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全球中文文献资源共建共享
——第十二次中文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合作会议综述
2019-02-20张慧丽
张慧丽 王 盛 肖 珑
(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 100871)
“中文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会议”是由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图书馆界代表于2000年共同发起的以中文文献为主轴的国际合作会议,会议主旨是研讨跨地域的中文文献资源的建设与使用,通过具体合作项目推动全球中文图书馆和其他中文资源收藏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由此促进中文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2000年起,该会先后在北京、台北、澳门、南京、香港、敦煌、兰州等地举行了11次会议,参加者包括来自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以及日本、新加坡、美国、英国、荷兰等国家和地区的代表。自2006年起,会议每两年召开一次,会期2至4天,会议设有主题,讨论中文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相关问题。
“中文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合作会议”设有理事会,理事会成员由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台湾汉学研究中心、香港公共图书馆、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公共图书馆管理厅、澳门图书馆暨资讯管理协会以及美国芝加哥大学东亚图书馆的代表组成。理事会负责管理及监督会议的进行、确定会议主题及承办单位、审核专案立项、进展与结项、审议资金使用以及研究其他相关重大问题。理事会2007年成立,并于当年12月在澳门召开了第一次会议,此后每年召开一次会议。2018-2019年的理事会轮值主席馆是北京大学图书馆,第十二次理事会会议于2018年10月23日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召开,理事及代表们就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会议及古籍保护人才国际培训等议题开展了自由深入的交流与讨论。
2018年10月24日至25日,恰逢北京大学图书馆纪念建馆120周年,第十二次中文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会议与用户导向的信息服务国际学术研讨会及第四届全球高校东亚图书馆国际论坛共同在北京大学开幕。此次会议主题是“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全球中文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共有12位中文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合作会议理事会成员、7位发言嘉宾及海内外60余位参会代表参加。会上,嘉宾围绕“一带一路”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特色资源数字化建设与共享、“双一流”背景下的信息资源建设等议题进行了报告与分享。
1 “一带一路”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节点
作为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唯一未曾中断过的文化传统,中华文化在几千年的传承过程中不仅不排斥外来文化,而是开放、包容并不断接纳与吸收,这正是其绵延不绝并日益发展的重要原因。历史上,璀璨的中华文化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世界各地,古丝绸之路成为中国同亚洲、非洲和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如今的“一带一路”倡议正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旨在加强沿线各国和区域的经济合作及文化交流。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跨国界、跨地域的中文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对中华文化的保存和传承、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区域之间的文化交流发挥着重要作用。
1.1 澳门——“一带一路上的十九世纪外文活字印品”特藏
雕版印刷术至迟在唐初就已经被中国人广泛用来印制图书,到十九世纪初一直是中文印刷的主流技术。虽然11世纪初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活字制造基本停留在雕刻阶段,印刷方法也没有超出手工业操作领域,因此印刷效率、质量和成本都劣于雕版印刷,未能发展成为机械化的大规模生产[1]。这种情形直到1807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来华才产生了巨大变化,他为了传教需要刊印汉文版《圣经》,于是开始雇人雕刻汉文字模并铸造汉文铅字,西方的活字印刷术由此传入中国。之后印刷过程变得快速,印刷品也更加清晰,体现出现代印刷术的优越性,中国的印刷技术由此发生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
在近代西方活字印刷技术传入中国的过程中,澳门、香港等地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因为明清实行海禁政策,大多数港口不开放,传教士们多会逗留在澳门或香港。例如东印度公司十九世纪初在澳门就建立了西式印刷所,专门生产中国相关的书刊,从1814年建立至1834年结束的20年间共生产了20种书刊。此后,美国长老会于1844年6月在澳门设立华英校书房,这是中国第一家完全的西式中文活字印刷所。此外,伦敦传教会于十九世纪中叶在香港设立英华书院,其中也经营印刷所。英华书院当时扮演非常重要的活字供应者角色,生产的活字供应国内外的需要[2]。
澳门文化局公共图书馆管理厅的邓美莲厅长利用研究中国的西文古籍和在澳门出版的西文报纸等“一带一路上的十九世纪外文活字印品”特藏,展现了天主教会在中国的印刷出版事业、英国基督新教教会在东南亚和中国的印刷出版事业、美国基督教会在华的印刷出版事业以及葡萄牙裔族群在澳门、香港和上海的印刷出版事业,以馆藏实物来印证历史上作为国际贸易中心和客运中转站的澳门是近代中西方文化及科学技术交流的重要桥梁,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中继站。
