意识。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比技能的掌握、体能的发展更为重要。当前大学生体育行为习惯不足,多数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时间少、强度小,不能达到体育锻炼的效果。同时大学生个性张扬,对参加的体育运动追求潮流时尚,如游泳、轮滑、网球、体育拓展等,这些体育项目受到场地、器材等因素制约,因此兴趣受限也是部分大学生体育行为不足的重要原因。

3 影响高校大学生体育素养水平的原因

3.1 体育兴趣缺乏

兴趣是体育锻炼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动力。学生体质堪忧,主要是缺乏运动兴趣。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体育课被扭曲为技能教育、考分体育,学什么考什么,把体育运动分解成一个个知识点,学生模仿练习,体育考核不考虑学生身体素质差异等,一切以分数量化为重,从小学体育教育开始就忽视学生体育兴趣和强基健体行为习惯的养成。体育运动可愉悦身心、缓解压力,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激发热情和活力,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的体育课还是应试教育模式,教学走样,有的甚至把体育课变为体质测试内容课、体质达标课,使学生失去运动兴趣,达不到体育教学效果。兴趣产生的基础是需要,没有了运动的需要,所以体育教育就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

3.2 学校教育中体育教育重视不够

体育教育在学生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目前的学校体育“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在整个教育体系中体育课被边缘化,是弱势学科。长期以来,学校体育课程的地位不受重视,体育课时短、经费少、竞赛活动少、参与人数少,学生只限于课堂活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被压缩。学校出于安全因素,取消大强度、激烈性的体育项目,也使得学校体育改革缓慢,也导致体育教师的教学信心和态度大打折扣[7]。学校体育的目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但功利化教育重视“奖牌体育”,忽视兴趣、能力、习惯的培养,这是体育教育的失败。

3.3 体育教育中“育”的不足

体育教育的“育”是“育人、育心、育体”三位一体,主要通过体育教学、锻炼、比赛活动得以实现和发挥效用。当前的体育教育只重视知识技能方面的更新与学习,对兴趣的培养、体育意志的磨炼、精神的教育等系统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不够。体育教育可促进体育素养综合性能力的提升。部分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比赛活动中没有充分引导学生去感受、去思考、去实践、去自我判断,纸上谈兵千遍不如亲身实践一次。体育教育是运动体验,只有让学生们走进操场,站到阳光下、风雨里,自己去实践、参与比赛才能正确理解和对待输赢、合作与竞争、团结与拼搏,进而感受到运动的魅力和受到爱校、爱国的思想品德教育。

3.4 审美理念偏失

体育运动过程可以塑造形体美、动作美、行为美、心灵美。学校体育教育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不够。学生不能发现美、鉴赏美,认为参加体育锻炼会“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体育锻炼腿会变粗,皮肤变黑”。多数学生以“瘦”为美、以“白”为美、以“文弱”为美,怕被别人贴上肌肉的标签,不认可体魄健美、动作矫健、黝黑肤色这种身体健康的标志。从体型上说,现在的大学生要么太胖、要么太瘦,体型匀称的越来越少。让学生参与观赏体育比赛,不懂鉴赏和内心抵制,也往往是事与愿违。审美理念偏失为不参与健身找到了理由,使大部分学生走向体育场变得难上加难。

4 高校大学生体育素养提升策略

学校体育是推动体育强国战略的根本保障。提升大学生的体育素养,应形成一种共识,变成当前最迫切的行动,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多方努力协作,共同提高学生体育素养,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4.1 注重体育兴趣培养,提高自我健身意识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和自觉锻炼的最重要因素,只有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强烈的兴趣,才会把体育锻炼视为自身的需要,从而产生无限的热情。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体育运动对于个人、家庭、事业、社会的价值和意义,使之端正学习动机。只有当学生的兴趣与理想、目标一致时,才能产生动力。学校体育要发掘体育教学内容,使之与大学生的专业结合起来,使所学技能贴近生活实际,同时应多组织学生到郊外去,到大自然中去,开展郊游爬山和野外拓展,并把这类活动纳入学校体育教学大纲中,利用星期天或节假日每学期至少两三次。户外活动更能起到激发体育兴趣,提高自我健身意识。

