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建设书香社会之路 行为民善莫大焉之事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读者》讲话精神笔谈

2019-02-20富康年陈天竺

关键词:读者总书记精神

富康年,陈天竺

(读者杂志社,甘肃 兰州 730000)

坚定文化自信,厚植前进根基(1)富康年执笔。

2019年8月19日至22日,习近平总书记沿河西走廊自西向东,行程1 000多公里,从敦煌到兰州,一路穿越千年风尘,从历史之境到现实之境。总书记这次到甘肃考察调研,点多面广,核心围绕三点:坚定文化自信、坚持绿色发展、深化脱贫攻坚,关键词有两个:“文化”“精神”。在敦煌,总书记讲文化自信、文化交融互鉴,讲莫高精神;在嘉峪关,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和精神标识;在高台烈士陵园,讲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在培黎技校,讲工匠精神;在八步沙,讲六老汉不忘初心的奋斗精神——总书记此行的文化“印记”是如此鲜明!这些“有意味的形式”,其旨归就是一点:坚定文化自信,凝聚磅礴力量,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涵。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这一命题进行过多次阐述,形成了“四个自信”的重大理论成果。总书记强调,坚持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此次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考察时说:“敦煌文化是中国文明同各种文明长期交流融汇的结果,我们要铸就中国文化新辉煌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同各国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研究和弘扬敦煌文化,既要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更要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可以说,敦煌文化就是文化自信的范本,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的范本,是创造性继承、创新性发展的范本,是费孝通先生所讲的“美人之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范本。众所周知,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间断的文明,应该说,在长达几千年的漫长历史上,中国并不存在“文化自信”问题。只是到了近代,伴随着民族兴衰、国运沉浮,才不时出现“自卑自弃”和“自大自傲”两种极端倾向。特别是积弱积贫的现实下,“文化落后论”徘徊在许多知识分子的心头。即使改革开放以来,仍有人持这样的观点:只有西方文明才能支撑起现代化的国家大厦。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和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学说有相当的影响力。明白乎此,我们才能深刻理解“文化自信”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时代命题。所以,对习近平总书记此次视察甘肃的讲话精神,我们应该从更高的全局和战略层面学习领会。当前国际局势波诡云谲,总书记视察甘肃充分体现了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首先要坚定不移做好自己事情、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

2019年8月21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到读者出版集团考察调研,并与《读者》的编辑们进行了亲切交流。据查阅相关资料,这是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第一次到出版单位调研,这是对《读者》杂志的巨大鼓舞,也是对全国广大出版工作者的巨大鼓舞。习近平总书记在读者集团发表了重要讲话:“要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不断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就能更加厚重深邃。为人民提供更多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善莫大焉。要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在坚守主业基础上推动经营多元化,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应该说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自信宏观视野下提出的具体工作要求。作为亲炙教诲的出版工作者,我想从三个维度谈谈对总书记讲话精神的学习、理解和思考。

第一个维度是,对广大人民群众加强读书学习的循循善诱,把读书作为提升思想境界、增强精神力量的重要途径。在陪同介绍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真是读书人的榜样,是一个优秀的读者!他曾说:“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在《读者》编辑部,总书记说,好的文章让人豁然开朗、醍醐灌顶。我相信,总书记一定是有感而发,是自己阅读的深刻感受。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已经连续六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可见其意义之重大。当今社会,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空前广泛,但是,最主要的途径仍然是教育和读书,读书是成为现代化的人的最重要手段,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前提。有文化的人民才能成就有文化的国家。总书记曾多次讲到:“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在一次座谈中,我曾谈过一个观点:为什么把“富强”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位,这个世界上既富又强的国家很少,这些“富强”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点:文化自信。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没有我们自己的文化支撑是很难想象的。大家都说文化是软实力,我觉得文化更像水一样,随物赋形,力量宏大。没有硬实力,一打就败;没有文化力,自己就败了。那么我们的文化力是什么呢?是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者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他们的融合就是当代中国的文化之魂。所以,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观,充分发挥文化建设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大业中的独特作用,文化工作者要增强使命感,强化责任担当,把具体工作充分融入国家和民族永续发展的大局,厚植继续前进的文化根基,建设好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第二个维度是,提供更多优秀精神文化产品是文化工作者必须坚守的初心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对此用了“善莫大焉”这个词。总书记的话应该包含着对《读者》的肯定,更是对所有文化产品的品质要求。总书记多次强调成风化人、培根铸魂。我向总书记介绍了河北一位中学校长说的一句话“读着《读者》长大的孩子轻易不会变坏”。总书记说这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深刻体会。文化产品是精神食粮,必须是健康有营养的。《读者》创刊38年来,始终不渝地弘扬人性之光,向上向善向美,累计发行20亿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我想这是一个大国领袖愿意来一个杂志编辑部看看的重要原因。

