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质疑背后的科学与神话

2019-02-20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9年7期
关键词:后羿普世小孩子

最近,两个小学生质疑教材“后羿射日”和“鹬蚌相争”,在网络引起激烈讨论。

如果仔细翻教材,类似质疑恐怕还会越来越多。

一方面,小孩子的质疑精神被夸大到无穷;另一方面,曾经饱受标准答案“折磨”的大人们,仿佛终于“报了仇”。

是的,仿佛终于有孩子指出了“皇帝的新衣”。

但奇特的是,尽管人们在课本上字斟句酌、科学求真,很多人至今仍以“神话思维”看待世界。

比如,提到中国传统,一定是“专制、愚昧、落后”,提到欧美文化,一定是“民主、启蒙、进步”。

西方代表所谓“普世价值”,中国就是“民族主义”。

文明一定是冲突的,历史正在终结。

有人敢说“西方伪史”,那一定是“学术义和团”。

在这种逻辑下,中美贸易争端,那一定是“中国人不守规矩”“盗窃知识产权”,贸易战输了,老百姓才会过上好日子。

同样,“言必称欧美”,也是教育界的神话。

“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中美教育最全对比,如此触目惊心”是常年不衰的热帖。

以儿童为中心,“让孩子成为他自己”“给孩子一个快乐童年”“教育就是爱和自由”,是耳熟能详的真理。

一提到“学前识字”“儿童读经”,那一定是损害智力、毒害心灵,一提到儿童文学、绘本,那一定是启发思考和想象力。

高考刚刚过去,一大波改头换面的热文,“法国高考作文,有一种差距叫哲学思想”,又刷屏网络。(参见本期《课程》)甚至有学者感慨:“我现在才知道,为什么法国有这么多哲学家,而中国只能盛产应试者了。”

江河里的水都被蒸干了,后羿是怎么“蹚”过九十九条大河的呢?

孔子又是如何“蹚”过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成为近代中国落后的罪魁?

进步的现代教育又是如何“蹚”过全球200多国家,让“最富26人拥有与最穷的一半人口(38亿人)相等的财富”?

小孩子提出的质疑,其实不过折射了大人世界的危机。

我们相信一篇篇杂糅的课文,相信儿童文学和绘本,不信沉淀几千年的经典;相信一切美妙的概念,相信所谓“普世价值”,却不信文明还可以另一种形式存在;相信升学率,相信大数据,却不信近在身边的土地和自然。

但是,敢于尝试的人,仍会相信教育的平衡之道。如何在超级学校和“贵族学校”之间找到平衡,如何在乡村和城市教育之间找到平衡,如何在传统和现代教育之间找到平衡,这就是本期封面故事,我们尝试重新发现“回二”的价值。

无论鹬蚌能不能说话,我们可能还没搞清楚,这个世界谁是鹬,谁是蚌,谁是渔翁。

猜你喜欢

后羿普世小孩子
后羿射日
思想“陷阱”与消解之道——论“普世价值”思潮对青年大学生的挑战冲击及策略应对
相思·中秋
我和后羿过一天
后羿射日
在梦里,我们都是小孩子
普世价值论
普世价值论
藏好了吗
中国应完善自己的话语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