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懿传》之皇室服饰与清代服制比较研究

2019-02-20杨春慧郑钰燑马铭雪

视听 2019年11期
关键词:常服满族服饰

□ 杨春慧 郑钰燑 马铭雪

近年来,以清代宫廷为背景的宫斗剧大受欢迎,引发收视狂潮。清宫剧如此引人入胜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其跌宕起伏的剧情,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制作团队为剧中人物精心设计的服装造型。由于清宫剧以清代历史为依托,而清代服饰传世实物较多,因此服装造型是有据可考的。本文以《如懿传》中的皇室服饰与史料记载文献以及现存的实物进行对比,分析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探寻如何才能更好地重现与传承清代的服饰文化,让广大观众在观赏剧情的同时,品味传统服饰文化深厚的底蕴。

一、从头谈起——《如懿传》中的发型设计

(一)发型穿越的谬误

清宫剧中嫔妃的发型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看点。上至皇后,下至宫女,都会将自己的长发挽成发髻,并配以各种发饰。然而,《如懿传》在发型设计上却出现了一个不小的问题,那就是发型穿越,即剧中的发型设计不符合年代设定。

该剧中,制作组使用了我们很熟悉的旗头发型“大拉翅”,以彰显清代宫廷女子的造型特色。然而,“大拉翅”是清朝晚期在满族以及清宫中流行的女性头饰,为板状冠型,呈现如牌楼般高耸挺立的风貌。而在《如懿传》中所设定的乾隆时期,流行的发型是“两把头”,即将头发束在头顶上,分成两绺,结成横长式的发髻,再将余下的头发结成一个燕尾式的长扁髻。“两把头”由本人真发梳成,无法佩戴份量过重的金银首饰,为了美观会加以绒花、簪子等头饰。所以该剧并未对乾隆年间清宫嫔妃的发型进行完全的还原,而是使用了本不该在这个年代出现的发型设计,可谓是一处不小的谬误。

(二)必不可少的头饰:钿子

乾隆年间政局稳定、国库充盈,因此这个时期的后妃也更加注重打扮修饰、争奇斗艳。她们渐渐不再使用简单轻巧的簪子,转而采用更大、更华丽的头饰,这就是钿子。钿子是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实用钿,用来固定头发;另一种是装饰钿,镶嵌奢华,具有装饰作用。装饰钿或采用点翠工艺,或镶以珠宝,或点缀花朵,品种繁多。

对比如懿在剧中所戴的钿子与清代装饰钿实物图片,二者极为相似,头饰繁缛华丽,可见剧中的装饰钿制作还原度极高。如懿及其他嫔妃还经常佩戴点翠钿子。点翠是金属工艺与羽毛工艺的结合,使用翠鸟的羽毛点缀美化金银首饰,将之均匀地粘贴在金器或银器上,细密覆盖。由于翠鸟羽毛具有自然纹理和幻彩折光,使用点翠工艺制作的首饰翠色欲滴,具有富丽堂皇的装饰效果。

二、锦上添花——《如懿传》中的配饰设计

(一)帨与领巾:美观与实用兼备

除了精心设计制作发饰,如懿的颈饰也可圈可点。首先是在电视剧的第一集和第二集中,如懿作为未出阁的少女,头发尚未挽起,发辫自然垂下,清新可爱。她脖子上先后戴过三条围巾,一条白色,一条淡紫色,还有一条淡绿色。这种颈部配饰看起来像是一条狭长的围巾打了一个蝴蝶结,让人觉得不符合清代的服装特点,实则不然。

这种颈上的配饰名为“帨”,也称为“佩巾”。女子佩戴时,要将佩巾绕过脖子搭在胸前右侧,再打上一个结,防止佩巾脱落。在清初的一张行乐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佩戴着帨的贵族女子外穿浅黄色无领衫,蓝色领子外面围系着一条淡绿色的佩巾。帨是在如懿作为一个未出嫁的官家少女时所佩戴的饰品,在此之后如懿以及宫中嫔妃所佩戴的都是领巾。

