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县白龙庙《束力赐灵渊侯庙碑》考释
2019-02-20郭鹏宇牛晓旭
郭鹏宇 牛晓旭
(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河北保定071002)
山西岚县白龙庙位于山西省岚县白龙山,创建年代不详,现存史料最早记载仅见于《宋会要辑稿》:“白龙神祠,在宜芳县大万山。神宗元丰三年七月封灵渊侯。”[1](清)徐松辑.刘琳等校点.宋会要辑稿(礼二○)[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P1053)(宜芳县大万山即今山西省岚县白龙山)。可知,其庙最晚创建时间为北宋元丰年间。庙内存有一通《勅赐灵渊侯庙碑》,始立于北宋元丰年间,后因损毁,清代重刻,现立于白龙庙正殿西侧。关于此碑刻的研究,石国伟《山西岚县白龙庙碑刻考》[2]石国伟.山西岚县白龙庙碑刻考[J].中华戏曲,2010,(1).(P89-103)一文介绍了碑文、形制等内容,并考证其为宋碑清代重刻之物。但其录文不全,有部分讹误之处,部分考证亦有不妥,且未录碑阴之文。除此以外,仅笔者所查阅相关碑刻集文,均未见收录。故抄录全部碑文并进一步考释此碑,以便研究参考。
一、《勅赐灵渊侯庙碑》碑文识读
该碑高为171厘米,宽为71厘米,厚为18.8厘米,碑阳额间楷书“勅封灵渊侯碑记”七字,正文约976字。碑阴额间楷书“祷雨显应碑记”六字,正文约839字。碑阳文字为宋人所撰,清人重刻,碑阴文字为清人撰刻。现试录并点校碑文于下,脱字之处以“□”代替,残损不清处以“()”推测补之,用“」”表示每行结束。
(一)碑阳录文
大宋岚州大万山白龙祠」勅赐灵渊侯庙碑」
司法参军王永图撰并书」
康厚题额」
紫川进士刘道刊」
今天子即位,诏四方守土之臣,得躬诣名山大川。□祠之在境内者,以祷水旱之变,此尧与汤之用心也。元丰五年,供备库副使□」公守是州。州之土苦寒而易霜,田无宿种粟□植相后先。故春少雨,则土燥而不能苗,夏多雨,则气清而不能实。□飚一动,□」霜满郊。故岚于晋部民尤艰食,而流亡之岁十五。公下车之春,愆阳为灾,乃按图籍,得白龙池者,在大万山之山阴。月魄轮精」,坤膏发润,涵虚澄湛,渊若无底,旱熯不加,少霖□多,真神龙之所宅也。公曰:“乃者朝廷问罪西夏,晋民调其食,财力穷屈」。今兹不雨,天岂重困吾民哉?原前日之役,西人未□□不思报也。吾州鄙敌境,唯隍壁是恤,唯府库是念。”遂恩吾民之艰食,岂太」守奉□明诏抚眷元元之意耶?乃饬车徒,命巫祝□□斋戒就道。粤四月甲子,旌旗启行。赤日丽空,炎风扇野。公悯雨诚至」彻,盖而前将事之□,盛服临阅,肥牲旨酒,旅肴庶羞,□陈祝币咸在。天鸡初唱,启明将升。公袍笏植庭,为民请命,登降有数」,酌拜唯恭,盛礼精诚,潜通默格:“岳神赑屃,玉虬蜿嬗,秘精凑从,来享奠献。”云毕,饪鼙告旋。群灵奏功,不数而速。雨师倡命,风伯」趣行,阴雨族兴,阳光匿曜,归从万趾,濯乎□风。公税□斋祓静处,瀹心涤虑,以迎神厘。既而雷鼓宣威,电曜发隐,风妖魅厉」,驱砾四清,膏泽祥霖,翼日沾渥。公曰:“吾虽外尽礼,内□是,以招神之休。”乃疏其状,奏天子,求疏爵号,以谢灵贶,而廷号□」孚,霪雨间作。公分造寮寀,遍求庙社。弥溢旬浃,卒用弗是,复讲前礼,而躬祷焉。公即麓之辰,锡号方至,将以诚恳,副□□」命书,盼向歆受,仿佛如接。不旋踵而密云驳,晴日开。万实□坚既栗,髫歌艾舞,咸乐有秋。是岁有歧麦、颖禾出于民里。□□□」谦自居,抑而弗上,业绘其本,以传信焉。明年,公易其像,而□广其宫而大之,又择其民之良谨者,以奉祠事。噫!酬神□□□」不尽欤?公以恕济明,以威克爱,以信御下,以诚事神,故不□□而风俗移,幽潜格而又奉议余。公以文章□进之才□□□□」号子说克昌。厥始朝散,郝公以通敏方重之,质相辟宇,守祠之□克考厥终,故得民丰物阜,和气充塞,人神□□□□□□□□」承之。掾曹目击感应之异愿,刻石祠下,以昭揭于无穷。谨抚舆□□□辞以为颂曰」:
