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诉求中的高职教育理论探索——评《高职教育的创新发展探索:以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9-02-20潘新民
潘新民, 刘 澍
(1.河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2.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教育研究所,河北 石家庄 050081)
我国的高职教育伴随着改革开放逐步发展壮大,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更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然而,由于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历史尚短,高职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还远不成熟.当前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开展的各具特色的高职教育实践,还缺乏理论的支撑,基于实践诉求的高职教育理论亟待形成、丰富和发展.
王升教授所著《高职教育的创新发展探索:以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河北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便是一部基于实践诉求的高职教育理论探索的著作.这不是一部书斋里完成的著作,而是作者和他所带领的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广大师生实践探索的结晶.该书既体现了作为教育学博士和职业教育专家的王升教授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也反映了以王升院长为代表的学院领导班子带领全院师生执着探索的足迹.它是工作扫描,也是路径选择的展示,体现了学院广大师生的办学自信、发展自信、路径自信和未来自信.
《高职教育的创新发展探索:以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具有鲜明的特色.
1 立足于实践的理论探索
当前,高职教育研究存在两种倾向:一是就理论说理论,只是在概念、内涵、原理、模式上做文章,纸上谈兵;二是就实践言实践,只是实践行为的叙述和总结,缺乏理论的提升和普适的指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而缺乏实践根基的理论则是没有生命力的理论.该书突破了这两类研究的局限,将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
1.1 实践诉求下的理论
我国经济的迅猛增长催生了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随之也产生了职业教育的理论发展水平与职业教育实践快速发展之间不相适应的矛盾,实践中不断出现新问题、新困惑、新矛盾,亟需得到理论的回应.
源于实践,应对实践的挑战,这是《高职教育的创新发展探索:以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区别于其他同类著作的典型特征.首先,从调查研究中发现问题.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识理之渠,“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作者王升就任学院院长的第一步,就是进行大规模的调研活动.在一个月内,先后到学院13个系、部、院进行走访调研,对学院的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师培养、校企合作、学生管理等方面做到了心中有数;同时也了解到学院教师的工作状态、存在的困惑以及对学院发展的期待.之后,王升院长与学院相关领导先后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河北经贸大学、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进行考察学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考察,学院领导班子很快达成共识:学院要发展,要在高校林立的竞争中取胜,就必须走特色立校之路.共识凝聚人心,共识助力发展.学院很快形成了“立足石家庄,面向京津冀,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构建政府、学院、行业、企业教育资源共享体系,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石家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培养满足职业岗位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1]20的办学定位.
1.2 理论指导下的实践
作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中国教科院博士后、二级教授,作者王升有着良好的教育学理论知识储备,他主持的教学成果曾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专著获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深厚的学术积累,使他养成了从理论的高度去审视教育实践的习惯.他多次强调,办好教育,需要思考,需要学习,需要研究.作者每天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从未停止过对教育问题的思考.正是这日复一日的积累,使他对高职教育形成了一系列理论思考.他并不止步于这些思考,而是将其运用于学校发展的实践中,不断地将学校的改革引向深入:学校在多年办学实践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体两翼”办学格局,实施了“幸福校园建设”和“开放式教学”两大工程,探索和培育了产教深度融合的混合所有制体制机制,实施了一系列标准化管理,拓宽了多方资源运筹渠道……
与其说这是一部理论专著,毋宁说这是一部高职教育理论的应用著作.该书没有仅仅囿于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探讨,而是直面学校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提出理论的指导.书中的每一个理论观点,无一不是在实践的诉求中产生的;同时,又将源于实践的理论,应用于对实践的指导当中.
2 新理念引领下的高职实践
办大学需要新思想、新理念.通览全书不难看出,将职业教育的新理念融入学院的办学实践中,为学院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气象.这些理念,不仅指导着学院的改革发展,也将对全国高职院校的实践探索起到借鉴、引领作用.
