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出版社前期介入对年鉴编纂出版质量提升的影响
——以《中国文化年鉴》编纂出版为例
2019-02-20王雷
王 雷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北京100034)
从2015年开始,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受文化部(今文化和旅游部)委托承担起《中国文化年鉴》的编辑出版工作。《中国文化年鉴》是一部全面反映全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年度发展状况的全国性文化行业年鉴,可为各级党和政府加强对文化行业的客观指导、有效调控、科学管理和依法监督提供权威的信息参考。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自承担编辑出版任务以来,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通知精神,坚持质量第一标准。严把政治关、史实关、体例关、文字关、出版关、印制关。坚持存真求实,将精品意识贯穿于年鉴编辑出版全过程。改版后,全书结构更加紧凑,主题更加鲜明,重点更加突出,版面更加舒朗大气。真正做到了年鉴编纂的全(门类齐全、内容完备)、新(内容新、有新意)、精(选材精、文字精)、特(突出地方特色、行业特色)、实(实事求是、客观记述)、鉴(具有借鉴作用)。这些变化,与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的前期介入与全程参与是分不开的。
“年鉴是系统记述特定区域或专业(行业、部门)各方面情况的年度资料性文献”[1]武星斗.试论年鉴定义的表述[J].新疆地方志,2010,(4).。年鉴是以全面、系统、准确地记述上年度事物发生、发展状况为主要内容的资料性工具书。是汇辑一年内的重要时事、文献和统计资料,按年度连续出版的工具书。它博采众长,具有信息密集、资料权威、反应及时、连续出版、功能齐全等特点。一部年鉴多达百万字,从调查研究、创意策划、框架设计,到组稿、采编,到整合、编纂成一体,再到审稿、出版、印制,其繁复劳动不啻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若无周密的设计和系统的组织工作来维系和支撑,是很难实施的。
《中国文化年鉴》作为中央级的行业年鉴,具备行业年鉴的基本特征,“收录系统性,即收录本行业或部门各方面的大量信息,框架设计分类科学、全面、严谨、稳定;体例记叙性,即运用记述体,言简意赅、通俗流畅,客观记述事实;资料权威性,即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选材严格、翔实可靠;专业性突出,即记述本专业(行业、部门)的最新成果和最新进展,专业性强;出版连续性,即每年连续编纂出版,收录信息资料的时限一般为一个自然年;查检便捷性,即检索手段齐全,编制主题索引,信息资料实用性强”[1]程立海.行业年鉴出版质量的流程管理研究——以《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年鉴》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7,(12).。
针对这一新的出版选题,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积极组织力量开展《中国文化年鉴》的编辑出版工作。不同于其他出版单位,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编辑提前介入,全程参与。
一、出版社前期介入、全程参与编纂
出版社前期介入是指在书稿策划和组稿阶段至书稿未完成以前,出版社参与其中,而不是坐等成稿到手开始编辑加工。从2015年文化部决定《中国文化年鉴》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开始,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积极调研,并全程参与。
(一)前期介入内容
1.广泛调研。出版社相关编辑仔细研究2015年以前出版的《中国文化年鉴》的类目设置及撰写特点,并参考国内外其他行业年鉴特点,找出已出版的《中国文化年鉴》的不足,明确改进目标。