大万严严,宜芳所詹。中有玉虬,澄倚是潜。我公之来,□□愆序。祈赐则赐,祈雨则雨。天□□□」,神德莫酬。条异以上,天子曰咨。享于克忱,爵号爰锡。以□□心,公质礼经。冠冕肖貌,斧□□□」。维真与政,格神之休。髫歌艾舞,岁欣有秋。帝召匪淹,公□□亟。爱结民心,与山无极」。
庠生范杰烈赵维献□□」
权团练推官王备」
权知团练判官张备卿」
东头供奉官兵马监押慕舜臣」
前通判兼管内劝农事借绯余京」
军州兼管内劝农事上骑都尉借绯郝师民」
权知岚州军州兼管内劝农事骑都尉康修立」
(二)碑阴录文
□(重)□(修)大万山灵渊侯庙碑记」
岚处万□(山)之中,而巍然独峻者,曰大万山。山之麓有池焉,渊如湛如弗,增□□方神龙之所宅而云雨之所兴也。其著灵,自有岚以来,锡」有爵□(号)。在宋元丰之五年,州守康公以雨阳不时来祷,神祠再获显□(应),□面于朝,勅封灵渊侯。参军王永图属文以记,而勒碑于其」庭嗣。□香火寖盛,庙貌更新。余司牧兹土,请圣泽而邀灵贶者,屡美然□□躬诣,侯祠一探灵异之迹,而于侯受封锡□(爵)之由亦未」详也。□岁戊午,麦豆将登,禾黍既茂,弗雨者数旬,四野将有旱熯干之□。□□然曰今之斋宿犹□,拜祷犹□,而未即蒙祉者,得无祇循,故」事而□弗加。虔耶乃戒,吏民屏车骑,涉长道,登崇邱,稽首灵池,潛□□□。呜呼!侯为民□何惜马鬃,涓滴以活此嗷嗷者乎?余心载悲」,众□□(感)恸。当是时也,里民蓬跣而吁□(号),绅士率从而跪拜,考钟伐□□。□(冥)通宵如是者三□。已而谷岚生油,云作叆叇,弥于山谷,渰萋溢」于□□倾盆飘瓦,翼日乃正。侯之为灵,一至此哉,盖尝斗其椒,□□之见。夫绝巘崇峰峥□而峻极,层峦叠嶂,合抱而□环。盖擅扶舆」清□之气,而夺造化钟毓之灵,宜其林麓清幽,水泉甘冽,名花异□,杂植芬芳,足为明神棲□之区,而飞甘洒润之如响斯答也。既而寻」稽□迹,残碣在庭,即前守康公之□树,而王参军之碑记者,块□□砌阅之,当年昭格响应之□怳然在目,而文亦典瞻博大,与唐宋作」者□后先。因叹五百年来破坏,不知何时而卒,未尝遗没者□□。□灵呵护以待后人振兴耶!爰命吏录之。比归则鸣泉溍磴,稿坏回」□(青)□艾,欢迎士夫忭接,盛拜稽首而归功我。余荼谢不敏,方□□赛以饗神,尸祀匾以酬圣德而于是碑之刻,有志未遑也。今岁□」□旱,祷于侯,复获□(雨)足,乃命石刻康公旧文于其□,因附记余比年有祷必应,获神之佑,以康我民人者,其功为不可没也」。后□览者其亦将因是而兴起也夫」。
乾□(隆)四年岁次己未五月」
赐进士出身文林郎知岚县事加六级纪录予次武兴梁□云撰」
员□□朱德泽□廷琰牛德恭郭名世□映春
贡生生员郭继虞逯美德赵布德牛宗孔冯楀
监生生员李嶷生李瑸郭文翼张大仁范桐烈
生员冯发虞郭崇墉张之元郭隆德
生员牛侍孔范元□邸观沧李然
生员范作极郭□□冯□枢范国贞
生员李华鲜」邸生□」杨嗣□」郭性□」
庠生赵维□」
庠生程洛儒斋沐敬书」
抬碑三社人等马房村小万村楼家窊村」
大清乾隆五□五月□□旦□郭守富男郭清泰铸石」
二、碑文初步解读
(一)对碑阳初步解读
碑阳为宋代碑文,撰写者为司法参军王永图,具体撰写日期不知,仅可通过其碑文推断其大致撰写时间为北宋元丰年间。
碑文内容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说明祈求神迹降临的原因。其原因有二:一是岚州自然环境、气候条件较恶劣,常常是春旱夏涝,苦寒易霜,不适合农作物生长,甚至在知州康修立刚到任那年便发生了旱灾。史书中也记载了岚州地区这种恶劣的气候条件使得赋税征收困难,官员不得不请求朝廷减免赋税的情况:“(熙宁七年)河东经略司言:‘岚、石州界秋困薄收,民间阙食,已赈济;应灾伤户欠今年及积年税籴,乞倚阁。’从之。”[1](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50)[M].中华书局,2004.(P6099)二是熙丰年间,宋夏双方交战较为频繁,所以大量屯兵于边。而岚州在北宋时地处宋夏交界之地,为保证军队的后勤供应,大量粮食被官府征收,因此粮食本就不足,若遇灾年,更是雪上加霜。如《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18载:“(熙宁三年)边事方起,河东岚、石、隰、麟、府州最是缓急应援陕西之地。”