(1)开放理念
开放理念是作者基于对“目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职发展特点”[1]146,并将其作为“教育改革的一个切入点”[1]146而提出的.“学校要发展,必须要开放办学.”[1]249开放理念不只体现在学院办学过程中向国际开放、向企业开放、向社会开放、向技术开放等方面,还突出体现在对广大教职员工开放性观念的培育上,体现在开放性教学的探索中.“每年选择100名教师分三个班,即基础班、模式板与风格班,进行常年的培训提高.用五六年的时间让全校教师都参与培训一遍.”[1]147通过行政的方式在全校开展开放式教学培训,将开放的理念植入每一位教师的意识当中,这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生产力的再造,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2)跨界理念
跨界性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作者特别强调跨界融合,认为“这是高职院校应该做好的一篇大文章”[1]250,“学院一定要把跨界融合作为自己的使命”[1]251.作者是这样说的,在实践中学院也是这样做的,将跨界理念融入学院特色发展当中:一是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实现跨界,积极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建设了5个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二级学院;二是通过助力社会发展实现跨界,创造了社区教育的“石家庄模式”;三是通过与校、企、行联合实现跨界,牵头组建了省内知名的职业教育集团.
(3)创新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着重强调了理论创新的重要意义:“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实践深化、历史前进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如果不能及时研究、提出、运用新思想、新理念、新办法,理论就会苍白无力.”[2]正因如此,作者把创新作为全书贯彻始终的理念,渗透在每一章节当中.正是在创新理念引领下,学院发展亮点纷呈:在“2017-2018年中国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排行榜(600强)”中跻身全国百强,位居第73位;院长王升获“第六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校长奖”“‘七维度’产教深度融合的软件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师生多次在全国、全省技能大赛中获奖.
(4)幸福理念
幸福校园建设是学校的重点工程之一.“衡量一所院校的进步与发展,最根本的标准是这所院校是否能够很好地满足学生就业成长的需求,是否能够为师生员工提供广阔的自由发展空间,是否坚持了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1]155作者特别提出,开展幸福校园建设是提高办学水平的一项重要工程,并将这一理念融入管理实践当中:一是进行校园改造,创造优美的环境;二是改革管理制度,激发教职员工的工作热情;三是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其积极的人生态度;四是营造和谐、宽松和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氛围.几年的幸福校园建设,成效显著:《幸福校园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出版;“幸福校园建设”系列标准体系建设完成;建设了省内同类高校首家室内游泳健身中心;成立了上百家学生社团;教师文化艺术活动中心落成;学院选手多次在全国、全省“校长杯”乒乓球比赛中获奖;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举办的“全国大学生满意度50强高校”评选活动中,学院名列高职组排行榜第二名;学院获得“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称号;在由联合国教科文国际职教中心参与举办的2017年东亚职教机构网络大会上,学院幸福校园建设作为典型案例在会上交流.
3 在实践中实现学院治理的创新
学院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体现了学院的管理水平.该书主要从以下方面体现了学院的治理路径:
(1)注重顶层设计
作者认为,“一个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是学校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1]10全书开篇即提出顶层设计,将顶层设计作为学院创新发展实践探索之首.作者将学院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始于2013年12月的第一个五年.学院及时召开了第三次党代会,由党委书记作了工作报告,“分析了当前学院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明确提出了今后五年学院发展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主要举措”[1]11,确定了学院的办学定位,明确提出要将学院办成“人民满意、省内领先、国内知名、特色鲜明”[1]13的高职院校.同时,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着力构建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结构体系.
(2)推行精细化管理
如果说,顶层设计明确了学院的发展目标和办学定位,那么,管理就是实现发展目标和办学定位的基本手段.正如作者所说,“管理是实现学院目标的关键”[1]34.学院从三个方面实施管理:通过精细化管理使工作走向细微,通过服务型管理使工作实现人人满意,通过创新型管理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1]34-35.提高工作效率的一个关键是要明确工作任务,为此,学院推行了标准化管理,在学院各个部门研究制定相关标准并依此实施,以解决中间梗阻、相互推诿、效率低下等问题.精细化管理更体现在对细节的管理上,如对于学院公寓的命名、学院天桥的命名、学院英文名称的翻译等等都一丝不苟,将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
(3)实施人才强校
人才是学校发展的根本.作者强调,“建设一支数量达标、质量上乘的教师队伍是学院发展的前提条件”[1]109,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学院的一号工程.实践中,学院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一方面,通过公开招聘、自主选聘、高层次人才引进、柔性引进等多种措施,解决学院师资数量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培养专业带头人,锤炼干部队伍,培养团队精神,激发工作热情,提升师资队伍的素质.此外,学院通过开展教育培训、设计活动、幸福校园研究、开放性教学探索,搭建服务社会平台,构建合理的评价机制等一系列活动,使广大教职员工“在参与中体现主体性”.
