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析
2019-02-20李艳
李 艳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教务处,河北 保定 071000)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高职教育在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新要求、新任务和新挑战.在“互联网+”背景下,我国的产业结构逐步实现了从劳动密集型到技术密集型再到创新密集型的转变,活跃在生产技术和管理服务领域的高技能创新创业型人才已成为产业升级的关键因素[1].目前,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方面开展了积极的探索,但与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高速增长相比,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还亟需完善和提升.
1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1)创新创业教育环境有待改善
目前,国家出台的有关创新创业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尚不能很好地与高职学生创新创业的实际需要相适应,同时在创新创业项目的审批程序、准入条件、优惠政策等方面对学生还有一定的限制,再加上创业本身存在风险,高职学生自主创业的热情很难被激发.
另外,由于社会公众、新闻媒体和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的关注度不高,宣传工作并不到位,学生对大学生创业的国家优惠政策了解并不充分;学校也缺乏相应的学分置换政策,导致部分学生担心因在校创业而影响学业;教师对于学生开展的创业活动、创业项目重视不够,缺乏有效的指导、点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
(2)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有待创新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大体有三种模式.一是政策导向型模式.政府制定优惠政策激励和引导高职学生开展涉及融资、开业、税收等方面的创业活动,由政府、高职院校和企业联合组织创新创业大赛,设置专项资金对学生创业进行补贴等.这种模式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有些不足,如高职院校、企业和政府合作不紧密,往往各自独立开展活动.二是企业依托型模式.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投入场地、资金等打造创业基地,学生在基地内进行基本的创业仿真训练和创业技能培养,以提高学生基本的创新创业素养.三是高校传统教学体系模式.高职院校将创新创业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由教师按照规定学时在课堂上完成知识的讲授,而教师往往偏重理论知识的讲授,再加上教师自身实践经验缺乏,学生从课堂上只能学到一些浅层的创业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则很难得到提高.
(3)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建设有待加强
高职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往往比较重视学历、职称,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有所欠缺,难以有效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尤其缺乏专门的创新创业课程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更多的是由辅导员和其他负责行政工作的教师兼任,这些教师缺乏系统的创新创业培训和创新创业实践经验,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多进行照本宣科式的讲授,无法有效地指导学生把创新创业思维应用到实践中.
(4)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有待落实
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实践需要有良好的校企合作基础,高职院校和企业间缺乏双赢的深度合作形式,导致创新创业教育赖以生存的创新创业平台难以真正组建并高效运转.学校往往通过建立创新创业中心、开办创新创业超市、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等来落实创新创业理念,但由于资金缺乏,加之没有合作企业的支持,这种实践形式也无法满足学生创新创业的需求.
2 “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建立多元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必要性
面对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新创业,激发年轻人的潜力和激情,成为化解高职学生就业困境的重要手段.“互联网 +”时代各行业的激烈竞争,归根结底是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人才的竞争,因此,高职院校建立多元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明智之举[2].
(1)建立多元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助推器”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环境下,高职学生要想有所作为,就需要进行多种能力储备,核心能力包括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3].高职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程、提升专业素养的基础上,应该着重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而恰恰是创业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等往往决定着自身的发展高度.所以,在“互联网+”时代,各高职院校应开拓思路,开展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以促进高职学生早日实现自身价值和得到长远发展.
(2)建立多元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在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重任.高职院校应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教改方向,在加强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加大创新型人才培养力度,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素养,培养既有大学文化水平,又有专门技能的创新型高级人才.激励和引导高职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鼓励和支持高职学生“在创中学”“在学中创”,进而提升其竞争力,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求.
(3)建立多元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是顺应时代需求的“风向标”
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社会对创新产品、创新企业和创新人才需求不断增加.想要实现我国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就必须紧紧抓住 “互联网+”的机遇,着力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创新创业人才,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科技创新差距.在高职教育领域,建立多元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培养,有利于顺应时代需求,助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3 “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多元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
(1)营造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校园氛围
校园的文化氛围和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密切关系.学校应通过多种手段大力营造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可通过校园网、学校微信公众号和校园广播等积极宣传国家创新创业政策,及时发布创业项目、资金资源等相关信息;在学校环境建设方面注重体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包括悬挂激励立志创业成才的名言警句,张贴创业者的成就榜和风彩照,展示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等;组织学生参加专题讲座和学术交流活动,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转变学生就业观念.