[1](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18)[M].中华书局,2004.(P5292)说明岚州地区确是供应军队补给的重要地区。第二部分主要是叙述祈雨活动。祈雨活动以知州康修立为首,其他官员及巫祝为辅,经过繁琐的祈雨程序之后,求雨成功,天降甘霖。第三部分主要是说明求赐爵号的原因及过程、结果。碑文中提到,虽然白龙神显灵,祈雨活动获得成功,但也许是给予神的犒劳不够,故“霪雨间作”,知州康修立遂上报朝廷,求赐爵号,“以招神之休”。不久,朝廷赐以爵号,康修立又隆重地举行了祈神仪式,并宣布爵号,淫雨方休,并且在当年有象征祥瑞的“岐麦、颖禾”出现。第四部分是记述敕封爵号后对神祠的管理。敕封之后的第二年,知州康修立组织扩建了神祠,并且安排了专门管理神祠的人员。第五部分主要记载了对知州康修立的颂扬以及参与祈神活动的相关官员的职务及姓名。
(二)对碑阴初步解读
碑阴为清代碑文。撰写者姓名据考应为梁卿云,撰写时间为清乾隆四年(1739)五月,刻石者为郭清泰,刻石时间虽遭破坏,仍依稀可知时间为清乾隆五年五月。
碑文内容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从大万山的自然环境说起,称其是“神龙之所宅”,继而概括了宋代敕封白龙神爵位的过程。第二部分主要叙述了再次祈神的原因及过程。碑文中称,其时正值庄稼生长的时间,但却发生旱灾,知县遂率百姓乡绅举行隆重的祈神仪式以祈求神迹再次降临,祈神仪式举行不久后便下了一场大雨。第三部分主要说明了发现宋代石碑的过程及重修石碑并撰文其后的原因。第四部分则简要记载了撰写者职务、姓名及撰写时间,以及其他参与人员姓名和刻石者姓名及刻石时间。
三、碑文中所见人物与敕封时间考
碑文中出现不少当时在当地任职的官员,其中很多可以与同时期的其他史料相互佐证。对这些人物及其活动等作出考证,有助于厘清当时当地官员就职履历,进而对当时地方官员任职情况作出一定了解。
(一)张备卿、余京、郝师民、康修立、梁卿云等人物
碑阳中所载“权知团练判官张备卿”,生卒年、籍贯不详,仅知其于熙宁初年曾任平定(今山西平定)县尉,应朝廷敕令,检勘境内寺院、宫观[2](清)胡聘之.山右石刻丛编(卷十四《寿圣寺牒》)[M].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P15252)。
碑阳中所载“前通判兼管内劝农事借绯余京”,越州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嘉祐二年(1057)登进士第。仕至著作郎、岚州通判[3]龚延明,祖慧.宋代登科总录(第二册)[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P829)。曾在“江东三贤宰”之一石牧之所办的学校中学习,后逐渐成为当时比较有名望的人[4]曾枣庄,刘琳.全宋文(第62册)[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P70),与王安石[5]曾枣庄,刘琳.全宋文(第64册)[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P179)、苏辙[6](宋)苏辙著.陈宏天,高秀芳校点.苏辙集(卷八)[M].中华书局,1990.(P144)等均有较好的关系。理学家古灵先生陈襄还曾向朝廷举荐时任处州松阳(今浙江松阳)县令的余京[7](宋)陈襄.古灵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景印本(第1093册)[M].商务印书馆,1986.(P626)。
