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社会主义学院联谊交友工作的思考
——三重视角学习贯彻《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

2019-02-20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党外人士联谊交友

孙 燕

2018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印发《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五条规定了社会主义学院的基本任务,其中“开展联谊交友”是较2003年中央统战部印发的《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暂行条例》新增的一项基本任务。我们有必要对这一新变化深刻认识,充分理解,并谋划落实。

一、站在统战工作视角,深刻认识联谊交友的重要性

与党外人士联谊交友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形成的历史经验与优良传统,一直是我党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是统战工作的基本内容,是统战实践的方法论。

(一)联谊交友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政治任务

毛泽东曾指出,政治就是要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这一著名的“朋友论”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高超的政治智慧,蕴含着丰富的政治哲理。中国共产党从建立之初就深刻地认识到,要完成党的任务必须获得最广大人民的支持,这就需要与各社会阶层、政党、党外人士取得广泛联系、求同存异、团结合作,广交、深交朋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国民党统治区工作经验时提出了“勤学、勤业、勤交友”的三勤政策,该政策巩固了中共党员的社会地位,密切了群众联系,有力支持了中国共产党在军事上与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也非常重视联谊交友工作,如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指出,共产党员的职责就是做好团结广大党外人士的工作;周恩来多次强调,把结交党外朋友作为党员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集过程,更是充分体现了联谊交友工作的政治作用。[1]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人民事业的高度指出,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把联谊交友工作提高到统一战线工作规律高度来看待,要求高度重视、善于联谊交友。

(二)联谊交友是统战工作的基本要义

从统战工作历史来看,统战部是为实现最广泛的团结而设立的部门。早在中央统战部成立之初,中央就发布了《中央统战部关于统一战线部的组织和工作问题的指示》(1940年),指出要“利用一切可能的社会关系和风俗习惯,不仅与对象结成政治朋友,而且与对象形成私人朋友”[2],即在统战工作开展初始就认识和确立了交友工作的基础地位。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论述,“联谊交友”更是其中一条重要内容。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新形势下统战工作,必须善于联谊交友。他强调,从某种意义上说,统一战线工作做得好不好,要看交到的朋友多不多、合格不合格、够不够铁。这就从统战工作基本要义的角度,阐明了联谊交友在统一战线工作中的基础性地位。

(三)联谊交友是统战实践的方法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战工作是党的特殊群众工作,要有特殊的方式方法,讲求很强的工作艺术。[3]我党许多领导人深刻地把握住“交朋友”这一统战工作的重要方法,与党外人士在事业上互相合作,在道德上互相砥砺,为统战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助力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周恩来以书信的方式与国民党要员、民主党派人士、文艺界和新闻界知识分子建立了广泛联系,就抗战文宣工作、家属安顿、联系国外爱好和平人士等方面进行沟通,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4];20世纪80年代前期,邓小平与丁肇中、李政道等海外华人科学家深入交往,为推动科技改革找到了一把“钥匙”,同时打开了对外开放的大门,成为党和国家统战工作特色内容之一[5];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期间与贾大山交往的事迹,蕴含着统一战线联谊交友艺术的精髓,成为做好无党派人士工作的典范[6]。回顾历史,共产党人重感情、讲感情,站在多党合作的政治高度,尊重团结党外人士,使联谊交友成为统战工作争取人心的重要法宝;展望未来,新时代要做好联谊交友工作,既要遵循历史传承的金科玉律,更要开展与时俱进的形势分析与工作创新。

二、站在《条例》规定视角,充分理解社院联谊交友的必要性

《条例》对社会主义学院联谊交友基本任务的规定,是党对统战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的规律性把握,是基于社院办学实践发展的经验总结,也是对联谊交友工作的进一步加强扩展。

