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型期小学女教师婚姻幸福归因及启示
——基于湛江S小学A教师的个案研究

2019-02-20庞蕴馨

师道(人文) 2019年11期
关键词:婚姻生活幸福感婚姻

庞蕴馨

一、问题的提出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道德观等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在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物质文化财富增加的同时,夫妻间的婚姻生活自然而然地发生深刻的改变,人们对婚姻的态度越来越包容,一方面是一种观念上的解放和进步,另一方面容易让人们产生婚姻随意化的思想,忽略婚姻对家庭、生活、事业的重要性,造成近年来我国离婚率节节攀升。

2012年,“幸福”一词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提升国民的幸福感成为我国政府的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在提倡 “提高幸福”的时代背景下,中央教科所教授孟万金首次提出 “先让学校幸福起来”。[1]小学女教师作为学校教师队伍中的“半边天”,其幸福感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身处欠发达地区的小学女教师,她们把一生的青春、热血投入于基础教育事业,她们的幸福感决定着自己的生活质量、工作状态和专业发展,更重要的是影响学生的未来,甚至会影响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为保持研究的严谨性,本文从湛江市S小学选出具有高幸福感的A教师作为研究对象。A老师,女,现年50岁,教龄28年,婚龄27年,小学高级教师,中师毕业后入职于雷州附城中学,3年后转岗至湛江市S小学任职,担任语文科目教学任务,目前为该校的副校长。笔者关注并进一步了解A教师在其幸福婚姻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对此进行归因分析,并藉此探讨小学女教师的婚姻幸福感和职业幸福感的关系。

二、A教师婚姻生活史

所谓的 “婚姻幸福”,指的是双方经过恋爱结婚后,能够保持和睦相处、彼此吸引、相互包容、付出真爱,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A教师婚姻幸福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夫妻关系和谐。在现实生活中,社会竞争、经济压力和对复杂关系及矛盾的处理,总是随着生活的发展而不断增多。婚姻家庭出现不同程度的冲突,乃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这要求夫妻之间相互适应,有效沟通,在此基础上构建和谐的生活。A教师深知自己是一个急性子的人,知道配偶与自己在行动、性格上有所出入,虽然有时候难以掩饰自己的情绪,并且向对方发泄,但也不会强行把自己的做事方式套在对方身上,所以大家在相互适应的过程中能够磨合双方的缺点,迁就彼此间的不足——

我是属于做事比较快的人,他刚好跟我相反,所以我有时候会看不惯他的做法,就像在收拾家里的时候,我们会分担家务,事先说好谁负责哪个地方,当看到他还在那里磨蹭的时候,我会向他发牢骚,而他就在那里静静地听着我说。等我说完了,他会略带歉意地说 “好的好的,我会跟上你的速度的”,然后继续做回自己的事。其实很多时候我能够理解他做事慢的原因,因为懂得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我们之间不会闹出什么大矛盾。

西方学者指出,沟通方式是影响婚姻满意度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夫妻间积极的、高质量的沟通能提高婚姻满意度,消极的沟通方式容易产生婚姻危机现象,从某种程度上有预测离婚的征兆。[2]A教师婚姻之所以能够长期稳定,是因为夫妻间能保持和谐的关系,这种关系需要在日常中多加交流,采取建设性的沟通模式形成幸福、满意的婚姻,而不是一蹴而就的。

二是生活质量提高。社会转型的目标之一是改善和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在此目标下,我国的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善。在90年代初期,A教师与其配偶居住在由A教师工作单位提供的简单铁房,当时双方生活条件不算充裕,但由于各自都在努力追求自己的事业,彼此扶持、帮助,很快就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我们都是来自普通家庭的孩子,在结婚的时候不会要求对方有什么聘礼才答应对方的求婚,只是有着一份简单的爱才走到一起。虽然那时候在物质上较为贫乏,但是心灵之间的默契、职业的成就感提高了精神上的幸福。到了21世纪初,大家都在自己的工作、事业中有了作为,给生活中的物质提供了帮助。我们有了自己的私人空间,也经常会在放假的时候带着儿子一起旅行或者偶尔出去吃一顿饭,增加生活的新鲜感,释放工作的压力。

在A教师身上可以看到,她在事业有成的基础上,与配偶共患难,克服生活条件中的种种不足,提高了生活水平,并且适当利用余暇时间与配偶、儿子增进亲密的关系,在新的际遇下,重新认识自己和对方的爱情,为构建和谐的婚姻生活打下了基础。

三是工作状态饱满。由于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教学观、人才观、课程观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对教师的素质、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教师在与其客观能力 “不相称”的工作中,容易陷入痛苦的压力,出现职业倦怠的心理。A教师收获了婚姻幸福,事业上也得到丈夫的大力支持,从而提高了工作效能感,持续以积极的状态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在教学和科研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1991年,我开始接触教师这个行业,一年后,我跟我的先生结婚,开始兼顾家庭与工作上的事情。尽管我已经是一名教师,但一直信奉 “终身学习”的观念,而我先生在这方面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帮助,让我能够以全新的工作状态、饱满的工作热情应付各种压力,尤其是在课堂改革方面。在我工作过程中,一旦有什么事情阻挡,我会一直想着快点把它完成。正是因为他的支持,才成就了我个人事业上的荣誉,例如荣获 “区优秀班主任”“区优秀教师”“巾帼建功个人”等称号。

