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R治疗消化道无蒂及亚蒂息肉的临床疗效
2019-12-27蔡以友
蔡以友
(宿迁市中医院消化科,江苏 宿迁 223800)
消化道无蒂及亚蒂息肉,为消化道息肉的常见类型,具有基底宽、圈套困难的特点。给予高频电治疗,电凝时间较长,患者胃肠壁易受到损伤,增加消化道电凝综合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导致疾病治疗的安全性下降。有研究指出,将EMR应用到消化道无蒂及亚蒂息肉的治疗中,可有效清除病灶。但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临床效果同样不同。为改善患者的预后,本次以82例消化道无蒂及亚蒂息肉患者为样本,阐述了EMR治疗疾病的方法,观察了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本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消化道无蒂及亚蒂息肉患者中,随机选取82例作为样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41例)性别:男/女=24/17,年龄(43.41±15.64)岁,直径(2.80±0.49)cm。对照组(41例)性别:男/女=25/16,年龄(44.48±14.70)岁,直径(2.91±0.53)cm。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患者均已确诊为消化道无蒂及亚蒂息肉;凝血功能无异常;无心血管疾病;术前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电凝电切术治疗,观察组行EMR术治疗,EMR术治疗方法如下:(1)器械准备:准备电子胃镜、肠镜、高频电发生器、钛夹、圈套器等器械,各器械严格消毒,术中严格落实无菌操作。(2)手术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全身麻醉。(3)①如病变直径<1.0 cm,需立即切除,病理送检。如病变直径>1.0 cm,则首先给予病理检查。诊断为良性病变者,方可手术切除。②如患者病变范围边界不清晰,可采用亚甲蓝染色等方式给予处理,确定病变的切除范围。③切除的过程中,针对病变直径<2.0 cm的大肠息肉,应采用单腔内镜治疗,首先于病灶黏膜下层注射0.9%氯化钠,待黏膜下层分离,并隆起后,可采用多股圈套套住病灶,并给予电凝切除。针对病变直径>2.0 cm的消化道无蒂息肉,采用圈套的方法治疗较为困难。此时,术者可将专用的透明塑料帽接在镜头前端,病灶黏膜下层注射0.9%氯化钠,待隆起后,将塑料帽置于病灶部位,负压吸引,将病灶吸入塑料帽。此后,可将塑料帽收紧,并采用高频电凝电切等方式给予切除。针对直径>2.0 cm的消化道亚蒂息肉,可首先切除主要病灶,继而分次切除周围小病灶,至完全切除为止。
1.4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与住院情况,包括不同直径病灶的手术时间、完全切除率、住院时间3项指标。(2)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感染、出血、消化道电凝综合症3项指标。(3)观察患者的预后(1年内),包括病灶残留率、复发率、转移率3项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与住院情况 观察组<2.0 cm病灶手术(20.15±2.10)min、≥2.0 cm病灶手术(35.41±3.17)min、完全切除率100.0%,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4.9±0.8)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4%(表现为出血),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并发症发生率 [n(%)](n=41)
2.3 患者的预后对比 观察组病灶残留率2.4%、复发率4.9%、转移率0.0%,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3。
表3 患者的预后对比 [n(%)]
3 讨论
近些年来,随着居民饮食习惯的改变,各类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率明显提升。消化道息肉为消化系统的常见病[1]。流行病学研究结果[2]显示,腺瘤性消化道息肉患者,病程达10年-15年时,发生恶性肿瘤的风险将显著提升,而该疾病的癌变率,则为2.9%-9.4%。可见,为降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早期检出消化道息肉,并及早给予治疗较为关键。消化内镜为微创器械的一种,用于诊断及治疗消化道无蒂及亚蒂息肉,患者痛苦较小,且安全性强[3]。
EMR术以及常规电凝电切术为临床用于治疗消化道无蒂及亚蒂息肉的两种主要手术类型。行常规电凝电切术治疗疾病,可有效发现并切除病灶,预防转移及复发,使疾病治疗有效率得以提升,改善患者的预后。但该术式创伤大,患者痛苦大。消化道无蒂及亚蒂息肉中,部分患者为老年人,手术耐受度差,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往往较高,对其预后的改善不利。本文研究发现,行常规电凝电切术治疗的患者,<2.0 cm病灶手术(19.58±4.16)min、≥2.0 cm病灶手术(34.76±4.56)min、住院时间(9.0±1.0)d、并发症发生率17.1%。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病灶直径的加大,手术操作难度将有所提升,手术时间也将明显延长。此外,本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同样有待下降。通过对患者预后的观察发现,行常规电凝电切术治疗后,患者完全切除率97.6%、病灶残留率4.9%、复发率2.4%、转移率0.0%。上述数据表明,患者的完全切除率较高,且病灶残留、转移及复发的风险小,患者预后较好。
EMR术又称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指借助消化内镜,将病变黏膜完整切除的手术,属根治性手术的一种。将其应用到消化道无蒂及亚蒂息肉的治疗中,切除深度可达到黏膜下组织,治疗效果值得肯定。但该术式存在一定的禁忌证,伴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病变有明确黏膜下浸润征象,或伴有凝血功能障碍者,均不得手术。本文所选患者无上述禁忌证。与常规电凝电切术相比,EMR术同样要求利用借助消化内镜,对病灶进行切除,手术安全性值得肯定。切除的过程中,术者需首先将生理盐水注入待切除病灶的黏膜下方。此后,黏膜与其下层组织可有效分离。此时,通过电切的方式将病灶切除即可。与常规电凝电切术,EMR术的操作创伤更小,疾病治疗安全性高[4]。加之内镜的辅助,术中操作的精密度同样可显著提升,这对患者术中消化道损伤的减少,以及预后的改善,均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发现,行EMR术治疗消化道无蒂及亚蒂息肉后,<2.0 cm病灶手术(20.15±2.10)min、≥2.0 cm病灶手术(35.41±3.17)min,与行常规电凝电切术治疗相比,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进一步观察发现,本组患者住院时间(4.9±0.8)d、并发症发生率2.4%。与行常规电凝电切术治疗相比,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上述研究成果证实了EMR术的安全性。通过对患者预后的观察发现,本组患者完全切除率100%、病灶残留率2.4%、复发率4.9%、转移率0.0%。较行常规常规电凝电切术治疗的患者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患者的病灶转移与复发率较低,完全切除率高,优势显著。吕超[5]在研究中,同样选取消化道无蒂及亚蒂息肉患者作为样本,对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和黏膜剥离术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可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自20%降低至5%。该学者的研究成果,与本文基本一致,均证实了EMR术在消化道无蒂及亚蒂息肉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为进一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术前,应嘱患者戒烟,并进行呼吸功能训练。为预防术后感染,必要时可考虑于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为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术前6 h,患者应禁食,术前2 h应禁饮。此外,为及时发现手术禁忌证,术前同样应指导患者落实心电图、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为降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正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等药物者,术前7 d应停止用药,以进一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针对伴有肾功能障碍者,应首先予以透析,后方可手术。手术结束后,应加强对患者病情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并及早处理,使EMR术治疗消化道无蒂及亚蒂息肉的安全性,得以进一步提升。
综上所述,行EMR术治疗消化道无蒂及亚蒂息肉,可有效缩短手术与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且复发及转移率低、病灶切除较为彻底,患者预后佳,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