第三个维度是,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做好主业的基础上推动经营多元化,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这番话对文化产业特别是传媒业有很强的针对性。近几年来,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放弃价值看护者有之;以“三俗”迎合受众者有之;以雷人标题荒诞内容博眼球做流量者有之。还有一些文化企业把主要精力放在副业上,主业萎缩,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这是值得警惕的。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必须成为文化产业发展内容供给侧改革的根本遵循。当前,文化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培育新时代文化发展新动能尤为关键。文化企业必须以技术发展赋能,不断优化生产方式和供给方式,以高品质内容做好移动互联网的多介质呈现。《读者》杂志持续进行转型升级,目前可有效覆盖3 000万以上受众,传播力大大增强,这在纸媒时代是无法想象的。

守正创新,精益求精(2)陈天竺执笔。

2019年8月2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亲切看望了《读者》编辑部工作人员。在《读者》编辑部,习近平总书记和所有工作人员都一一握手,详细询问《读者》的选稿、编辑、审校、排版等工作流程和杂志的发行情况。他一边翻阅《读者》杂志,一边和大家交流读书心得,话语平和、亲切、温暖。总书记还发表了重要讲话,进一步向全国人民发出多读书的倡议,向全国宣传、文化、出版界提出新的方向性指引。他号召我们建设书香社会,为人民提供更多优秀精神文化产品;他要求我们牢牢把握正确的导向,在坚守主业的基础上推动经营多元化发展,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习近平总书记的到来,在《读者》的发展历程上,在读者出版集团的发展历程上,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时刻。作为这一历史时刻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作为一名《读者》的编辑,在倍感荣耀、备受鼓舞的同时,总书记的谆谆教诲也给我们以全方位、多维度的重大启示。

第一,进一步增强了守正创新的职业自信。

《读者》杂志是一本综合类文摘杂志,创刊于1981年,迄今已38年。38年中,《读者》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即初创期与成长期(1981—1989年)、发展期(1990—1999年)、拓展期(2000年至今)。在初创期,创办者以非凡的文化气度和开阔的文化视野,提出了“博彩中外,荟萃精华,启迪思想,开阔眼界”的办刊方针。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读者》(当时的刊名为《读者文摘》)精选编发了大量中外优秀作品,一举奠定了《读者》融汇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呈现高品位、高格调的文化基调。在发展期,《读者》切合时代需求,在坚持原有基调的前提下,提出了“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读者”,“选择《读者》,就是选择了一种优秀文化”的办刊理念,更加丰富了《读者》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明确了《读者》的选编旨趣,更加关注社会发展与大众生活,更加凸显人文关怀。在拓展期,《读者》进一步关注人的成长,在原有办刊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明晰自身的人文边界,挖掘和弘扬人性中的真善美,给无数读者以贴心的温暖与关怀。面对文化事业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趋势,《读者》依然以传承和弘扬人类优秀文明为己任,保持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提出“始终如一的关怀”“与读者一起成长”,最终成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近十年来,《读者》进一步提炼办刊理念,提出“不只是一本杂志,我们塑造健康的价值观”,提醒幸福,陪伴成长。

从38年的发展历程来看,《读者》的办刊思路虽然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程度的调整,但这种调整都遵循着一条基本的原则,那就是始终如一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始终如一关怀人的成长,始终如一弘扬真善美,涵养和培育人的美好心灵。之所以能做到这些,最根本的原因,我想就是几代“读者人”完美传承了这一宗旨意识,并不断将之发扬光大。这就是“读者人”所守的“正”。

在守正的同时,也有创新。在每个阶段,《读者》都有创新,但这些创新都是缓慢而谨慎的,是潜移默化的,也是与时俱进的。这些创新,大抵和时代的脉搏同频,和时代的发展共进,与人民的需求同步。在新时代,《读者》虽然面临着严峻的发展形势,但《读者》守正创新的办刊理念不会变,对高品质的追求不会变,对读者的关怀和陪伴不会变。此次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读者》编辑部,是对《读者》办刊宗旨与风格的充分肯定,作为一名编辑,我们更应该进一步增强这一职业自信。

