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地沙坦酯联合二甲双胍对糖尿病性心肌病患者心脏重构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2019-02-20张建庆
张建庆
(大庆龙南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000)
糖尿病性心肌病在临床十分常见,此类患者大多病情较重,预后较差[1]。积极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案以更好的改善患者心脏重构情况,提高预后效果十分必要。本文探讨对糖尿病性心肌病患者实施坎地沙坦酯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一共抽取80例糖尿病性心肌病患者,抽取时间范围为2018年2月-2019年2月。男49例,女31例,年龄42-75(62.79±1.49)岁。入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应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坎地沙坦酯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经组间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均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包括控制血糖水平治疗与适当的饮食指导,并应用他汀类调脂药等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坎地沙坦酯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指导患者口服坎地沙坦酯片治疗,每次剂量8 mg,每日1次。并口服二甲双胍片治疗,每次剂量0.5 g,每日2次。按照上述方案对两组实施为期1个月的连续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在治疗前后均实施超声诊断仪检查,评估两组心脏重构情况。治疗结束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统计两组再住院的病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将此次研究中80例患者的实验数据结果均导入SPSS 21.0软件中,应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方式来对各项计数资料、计量资料进行检验,以P<0.05来评估数据间差异显著。
2 结果
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LVEDD、LVEDV、LVESD、LVESV、LVEF水平分别为(63.01±1.13)mm、(134.33±3.05)mL、(39.25±1.37)mm、(80.26±1.57)mL、(40.32±1.19)%和(62.85±1.09)mm、(135.34±2.78)mL、(38.45±1.49)mm、(80.15±1.17)mL、(40.12±1.07)%,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LVEDD、LVEDV、LVESD、LVESV、LVEF水平分别为(56.12±1.05)mm、(112.34±2.71)mL、(34.01±0.37)mm、(73.56±1.14)mL、(48.58±1.37)%和 (50.23±2.01)mm、(95.33±1.08)mL、(29.45±0.89)mm、(68.45±1.18)mL、(56.75±2.11)%,组间差异显著,P<0.05。随访发现对照组与观察组出现再住院的病例数分别为17例、6例,观察组的再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糖尿病性心肌病会导致不同程度心肌损伤的出现,并在炎性反应等的作用下进一步引起心肌坏死,引发心室重构,导致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等显著下降,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对患者的危害极大[2]。针对发病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常规治疗措施大多为控制血糖、饮食干预等,相应的预后效果不够理想。此次研究中,将坎地沙坦酯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应用于此类患者的治疗中,并经观察发现,治疗后应用坎地沙坦酯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观察组LVEDD、LVEDV、LVESD、LVESV、LVEF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经随访发现观察组的再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即证实,此次研究应用的联合治疗方案获得了理想的效果。联合用药方案中,坎地沙坦酯在进入人体后可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促进血管阻力的下降,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对抑制心肌重塑、心脏重构效果显著。二甲双胍则属于临床常用的降糖药物,可显著改善患者体内的心肌细胞代谢状态,抑制心肌间质纤维化进程[3]。因此,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以更好地抑制患者心脏重构,减少患者的再住院风险,获得理想的预后效果[4]。
综上所述,此次研究结果可以证实,对糖尿病性心肌病患者实施坎地沙坦酯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以有效抑制心脏重构,提高预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