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给山东图书馆《季刊》《学刊》写稿的时光
2019-02-20王舰三口述张志霞整理
王舰三口述 张志霞整理
(博兴县图书馆,山东滨州 256500)
我是一名县级图书馆职员,已退休多年。每当回忆起给《季刊》和《学刊》写稿的时光,心里就春潮奔涌,久久难以忘怀。《季刊》《学刊》是山东省图书馆主办的省内学术核心期刊,多少省内外业界同仁纷纷投稿难中。我和我的馆友们却连续在上面发表了18篇文章,用稿率达75%,有的还较有份量,受到编辑部鼓励,在同期县市级图书馆学术研究队伍中名列前茅。
值此省馆建馆110周年之际,将自己在学术研究中的亲身感受,以及与省馆的密切交往罗列出来,借此表示祝贺。
1 甘当新兵
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从县文化馆调图书馆。那时,基层馆经过改革开放之初的整顿恢复,虽然也出现过短暂的生机,但很快就陷入停止不前的状态。这与生活已得到极大改善,渴望优质文化滋养的广大城乡读者需求,不相匹配。这时,我读到了《季刊》,被上边探讨图书馆如何摆脱困境的文章所吸引,决意也要参加到这个方队中来,为图书馆事业的方兴未艾鼓与呼。
万事开头难。印像中的学术研究属高大上范畴,不好驾驭。在文化馆时从事文学创作,也曾在报刊发表过小说、散文、诗歌,但那都是靠灵感塑造出来的。论文能塑造吗?显然不能;我又想,论文也应有灵魂,有细节,有故事,更要接地气有担当。只要在写实的框架下去拥抱自己所执着热爱的事业,孕育灵感,寻觅发光点,就必将有所收获。恰在这时,省馆《季刊》编辑部的李福贵主任因公来博兴县出差,我专门拜访了他,全盘托出自己的追求,他给以热情指导。
十年磨一剑。我的开山之作《公共图书馆应如何对待纯文学期刊》(《季刊》2001.2)终于问世。仔细算来,来到图书馆足足十载,年已57岁,临近花甲。我无暇唏嘘老之将至,反而真真切切爱上了图书馆,执着地迷上了学术研究这条路。
在第一篇论文发表后,我到省馆参加古汉语培训班。培训班上,来自全省各地的学员,在努力学好知识的同时,也交流了各自的生存状况,几乎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困境。这使我酝酿已久要书写基层图书馆的意念更加清晰。培训班上课的会议室,和《季刊》编辑部在同幢楼里,很便当地去找到李主任,向他陈述了创作计划,得到李主任的期许。
从省馆回来后,我就全身心的进入创作状态。此后,又有文章陆续发表,一发不可收。
2 成果述略
“稿件已阅,认为文章内容新颖,见解独到。美中不足是废话太多,不简练,建议修改成一篇明白通顺,不空谈议论,惜墨如金,短小精悍之作。”这是编者对《县级图书馆学术研究浅谈》(《季刊》2006.1,以下简称《浅谈》)一文的评语。现在找出珍藏若干年的信函,重温后仍然激动不已,庆幸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被编辑部首肯。从中还可洞见编辑阅稿之精细,以及对文稿要求之严。初稿修改后,登录在《季刊》当家栏目“学术论坛”上。《浅谈》一文对我省学术研究发表了哪些见解呢?