4.2 强化学校体育地位,发挥体育育人的重要作用

学校领导要转变观念,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当好学生体质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以体质提高为突破口,把体质测试和体育成绩作为评先评优、获得毕业证书的必备条件。体育教学注重发展学生的体育能力,使运动技能转化为健康能力,能学以致用地用运动来发展身心、促进健康。针对个体差异、技能水平不同的学生实际,开展丰富多彩、层次不同的各类体育活动,学校运动会也要创新内容形式,促进全员运动参与和体验。健康的身体通过体育获得,但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不仅提供身体锻炼,还有心理锻炼,参与体育竞赛活动学会了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学会了全力争胜和有尊严地接受失败等,培养了良好的心理品质,形成了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对学生一生的体育锻炼和幸福生活发挥长远的影响和作用。

4.3 重塑审美理念,激发对运动美的热爱和追求形体美的习惯

爱美是青年学生的天性,培养正确的审美观也是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体育运动是形态美和精神美相结合的一种表现和创造,追求这种运动美学,是体育教育的一个重点。针对学生审美理念的偏差,运用体育教育的良好手段,教会学生怎样去欣赏美、表现美,教育教学中要加强引导对运动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健美的肌肉、匀称的线条、棕黑的肤色等健康美都能通过体育锻炼得到实现。体育比赛中的技艺美、艺术美和精神美都能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教师要发掘体育项目、运动中美的素材,寓美育于体育教学之中,使学生体验运动之美,得到美的享受,使情感得到陶冶与升华。学校应加强对学生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观的教育,激发学生对运动美的热爱,养成锻炼形体美的健身习惯。

4.4 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体育素养培养提供保障

体育教师是培养学生体育素养的操盘手,其理念和知识修养将直接影响和决定教育对象的素养水平[8]。从以前的“双基教学”到现在的“素养教育”,对体育教师的智能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教育发展和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知识保鲜期”相应缩短,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应与时俱进,树立终身学习意识,积极参加教研培训,自觉地增长、更新知识,丰富和拓展知识面,丰富自己的教学艺术,提高教学技能,提升自身专业认同和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围绕体育素养教育这个核心提升自己的业务知识和专业能力,为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提供条件和保障。体育教师既要言传,更要身教,以自己的言行举止、衣着仪表、兴趣爱好、教育方式、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等作为个体文化传递和影响学生,做学生的表率,成为学生的楷模,在各个方面给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4.5 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激活校园体育文化活力

校园体育文化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满足学生精神需要的特质文化。体育活动所固有的平等、竞争、团结、拼搏、民主、法制、创新等观念,展现出的勃勃生机、健康活力是校园精神文明的丰富内涵。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是体育教育的延伸,使体育健身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传递。校园体育文化的核心是“人的品德素养和行为意识”,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给学生传递一股精气神,一种品格,对其心灵世界、精神思想进行改造、感化、教化。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对学生健康成长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态度、兴趣、爱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以及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5 结 语

当前,教育已经进入素养教育时代,学校体育教学实践要以人为本,以人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发展为目标,全面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学校体育要转变教育理念,由“育体”为中心转向“育心、育人、育体”三育并举,由知识技能教育转向素养养成教育。通过进一步挖掘体育课程资源,建立和完善体育素养的评价体系,发挥学校体育文化使命和人文价值作用,深入推进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大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是一项多方协作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引导,创新整合社会体育和教育资源,建设科学的培养运行机制,使学校体育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全民健身和体育强国战略,实现健康中国的宏伟目标。

猜你喜欢

技能素养大学生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大学生之歌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