第二,进一步巩固了坚守价值本位的职业定力。

在38年的发展历程中,《读者》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文化热”,经历了社会经济的重大转型,经历了社会文化的多元生发,经历了以及正在经历着信息化时代传统媒体所遭遇的各种挑战。但不管在哪个阶段,《读者》始终坚守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的价值本位,这是38年间《读者》始终未改、一以贯之的初心。《读者》用38年的实践,证明坚守价值本位、看护核心价值是文化发展的正道,并以切实的行动,成为几代中国人的心灵读本,成为一张亮丽的中国文化名片。《读者》杂志连续三届荣获“国家期刊奖”,两次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并多次入选“中国最美期刊”“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百种优秀报刊”等。月均发行量连续十几年领跑中国期刊界,排名亚洲第一,世界第三,截至2019年5月,累计发行量突破20亿册,是中国“双效”期刊的卓越代表,真正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读者》的第一代主编胡亚权曾说:“《读者》体现了一种看似超然、实质亲近的人文关怀。”《读者》的第二代主编彭长城曾说:“《读者》的人文关怀应该具有三个立场,一是西方人文主义的人性立场,二是传统中华文明的人文精神,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维度的以人为本。”《读者》的第三代主编(总编辑)富康年说:“《读者》依然会以毫不动摇的文化定力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不断地改良产品,创新服务方式,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作为一名《读者》编辑,在我们从前辈的手中接过接力棒的那一刻,我们就知道,我们接手的并不是一个职位,不是一个岗位,而是一种坚守价值本位的使命。在新时期,我们将继续保持和巩固坚守价值本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职业定力,做好每一期杂志。

第三,进一步激发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

《读者》38年保持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除了上述在办刊理念上的守正创新和对价值本位的坚守,还有在工作全流程中的一丝不苟和精益求精。可以说,《读者》的每一期,每一期的每一篇文章、每一幅插图,甚至每一页的版式设计,包括字体、字号的选择,插图风格、插图位置、版式色调的选择、搭配,从内容到形式的所有细节,无一不是这种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生动体现。

一是内容的精选。作为一本文摘类杂志,《读者》上刊登的内容,绝大多数都是在其他内容载体(图书、报纸、期刊,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刊载过的。因此,要编成一期《读者》,首先要做的就是在海量的内容资源中,淘洗、过滤、筛选优质的适合《读者》的内容。在海量的内容资源中优中选优,虽然是文摘类期刊所共有的特点,但不同于大多数同类期刊的是,《读者》的优选模式是一种动员全民参与的优选模式,即所有读者都可以向《读者》编辑部推荐自己读到的优质内容,这一优选模式在《读者》创刊之初就已确立,这也是《读者》最早命名为《读者文摘》的基本立意。当然,全员优选环节仅仅是《读者》内容选择的第一步。之后,辅发编辑还要在读者推荐的内容资源中进一步去芜存菁,将经过优选的内容提供给责任编辑,责任编辑依然要再次优选,根据栏目选择配置相应内容,经过复审,才能确定每一期的基本内容。最终,每期杂志从大约三万份稿件中,选择五六十篇予以刊发。

二是稿件的精编。面对大致选定的内容,责任编辑还要根据期刊要求和版面空间,进行审慎的编选和修改。内容上,要经过多于三审的层层筛选,多重把关,又要全面考虑,一期杂志展现社会生活和文艺审美的方方面面,既注重丰富性,又注重选文的思想力度和情感力度。在根据栏目配置好内容后,编辑人员还要解决版面的问题,有些文章长了,要删改,有些版面空了,要填充。插图的选择也是如此,这篇文章适合哪种风格的插图,就约请相关的插图作者创作或请插图提供者提供,插图的色调、风格的确定和插入位置的选择,都要精细思谋,严谨推敲。

三是内容的精校。《读者》的内容审校是极其严格的,对差错率要求远远高于国家标准,每一期杂志,要经过多名审校人员十数次乃至数十次的审校。审校涉及内容的方方面面,举凡导向、知识点、语法、字词句段、标点符号、数字用法、插图内容等等细节,都要严格处理。在审校工作中,《读者》逐渐探索出一条科学有效的工作路径,即内外审校合一、多次审校并举。所谓内外审校合一,是指每一期《读者》除了有《读者》编辑部的编辑参与审校外,还聘请了编辑部之外的人员参与审校。这些外审、外校人员都有审慎的工作态度和较高的专业水平,有不同学科背景,分散在全国各地,极大地弥补了编辑部内部人员的不足。内外审校合一的工作制度,为杂志的内容质量提供了重要保障。

