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野果不可貌相

2019-02-21张海华编辑王芳丽

中国三峡 2019年1期
关键词:金樱子野果红豆杉

◎ 文 | 张海华 编辑 | 王芳丽

说起可食野果,我想多数人眼前所浮现的是“鲜艳、饱满、水灵、有光泽”之类的形容词。确实,像前面讲过的蓬蘽、山莓、胡颓子、四照花、五味子等,或者像本文即将说到的地菍、野山楂、南方红豆杉等植物的果实,且不说其口感如何,至少在外观上或多或少符合以上特征。

不过,上天造物,原不是为了让人类觉得好看,有的野果其貌不扬,甚至可以说相当丑陋,也有的野果浑身长刺,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模样。总之,它们看上去不会引起我们任何食欲,如拐枣、金樱子、马㼎儿等,但它们也有“内秀”的一面。所以,小小野果,亦不可貌相。

地菍

对于地菍,我最先注意到的不是它的果,而是花。这是一种属于野牡丹科的贴地而生的亚灌木,在长江以南广为分布。地菍可谓花叶俱美:呈卵形或椭圆形的绿叶,衬托着粉紫的花瓣、奇特的花蕊,十分引人注目。

七八月间,地菍就开始结果实,很快果子便熟了:小小的圆球形浆果,刚开始是绿色的,随着成熟度的增加,慢慢变成红色、深紫色与黑色,有时不同颜色的果子长在一块儿,尤为好看。

前几年,我并不知道这种果子是可以吃的。后来,同样喜欢拍植物的朋友孙小美告诉我,地菍的果挺好吃的。孙小美是宁波市宁海县人,她小时候就吃过这种野果。她在一篇文章里说:

红到发黑的果子,摘一个,汁水把手指头染成了红色。吃一口,酸酸甜甜的,忍不住一边摘一边吃。

野山楂

相比地菍,可能大家对野山楂更为熟悉。一则,地菍的果实并不是一望便知能吃的那种,而野山楂则不然,它那很像小苹果的外形,简直就是经典的野果的造型。

野山楂属于蔷薇科植物,为落叶灌木。我浙北海宁老家的包家山上,就有不少野山楂。童年时,见到它们的果子,想当然便认为是可以吃的,因此也不请教父母,就直接采来吃了,味道当然没有经人工改良后的山楂好吃,有点酸,有点甜,有点清香,如此而已。但此后近30年,再也没见过野山楂。

2014年8月中旬,和妻子一起到宁海的高山上拍野花,忽然在一处乱石堆旁发现了一大丛结了很多红果的野山楂,当时非常开心,一如旧友重逢。采了一颗来吃,忽然觉得,那淡淡的清甜的味道,其实也很好。后来翻野果图鉴,书上说,野山楂的果实的颜色分红、黄和杂色三种,其中杂色型的果子口感最好,可惜我没有见过。

1 地菍果实   摄影 / 张海华   

 2 野山楂   摄影 /张海华  

  3 南方红豆杉   摄影/ 张海华

南方红豆杉

若论颜值,在我所见过的近百种野果中,南方红豆杉的果实肯定可以排到前几名。鼎鼎有名的南方红豆杉是一种高大的常绿乔木,虽说在中国南方广泛分布,但野生种群数量稀少,因此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前几年的深秋,在位于宁波奉化区深山的一个山村里,我遇见了好几株树龄达几百年的南方红豆杉,不知道是野生的还是古人所种。其中有一株树上缀满了累累红果。同行的精通中草药的邬老师告诉我,南方红豆杉的果实是可以吃的,当然,实际上吃的是包在种子外面的呈杯状的红色的肉质假种皮。摘来吃了几颗,发现这“果肉”具有黏性,不过味道不错,挺甜的。

其实,这鲜艳而有黏性的甜美果子,正是南方红豆杉为了传播自己的种子而“设计”的,在缺乏食物的秋末冬初时节,鸟儿很难抗拒这些红果的诱惑力,它们在大快朵颐之后,消化了那层红色的假种皮,就会将种子排泄到各地。