碑阳中所载“军州兼管内劝农事上骑都尉借绯郝师民”,生卒年、籍贯不详。据清人胡聘之所辑《山右石刻丛编》中载,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时任忻州通判的郝师民,曾参与组织修缮位于忻州定襄(今山西定襄)的唐代古寺[8](清)胡聘之.山右石刻丛编(卷十五《打地和尚塔铭》)[M].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P15285)。
碑阳中所载“权知岚州军州兼管内劝农事骑都尉康修立”,生卒年、籍贯不详。据清人钱大昕撰《潜研堂金石文跋尾》中载,徽宗政和四年(1114),在孟州汜水(今河南荥阳西北),为纪念于河中重获扁鹊庙的隋时碑铭,康修立曾参与撰书《神应王扁鹊庙记》,此时康修立应是在此处任职,故可参与其中[1](清)吴式芬.金石汇目分编.历代碑志丛书(第25册)[M].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P68-69)。
碑阴所载“赐进士出身文林郎知岚县事加六级纪录予次武兴梁□云”,其姓名由于石碑受损,一字不清,查阅乾隆四十八年(1783)修成的《太原府志·职官》可知,其人全名应为梁卿云[2](清)费淳,沈树声.乾隆太原府志.中国地方志集成[M].凤凰出版社,2005.(P338)。基本履历如下,梁卿云,直隶安州(今河北安新)人,雍正八年(1730)庚戌科中进士,名列第三甲第一三五名,赐同进士出身(碑阴中所载“赐进士出身”应是镌刻之误)[3]朱保炯,谢沛霖.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P1116)。雍正十三年任山西岚县知县[4](清)费淳,沈树声.乾隆太原府志.中国地方志集成[M].凤凰出版社,2005.(P542),乾隆十一年任山西太原县知县,任太原县知县期间,“廉鲠执法,豪强敛迹。濬引黄河,复归故道。后升广东连平州知州。士民思之,乃于城隍庙左立祠奉祀,每年于三月初四日致祭焉。”[5](清)吴佩兰.道光太原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M].凤凰出版社,2005.(P542)乾隆十六年六月升任广东惠州府连平州(今广东连平)知州[6]秦国经.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第一册)[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P580)。
(二)敕封时间考
据《宋会要辑稿》载,岚州大万山白龙祠敕封时间为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七月,而碑刻中记载敕封时间最早不早于元丰五年四月,这一官方撰写、又经过后人辑佚而得的文献与原碑被毁、清代重刻的地方碑刻记载中的矛盾,使得大万山白龙神的敕封时间变得扑朔迷离,让人难辨哪个时间才是其真正敕封时间。但是通过碑文中的一些蛛丝马迹大致可以寻绎出真正的敕封时间。
碑文中康公称:“原前日之役,西人未□□不思报也。”这里的“西人”代指西夏,“前日之役”意思是指前段时间进行的战争,而且战争进行的时间应该距离康公说话的时间不是很久,也即敕封白龙神不久前,宋夏之间进行过一场战争。考之史料,在元丰三年(1080)七月和元丰五年四月前一段时间,宋夏之间都进行过战争——“(元丰二年七月十九日)西夏寇绥德城大会平,第四将高永能等击败之。”[7](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99)[M].中华书局,2004.(P7273)“(元丰四年九月)敕榜招谕夏国曰:眷兹西夏,保有旧封,爰自近世以来,尤谨奉藩之职。忽奸臣之擅命,致弱主之被囚,迨移问其端倪,辄自堕于信约,暴驱兵众,直犯塞防,在神理之莫容,因人情之共愤。方切拯民之念,宜兴问罪之师,已遣将臣,诸道并进。”[8](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16)[M].中华书局,2004.(P7650)同时康公还曾提到“朝廷问罪西夏”,此意是指宋朝主动向西夏发起战争,而元丰三年之前的那场战役是西夏攻击宋绥德城,宋朝不是主动方,但是元丰五年之前的那场战役,宋朝为战争发起方,这也符合康公所说的“朝廷问罪西夏”,由此可知,大万山白龙神敕封时间应为元丰五年,而非《宋会要辑稿》中所记载的元丰三年七月。