2.1 简要回顾
进入21世纪后,我省县级馆数量呈快速增长态势。自2003年德州市临邑县馆落成,我省县级馆已实现全覆盖。那么,各馆的学研概况如何呢?其一,学研队伍阵容不够强大。穿越时空隧道,回到2002—2004年这个时间节点(《浅谈》发稿前3年),县级馆在《季刊》发文数量为:2002年26篇,2003年18篇,2004年13篇,呈逐渐下降趋势。从数字中不难发现,我省127个县级馆中,虽有29个馆的文章在《季刊》发表,但尚有98个馆还是光头。一个拥有高中级职称人才济济的文化图书大省,在《季刊》发文这么乏力,应足以引起基层领导和同仁的重视。其二,论文质量不高,没有推出拳头成果。从发表的作品看,大多是些边边角角老生常谈的内容。比如有些描述乡镇图书馆的稿子,反来复去总是那些零打碎敲、比着葫芦画瓢式的总结或体会等。什么领导少过问呀;经费无门路呀;活动少空间呀等几个让人耳朵磨出茧子的老话题,理论有创意的文章少有折桂者。其三,科研队伍变化大。每期多是不同馆的不同作者,署名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很难发现同一作者连续发表作品的线索,也就无从评判某一位作者写作风格的特点和文章造诣的提升,为同仁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当然,县级馆搞学研也有实际困难,一方面人员少,专业素质起点低、功底差、短板不少。有的同仁发表一、二篇文章后,浅尝即止,撂摊搁笔;另一方面千军万马冲职称,挤独木桥,论文至上,一旦目标达到,从此与学研分道扬镳,演变成了难以治愈的职称评审痼疾。这实际上是将学研当成了功利工具。解决的办法是要沉下心来,将真功夫瞄准心灵与事业至高点,用心搞学研,论文要反映自己的真实水平,来不得半点投机取巧,要相信功到自然成的道理。
2.2 论文构思
通过《浅谈》一文的梳理,印证了此前我们的一些探索是很有意义的,同时,也为此后的习作提供了创新内动力。一路奋进,一路收获。那么,我在论文的立意取舍、谋篇布局上有哪些秘诀可供陈述呢?
2.2.1 思维多角度
从传统思维中解脱出来,用异向思维观察问题和事物,就会有不同的感触和紧迫的使命感。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文化思想界传统思维盛行,任意排斥异向思维,好像不摆足功劳就不是好文章。一个县级图书馆哪有那么多带“光环”的事迹供书写介绍,传统思维往往在此卡壳;而异向思维呢,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更要挖掘新问题,并且还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用异向思维写的文章,连续在《季刊》发表,并屡试不爽。譬如:
《公共图书馆建设资金投放比例问题的探讨》(《季刊》2003.4),该文成稿于各地热火朝天创建社会文化先进县之际,一批建造精美壮观的公共图书馆应运而生,改变了图书馆基础设施长期停止不前的局面,报刊上的溢美文章不断出现。我县图书馆也是这波大潮的受益者,馆舍面积扩大了10倍,达到两千多平方米。此该是要人云亦云鹦鹉学舌地大唱快乐歌呢,还是另辟蹊径,使问题解决得更彻底、更令读者满意。在冷静观察思考后,提出了图书馆建设资金比例失调的问题,普遍出现有钱盖楼,无钱买书和购置室内办公用品的现像。忽视了图书馆重要的内涵——丰富的藏书和舒适的阅读环境,令读者高兴而来扫兴而归。因文章切中时弊,在《季刊》“基层图书馆”栏目里被排在首篇。