(2)构建多元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尚处于初级阶段,创新创业教育的形式缺乏整体规划,系统性不强.为此,课程体系的建立尤为重要.
一是规范课程设置.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应贯穿全部的学习时间,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大学生职业指导公共必修课程,创新创业类课程也在陆续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并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例如,淄博职业学院形成了就业指导三年不断线的指导理念,将就业指导课进行系统化设计,第一学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必修课,第二学期开设职业素养必修课,第三学期开设大学生KAB创业基础和SIYB选修课,第四学期开设求职技巧必修课;在大三实习阶段由辅导员、导师、企业指导教师联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这样,通过规范化的课程设置,可使学生初步建立起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增强创业意愿和能力.
二是拓宽课余教育渠道.高职院校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开展分类教学、指导和服务.比如,部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的“专家门诊”就是一对一创新创业指导的有效渠道,专家既可以是本校教师,也可以是外聘企业专家,通过“定期坐诊”,与学生面对面地交流,为高职学生解决创新创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效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发展.
三是设计多元化的教学环节.进行多元化教学环节的设计需要处理好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互动关系.第一课堂的教学内容偏重基础知识的学习,要不断完善基础教学,定期更新教材、实训手册和学习网站的信息,使知识的传授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在夯实基础的同时,学校应结合学生专业发展特点、社会人才需求状况,将专业技能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创造性地将创意性试验教学、社会性实践教学、合作性实践教学等第二课堂活动纳入第一课堂教学体系中,开展课内外相联系的一体化教学活动.
四是丰富教学手段.传统的讲台、黑板、课本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信息需求,慕课、微课、多媒体教学等方式更乐于被学生接受.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探索开展案例式、项目式、岗位模拟式教学,通过虚拟仿真、在线平台等信息化方式,系统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积极性,增强教学的针对性、趣味性和实践性,真正提高教学效果.
(3)组建多元化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好的老师是学生的“摆渡人”.高职院校要建设一支具备创新创业指导经验、具有较强的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师资队伍.安排取得国家创业师或者创业咨询师证书并具备创业经历的教师讲授创新创业类课程,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和主讲教师,应配备全职教师或助教进行教学辅助.要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定期组织专项培训,安排教师深入企业进行交流.另外,将校外的创业专家学者、创业成功人士纳入学校兼职创新创业教师队伍,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4)搭建多元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搭建多元化创新创业平台是创新意识培养和创业能力养成的重要手段,是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锻炼、打造创业能力的演练场,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冲动.现阶段高职院校构建多元化创新创业平台的主要途径为搭建线上平台和线下平台[4].
第一,搭建线上平台.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高职院校多元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成为可能,线上平台成为创新创业实践的主阵地,高职院校通过整合自身和社会优质资源,建立官方网站综合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平台以及构建网上互动平台,实现多方有效互动交流.通过线上平台,可以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提供资讯、技术咨询和服务指导.同时,可以利用互联网实时交互、及时可视的特点,在互动平台上构建虚拟仿真空间,打造职业环境实验室,使学生熟悉创业流程,提升创新创业能力,获得真实的创新创业体验,增强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第二,搭建线下平台.线下平台需要占据一定的场所,以便学生能够参与实践项目.线下平台的建立主要依靠政府、学校、企业三方的合作.政府是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推动者,企业是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参与者,高职院校是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承担者.虽然建立线下平台需要较高的投入,但实施效果显著,比如,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早在2011年就提出创建“创业型大学”,校园里,从“创业餐厅”到“创业街”,再到各类“创业园区”……“创业”这两个字的出镜率很高,学生在工作室中边做边学,完成的作品转化成产品,经过包装变成商品推向市场;和阿里巴巴联合创建了“阿里巴巴大学生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学生在基地全真的企业环境中接受企业化管理,创新创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 结语
高职院校应积极顺应“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结合学校自身办学特色,积极探索多元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为社会培养具有较高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本文为2018年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计划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互联网+视域下高职院校多元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构建探析”的研究成果,课题组成员:李艳、李雨锦、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