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化学提出问题的教学策略
2019-02-21王冰
王 冰
(江苏省东台市第一中学 224000)
高中学习不可能每个时刻老师都陪在学生们身边,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有意识的去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可以从几个层面展开培养.首先就是让学生们自己发现问题,这就需要让学生们去自主学习,在自己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产生疑问,进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其次就是教师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们去解决问题,获得答案,完成教学过程;第三,就是在小组讨论学习的时候提出相关的问题,然后大家一起解答.
一、自主学习,提出问题
现今的学习不仅是要帮助学生们掌握化学知识重点,还需要培养他们的素养能力,而自主学习,提出问题能够让他们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就自己预习学习,并针对一些知识点产生疑问,而善于质疑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是学生在学习上的一个转折,让学生们在学习化学知识的时候善于质疑,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可以从侧面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志和能力.例如,以“离子反应”这一课学习为例,让学生们自己先预习这一课知识,然后了解离子反应相关信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需要给学生下达即将要学习什么-离子反应,然后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提出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离子反应是什么?其发生的条件又是什么?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式?这些都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的疑问,有些可以自己解决,有些则需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老师的帮助解决,进而完成这一课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预习即将要学习的化学知识,进而产生疑问,过去的学习中学生们没有养成提问题的习惯,也有同学还没有发现问题或还不会提问题,教师给学生们布置教学任务,然后学生们去自主学习,并提出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学生们的任何问题都是检验其预习成果的有效点,而且这样的方式还能让学生们逐渐树立提问的学习态度,进而提高学习成效.
二、教师提出问题
除了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提出相关问题外,还可以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引出即将要学习的化学知识,还能够以提出问题的方式将要学习的教学目标表达出来,这对学生掌握化学知识重点难点非常有帮助,教师在课前提出问题引出将要学习的化学知识,然后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针对学习的内容提出相关的问题帮助学生迅速掌握化学知识.例如,以“化学电源”这一课学习为例,教师可以首先提出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使用到电池,那么它的结构是什么呢?为什么它会发电?进而引出这一节知识点,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一次性电池、二次电池.然后针对一次性电池的学习提出相关问题:一次电池的结构是什么,材料是审,,电极反应式呢?那么二次电池呢,与一次性电池有什么不同?在完成这些主要知识的学习之后,学生已经掌握了这一课化学电池的知识,进而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拓展性的问题,比如:废旧电池如何处理?教师在最初阶段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在教学的过程中提出问题,这些问题与学习的知识点紧密相连,只要学生解决完这些问题,就能够掌握所学化学知识点的重点和目标;最后,再提出一些拓展性的问题,打开学生的视野,让他们的思想不只停留在课本知识的学习,还可以从更多方面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教师提出问题的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还能让他们的思路更加清晰,知道学习任务目标,然后完成学习任务目标,还能够提高学生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三、小组探讨,提出问题
还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然后小组成员互相讨论,提出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的,进而提出相关的问题,不仅是对学习的反思与补充,还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完整,因为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没有顾及到的地方,而小组讨论,就是查漏补缺,将自己不了解以及不清楚的地方通过讨论提出来,并经过小组间讨论一起解决,进而实现系统化的学习.例如,以“简单的有机物的合成”这一课学习为例,学生们已经基本掌握了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水解反应、氧化反应等简单的有机反应,了解到了有机物合成的路线.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然后针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分析,说一说自己有哪些方面还存在疑问,比如:在日常生活中这些反应都被运用于什么状态之下?不能自主的写出合成路线的化学方程式?这些都是在学习完之后仍然会存在的问题,所以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解决,进而提高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掌握度,以及能够合理利用有机化学知识点.经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学生们将自己还没有解决的问题提出来,这是对学习的进一步巩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不会遇到疑惑,这种方式就是将疑惑解决,将化学知识完全掌握,在这个过程中也逐渐的形成了自我解决化学问题的思维方式.
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内容产生疑问,这也是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之处,提出问题不仅是对学生自主学习成果的检验,还可以让教师将化学知识点衔接在一起,达到知识点之间的平衡,也能够让学生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进而提高化学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