再如《捐书活动得失谈》(《季刊》2003.1),同样是利用异向思维写的文章。说的先是上世纪1995年,我馆经过捐书活动得书6万册,随即撰文在《季刊》发表,对捐书成绩大加标榜。其实,这6万册图书经挑选后能用的只有300册,仅占总数的0.5%,其余全都是废品,图书馆收获的是“捐书之痛”。我们在当时写的那篇《开展捐书活动的几点体会》(《季刊》1995.2增刊)无疑误导了视听。所以当2002年再次发动群众捐书后,就实事求是地写了《捐书活动得失谈》,也可称是纠正工作失误的文章。文中提出,尽快结束群众运动式的捐书活动,政府要从捐书活动中淡出,着眼于社会募捐,图书馆要通过宣传,让社会了解自己平凡中的不平凡,吸引社会贤达名流前来捐赠赞助。该观点被文化图书界认可,我县博物馆建造“丈八佛”大殿就是很好的例证。“丈八佛石造像”始建于1430年前的隋朝,“文革”中大殿遭破坏。因无资修护,“大佛”长期在露天里日晒雨淋,风化严重。博物馆通过媒体大力宣传,深圳一欧姓服装商得到信息,前来考察后,主动无偿投资500万元,建起“丈八佛”大殿和一完整寺院兴国寺。如今,和尚云游、晨钟暮鼓、香火兴旺、游人如织。此事给人启迪匪浅。
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在运用异向思维创作时,不仅观点要新,而且文章要有深度。《关于发展乡镇图书馆良策的探讨》(《季刊》2002.2)一文,鲜明地提出了乡镇图书馆要恢复双重领导、垂直拨款的观点。文章发表时,乡镇图书馆经费紧张,比半世纪前不增反降,应该说这是对过去行之有效管理体制的改变造成的。如此,对解决乡镇图书馆的问题就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上升到体制改革层面,分量显得厚重多了。
2.2.2 重视提前量
论文作者要有超前意识,也就是常说的提前量,如此,写出来的作品才有生命力和社会价值。不然,一个重要题材,等到你写我写大家都来挤爆时就晚了。就算能被采用,价值也会大打折扣。比如脱贫问题,现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在2017年党的十九大上,把该任务定为国家重要战略决策,规定在2020年全面脱贫,一个也不能落下,实现小康目标。足见脱贫是一场硬仗,时间紧任务重,刻不容缓。我们对解决脱贫问题的重要性早就有预感,因而提前写了几篇文章:
《创建扶贫流动书屋——落实文化图书支农的有益探索》(《季刊》2007.4),此时,比2017年规定脱贫时间表,整整提前了10年。当时,《季刊》编辑部对该文十分看重,我们的馆长王刚明,从省馆带回时任《季刊》主编赵炳武的话说:文章份量重,有棱角。那么,该文阐述了哪些见解呢?在当时,农村扶贫工作正面临历史性抉择,按照我国自己划定的最低贫困线标准,全国农村人口还剩2800万,若按联合国公布的每天生活费1美元为全球人均最低贫困线衡量,农村贫困人口则攀升到1.3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0%,无论怎么讲,如此多的贫困人口,对一个正在发展的大国来说都是累赘。我馆在扶贫工作中做了哪些工作呢?在扶贫攻坚阵地上创办流动书屋;把扶贫书屋办成“扶贫品牌”,尝试创办多种类型扶贫书屋。我们把这些书屋诙谐地命名为“独资”型扶贫书屋,“合资”型扶贫书屋,“外资”型扶贫书屋。
《建设新农村战略带给县级图书馆的机遇与挑战》(《季刊》2007.2),用句时髦话说,该文和前文应该算是“姊妹”篇,都在脱贫问题上出了点算不上点子的“金点子”。那时,在2006年两会期间,国家推出建设新农村战略,也就是现代版的乡村振兴战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帷幕拉开。各地图书馆积极配合政府在扶贫战役中攻坚克难,我们也不失时机的写了“机遇与挑战”一文。
《谈为老年读者服务与弘扬孝文化》(《季刊》2004.3),是一篇专门描述帮老年人脱贫的文章。老年人这个群体在脱贫路上更应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在对待老人问题上,存在不少缺憾,思想道德滑坡,孝敬赡养老人的传统美德大不如前。我们打出孝文化品牌,在为老年人脱贫服务方面,提出了一些新方法、新措施,有的婉若和风,有的润物无声。