四、碑文中所见的龙神信仰
中国人对龙的信仰源远流长。1994年在辽宁阜新查海遗迹中发现的兴隆洼文化石块堆塑龙显示,早在距今8000年前,中国便产生了龙神信仰。后经过发展演变,龙神信仰内涵逐渐丰富,从原先的图腾信仰到后来与道教、佛教结合而形成的宗教信仰,从民间将龙神作为农业保护神到帝王将龙神作为自己君权神授的象征,龙神信仰几乎体现在政治、宗教、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1]刘宝峰.大同地区清代龙神信仰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碑文中所体现的便是龙神信仰一个完整的横切面,充分地展现了龙神信仰在民间信仰中之中的一种表现方式。
其一,说明了龙神信仰的背景。传统中国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生产方式落后,且大部分家庭都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活来源单一,所以农作物收成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农民是否有生存下去的可能。同时由于生产方式落后,农作物收成很大程度上由气候所决定着,农民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地方很少,所以一旦遇到旱灾、涝灾等影响农作物收成的气候,农民无力抵御,便只得求助于神灵,希望有一个能增加收成的好气候。而在民间,龙一直作为可以施云布雨、掌握天气变化的形象存在。同时,古人认为“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河有河龙神,湖有湖龙神,甚至井也有井龙神。所以在“愆阳为灾”的时候,知州康公便带着仆从寻找有龙“居住”的河池,果然在大万山之阴找到了“渊若无底,旱熯不加”的“真神龙之所宅”——白龙池。
其二,记录了龙神信仰中对龙神的祭祀活动。古人为了表示求神的诚意,同时政府也有可能为了表示重视民生,会举办隆重的祭祀仪式,顺应民心,安抚民众,以获得民众的支持。碑文中便记载了这一隆重的祭祀仪式:“乃饬车徒,命巫祝□□斋戒就道。……盛服临阅,肥牲旨酒,旅肴庶羞,□陈祝币咸在。天鸡初唱,启明将升。公袍笏植庭,为民请命,登降有数,酌拜唯恭,盛礼精诚,潜通默格:‘岳神赑屃,玉虬蜿嬗,秘精凑从,来享奠献。’”
其三,记载了国家给地方龙神敕赐爵号的事件。给祠神赐予封号、庙额始见于六朝,盛行于宋代,北宋时又以神宗熙宁元丰年间和徽宗崇宁大观年间为多[2]皮庆生.宋代民众祠神信仰研究[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P11)。碑文中的白龙神正是在元丰年间被敕封的。官方为民间神祠敕封爵号,不仅标志着地方神祠的合法化,不致被政府当做淫祠而清理,还标志着将地方神祠纳入国家祭祀的行列,并将白龙神等祠神纳入其统治集团,如将白龙神封为“灵渊侯”,共同“治理”国家。另一方面,国家为地方祠神敕封爵号,也在政府与民众之间增加了一个精神纽带,对地方社会稳定有重要的作用。
五、结语
重新梳理与考释《勅赐灵渊侯庙碑》,不仅可以通过碑文了解宋代龙神信仰的背景、祭祀活动以及官方对地方祠神的敕封等情况,并且纠正了宋代重要史料——《宋会要辑稿》中存在的讹误,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同时还可以通过对参与祭祀官员履历的梳理,窥探当时地方官员的任职情况,对地方政治史研究有一定裨益,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