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模式时代”的小语课堂模式构建、选用探析

2019-02-20丁勤枢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9年1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模式小学语文教学

丁勤枢

内容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选用、构建中,要做到因文而异、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关注课模背景、聚焦课模结构、丰富课模内涵,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后模式时代” 小学语文教学 课堂教学模式 模式选用与建构

教学模式作为教学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的中介环节,成为了学校课堂教学变革重点关注的内容。传统刻板的、单一的、权威性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不复存在,“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进入了观念多元、模式多样的时代”,也即被人们称为“后模式时代”。1在这个多种教学模式共存、互动的“后模式时代”,课堂教学模式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比如当下的语文教学,模式纷呈,“情智语文”“深度语文”“诗意语文”等等,这些语文教学模式较好地展示了自己风格的探索,闪烁着建模者们智慧的光芒,都值得借鉴、学习。但是如果我们盲目地模仿,不加思考,不加创新,就会出现以偏概全,以个性取代共性,以特色掩盖本色的现象。那么,在这样一个“后模式时代”,小学语文课堂模式如何构建、选用,这是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

一.因文而异:“后模式时代”需要关注模式背景

模式不被模式化源自于模式有其适用条件,当条件发生了变化,模式就需要改进、重构甚至创新。模式的适用条件是基于建模背景与缘起所形成的。这是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用模、甚至建模所必须关注的。

语文作为一种语言学科是思想交流的工具,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大多数小学语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在详细、鲜明、生动的形象中,凝聚着深刻的理性。课堂教学是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统一体,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響。教学内容决定教学形式,教学形式依赖并反作用于教学内容,二者共同指向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属于形式的范畴,是由教学内容决定的,为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服务。2因此,在对教学模式建构、选用过程中,要做到因文而异,关注模式背景。通过研读文本,研讨课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起推波助澜。比如,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课文内容非常适合用情境教学模式,作为语文教师就要依据教学内容,全方位地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教学氛围,创造适合学生学习的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孩子如临其境。情境教学模式应用,我们应突以情设境。课堂教学中,教师进入课文角色,创设情境,带着学生一起去体验文本所表达的感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这种感情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因素。如在教《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可以创设一个想象情境,让学生遐想小女孩甜蜜的希望实现了的情景,再把学生拉回现实中来,让学生在这希望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中体验作者同情小女孩的悲惨命运,憎恨当时的黑暗社会的感情,并引导学生将其内化为“爱憎分明”的情感因素。

二.因人而异:“后模式时代”需要聚焦模式结构

当我们将教学模式作为教学变革的重要内容,意味着我们需要全面地、系统地思考教学模式本身所包含的各个因素,特别是模式的结构,要做到因人而异。这里的人,主要是指学生。学生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独立人格、巨大的发展潜能的,有个性差异的不断发展的主体。针对年级的特点,我们可以组织设计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流程,通过流程再造,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知识、发展智能、完善人格。

一是低年级学生模式流程的选择。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针对他们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实施快乐教学,把文本寓教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中,轻松愉快的游戏中,紧张有趣的竞赛中,让他们能在玩中学,学中玩,点亮他们的兴趣之灯、情感之灯、智能之灯、语言之灯、思维之灯。如:一年级的识字教学,如果上课单纯地讲解字音、字形、字义,学生听起来就会枯燥无味,学的生字也记不牢。在识字教学时,我们除了让学生读准字音,理解字义,还想了许多好办法帮助学生牢记字形。这时,在模式流程中,我们设计以下一些环节,比如:通过猜字谜的游戏活动来记住生字;编顺口溜来区分容易混淆的生字,比一比,赛一赛看谁的顺口溜编得好;编讲与字形有关的小故事……这样学生所学的生字不仅记得快而且记得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感到有趣、轻松、愉快,没有压力。这样学生们越学越爱学,学习积极性越来越高。