2.2.3 题材全覆盖
论文作者也不能老把目光盯在重大题材上,那样会显得很单一,文章产出量必然受限。我们的文章,几乎写遍了建馆50年来方方面面丝丝缕缕的事,把一些好像与图书馆并无密切关系的掌故挖掘出新意来:
《公共图书馆应如何对待纯文学期刊》(《季刊》2001.1)文学期刊社与图书馆从表面看并无多少牵连,但通过该文的巧妙链接,两者却成了相互依存的土壤和种子的关系。种子没有土壤的依托是发育不成参天大树的。要想绿荫浓浓,作为土壤的图书馆就要做到肥水供应渠道畅通,如此,才能取得双赢结果。我所以能写出该篇作品,这得益于多年从事文学创作,对纯文学期刊的潮起潮落太了解了,所以在图书馆放响了改行后的第一炮。这也说明,搞创作不管什么类型,都要写自己熟悉的生活。
《公共图书馆与民间藏书》(《季刊》2005.1)写于21世纪初。那时,公共图书馆普遍存在购书经费紧张现象,而又苦无良策,只好一再向政府申请购书经费,不少人坚持认为,只有政府加大投资力度,才能缓解读书难的问题。我们却认为,这是一种被动的应付行为。政府有政府的难处,哪项事业不需要白花花的银子,财政一时不宽裕,自己多想点办法也是应该的,因而,就想到了“民间藏书”这件事上。有人问,民间藏书和图书馆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说,民间藏书和馆藏图书尽管属性不同,它们所起的作用却是一致的。以提升中华民族文化素质为己任的公共图书馆,把藏书流通到社会上,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而民间藏书蕴涵在千家万户间,也正是起着同样的作用。我们在撰写“民间藏书”一文时,还联系历史及名人,做了简要介绍。
其实,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民间藏书历史,它始自远古,至明清发展到顶峰。灿若星汉的古典书籍,大多都是通过民间藏书保留下来的,代代宛延,星火相传。比如,清初大名鼎鼎的古典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就是作者蒲松龄(1640—1715)在写完初稿后,因家境清贫无力付梓,在民间通过手抄本广为传承,竟能完好无损的留给了今人。明末清初汪琬的《传是楼记》记载了江苏昆山徐健庵(1631—1694)建造藏书楼的故事。徐氏为官一生,家产连城,在传给后人何物这件事上,他认定了藏书。他说“每欲传其土田货财,而子孙未必世富也,欲传其金玉珍玩鼎彝尊器之物,而又未必世宝也;欲传其园池台榭舞歌舆马之具,而又未必世享其乐也。”徐指着藏书楼的书对子孙说:“所传者唯是矣”。为此,徐不惜重金广置图书,积20余万册。一个封建士大夫,宁肯传给子孙藏书不传土田货财,实在是远虑深谋高人一筹。还有陈干(1881—1927),他是山东著名民革先行者,他明白无误地指出,中国严重的问题是文盲太多,最急需解决的是让劳苦大众识字读书。陈干参加辛亥革命后,于横刀勒马之际,积善本书万余卷,供乡民和知识分子传阅,一改藏书楼封闭老规矩。
从以上不同时期民间藏书规模及产生的作用看,其对推动中华民族文明进程,可谓功不可没。民间藏书过去起过的作用,今天或将来只要重视它,在现代必将会起到更大的作用。因此,为了拓展民间藏书,我们采取了多种措施,例如广开民间售书渠道;发展民营企业藏书;鼓励有心人藏书;扶持普通民众藏书;建立信息网和数字库统揽民间藏书等等。