1.2 香港——区域中文数字资源共建共享
在香港,资源共享早已有之。20世纪80年代初,香港大学图书馆率先提倡并资助香港高校图书馆以机读目录数据库为基础进行英文资料编目资源共享。至90年代,在大学及理工图书馆联合咨询委员会(简称JUPLAC,现为大学图书馆联合咨询委员会,简称JULAC)、大学及理工资助委员会(简称UPGC,现为大学资助委员会,简称UGC)倡议下,成立了中文资料合作编目工作小组,在UGC下辖各图书馆之间建立中文资料共享机制,增强馆际互借及资源共享[3]。
经过20余年的发展和积累,香港地区现在可共享的中文数字化资源包括地区内的中国善本古籍、香港历史相关资料、照片、旧报纸、口述史、香港文学资料、早期香港政府文献、古地图等。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港中大图书馆)刘丽芝副馆长在展示UGC下辖8大高校图书馆以及香港公共图书馆中文数字化平台的基础上,以港中大图书馆为例,介绍了辅助学术科研的中文数字典藏平台,其中“中国古籍库(Chinese Rare Book Digital Collection)”“道教经典文库(Daoist Texts Collection)”“中医古典文库(Chinese Medicine Texts Collection)”“联合书院甲骨(United Collection Oracle Bones)”是其代表性特色资源库。
回顾中文资源的数字化进程,港中大图书馆面临诸多困难:很难从数字馆藏中获取海量的中文文本、教研人员对数字工具应用的认知程度不高、很难找到具备全方位技能的馆员以及数据存储成本高昂所带来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未来,要多收集和整理有关香港研究的原始资料,建立香港地区数字资源整合平台,制定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方案,借助数字人文来提升数字到数据资源的可利用性。
1.3 上海——中文数字特藏平台建设
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海上通道,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通道。历史上,上海地区的青龙镇在唐时曾经是海上丝绸之路东线的一个港口,到了南宋晚期及元代,上海港也参与了海上对外贸易[4],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交流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如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海丝之路”)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港成为“海丝之路”沿线最重要的港口。截至2016年6月,上海图书馆在沿线68个国家和地区的129个图书馆或机构建立了“上海之窗”,通过输送中国大陆出版的图书、举办阅读征文等主题活动、举办国际图书馆论坛、展览讲座等途径[5],为中华文化的传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上海图书馆充分发挥地处历史上“海丝之路”重镇的地理优势,积累了大量中文数字特藏。通过展示“家谱知识库服务平台”“盛宣怀档案知识库”“中文古籍联合目录及循证平台”和“上海图书馆名人手稿档案库”等平台,上海图书馆刘炜副馆长指出:“只有到了数字化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才真正有可能赋予我们前所未有的能力,将往圣绝学一网打尽,并将典籍中的内容提供全面的关系描述和推理功能”[6]。这些平台都是数字人文与特色馆藏相结合的良好示例,有助于将特色中文文献资源更好地进行挖掘和揭示,为将来向更多国家和地区传播提供基础,也为“海丝之路”建设做出贡献。
在此次会议上,刘炜副馆长还站在保存人类记忆的高度,审视数字中文文献现状,指出大量的典籍不能公开获取,图片文件尚未文本化,文本的缺失拖累了建立领域本体所必需的数据化和概念化的进程,使得很多图书馆只能停留在数字化进程中。面对这一现状,数字人文研究要从数字化走向数据化,尽可能多地提取人、地、时、事、物等实体对象,描述它们的复杂属性并建立起相互之间关联关系的知识库,由此在虚拟世界中映射和模拟真实历史和社会系统,并在一定程度上“还原”现场或“重现”历史[7]。
2 特色文献资源服务“一带一路”国家倡议
2.1 丝路文化研究文献共享
2014年6月,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跨国申遗正好体现了丝绸之路的最大特点: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美国斯坦福大学图书馆东亚馆的杨继东馆长指出:属于汉藏、阿尔泰和印欧语系的不同民族都对丝绸之路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敦煌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是研究丝绸之路文化的重要阵地,无论是莫高窟保存的壁画还是藏经洞保存的纸质文献,都体现出各民族、语言、文化交流和融合的丰硕成果[8]。
印刷时代,有关丝绸之路研究的古文献在发现后会经历编目、整理、缩微与影印出版的过程,这些工作使丝绸之路研究资源得以在全球学术界共享,并对20世纪初以来的丝绸之路研究工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20世纪90年代进入数字时代后,越来越多的丝绸之路传统文献逐渐得以数字化,分散在世界各地的丝绸之路文献在互联网上得以重聚,由中、英、法、德等多国合作的“国际敦煌学项目”(The International Dunhuang Project)是最具代表性的项目。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丝绸之路研究资源共享将更加便捷并将达到新的高度。由斯坦福大学图书馆开发、世界多所主流大学图书馆和文化机构共同参与制定的“国际图像操作框架(International Image Interoperability Framework,简称IIIF)”,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际通用的图像、地图、文本等资源共享工具,它会推动丝绸之路研究达到新的高度。
2.2 图书馆影音资源重建与服务创新
伴随网络信息技术特别是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图书馆传统的影音资源收藏与服务面临诸多挑战,如何将已有的和新采购的影音资源及服务在新的技术环境与平台上进行集成,达到资源长期保存目的的同时也能够被读者随时随地获取和利用,推动影音资源由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转型,是图书馆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9],台湾图书馆的“数位影音服务系统”即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根据台湾图书馆馆藏发展及书目管理组吕宝桂主任介绍,基于已有的馆藏视听资料、个人或机构捐赠的视听资料、按指定格式新采购的数字影音资料、该馆自建的演讲、课程等影音资料,视情况进行类比信号向数字信号的转换,或是转换过时的媒体形式,对影音资源进行主题分类和索引,并在统一平台上提供浏览、检索、在线播放等多元化服务。针对手机和移动设备成为视频资源的主要利用工具和智能手机使得传统声像资料服务更加弱化甚至边缘化[10]这一现实,该馆于2013年元旦起开始提供数位影音服务系统的行动版(Mobile Web)服务,支持IOS平台及Android 平台的默认浏览器,以满足移动装置使用者更加方便地浏览和使用该馆各类数位影音资源。