四是专业成长的支持。在教育转型的今天,创新、开放等新的教育理念应运而生,这些理念又衍生了层出不穷的新型教育模式,给基础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也对作为基础教育主体力量和核心要素的女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现实中,女教师的专业成长深受工作、家庭、社会及自身等因素的影响。A教师的配偶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在A教师事业刚起步也是最艰难的时候,时刻奉献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通过各种人脉资源帮助妻子解决事业上遇到的阻滞。无论从精神还是行动上,A教师的配偶一直都在背后默默支持她、帮助她、成全她。

在我当教师的前几年学校很多老师还没有用课件的意识。做教学课件需要技术上的帮助,而我先生刚好是理科出身,从事工程设计行业,在技术、硬件方面给了我很大的帮助,经常帮我东找西找那些硬件设施,指导我怎么去操作,给予了我很大的支持。我至今都难以忘记那段时间。他的帮助,加速了我在专业上的成长。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学得更轻松、更全面;对于学校来说,则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经历过现实家庭生活的夫妻双方,他们之间已经由经济依附转变为精神依附,互为精神支柱的关系,共同意识到家庭成员在社会上的事业成就与家庭中的相互理解密切配合,实际上形成了一种相互理解的心理结构。A教师有一个支持性的亲密配偶帮助其克服工作中的困难,提供情感上的支持,有效阻止和减缓应激事件带来的消极反应,增加其依恋感和幸福感,成为A教师跨进成熟期阶段的 “保健因素”,加上A教师的职业归属感激发内在积极的情感,从而以更加振奋的精神状态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使得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

三、A教师案例的启示

笔者认为,A教师是转型期湛江小学女教师的代表,她在婚姻生活中的思想和言行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对当前和今后提高女教师的婚姻幸福感和职业幸福感有很大借鉴意义。

(一)反思现行工作,“内外”结合提高女教师幸福感

对A教师婚姻生活的研究表明,婚姻幸福和职业幸福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爱情的滋润激发工作上的热情,工作的成就感反作用于婚姻生活,获得了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归属感,因而也更能体会到婚姻中带来的幸福。因此,为更好地提高女教师的婚姻幸福感,应对现行学校工作方式进行反思,避免因工作上的压力影响女教师的幸福感。

一是维护身心健康。当前,很多学校给教师施加的任务与压力过多过大,使教师群体出现普遍的亚健康现象。这种管理模式违反了最基本的常识,即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创新型教师队伍是以身心健康为前提的,因此,学校采取多种方法促进教师身心健康责无旁贷。首先,尽可能地为教师减负。学校应在确保教学任务顺利进行的情况下,减少乃至杜绝形式主义的活动和会议,给教师增加更多的自由和时间。其次,开展文体活动。学校可组织策划教职工文化体育活动,丰富教职工的文化生活,缓解教学中的疲劳。最后,开展健康培训讲座,尤其是心理健康培训,引起教师对心理健康的重视,通过学习心理学调节情绪,构建科学的心理健康观,提高教师心理调适的技能。

二是提供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教师幸福感的重要支持,鉴于女教师为学校的主体力量之一,学校应结合女教师不同的特点,提供不同阶段的人文关怀。首先,对于未婚的女教师,既要对其工作给予严格要求,又要给予情感上的关怀,在恋爱、结婚、生子等问题上给予适当的支持;其次,对于已婚的女教师,生活的重心除了教学,还有家庭和孩子,容易出现分心现象,学校可以提供专业人士关注或了解女教师的婚姻情况,及时解决婚姻带来的困扰,

三是提供专业发展平台。教师的专业发展是职业幸福感的重要来源。首先,提供各种形式的深造或进修,尤其是对工作刚起步的教师,支持和鼓励其深造,进行高层次的学习培训和专业培训,提高教学能力及管理水平;其次,定期开展专家培训讲座,邀请专业人士到校讲学或深入课堂进行指点。

(二)懂得经营婚姻,明白相处之道

对A教师婚姻幸福表现进行归因分析可知,夫妻之间应该注重婚姻的质量而不是婚姻的形式,注重平常的相处之道,才能保持婚姻的和谐度、持久度和幸福感。

一是良好沟通。沟通在促进婚姻关系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婚姻关系的好坏,与沟通的多少成正比。只有那些能够彼此分享感情并坦诚相待的夫妻,才能享受幸福美满的婚姻。在问题出现时,切记不要急于把自己的情绪和当前事实掺杂表述,尤其身兼工作压力的女教师,情绪化比较严重,不能借机把情绪发泄在家人、爱人身上,以求释放不良情绪。

二是相互欣赏。与爱相伴的婚姻,能够滋养女教师人格成熟,催发其事业成功,给予无限的幸福和快乐。夫妻之间相互欣赏,可以使彼此间的感情升华,生活和谐融洽,心理获得平衡与满足。但欣赏对方是实实在在的,来自内心的尊重、肯定和赏识,而不是随意的、廉价的、违心的,这种欣赏体现对爱人的认可和鼓励,让爱人因此产生心理满足感,激起其自尊心和成功欲,达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进而形成婚姻生活的良性循环。

三是制造浪漫。婚姻需要浪漫的维持,现实中出现太多因为缺乏浪漫而离婚的现象,工作的压力、生活中零零碎碎的烦恼充斥着整个生活和婚姻,久而久之,婚姻让人感到一种心理上的乏味、精神上的窒息。事实上,浪漫不需要华丽的铺张,生活中偶尔的小惊喜、每天不同的眼神和微笑也可以营造一种朴素的浪漫氛围,感受来自爱人的幸福。

猜你喜欢

婚姻生活幸福感婚姻
婚姻是一门沟通课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从高雅中来 到世俗中去
婚姻中要“看见”彼此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王海鸰作品中的婚姻生活
那场猝不及防的婚姻 外一篇
幸福感
浅析《毒木圣经》中男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