(4)运筹多方资源
由于办高职教育成本高而政府资金有限,所以,资源成为制约每一所高职院校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作者将“资源运筹”作为该书的单独一章着重论述.作者认为,资源是高职院校办学的根本保证,是高职院校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志,资源的扩展是学院发展的重要内涵[1]270.要实施好资源运筹这一方略,需要解放思想,开拓工作内涵,提高对社会的贡献度,利用好人脉资源,并善于用资源生成资源[1]271.几年来,学院通过争取政府土地划拨、与企业合作共用土地等方式,进行了土地资源的运筹;通过将主校区的建筑环境进行重新规划,建设新校区,与合作企业共建二级学院及实训基地等方式,进行了房产资源的运筹;通过多措并举使师资数量达标,搭建平台发挥师资效能等方式,运筹师资资源;通过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和物质文化建设,进行软实力资源运筹.
4 独具个性的叙述风格
该书的内容构置和叙述风格呈现出独特性:
(1)丰富的案例素材
丰富的案例是该书的显著特征.相对于纯粹的理论研究,案例具有很强的实证属性,读者可以通过案例获得真实生动的实践路径,从而增强了著作的说服力.全书所提供的“实践推进”实例素材近200项,全部来自于学院的实践一线,真实反映了学院在推进改革过程中每一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困境、解决的办法以及所取得的成绩:如何发现问题?破解的方略?如何推进工作?如何发挥鲶鱼效应?如何激活全校师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出教师的内在潜能?怎样取得了一步步成绩?在各项工作中都收获到了哪些社会赞誉?这些追问始终贯穿其中.这些案例不仅为理论的阐释提供了充实的佐证资料,也为高职教育的改革提供了重要参照.
(2)交替的叙述文本
该书行文体例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它不是中规中矩的理论书写,而是理论叙述和案例叙述的有机结合.两种叙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既严谨又灵活的叙述风格,使全书读来更生动、真切,更有说服力,增加了著作的鲜活性.作者在列举大量案例的同时,兼顾到了细致的文本分析与理论思辨的提升,将一所高职院校真实的发展路径毫无修饰地展示在读者面前,任由高职研究者去评鉴、剖析、挖掘.
(3)个性化的语言风格
教育需要理性,更需要激情.诚如作者所言:“教育是一首诗,需要想象与浪漫;教育也是一篇散文,需要从容与淡定.”[1]175在追求教育理想的过程中,人文精神从未缺席.“人性的价值和道德的光辉从未被掩盖.只是,更多时候湮没在人们对红尘俗世俗物俗欲的追求中,湮没在人们的选择性追求中.”[1]130“谁说激情是年轻人的专利!只要心中有一种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即便到了耄耋之年,也仍然会激情澎湃!”[1]40“当务之急,我们需要重整资源,重塑优势,重振信心!”[1]90.作者充满激情、自信、诗意的语言风格贯穿了全书,使该书的理论思考并不显得晦涩难懂,不仅极大地增加了作品的可读性,也使读者油然而生一种前行的力量.
5 结语
理论根植于实践,《高职教育的创新发展探索:以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是一部伴随实践探索而产生的、极具实践指导意义的著作.该书为读者勾勒出了一所正在前进中的高职院校的发展路径,阐明了院校改革的有效途径与方案,具有广泛的适读性,不失为近年来研究高职教育的一部佳作.
诚然,该书的探索并未至臻完美,因为实践还在进行,创新还在继续,探索仍在路上.我们期待,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学院会进一步开拓、创新、发展、壮大,新的理论探索也将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