在扩大题材选择面上,我们涉猎了方方面面的内容。如《五年一提案,奔波建三馆》(《季刊》2002.4)写了一位同仁,在当了政协委员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振兴文化图书事业,鼓与呼地心路里程。《爱岗敬业努力做好地方文献收集整理工作》(《季刊》2004.2)和《地方文献收集利用补遗》(《季刊》2005.2)本是写的同一类题材,但因立意不同,事例各异,就写成了各有千秋的两个篇什;《谈如何提高陈欠借书清缴率》(《季刊》2006.3),该篇的关键词是“率”字,“率”字是一个量化概念,它隐含着必须达到的数量目标。我们把陈欠借书形象地比喻为银行“呆账”“死账”,“呆账”“死账”能把银行拖垮,不言而喻,陈欠借书如不按比率及时收缴,照样能把图书馆拖垮,如此理论就突出了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公共图书馆应注重发挥党报党刊功能》(《季刊》2007.3),这是一篇时政论文,反映了因报刊价格涨幅过大,出现了机关(公费)过剩,民间(私费)奇缺,图书馆(读者)扎堆现象。我馆做到“粥少僧多”善安排:在路口设立读报专栏;设立小区读报站;聘请义务读报员;积极参与报社问卷调查,针对报纸页码太多价格虚高现象,提出减页码降价格建议。《公共图书馆与国防教育》(《季刊》2003.3)文章角度新(编者评语),立意深,被安排在“读者工作”栏目首篇。因军事题材既神秘又敏感,过去文化图书界少有人问津,我们却认为有责任挺进这个领域。在16年前的“国防教育”论文中我这样写道:国防和军队是守护国家政权的钢铁长城,在全力发展市场经济、保持社会稳定的大环境下,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都得到极大提高,为了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大力发展巩固国防显得尤为重要。我利用当时红极一时的电视连续剧《DA师》做例子剖析道:《DA师》让人耳目一新。新在哪里?她既没有刺刀寒光闪闪,又没有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更没有豆腐渣似的敌人顷刻瓦解。她新在科技兴军理念上,新在冲破禁区,探索如何建立一支与世界现代军事接轨的信息化、数字化部队上。图书馆要利用丰富的书刊优势,让大家知道我们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军事力量的差距,增强忧患意识。
2.3 润笔通“三关”
一是选题关,课题选的准不准,直接关系到文章的质量。我们采取的办法是“大憋包,全裸露”,不搞闭门造车,神秘藏掖,同事们互通信息,共同探讨,我只不过把把脉而已,带徒弟也要带出风格来;二是语言表达美,如果说县级图书馆员有多么娴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不现实的,但经过勤奋学习提高表达水平却完全能办到。方法有两种,即多读有关图书馆知识的书报,或向有名望的语文老师请教,连基本语法都要认真学;三是改稿关,初稿只是毛坯,写出来较易,而真正难的是把稿子改上去。改稿就像爬坡,有时爬得很吃力,如果没有顽强的毅力,往往会半途倒退下来。我写初稿有时改上三、五遍,有时惊险过关。
3 审美疗法
正当我在学术研究道路上铆足劲头、大干快上时,一不当心患上了令人闹心的抑郁症。
那时,对学术研究的执着,几乎到了痴迷状态,白天黑夜的思考选题布篇,天天熬到深夜,熄灯后仍然难以入睡。渐渐引起失眠,情绪失控,我却没有引以为戒,固执地想和病态打持久战,你骚扰你的,我照写不误。终于写不下去了,焦虑不安、心烦意乱、沉默寡言、不思茶饭,病痛无时无刻不折磨着我,甚至出现自杀幻觉,经医生诊断,我患上了焦虑型抑郁症。就在此时,我的馆友从《季刊》捎回编辑的话说,稿件文字粗糙,没一点灵气,就像换了个作者似的,我只得停笔放下心爱的学研事业。
恰在此时,县文化局聘请市作协副主席许烟华来给文创人员讲课,我列席会议。在课堂上,许副主席除讲了点创作经验外,大都讲的是文创人员因精神压力大,易患抑郁症。他指名道姓举例某某因抑郁割腕自杀;某某跳楼自杀;最后竟然举了青年天才诗人顾城患抑郁,在新西兰激流岛上用斧头砍死妻子后而自杀。一堂课下来,让我浑身颤栗,大汗淋漓,满脑子自杀!自杀!!自杀!!!