领巾是清代满族妇女的一种配饰,颜色大都为白色,宽数寸,长数尺,其质地有绢、罗、缎、纱、皮、绒之分。满族的传统服饰是没有领子的,但在穿官衣的时候,尤其是冬季,需要将领巾围在脖子上。领巾的正确佩戴方法是将一端露出,另一端塞进衣领中。领巾兼具礼仪性及实用性,既起到保暖作用,又具有美观的功能。

(二)护甲套:点缀纤纤玉手

清代女子以手细长且白为美,蓄甲不仅是为了美观,也是为了彰显自己不需要靠劳动谋生,是一种身份高贵的象征。指甲留长了之后很容易劈裂折断,护甲套就是在手指上加罩一个套筒以保护细长的指甲。从服饰美学的角度来看,梳两把头使女性的发髻高耸,穿高底鞋使女性直立挺拔,佩戴纤长的护甲套能够使服饰和谐统一,因此清代的护甲套形成了一种重要的服饰文化。

护甲套可以采用金、银、玉、玳瑁、景泰蓝等多种材料,利用镂空、錾花、镶嵌等工艺制造,其中又以皇后所戴的护甲套最为特殊。东珠是产自东北地区的珍珠,晶莹圆润、硕大饱满。由于东北是满族的发祥地,清朝统治者珍视东珠,藉此表达对祖先的尊崇。东珠来之不易,乾隆曾在其御制诗《采珠行》中感慨“百难获一称奇珍”。清代服制规定,只有皇后戴的护甲套可以每支镶嵌三颗东珠,一般妃子每支可以镶嵌两颗东珠,而嫔则不可以使用东珠,只能使用一颗一般的珍珠。

(三)一耳三钳:满族女子的传统习俗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校勘完成的《皇朝礼器图式》中规定了满族男女的服饰佩戴,其中就有“一耳三钳”。一耳三钳,即一只耳朵上佩戴三个耳坠,是满洲旗人女子的传统习俗。根据《皇朝礼器图示》所记,后妃耳饰均左右各三,皇后耳饰每具金龙衔一等东珠各二,皇贵妃、贵妃耳饰用二等东珠,妃耳饰用三等东珠,嫔耳饰用四等东珠。

但我们在观看电视剧时可以看到,后宫嫔妃并不是时时刻刻都佩戴三个耳坠。这一细节,并非是制作团队的失误,而恰恰是他们细心研究满族习俗的体现。一般来说,后妃在穿着朝服时需要严格执行清代的“一耳三钳”,穿着吉服、常服、便服时佩戴的概率依次减少,这样才能凸显出礼制的森严。除了场合之分,耳饰的佩戴还需根据身份和等级有所区分。《如懿传》中,皇后佩戴一耳三钳的情况较多,其他嫔妃除非在正式场合需要穿着朝服或者吉服时佩戴一耳三钳,大都只佩戴一个耳坠作为日常配饰。宫女是没有资格戴满三个耳坠的,只能佩戴一个耳坠再加上两个耳圈。

三、等级森严——《如懿传》中的服装设计

清代皇帝服饰主要有朝服、吉服、常服、便服四种,每种服饰均分为冬夏二式,穿着各种服饰的场合细致明确,而女性的服饰制度则是与男子相对应的。

(一)朝服:等级最高的典礼用服装

朝服作为清代服制中位于顶端的正式服装,华丽繁复,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极少,只有在重大典礼或祭祀的场合才会穿戴,以彰显皇家的典仪。

皇帝朝服的样式为通身长袍,另配披领和马蹄袖,纹样主要为龙纹及十二章纹样。朝服“袖异衣色”,即袖子和衣服不同色彩。女式朝服在组成上主要有三件,即朝褂、朝袍和朝裙。朝裙作为礼裙穿在朝袍里面,朝袍外面再加穿朝褂。与男式朝服一样,女式朝服也有冬夏之分,并配有专门的朝服冠。如懿被册封为皇贵妃时所穿的就是冬季朝服。

由于历史原因,各种史料中并无乾隆继后乌拉那拉氏的画像,因此我们使用另一位与如懿等级相同的纯惠皇贵妃的画像来进行对比。我们看到,电视剧制作团队对这一套皇贵妃朝服的还原度可谓相当之高。小到额上佩戴的用于束发的金约,脖子上佩戴的领约,胸前挂着的朝珠,大到朝褂、朝袍,均按典制所载的内容进行制作。