二是中高年级学生教学流程的选择。中高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自主学习的能力,注意力相对而言也比较稳定。针对这一特征,我们在语文课堂上可以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使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不断提升。如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整个学习过程分四步进行:(1)初读课文,理线索。教师引导质疑,激发学文情趣;学生自读,整体感知。(2)自主学习,谈感悟。其文语言质朴,意境优美,情真意切,适合学生自己去体会,去领悟,进行自主学习,以发扬民主,弘扬个性。周老师采用了抓段落,谈感悟;抓句子,谈感受;抓品读,促感悟的方法,给学生时间让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说“喜欢”,讲“原因”,挥洒自主学习之精妙。让其反复阅读,细品深味,再合作学习,讨论交流,那美的韵律、美的语言、美的生命、美的行为、美的情感。(3)主动探究,悟“环保”。《鸟的天堂》不仅文质兼美而且寓意深刻,联系生活做环保教育更表现出周老师生活即课本的现代教育观。(4)综合实践,练“能力”。让小学生搜集材料练“查阅”;学写解说词练“习作”;学做导游练“交际”,无不是在讲读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学会搜集、运用、交际,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获得意想不到的知识与本领。

三.因时而异:“后模式时代”需要丰富模式内涵

当下,课堂教学模式的确存在着跟风模仿、缺少内涵,自我标榜、有名无实的现象。“后模式时代”虽不否定教学模式的价值,但对课堂模式建构的要求更加挑剔,强调用科学的方式去丰富模式的内涵。

一要彰显时代基本特征。模式建构有其时代背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必然要在模式中有所体现。就当前教育而言,我们的关注点之一是学科核心素养。因此,我们应顺应时代要求,将学科素养要求融入到模式在课堂教学模式的选用、建构中。我们的关注点之二是“互联网+时代”学校课堂发展的新路向,伴随着课堂教学环境的智慧升级、信息技术的教学助力,必须让我们放弃一些传统教学模式。3为此,我们应以此丰富模式内涵,采用围绕学生,以学为中心进行教学模式改造。

二要彰显学校教学文化。课堂教学模式应该折射出学校课堂文化特色。从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不是为了控制学生,而是为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应当从讲台走向学生,与生为善,以退求进,以学论教,以学定教,将课堂教学的视线集中到学生身上,把课堂还给学生。这就对教师的角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通过课堂文化建设,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素养,在借鉴他人教学模式的时候要善于思考,善于探究,不断创新,并结合自身的特点,深入研读文本和年级特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机组合一种属于自己的模式,使教学从内容的处理到方法的選择、过程的组织,都表现出多样性、稳定性,灵活性与独创性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三要彰显教师教学个性。学生个性千差万别,教师素养各有所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课堂教学也必然呈现出丰姿各具的教学个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选择适合学生自身能力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比如,我校张老师上的一堂二年级语文课《水乡之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有声情并茂地多元朗读训练,注重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不但学会,而且逐渐会学。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力求把句子说完整,说准确,说完美。在师生共同探求知识的过程,有启迪想象的写话,孩子们妙语连珠,张老师评价恰到好处,学生在在写在说的过程口头表达能力、写作技巧都得到提高。这堂课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得到了较好整合,可谓是“情智语文”“诗意语文”“魅力语文”的有机组合,从而较好地彰显出自身的教学风格与个性。

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不是单一的,它像万花筒一样,可以变换出许多色彩来,这些就需要我们去多动脑,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其中,“和谐”是基础,“主动”是核心,我们以此基础,在“后模式时代”中科学选用、建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克服“标签化多样”的误区,让语文课堂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参考文献

1.杨清.后模式时代的学校课堂教学变革:从标签化多样到内涵式多元[J].中国教育学刊,2016(9).

2.田宝军,康许培.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回顾与反思[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7(10).

3.刘军.智慧课堂:互联网+时代未来学校课堂发展新路向[J].中国电化教育,2017(7).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模式小学语文教学
构建中学政治生活化课堂的实践与研究
“五步探引”课堂教学模式下对《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运用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思想教育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规避“男生危机”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