当家人发现我写好的遗嘱时,都吓破了胆,立刻把我护送到济南山东精神卫生中心治疗,连续住院两次,每次两个月。经医生救治,病情有所改善,出院回到故居后,我就找出尘封已久的笔和稿纸,继续圆我的学术研究梦。然而,我低估了抑郁症的顽固性,不久,又出现焦虑情绪和自杀念头。怎么办?万般无奈中,我忽然想起出院时的医嘱:病人精神要阳光些,药物才能奏效,阳光在哪里呢?这时忽然发现了一个奇特现象:每当看到桌子上的《季刊》刊样时,心里就多一份欣慰,少一些烦躁。我意识到,“心病”要用“心药”治,将给我带来阳光。把珍藏在书柜里载有我文章的《季刊》统统找出来,这些都是编辑部寄给我的刊样,厚厚一大摞,足有半尺高。啊!我发表了这么多文章啊!每当静静地欣赏《季刊》时,心里就特别愉悦,轻轻地泛起美的享受。家人发现我情绪发生变化时,好奇地问我,病情是不是变轻了?药物没增加,到底用的什么方子,我指着桌子上厚厚的《季刊》悄悄地说,用的“审美疗法”。随后,我就把发现“审美疗法”的过程告诉了他们,家人都感到很神奇。在“审美疗法”加药物配合下,可怕的抑郁魔鬼败走,我心里重新充满阳光,蓝天、白云和从前同样美好、清新。
这时,我首先想到的是圆我的学术研究梦。此刻,已是二○一○年,《季刊》已改版为《学刊》,我也成了68岁的老人。一晃三年过去,该死的抑郁,硬硬夺走了我3年的时光。当家人和朋友得知我仍然要结缘《学刊》,都担心抑郁重新进犯我时,我告诉他们,有“审美疗法”尚方宝剑在,抑郁休想近我半步。有的文友调侃道,如果不改行,仍然搞文学创作,恐怕早就成了名作家。我认真地告诉他们,对于自己当初的选择无怨无悔,我毕竟在学术研究道路上过了一把瘾,一句话,值!
这时的我,精神饱满、精力充沛,心理年龄就像年轻人一样,重新披挂上阵后,不久《馆校联动、资源升值》(《学刊》2010.6)就被采用。再接再励不服老,《浅谈农村女性读书热的社会价值》(《学刊》2012.2)又被录用。
毕竟年已老矣,《学刊》质量又比《季刊》大有提高,县级馆文稿很少能登录,我逐渐感到力不从心,见好就收吧。
现在,我已年逾古稀,天天乐哈哈的,抑郁再也不敢照面。每天的功课是到图书馆泡一半时间读书看报。这里曾是我工作过的地方,我熟悉这里的一枝一叶一草一木,我就是在这里结识了《季刊》《学刊》,走上了学研之路。在浏览报刊时,当期《学刊》上架,每篇文章我都精读细读,从中了解学研动态,新人新作。我永远都不会和《学刊》告别,省馆永远是我的精神故园。
附:《季刊》《学刊》录用文章目录
1.开展捐书活动的几点体会(《季刊》1995增刊2)
2.公共图书馆应如何对待纯文学期刊(《季刊》2001.2)
3.关于乡镇图书馆发展良策的探讨(《季刊》2002.2)
4.五年一提案、奔波建三馆(《季刊》2002.4)
5.捐书活动得失谈(《季刊》2003.1)
6.公共图书馆与国防教育(《季刊》2003.3)
7.公共图书馆建设资金投放比例问题探讨(《季刊》2003.4)
8.爱岗敬业努力做好地方文献收集利用工作(《季刊》2004.2)
9.谈为老年读者服务与弘扬孝文化(《季刊》2004.3)
10.公共图书馆与民间藏书(《季刊》2005.1)
11.地方文献收集利用补遗(《季刊》2005.2)
12.县级图书馆学术研究浅谈(《季刊》2006.1)
13.谈如何提高陈欠借书收缴率(《季刊》2006.3)
14.建设新农村战略带给县级图书馆的机遇与挑战(《季刊》2007.2)
15.公共图书馆应注重发挥党报党刊功能(《季刊》2007.3)
16.创办流动扶贫书屋的有益探索——文化图书支农(《季刊》2007.4)
17.馆校联动 资源升值(《学刊》2010.6)
18.浅谈农村女性读书热的社会价值(《学刊》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