(一)社院开展联谊交友是新时代统战工作规律的必然要求

《条例》指出“社会主义学院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联合党校,是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的主阵地,是开展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部门”。这种定位保持了社院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政治培训的传统优势,增加了及时发现扩展统战成员的时代使命,更要求把握新形势下的统战工作规律,做好统战工作。[7]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统战工作已从政治领域扩展到社会领域,从行政企事业单位扩展到非公企业,从线下扩展到线上,从国内扩展到海外,统战成员越来越多,联谊交友范围空前广泛。而现实中,面对庞大的党外人士群体,统战工作只能抓住“关键少数”,即进入统战工作视野的有代表性的党外人士。当前他们呈现出人数多、层次高、领域广、作用大的特点,与其背后联系的群众是“一根头发”与“一把头发”的关系,是统战工作的纽带与桥梁。所以,要加强与党外代表人士沟通联系,积极主动地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以及思想状况,将他们紧紧地团结好、引领好。优秀的党外代表人士绝不会自然而然地产生,需要有计划的教育培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木有所养,则根本固而枝叶茂,栋梁之材成。人才成长既靠个人努力,更靠组织培养。”“培养和使用党外代表人士,是我们党的一贯政策。”[8]几十年来,社会主义学院培养了大批政治可靠、德才兼备、肝胆相照的优秀党外代表人士;新时代,各地社院正努力实现统战各领域全覆盖,并积极探索社院教育培训与安排使用相结合的政策,社院已逐渐成为各阶层、各群体中优秀党外人士的重要培训基地,因此,社院有优势、有必要与广大党外人士开展联谊交友,建立长期密切联系。

(二)社院开展联谊交友是办学实践发展的经验总结

《条例》规定,社会主义学院的基本任务包括培训办班、理论政策研究宣传、决策咨询、中华文化教育研究交流、联谊交友五个方面。新时代以来,随着形势任务的变化,社院办学实践不断发展,既不断坚持提升“教、培、研、宣”等传统工作,又不断突破创新,在智库建设、中华文化等方面展现出了新作为。《条例》规定的五个方面的基本任务,是各有侧重、相辅相成的五个方面,构成了新时代社院职能任务的新布局。事实上,作为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联谊交友一直贯穿在社院的各项工作之中。现将其明确为社院的一项基本任务,既是社院办学实践中已有职能任务的总结,也是对社院利用各种资源组织教学培训的职能拓展,能有效实现工作成效最大化,同时也为今后联谊交友工作指明了方向。比如在培训办班任务中,要注重加强统战干部联谊交友能力的培训,要注重建立学员资源数据库,建立优秀党外代表人士推荐制度;在理论政策研究宣传方面,要开展与培训学员的信息交流、观点对话与深度访谈,了解掌握群体舆情;在决策咨询任务中,针对统战各领域代表人士发布专项课题或是搭建“统战快递站”,实现统战服务“零距离”、统战成员诉求“全响应”[9];在中华文化教育交流任务中,不断探索精神契合点,拓宽文化交融带,扩大交友面,凝聚更多海内外力量。

(三)社院开展联谊交友是对联谊交友工作的加强拓展

《条例》规定,“社院应当开展学员调研工作,了解学员思想动态,开展政策宣传,征求意见建议,做好联谊交友”。我党非常重视联谊交友工作,将其作为统战工作重要内容和统战工作方法,并向领导干部提出相关要求。例如,1994年2月《中央统战部关于广交深交党外朋友的意见》下发,阐明了广交深交党外朋友的必要性、重要性,提出了交朋友的主要方法。2012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加强与党外代表人士的联谊交友,党员领导干部和统战干部要带头做好联谊交友工作,各级党政领导班子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领导干部要主动同专家学者打交道、交朋友,多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现《条例》将“联谊交友”规定为社会主义学院的一项基本任务,进一步凸显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也是对这项工作的加强拓展:一是地位提升。由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上升为社会主义学院的一项基本任务,与社院“教、培、研、宣”等传统基本职能并驾齐驱,提高了联谊交友在统战工作全局中的地位;二是方式创新。社院干部职工在教学、组织活动、学员管理、生活服务等各个环节与党外代表人士亲密接触,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沟通交流、广泛交友,也是对联谊交友工作方式的创新;三是主客体拓展。联谊交友工作的主体、客体明确拓展到社会主义学院,依托社院平台、发挥社院优势,将大大丰富联谊交友的渠道、平台、机制、研究等多个方面,使联谊交友成为更富有成效的统战工作抓手。

