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屈原诗歌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2019-02-20李奕非
李奕非
内容摘要:屈原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情感十分丰富、有很强的寓意,始终传达着他的政治理想以及人生哲学,展现了屈原的爱国主义思想以及追寻自我的精神,是屈原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屈原生在楚国,从小便博学多识、饱读诗书,入朝作官后注重人民生计、推举能人贤士,可再后来受到压迫排挤,没能实现自己对国家的一腔抱负还被逐放江南。屈原将没能舒展的情怀全部融入到了诗歌中去,蕴含深刻的人文主义精神。
关键词:屈原 人文精神 爱国精神 自我意识
《楚辞》是我国文学的起源,是我国文学发展的开始,屈原的作品充满了人物感情、环境气氛以及自我情怀,彰显了南楚的文学传统。同时,屈原又是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他的作品中,反应了社会中的各种矛盾,并对楚国的黑暗政治进行了揭露。虽然屈原的《楚辞》与《诗经》并称“骚体”,但是屈原作品的风貌与《诗经》有很大的差异,其的诗歌以长篇为主,突破了《诗经》的局限,灵活错落,层次不齐,起伏回荡,具有非常大的创造性。此外屈原的诗歌中充满了浪漫主义,彰显了对理想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艺术的想象。屈原的诗歌集中了爱国情怀、忧民情怀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具有非常多的人文精神。本文主要从民主意识、爱国情况、自我意识、死亡意识等方面论述了屈原的人文精神[1]。
一.屈原诗歌中的民主意识
实际上民主意识从春秋时代就开始兴起,诸子百家的代表,对此进行了多方的阐述,这其中以儒家的论述最为深刻。而屈原是文学的代表人物,对于文字非常的钟情,其的思想长期受到民主意识的影响,因此屈原的诗歌多体现出爱国以及忧民的情怀。屈原对于百姓的生活非常的关注,看到百姓受苦,心中十分的悲痛,但是自身却无能为力,为此屈原深深的悲伤,一度想远走他乡,但是对百姓的难以割舍,强迫自己保持镇静,其《离骚》中所述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亦作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等诗句,处处体现了屈原忧国忧民、热爱祖国、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情怀。屈原与时代不入流的情怀,受到了当时贵族的排挤,被先后流放两次,更深入的接触了难民的生活,每日都沉浸在悲伤之中,感叹国主不体察民情。
而站在政治的角度来说,屈原提倡“美政”,实质上就是指一种美好且和谐的政治现实,执政者可以做到敬德爱民、重视人民生计、严明法制、稳定秩序、举荐贤能人才,而人民百姓就在这种所谓的“美政”的管理之下安然生活。因为,屈原深深理解百姓的疾苦,并目睹过残暴统治对民众造成的影响,因此其重视百姓的生活,主张以仁德治天下、在内举贤任能,并对法度进行修整,对外主张联齐抗秦,是一种以“仁德”治天下的政策。而屈原所主张的法度修整不只是针对下层的民主,同时也针对了上层的统治,他认为包括君主在内的所有执政阶层都应该以史为鉴,做到严明法制,可以任人唯贤,从而来稳定以德治天下的基础,但也由此受到了贵族派系的仇视[2]。
二.屈原诗歌中的爱国情怀
屈原在早年深受楚怀王的信任,满腹的爱国情怀和一心为国效力的抱负,也正是因为自己强烈的爱国热情,他始终怀揣着“美政”的美好理想对楚怀王忠心耿耿,希望自己的建议能够被君主采纳,使楚国可以实现民强国富的目的。也因此其为楚国的发展劳心尽力,对楚国居民的疾苦,而伤心落泪,对楚国的灭亡心如刀绞,这些无处不表现其爱国的情怀。在屈原爱国情怀的支持下,其坚持实施“美政”不怕奸佞的阻挠,多次向君主进言,即使屡次碰壁,也还是盼望着楚王可以看清民生发展,接受建议,带领楚国走向富强。在屈原的诗歌中他曾无数次在向“美人”表達自己的爱慕之意和追求心切,这之中所说的“美人”实质上就是指楚国的君主,而在诗歌中展现出来对美人的爱慕之心其实是在暗指自己对楚国君王忠心耿耿的决心。这一点在屈原的诗歌《思美人》的诗句中就有所体现,但是,不幸的是,楚王昏晕无道,治国无能,自我意识较差,容易听信谗言,受小人挑唆,将屈原先后放逐多次。这对屈原来说是非常大的打击。爱护国家,忠于君主的他,衷心的希望楚王能幡然醒悟,理解自己的心境。屈原在诗歌中写到“陟陛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的诗句,充分表达自己对故土的难分难舍,对家乡土地的热爱。
