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跟女儿说说体己话

2019-02-20成旭梅

师道(人文) 2019年8期
关键词:木心智慧生命

成旭梅

(一)

宝贝米:

每当喊出这三个字的时候,妈妈都会温暖落泪。一个小小的生命,一个上天馈赠给妈妈的此生最好的礼物,血脉相连的不可分割无可替代的生命根子里的牵念,多么令人感动。每当想及此,内心都会涌起特别盛大的庄严与感恩,这时候,妈妈理解了宗教的神圣。

大学第一年,初入独立人生,妈妈想跟米说的第一个话题,是什么呢?

妈妈爱你,正因为爱你,所以妈妈想跟你说,好好儿地做好自己,去建立你欢喜的、能挺立自己的、有意义的生活。

这里面肯定不能抛开女性的话题。为什么妈妈要用这三个词:你欢喜、能挺立、有意义?因为我们不仅作为人,还作为女性,我们需要做到跟男性有差别的人生,这是自然而然的事。

作为人,每个个体都应该做好自己,无论性别。叔本华说,操劳烦畏构成人生,所以生无所息是人生的应有之义;或者正是生无所息,才使得今生今世有痕迹,有证据,能让回忆找到一些结点,找到一些感动落泪的欢喜。叔本华也说,追求欲望的幸福往往是虚幻的,所以我们必须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能辨识哪些才是构成我们生命底质需求的东西,以区别欲望之幻影。妈妈很明白,要做到最好的自己,是一个向自己的缺陷痛下杀手的过程,是一个内科手术,所以肯定有痛,但痛了之后是从内而外的健康美丽——痛,是必须付出的代价。

那些自己不作为,把人生的希冀维系在男性身上的女性,她失去了自由人生的快意、自我实现的充实,真相无非是堕入另外一种操劳烦畏,一种捆绑在他者身上、不自由不自在的操劳烦畏,终究不欢喜、不挺立,也无意义。妈妈在这里也有一个很锐利的问题:男性什么时候成了现代婚姻甚至爱情中的核心元素?我常常觉得,我们生活在一个男性价值被无限高估的时代。为什么女性自己不能好好地建构自己,让自己成为婚姻与爱情中的核心元素?挺立自己,自己负责建构好人生的意义,这并非女权,而是一种面向人生的忠实与诚恳。

也正是出于对自己的负责,所以,我们必须做好我们的爱情与婚姻。我们必须找到一个与我们自己对人生负责的态度与付出的程度相匹配的男性,来作为我们一生的伴侣,这样才能对话,才能相互认同,才能步调和谐,才能建构共同的目标,一同成长,使婚姻常常保持新鲜——每个阶段都能甜蜜恋爱。爱,是一个漫长而认真的话题。

因为,成长,本就是一个漫长的话题,是与生命相始终的话题。很多女性在婚姻之后背叛了生命的本质——生无所息,走向了休息——其实就是停滞。这个背叛不是很多女性口中的孩子拖累的结果,而是她自己不够智慧或者干脆就是惰性的结果。每个人的生活都是自己选择的,你不选择,那就由别人来选择;你不放弃选择,自然会生成另外一种结果。比如说带孩子这件事,你可以选择放弃成长来带孩子,也可以选择自己与孩子一起成长——比如说让孩子尽早进入学前教育。总之,生活是靠智慧来安排的,靠理性来成全的,而不是盲从着世俗乌合之众,等而下之,智慧、勇敢、勤奋的大脑前,永远不存在 “困难”二字,这就是马克思那个漂亮的动作:像蛛丝一样轻轻抹去。这个,在冈萨雷斯的电影(《鸟人》《荒野猎人》)里说得很明白——智慧的人,总能看清人生的真相,比起在尘世里懈怠老去,他宁愿结果他凡俗的生命,飞向天空。这种电影演绎的生命哲学精神,壮烈得多么英雄。

窗外是灿烂的太阳,太阳下是灿烂的谷子,静静地,各自挺立,又相为扶持,不动声色,却充满声色——这是世界的样子。这个深秋的早晨,妈妈充满喜悦地坐在这里,铺开这页纸,跟亲爱的女儿聊聊体几话儿,这个早晨充满了挺立与意义的味道,秋天的味道。

爱你的妈妈

2018年11月30日,星期五

(二)

小宝:

在一个母亲的心里,时光是有趣的:你的婴儿肥的小模样和你高考的弱不胜风;你的日日要去医院的小乳牙童年和你一口美牙的铁钢丝时代;你的蹒跚地摇摆着粉色公主裙在石子路上一路跌倒一路笑的三岁还令妈妈热泪盈眶着,你牛仔裤的大学就风风火火闯进来了,又惹得我喜不自禁……在妈妈这里,你的出生和你的现在,从来不是一个物理学事件,也从来不是一个史学事件,没有编年,没有时序,没有季节,而是每一天热气腾腾的生活。生活总是突然逗趣妈妈,感动妈妈,让妈妈认真地活着。