三、站在社院工作视角,谋划落实联谊交友工作

联谊交友是《条例》规定的社院新任务,是对各地社院长期开展的工作的政策指引。当前应梳理总结工作经验,抓基点、布主线、构全面,建立完善联谊交友机制,更加规范、高效地完成联谊交友工作。

(一)做好基点工作

《条例》明确,社院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基础性工作是科研工作,社院的培训目标中有一项要求“确保各级统战干部继承和发扬统战工作优良传统,善于广交深交党外朋友。”所以联谊交友应以教研工作为基点、以完成培训目标为基础。首先,应加强历史传统、史实案例的研究,形成完备的联谊交友教学资源。其次,应以联谊交友为主题,开发讲授式、案例式、模拟式等多样化教学课程,举办丰富多彩的精品活动,提高联谊交友培训实效。再次,应加强联谊交友相关问题的理论研究,包括社院开展联谊交友的目的意义、核心重点、方法措施等内容。

(二)形成主线路径

《条例》指出,社会主义学院应当开展学员调研工作,了解学员思想动态,开展政策宣传,征求意见建议,做好联谊交友。因此,应当充分发挥社院的平台优势,探索建立社院主线工作与统战任务相结合的多样化联谊交友路径。一是依托科研资政,增进合作交流。新时代社院应是中和左右、连接上下、沟通内外的交流平台,来自不同阶层和群体、具有不同利益诉求的代表人士汇集在社院,完全可以就重大社会问题、重要民生问题、重要战略规划进行理论研讨和实践分析,完全可以就统战课题进行研究合作,在教研过程中交流思想、互学互长、增进理解、达成共识,做到用学术讲政治、以学术交朋友。二是深化联合办学,加强需求调研。新时代社院应是融“教、培、研、宣”为一体的政治学院,不仅要在重要时间节点根据统战成员的要求举办培训班,要继续邀请党外代表人士参与授课、联组交流,还要就重大决策和重要事项广泛征求其意见,更要坚持问题导向,广泛开展需求调研,做到真正了解党外人士所思、真正解决问题。三是围绕共识教育,提升联谊实效。新时代社院应该坚持“社院姓社”,以政治共识教育为核心,以文化认同为基础,激发最根本、更持久的友谊致力于祖国统一,发掘、凝聚更广泛的力量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构建全面机制

《条例》规定了社院的联谊交友任务,明确了联谊交友是各级社院党政领导和班子的集体任务,所以,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规范高效的联谊交友机制。一是建立健全社院联谊交友制度机制。首先,要研究社院联谊交友制度机制与相关统战工作制度的对接。其次,要制定完善诸如代表性学员推荐办法、交友名单确定及调整办法、重点学员定期走访制度、联谊交友备忘录等操作性强、与社院工作契合的规章制度,确保联谊交友工作动力持久、卓有成效。二是建立健全社院联谊交友活动机制。要举办活动、打造平台,形成社院品牌和特色,形成常态,促进学院与学员、学员与学员间的多重联络,以便大家增进互信、求同存异,实现建言献策有平台,服务大局有载体,对外展示有声音。三是建立健全社院联谊交友保障机制。硬件方面,加强联谊交友活动室、资料室等设施设备建设;软件方面,在社院网站、微信公众号开设联谊交友专栏,加强线上互动,依托学员资源数据库,定期开展线下沟通;此外,应争取设立联谊交友专项经费,为开展活动、走访慰问等提供一定的财务保障。

猜你喜欢

党外人士联谊交友
孔子论交友
行业党建工作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基于会计师事务所党组织与党外人士沟通交流的研究
联谊联心联发展 奋力开创新时代海外联谊工作新局面
真诚可颂 艺功可赏——对“云陶伍独”联谊为艺的感想
不忘立社初心 牢记联谊使命
交友如择居
交友之道
“绿色”联谊亮点多
引导党外人士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发挥优势作用的对策
“党外人士”称谓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