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股骨Rosai-Dorfman病1例

2019-02-21方立广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9年2期
关键词:溶骨性组织细胞皮质

方立广,周 全

(1.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影像中心,广东 广州 510630;2.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放射科,广东 广州 510630)

图1 股骨Rosai-Dorfman病 A.X线图像; B.CT平扫; C.MR脂肪抑制增强扫描图像; D.PET/CT图像; E.病理图(HE,×400)

患者女,29岁,“发现左下肢包块10个月伴左髋疼痛5个月”入院。查体:左下肢跛行,左髋压痛并活动部分受限。左下肢触及约3 cm质韧包块,无压痛。X线及CT:左股骨颈骨质见溶骨性骨质破坏区、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影及轻度骨质硬化边缘(图1A、1B)。MRI:左侧股骨颈可见片状长T1长T2信号,T2脂肪抑制像呈高信号,边界不清,范围约4.5 cm×2.5 cm,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图1C),考虑嗜酸性肉芽肿可能性大。PET/CT:左侧股骨头及颈部溶骨性骨质破坏,病灶约3.0 cm×2.7 cm×3.8 cm,糖代谢增高,延迟显像糖代谢进一步增高(图1D),考虑恶性病变可能性大。遂行左股骨近端占位性病变穿刺活检+射频消融+注射型人工骨植骨术。术后病理:镜下见骨组织内纤维组织和小血管明显增生,淋巴细胞、浆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体积较大的组织细胞样细胞分散存在,胞浆呈嗜酸性或空泡状,组织细胞样细胞的胞质内可见共生的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细胞核呈圆形或卵圆形,体积较大,核仁不明显(图1F)。免疫组化:CK(-),LCA(+),CD138(-),GFAP(-),Neu-N(-),S100(±),SMA(-),CD34(血管+),Desmin(-),Myogenin(-),Syn(-),CgA(-),CD56(-),SATB2(-),CD99(+),IMP3(-),SOX10(-),CD68(+),Langerin(-);特殊染色结果:抗酸(-),PAS(-)。病理诊断:Rosai-Dorfman病(Rosai-Dorfman disease, RDD)。

讨论RDD指伴巨大淋巴结病的窦组织细胞增生症,为极少见的良性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是2013年WHO骨肿瘤分类中新增加的一种良性肿瘤。RDD可发生于各年龄段,但以儿童及青少年好发,男性多见;主要发生于淋巴结,发生于骨骼系统者少见;通常以结节病形式出现,多为自限性,2%~10%累及骨,且常累及长骨干骺端和颅面骨,病灶多<5 cm,20%为多发;影像学表现为边界清晰的溶骨性骨质破坏,亦可为膨胀性改变,少数可伴骨皮质增厚及骨膜反应。此病缺乏特征性影像学表现,确诊需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鉴别诊断:①骨嗜酸性肉芽肿,全身骨骼均可受累,好发于造血功能旺盛的骨髓, “小钻孔样骨质破坏”为其特征性表现,可有软组织肿块;MRI可表现为“袖套征”,为皮质旁肿块薄层均匀强化;②骨纤维异常增殖症,CT表现为囊状膨胀性改变中出现磨玻璃样密度增高,或呈丝瓜瓤样骨皮质变薄及虫噬样骨质破坏改变;③溶骨型转移瘤,长骨CT表现为边界清晰斑片状骨质破坏,一般无骨膜新生骨和软组织肿块。

猜你喜欢

溶骨性组织细胞皮质
基于基因组学数据分析构建肾上腺皮质癌预后模型
皮质褶皱
迎秋
经皮骨水泥髋臼成形术在髋臼溶骨性转移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唑来膦酸联合放射疗法治疗恶性肿瘤溶骨性骨转移的效果评价
花青素对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细胞GST-π表达的影响
骨盆尤文氏肉瘤/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影像征象与临床病理对照分析
经皮后凸畸形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椎溶骨性转移瘤临床效果探讨
宫颈癌组织细胞中Numb基因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儿童富于T/组织细胞的B细胞淋巴瘤一例伴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