3 “一带一路”“双一流”双重背景下的信息资源建设
“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了发展契机,也为我国高等教育带来了机遇。2016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11],沿线各国共同致力于推进民心相通、提供人才支撑、实现共同发展,聚力构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强调“实施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积极倡议‘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构建教育共同体,……互建先进教育经验,共享优质教育资源”[12]。另一方面,我国的“双一流”建设也对高校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全面提升高校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成为高等教育的新使命[13]。图书馆作为高校文献信息资源中心和为学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带一路”教育行动需要加强包括文献信息资源在内的教育资源的共享,“双一流”建设也需要高标准的信息资源服务体系支撑,高校图书馆在这双重背景下任重而道远。
3.1 建设热点
图书馆资源建设从开始重藏轻用的“馆藏建设”,到大约20世纪80年代的“文献资源建设”,历经10余年又深化为“信息资源建设”,再到“信息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目标也从重在收藏逐渐转变为强调利用和提供服务。之后,伴随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信息资源建设进一步向数字学术及数字学习平台建设演变,更加强调资源的可发现以及资源建设的系统化思维。
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刘万国馆长在解读高等院校“双一流”建设及新需求、回顾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重点聚焦了信息环境和出版模式都发生深刻变革的背景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的热点问题,他提出:科学规划与评估将成为资源建设的起点,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资源服务体系建设将成为新常态,优势互补式的合作共享是资源建设的必由之路,面向学科的全球特色馆藏建设将成为资源建设的重心,资源与技术将深度融合[14]。这些都旨在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助推“双一流”建设及推动“一带一路”文献及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3.2 重新定位和创新实践
在构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和“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转型呈现以下特征:资源建设重心转向为学科建设服务、资源建设将更关注资源结构的优化和资源的利用效益、资源体系将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学科资源建设与学科服务进一步融合等。[15]搜集反映最前沿的文献信息资源,以最先进的信息组织方法和技术手段深度揭示、挖掘和展现各类型信息资源,为一流学科建设提供全面、准确、客观、及时的信息服务与决策咨询,并为更广范围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流提供保障,是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使命之一。
北京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北大馆)别立谦副馆长介绍,北大馆在2015年机构重组后以实施“学科化”采访为契机,重新梳理了学科馆员制度,之后将图书馆资源建设重新定位为“学科化+专业化”,强调资源建设在学科化发展的基础上要比以往更加注重学科采访业务专业化的发展。北大馆改变以往按照“语种+文献类型+文献载体”进行采访的模式,转型为按照学科进行采访;全面了解用户需求,主动挖掘核心用户资源,组建以院系为单位的学科专家团队,让用户参与资源建设的全过程;全面梳理系统需求,加强支撑系统的体系化规划与建设,初步建成学科采访系列支撑系统。[16]北京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在国内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展开合作,助力“一带一路”建设,贡献自身力量。
4 结语
全球范围内中文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强调不同地区和图书馆之间加强合作、进行交流互鉴、推动共建成果共享并惠及更广泛的区域,这些都与“一带一路”的战略目标不谋而合。自2000年首届“中文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合作会议”召开以来,大会已经走过将近二十个春秋。美国芝加哥大学图书馆东亚馆周原馆长指出,大会起步阶段各成员馆间更加重视资源平台的共建,而如今很多优质的资源平台和项目已经搭建完毕,随着学术交流的日益频繁,未来要将共建和共享更加充分地结合起来。一方面,海内外不同地区在以往的资源建设中会使用不同的标准,为后续的共享带来了制约和障碍,因此,今后在资源共建阶段就要充分考虑如何能够方便共享,力求资源建设标准的统一化;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虽为用户在网络上共享文献资源提供了便捷,但中文文字的特殊性会导致其数据化和网络化具有一定难度。面对这种挑战,海内外图书馆界应该加强交流与合作,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借助和发挥整体优势,共同推动全球范围内中文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