2.参与制定体例。在充分尊重文化部相关司局领导意见基础上,根据文化行业的特点和年鉴编纂要求,出版社对编辑体例做出一定调整,按照立足文化发展实际,系统记述年度文化建设的现状,客观反映文化工作的成就、不足、地位及作用,体例清晰,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事实清楚,数据准确,格式规范,体现年鉴权威性、年度性、实用性、史料性等特点的要求,编写了新的编辑大纲和撰稿要求,期望能在年鉴编辑工作中有所创新和发展。
(二)前期介入的优势
1.有助于出版社了解全书框架,设计与内容相匹配的版式、封面、字体、字号等等。做到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一般来说,出版社站在专业出版者角度提出的设计理念往往更具品味。
2.有利于沟通作者,及时掌握交稿进度,及时了解撰稿质量,对于没有按照要求提供的稿件,及时提出修改意见。文化年鉴作者来自三大块:文旅部机关、直属单位和各省、市、自治区文化司局。出版社直接与各个单位相关人员联系,催稿。
3.有利于把控书稿质量。出版社编辑边收稿,边审稿,全程参与编纂出版,对于普遍性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建议。对于撰稿能力弱的单位,提供优秀样例供其参考,保证书稿整体水平。对书稿内容严格把关,对政治性问题及时规避。
(三)前期介入发现的主要编纂问题
在《中国文化年鉴》编校过程中,我们发现各单位报送的稿件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稿件质量参差不齐,提交内容多为上年度工作总结,个别单位甚至还报送了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年鉴条目的撰写必须突破工作总结、工作汇报的框架,把展现全年文化事业的发展作为年鉴条目的表现重点。
2.上交稿件中含有内视性条目,如机构组成、内部管理、反腐倡廉等要删掉。
3.相当一部分上交稿件没有按照规定体例编写,不是条目体而是章节体。出版社编辑只好先将文章按照主题划分为几个部分,从中提炼出条目,通过条目方式展现全年事业发展全貌。
4.个别稿件字数超标,从平衡角度考虑,做了必要删减。
5.文体问题。文是语言问题,体是体裁问题。年鉴语言要求高度浓缩凝练,惜墨如金。年鉴的编写要坚持内容客观而真实,空话套话需要删掉,坚持述而不论。
6.历史回顾、一般性介绍、意义探讨、祝愿、希望、表决心、穿靴戴帽等内容过多。年鉴的编写要文字平实、简明扼要,因此除基本事实外,需要将各种描绘性语言、形容词、比喻句删掉。
二、《中国文化年鉴》改进和创新之处
新的《中国文化年鉴》在保持连续性、规范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对原有的年鉴编辑体例做了如下调整:
1.取消特载、专文栏目。大幅度压缩一次文献占比。许家康认为:一次文献具有篇幅大而有效信息容量少的特点。一次文献不可不收,也不可多收。不可不收是因为有的一次文献权威经典,存查价值较高;不可多收是因为一次文献不论多么重要,在年鉴中也只是附属性的参考资料。而且年鉴要在有限的篇幅里密集足够数量的有效信息,不能不合理地配置版面资源[1]许家康.再论专业(行业)年鉴内容质量控制要领[J].史志学刊,2017,(1).。将年鉴大量的篇幅用于刊登这两部分内容,容易造成重点不突出、内容重复、检索价值不高等问题。在文化发展概况等相应类目下,以条目形式表述重大事件、决议等,更方便读者全面系统地了解文化事业的全年发展动态;同时,把年鉴的大量篇幅留给一线,留给基层,也能更好地体现我国文化事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
2.采用分类编辑法。《中国文化年鉴》采用分类编辑法,主体内容设类目、分目、条目三个层次,对类目、分目设置进行推敲。共有文化发展概况、部属单位文化发展、地方文化发展、法律法规及政策性文件、文化统计数据、附录等六个类目。类目下设置分目。分目下设置条目。严把条目关。许家康说:“条目是年鉴内容的基本导检单元和相对独立的信息主题,也是年鉴内容的主体,条目的编写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年鉴的内容质量。因此,进一步规范条目编写,努力提高条目质量,意义重大。”[1]分目下各供稿单位灵活设置条目,编辑部不做统一要求。这样保证灵活多样,丰富多彩。
3.编制综合索引。2015年以前出版的《中国文化年鉴》文后索引有三种:汉语拼音索引、数字索引和标点符号索引。同时,索引还存在标目过长、对主题提炼不够、缺乏参见、标目提炼不准确等问题。新的《中国文化年鉴》取消了这三种索引,而是编制主题分析索引,并按照汉语拼音音序排列,使索引条目的内在逻辑性更强。