认真地活着——妈妈喜欢木心先生那番小话儿:

“念予毕生流离红尘

就找不到一个似粥温柔的人”

(《少年朝食》)

木心先生是个十足有趣的人,妈妈一直很喜欢他那突如其来又让人会心一笑的性灵,他说:“看清世界荒谬,是一个智者的基本水准。看清了,不是感到恶心,而是会心一笑。”

妈妈总在想,那些刻薄而宽厚的有趣是怎样得来的?木心先生笑了:“文学是可爱的,生活是好玩的,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至少,每天要看书。我是烧菜、吃饭、洗澡时,都会看书。西方人称电视是白痴灯笼,电视屏幕越来越大,脑子越来越小……”这是一个多认真的人,认真在 “君子慎独”。“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礼记·中庸》)君子为什么独自存在的时候仍需 “慎”?因为道不可须臾离;还因为宇宙之道人所共见,内心的实质无法隐藏——你能洞见他人的实质,他人也能明察你的实质,人在历史间的存在,无非相互参照、相互戒鉴。因之,人要认真活着,正心诚意,并格物致知。

但是,世界大部分的悲剧仍在于本末倒置,以目代智,把自己受限的眼睛看见的当成世界的所有。“智”决定了目力所及;目力不及处,乃短智也,而非世界不存在。一整个宇宙的本质放在那里,你不去认真格物致知,读圣贤书,却在那里故步自封自作聪明——是以圣益圣而愚益愚。

又但是,谁也不会告诉你边界在哪里,谁也不会告诉你方法论,“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历史从来都是一个静默的所在,不管其时何等风云际会多么惊天动地,在另一个时空里都是繁华一空风烟俱静。历史只是静穆着,包容着,给你形色纷呈的无穷多的前车之鉴。所以啊,人永远是幼年——从身体的幼年开始,从人类经验的幼年开始,慢慢学习长大:学习着生老病死的经验,学习着走向成长成熟的智慧。

所以啊,认真的结果,一定是强大,从身到心的强大。你必须强大,这不是什么高远的目标,而是一种人生必须要有的认真。因为你一旦小弱,“懦弱会变成卑劣。因为懦弱多半是无能,懦弱使不出别的手段,就只有一种:卑劣。而,妙了,懦弱自称温柔敦厚,懦弱者彼此以温柔敦厚相许相推举,结果,又归于那个性质:卑劣。” (木心)

认真,慎独,强大,认真,这似乎是一个轮回的过程,是的,所谓圆满,在人间,究竟是无解的,但这无解不是因为无奈,而是因为这人间太巨大太丰富,所以需要你认认真真,端端正正,精致选择。木心先生那番小话儿完整的片段是这样的:

“没有比粥更温柔的了

东坡、剑南皆嗜粥

念予毕生流离红尘

就找不到一个似粥温柔的人”

天下之大,木心找到的似粥般温柔的人,竟然是苏轼和陆游!这无论如何不能不说是认真的人的认真的挑拣了。真正认真的人,当从苏轼与陆游那里会意慎独、强大的真义,更从木心先生的 “嗜粥”里会意到真人将归于静寂和日常的真义。那真叫一个 “万头攒动火树银花之处不必找我。如欲相见,我在各种悲喜交集处,能做的只是长途跋涉的归真返璞。”(木心)。

又是一年新欢喜,小宝,可还记得你最初的旅程?那是初生满月的你叮哐火车在婆婆怀抱里抱了一路的沉沉淀淀的认真,那时婆婆还强健,那时大家都还没有车,那时世界山高水远,相逢要认认真真准备上十天半个月,也许还要因为路上艰难犹豫上十天半个月,可是那犹豫也是认认真真的,里面满是势不可挡的真诚。

季末了,天冷了,夜深了,草老了,“我是一个在黑暗里大雪纷飞的人啊……”木心先生来了,“生活的最好状态是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在这岁冷年初,妈妈站在一个遥远的时间里,因为想到你,感动落泪,你是这个宇宙无穷多生命中的一个,妈妈偏是幸运地得到你——一个这么好这么好的孩子,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感动的事。谢谢我亲爱的孩子。冬天没有春天的花朵,妈妈就把顾城的春天送给你,作为这2019年第一天的礼物罢:“因为你要做一朵花,才会觉得春天离开你;如果你是春天,就没有离开,就永远有花。”

爱你的妈妈

写于2019年1月1日

猜你喜欢

木心智慧生命
木心《从前慢》
张岪与木心
张岪与木心
那个写从前慢的木心,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