如此,在内容精选的基础上,根据流程进行精编、精校,一期杂志最终才会以完美的形式呈献给读者。通过38年的不断探索和完善,《读者》最终形成了科学、严谨的具有行业规范意义的编选工作流程。贯穿这一工作流程的就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是《读者》编辑始终奉行并将长期坚持的职业操守。

第四,进一步强化了以人民为中心的职业立场。

出版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其本身就蕴含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出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就是要做到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读者出版集团时讲到的“要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在坚守主业基础上推动经营多元化,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长期以来,出版人一直坚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原则,按照相关的出版法规,出版了深获读者好评的优质图书和期刊。然而我们也遗憾地看到,在出版业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中,尤其是出版业转企改制之后的一段时期,不少出版机构一味向钱看,不同程度地放弃了对社会效益优先这一基本原则的坚守,出版了一些内容低劣的出版物,影响了出版业一直以来在广大读者心目中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读者》在出版业汹涌的“向钱看”浪潮中,始终坚守社会效益优先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人生”“生活”“社会”等常设栏目中,编发了大量关切人民生活日常生活、情感发育、价值引领的优秀内容,为人民精神世界的成长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人生”栏目侧重于情感关怀和成长关怀,讲述平凡、真实、感人的人生故事,多角度传递积极奋发的价值观。“生活”栏目重视现代生活中个体的心理健康和情绪管理,帮助人们特别是年轻读者正确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建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栏目则以温良和理性,关注民生、教育、环保等和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这种“以人民为中心”的职业立场,才使《读者》成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成为一本生动的关乎生命、友爱、幸福、信仰、诚信、正义及社会责任的“人生指南”,给人以鼓舞、希望和启迪。在38年的发展历程中,《读者》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与人民同呼吸”。

第五,进一步确立了为人民提供更多优秀精神文化产品的职业使命。

《读者》在38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笃信内容为王,精益求精,持续不断地为读者提供真善美主题的优秀作品,做人的精神的建设者。其中,《蠢人的天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如能再活一辈子》《母亲的账单》《一碗清汤荞麦面》《向中国人脱帽》等经典作品以及大量高品质的诗歌、散文和富有智慧启迪的文字,参与了几代中国人精神世界的构建。国内外大量优秀的作家和优秀的作品,正是因为《读者》的推荐,为广大读者所熟知,甚至进入中小学语文教材,为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功用。正是因为持续不断地向广大读者输送大量优秀作品,《读者》成为很多中小学推荐的课外读物,更加广泛地参与到中国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构建中。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一中的校长张丽钧,是一名语文教师,是《读者》的读者,也是《读者》的作者。她曾说:“这些年给学生推荐的读物变了很多,只有《读者》未变。我经常说一句话,就是读着《读者》长大的孩子轻易不会变坏。”江西新余学院文学院的教师黄谦,是《读者》的忠实读者,从1981年第一期开始订阅,三十余年未曾中断。在学校,他开设了一门“美文赏析”课,唯一的教材就是每一期的《读者》。除了进行美文赏析,他还以个人之力举办“《读者》分享会”,目前已经举办了50多期,将《读者》的阳光、健康和正能量传递给更多的人。类似的故事都充分说明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的重要性,也充分说明《读者》用生动而具体的实践,成为当之无愧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的提供者。为人民提供更多优秀精神文化产品,是《读者》创办者的初心,也是几代编辑人员的崇高的职业使命。

《读者》已经走过了38年,是不平凡的38年,是荣耀的38年。38年来,无数读者在《读者》的温暖陪伴下成长,《读者》全面参与并影响了他们人文价值的启蒙和精神世界的塑造,这是《读者》之于国人、华人精神共同体构建的非凡贡献。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读者》编辑部,既是对《读者》过往历程和业绩的充分肯定,也是对今后《读者》继续发展的重大期许。作为《读者》的一名从业14年的编辑,我热爱这本杂志,热爱这个岗位,会以更大的热情,为她的发展尽心竭力,守正创新,精益求精,将《读者》向上、向善、向美的价值追求传递给更多的人。

猜你喜欢

读者总书记精神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读者》光明行动”(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