4.更加突出基层、突出地方特色。各地提交图片的突出地方特色,各部属文化单位提交的图片突出展示各自文化服务特点。选取图片要集中体现各地在本年度内在文化建设方面凝聚的新气象、取得的新成绩,力争在有限的篇幅内全面准确地反映出年鉴年度性和地域性特征,同时也要兼顾资料性。力求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
编纂之初,出版社编辑几次去国家图书馆年鉴阅览室,观摩国内外众多年鉴的版式设计风格,力求吸收国外年鉴的简约风格,同时体现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确定了简洁、醒目、大气的图片排版风格。版面整齐,注释规范。尽最大可能把读者的目光吸引到图片表现的内容上来。
5.封面及版式设计更加突出中国特色。为做好《中国文化年鉴》封面设计,设计人员参考国内国外大量专业年鉴的封面设计风格,特别是获奖年鉴的封面设计与版式设计特点,力求新的封面、版式有一个较高的起点。新的《中国文化年鉴》邀请著名设计师陆智昌主持设计。首先突出中国特点,在灰色底色中间是一个抽象的中国结,突出中国元素。书名、作者名、社名文字反白,风格简洁、简约。以后各年封面风格保持一致,均为灰色底色,只有中国结颜色不同,2015年的中国结是红色,2016年的中国结是绿色,2017年的中国结是橘色。
其次是对本书的封面、扉页、篇章页按照同一风格进行设计,并专门为每一个类目做一个篇章页加以区隔。这是设计者的匠心独具,也是我们的创新之处。版式设计非常简洁。字体字号变化少。本年鉴采用国际流行大16开本,即210*285的成品尺寸。版面分左右两栏。全书正文部分只有五号黑体、五号宋体、五号楷体三种字体。天头地脚书口留白达到3厘米。整个版面舒朗、干净、清爽,避免让读者眼花缭乱。
三、经验总结
经过最近几年《中国文化年鉴》的编辑工作,笔者对年鉴的编辑有以下体会:
1.年鉴编辑要坚持思想性和资料性并重。年鉴的编辑是一项严肃的文化工作,在编辑过程中首先要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即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思想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紧密结合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实事求是,系统、全面、准确地反映出编辑对象在上一年度的全貌。在重视思想性的同时,也要注重年鉴的资料性。年鉴所提供的事实资料和数据资料,是年鉴的精华之所在。尽管其形式表现多样,但都是第一手的直接信息来源。丰富的资料提供是除年鉴之外的其他工具书很难达到的功能。思想性和资料性并重不仅是年鉴编辑工作的要点,也是年鉴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在《中国文化年鉴》的编辑过程中,“以人民为中心”的编辑指导思想贯穿始终,“文化下基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等内容一直是文化年鉴所要突出的重点;“不包含专门的党建工作内容,主要体现业务工作”的编写要求,也体现出唯物求实的编写态度;文化统计数据包括年度全国文化发展基本情况、年度全国文化发展主要统计数据等内容,数据客观翔实,为读者提供了第一手的数据资料。为保证数字准确,数据提供部门都经过反复查证核实。这些都是对思想性和资料性并重的体现。
2.年鉴体例要统一也要突出特色年鉴体例的设置,是年鉴编辑工作的基础。一个结构完整、逻辑清晰的体例结构,是年鉴编辑时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年鉴体例的作用有三个方面:一是确定全书的内容范围和选材方向;二是分门别类地确定资料的归属和层次;三是大致确定全书的面貌,便于分工编纂。年鉴体例的设置既要符合现代社会分工和科学分类的实际,又要体现不同机构或地区的特色;既要保持框架结构的总体稳定,又要围绕体现特色这一中心;既要突出重点,又要保持资料的完整性。《中国文化年鉴》在体例编制中,既要求各相关单位和地区按照设定好的体例编写年鉴内容,又允许增加能体现部门服务特色和地区特色的条目。
3.年鉴的编辑出版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和普通的图书不同,年鉴属于众手成书,年鉴的编辑不仅要编校文字,更多的是要参与到组织编纂的过程中。要从全流程全面参与,贯彻编辑指导方针,反反复复与稿件提供者沟通,对原始材料深加工和再次升华,使得水平参差不齐的稿件都能符合体例要求,文字表述尽量规范,经过多次打磨,逐渐接近标准,这样才能提升年鉴的编辑质量,向读者提供优质的图书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