楚国发展至顷襄王时代,受到了秦国的打压,俯首称臣,唯命是从,屈原对此非常的悲痛,只能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爱国、忧民的情怀,也就此屈原开始意识到楚国的危及,也尝试着用自己的力量救民救国,并向楚王进言,但是以楚王为代表的统治者并不在意,屈原也因此被再次放逐。屈原再次见到国土沦丧、民不聊生的惨状,在诗中不仅表达了自身的悲愤,还对君王进行了批判,让其早日认清现实。可以说屈原的诗歌中处处表达了对民生的悲痛,对国土的热爱,对君主的忠心[3]。
三.屈原诗歌中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包括了很多内容,包括了自己的心理特征、自身的特点以及个性、理想等方面,表现了自信、自爱、自立等高尚的品德以及对自己的不断完善。屈原是一位自我意识非常强的诗人,他一直深深的认为自己与他人是不同的,他拥有别人没有的天赋,生辰也与他人不同,所以才有“名余曰正泽兮,字余曰灵均”,以此就可以看出他对自我的审视态度,东汉王也曾解释过屈原的名字“正,平也;则,法也”,“灵,神也;均,调也”,处处表达了屈原对自己品质的肯定,以及对其能力的自信。但是,在生活中屈原仍然积极的学习,不断的提升自我的能力,丰富自身的修养,养成良好的习惯,并不因世俗的影响,改变自己对政治的追求,并在不断的发展中,将自己的理想深化和扩大,对民族以及国家的责任感非常的强烈。即使遭到同僚排挤、遭到君主的不信,被贬谪、放逐之后仍然坚持着自己抱负和愿望,看到百姓疾苦,进言处处受阻,其也坚持自我,从不放弃,甚至以死来表达自身的坚持。始终坚持自我,希望可以为救国家,救人民贡献自身的全部力量,即使明明知道自己不与奸佞小人同流合污的行为会给自己到来很大的困境甚至是生命危险,也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很难得以成功,但是即使是这样,他也一如既往,做自己该做的,并没有自暴自弃,对楚国、对君王的赤诚,这些处处都体现了屈原高尚的品格以及对自己充分的肯定、信任和坚持以及强烈的自我意识。
四.屈原诗歌中的死亡意识
在艺术文学的领域,死亡永远是最为崇高的境界,而死亡的来源就是对于这一问题深度思考的“死亡意识”,也是大部分文学艺术甲们深度思想的一个象征。死亡意味着自己将成为历史的永恒,死亡是艺术家思想的深化。而屈原具有崇高的理想,积极、勇敢、自信、乐观,其认为,死并不可怕,但是必须死有所值。屈原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对“死亡”进行了多次的思考及探究,他不单单是利用一种新的形式将“死亡”用一种美学的角度加以描述,而是在此基础上还加入了极具创造性的思维对这个命题进行实质上的升华和超越,将道德当做是判断一个人死亡价值的唯一标准,他认为以死明志在一定程度上是对道德的诠释和对生命的延续,在屈原的思想中,死亡所代表的只是肉体上生命的终止,但人的灵魂却是还可以在人间存活,只不过是一种不一样的存在形式,进而使生命脱离时空的束缚,进入永恒的境界。所以屈原对于死亡并不害怕,他相信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另一个开始,自己的灵魂在死亡后会受到超脱,自己的理想以及信念都会被延续。经过种种挫折后,在世俗的影响下,屈原终于明白,自己的理想、自己的坚持终究无法实现,最终已死亡结束自己。屈曲希望,自己死后,理想可以得到发扬和传播,并得到永远的保存。由此可见,即使是选择了死亡,屈原仍有着自己的坚持,自己的精神。
五.结语
屈原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我国古代人文精神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蕴含了丰富的情感、诗句优美,并且内容中体现了具有深刻意义的哲理。他始终坚持着以民为本的思想,一直抱着以德为政、严明法制的美好理想,不惜以死明志。他忠君爱国,不怕死亡,寧可牺牲自己也要为国献策。屈原的诗歌中所传达出来的人文精神,将会永恒存在。
参考文献
[1]聂欣晗.诗媛屈骚母题的经典化传承与性别内涵的拓展[J].云梦学刊,2018,39(05):33-38.
[2]周雅昀.浅谈屈原《九歌》的艺术审美价值[J].牡丹,2018(26):72-74.
[3]贾晓庆.再谈经典《离骚》[J].明日风尚,2018(17):318.
[4]李艳艳.屈原形象的文化内涵[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37(08):109-111.
[5]邹旭.屈原文化与湖湘文化的内在逻辑探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04):44-46+57.
[6]胡文华.以《楚辞》为例谈巫文化视阈下“凤”的文化内涵[J].文学教育(下),2018(08):107-109.
[7]孙健,胡师,郑传超.探讨屈原诗歌中蕴含的人文精神[J].作家,2013(16):129-130.
(作者单位:山东省聊城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