除了珠饰数量与配饰的佩戴,朝服中的马蹄袖是必不可少的。龙袍上加马蹄袖的设计在皇太极时就已经开始使用。马蹄袖因其上长下短的形状与马蹄相似而得名。马蹄袖是当时的满人为了在骑马作战时保护手背与御寒而设计,不用时可以将袖子整个挽起,非常实用方便。到了乾隆时期,满族与汉族的民族融合程度不断加深,马蹄袖的设计便少见于人们日常穿着的常服中了,但是朝服中保留马蹄袖却是清朝历代帝王刻意为之的结果。为了限制当时宫廷服饰的汉化趋势,保留满族服饰文化,乾隆皇帝命人编撰《皇朝礼器图示》,马蹄袖成为朝服这种在隆重场合所穿服装时必不可缺的服饰元素。

(二)吉服:喜庆仪式的必备服装

吉服是在吉庆宴会、接见臣属等活动时所穿的服饰。吉服是服制里仅次于朝服的满族衣服,级别较高。相对于朝服,吉服制度没有那么繁复,吉服服饰的数量与朝服相比较少。朝服与吉服最大的区别在于披领,吉服是没有披领的。朝服的颜色以黄色为主,而吉服则色彩丰富。乾隆中期服饰制度建立后,各种题材的团纹成为主流纹饰。

该剧中,如懿初封侧福晋时,吉服的颜色整体偏向灰调,呈酱色,而不是与身为四皇子的弘历一样的正红色。这是因为根据清朝的服制,只有皇子嫡福晋才能够穿着正红色吉服。而如懿后来成为皇后时,吉服的颜色就是与皇帝完全一样的正红色了。

(三)常服:色彩朴素

所谓常服,就是在非正式场合或者日常生活时所穿着的服装。皇帝常服分为冬夏两种,属于公务服饰,“色用石青。花纹随所御,绵、袷、纱、裘惟其时”,形制与吉服相同。织绣纹饰在常服中使用不多,常服面料以暗纹素花、素色石青或者蓝色为主。

从传世画像来看,清朝初年的女子常服左右开裾,色彩朴素,纹饰多为暗纹。女性在穿常服的时候,多在外面穿常服褂。常服褂以石青或者蓝色为主,领口多为方领,也有方形无立领的式样。在该剧中,我们也能看到皇后和妃嫔身着石青色和蓝色暗纹常服的场面。

(四)便服:出镜率最高的日常装扮

后妃日常穿着的服装,就是便服。《大清会典》对女性的日常衣着有着严格的规定,但是只要不使用超出自己身份的颜色和纹样,后妃们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来选择面料和花色,也可以自行决定绣在面料上的图案。例如,原著中写到如懿偏爱绿梅,电视剧制作团队就按照这一设定,选择绣有梅花的衣料来缝制衣裳。

清代宫廷对一般宫女在服装面料的选择上有所限制,她们不能选择档次较高的丝、绢、纱、绫、罗、缎等面料制衣,更不用说细皮、细毛这些上等衣料了。由此可见,虽然便服只是在清代宫廷女子服制中正式程度较低的服装,但它仍然需要遵守服制中的等级制度。

四、结语

通过将《如懿传》中的后妃服饰造型与博物馆馆藏服饰实物、清代后妃画像等现存史料进行对比,不难看出该剧制作团队在还原真实的清宫风貌上着力颇多。虽然其中有些许谬误、错漏之处,但我们看到整体上剧中的服装造型仍然遵循了《皇朝礼器图示》《大清会典》等典籍中所记载的皇室后妃着装礼制。清代后妃服制等级森严,且后宫嫔妃必须按照出席场合的不同而更换自己的服装和配饰。《如懿传》不仅讲述了一个宫廷故事,也通过精心的服装造型设计制作,展示了清朝中期宫廷的服饰面貌和服饰文化。

猜你喜欢

常服满族服饰
传承满族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
动物“闯”入服饰界
宋代服饰“褙子”的形制及其功能考释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雪人的服饰
新宾满族歌舞音乐创作及时空表述
以衣载道·修身明德:中小学校服的价值省思与未来趋向
清帝服饰分类述略
1907年晚清学堂服制考
满族服饰元素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