1 马㼎儿   摄影 / 张海华

2 金樱子   摄影 /张海华 

马㼎儿

好看又好吃的“靓果”自然讨人喜欢,但我们也不能轻视那些颜值虽然不高,却相当有风味的野果。先来说一种最常见的“杂草”所结的果子。这种果子估计很多人都见过,但未必知道它可以吃。这种植物的名字很拗口,叫“马㼎儿”,是属于葫芦科马㼎儿属的一年生草质藤本。这“㼎”字念什么?很多资料说它念báo,也有人说应该念bèi,莫衷一是。但这个字的意思,是指“一种小瓜”。说起来,还是它的俗名好记一些,叫做“老鼠拉冬瓜”。得说明一下,俗名为“老鼠拉冬瓜”的,可不止马㼎儿一种。

2018年9月初,我在小区内的河畔散步,偶然看到在修剪整齐的灌木中,有几个或青或白的球状小瓜,挂在极细极弱如丝线一般的茎上。我忽然记起来,这种野果在《浙江野果200种精选图谱》上好像有记载。回家后马上翻书,果然,我刚刚见到的野果就是马㼎儿,为可食野果,“果实多汁微甜,可鲜食或制果酱等,具清热解毒功效”。后来在四明山中,又多次见到它们。说实在的,看着这种外貌朴素的小果,我还真难以相信它居然可以吃。犹豫再三,试着摘了一颗放嘴里,轻轻一咬,便觉得饱满的汁水涌了出来,味道清淡,略有点甜,风味独特。

金樱子

如果说马㼎儿只是形貌平凡一点,那么金樱子这种野果就简直让人“不知如何吃起”了。好多年以前,我就认识金樱子。这是一种蔷薇科的常绿藤本,山里到处都是。春天,它那洁白而硕大的花朵密集地盛开,有时甚至如微型瀑布一般从上面悬挂下来,老远就能看到。深秋,果子熟了,从黄色慢慢变成橙红,最后变成深红色。这种果子外形极有“个性”,见过的人都不会忘记:大小如枣,顶端留有宿存的萼片,外面密密麻麻全是针一般的细刺,连果梗上也全是刺。

我有个朋友,他到山里就喜欢采金樱子,说果实很甜,有“糖罐子”之称,可以拿来泡酒喝,味道很好。我不会饮酒,又怕刺,故并不去采。后来听说,这果子是可以直接吃的。但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吃,它的表皮全是刺,估计是吃里面的果肉吧!于是拿小刀切开果子,却发现里面乃是一粒粒硬硬的种子,并不能吃。最后请教了别人,方知是要先去掉外表的刺,再去掉里面的种子,然后吃那层“果皮”!于是,我试着用剪刀剪掉了刺,嚼了嚼那层表皮,没想到口感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有很浓郁的甜味!真的好吃,确实不负“糖罐子”的美名。

3 拐枣    摄影 / 张海华

拐枣

最后再说一种最“丑”的野果:那就是拐枣。拐枣是俗称,其实它是枳椇(zhǐ jǔ)这种树木的果。准确地说,枳椇的可食部位并不是果,而是连接着果的“果序轴”(也叫“果序梗”)。在浙江,分布有枳椇与光叶毛果枳椇,均为高大的落叶乔木,它们的果都被称为拐枣。到了秋天,枳椇的肉质果序轴会变得明显膨大,并且呈扭曲状,由于里面储存了大量糖分,吃起来香甜如枣,故名拐枣。

11月初,我和妻子去四明山里的栖霞坑古道探访,沿着山路走到半山腰的时候,忽见路边的石头上有不少被踩烂的野果,捡起来仔细一看,顿时十分惊喜:这不正是拐枣吗?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拐枣的实物。再一搜寻,发现满地都是拐枣。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身边这棵叶子已经落尽的笔直的大树,就是枳椇!风一吹,拐枣就连着细小的树枝一起掉落下来。我赶紧捡了些吃了起来,真的好甜啊,是我吃过的最甜的野果。

11月18日,我们去栖霞坑古道开展亲子博物观察活动,又在沿途捡了好多拐枣。所有的人此前都没吃过拐枣,大家惊呼:长得这么难看的野果竟会如此好吃!下山时,几乎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把拐枣,乐滋滋地往回走。

猜你喜欢

金樱子野果红豆杉
金樱子酒
巧分野果
金樱子的叶子落了一地
金樱子种核微观结构鉴别及活性成分分析
红豆杉
野外登山
采金樱子
一起去大山里采野果
阮明舒的红豆杉王国
响应面分析南方红豆杉黄酮微波提取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