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降阶梯型思维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分诊管理中的运用

2019-02-20游才恒

关键词:阶梯危重成功率

游才恒,赵 春

(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龙泉医院),四川 成都 610100)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一种由冠状动脉急性、持续缺血缺氧导致的心肌坏死疾病。临床上常见强烈连续的胸骨后疼痛,并且常常会出现心律失常、休克等并发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1]。近年来,我国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逐年增多,同时对我国急诊医护人员的分诊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诊科是医院收治急重症患者的前沿阵地,对患者的急诊分诊管理方法直接决定着抢救的效率[2]。本次研究探索了降阶梯型思维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分诊管理中的运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80位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人民卫生出版社《内科学·第八版》中AMI的诊断标准)[3],其中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44岁~78岁,平均(55.6±4.9)岁;观察组: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40岁~75岁,平均(56.8±5.3)岁。纳入标注:①有典型的缺血性胸痛,并且<12小时;②CK-MB或者cTnT超过正常值上限并呈动态变化;③心电图超过两个相邻导联的ST 段抬高>0. 1 m V;排除标准:①病案不完整;②伴严重肝肾等脏器或者严重精神疾患者。所有病人或者家属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并经本院医学伦理会审批。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等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 法

1.2.1 对照组

采用一般方法对患者进行分诊,分诊护士采用传统思维方法对患者进行分诊,接诊医生依据患者描述以及患者临床表现等情况,先从常见疾病开始排查,再考虑不常见疾病。

1.2.2 观察组

采用降阶梯型思维进行分诊,分诊台护士采用降阶梯型思维对患者进行分诊,先了解患者的基本病情,再根据患者病情,本着从严重到轻微,从致命到一般的顺序进行判断,并迅速进行分诊。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的平均分诊时间、排除危重疾病时间、最终确诊时间和两组患者的分诊准确率、抢救成功率、出院治疗结果不良率以及两组患者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的数据分析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19.0来完成,性别构成等计量资料资采用x2检验,平均年龄等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并对其进行t检验,以上检验水准α=0.05,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平均分诊时间、排除危重疾病时间、最终确诊时间比较

察组患者的平均分诊时间、排除危重疾病时间和最终确诊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患者的平均分诊时间、排除危重疾病时间和最终确诊时间(±s)

察组患者的平均分诊时间、排除危重疾病时间和最终确诊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患者的平均分诊时间、排除危重疾病时间和最终确诊时间(±s)

组别 例数 平均分诊时间(min) 排除危重疾病时间(min) 最终确诊时间(min)对照组 40 64.22±2.66 53.12±1.29 78.15±3.26观察组 40 49.42±2.86 31.32±4.01 41.61±2.79 t值 31.885 32.731 53.858 P值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患者分诊、抢救、出院治疗结果比较

观察组的分诊准确率远远高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出院治疗结果不良率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分诊准确率、抢救成功率及出院治疗结果不良率 [n(%)]

2.3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基本满意和非常满意人数远远多于对照组患者,不满意人数远远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AMI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的急诊病症,AMI发病时间短、死亡率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日常生活中,过重的体力劳动、激烈的情绪变化、吸烟和大量饮酒等不良习惯都会诱发急性心肌梗死[4]。临床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中老年患者居多,本研究中60岁以上的患者超过50.0%。令人棘手的是老年AMI患者的体质大都比较差,因此给予患者及时准确的救治、缩短抢救时间显得尤为重要,而对此类患者的分诊是一切治疗的基础,分诊效率的提高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具有重要意义。相关医护人员一直都致力于探索更高效的分诊方法,旨在解决缩短分诊时间排除危重疾病时间以及最终确诊时间,提高分诊准确率、抢救成功率等亟待解决的难题,努力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更可靠的保障[5]。

精确有效的临床急救必须依靠切实可靠和高效可行的思维和理念来指导[6]。降阶梯型思维是目前临床抢救中一种比较科学和先进的思维理念,该思维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在急诊临床的病情鉴别以及诊断中,本着从严重到一般的原则对疾病进行依次鉴别,采用这种方法的目的是保证患者在最佳治疗时间得到最全面有效的抢救治疗。比如国内姚礼春等学者将降阶梯思维运用于急性非创伤性腹痛的急诊分诊中,结果提示运用降阶梯思维进行分诊的患者分诊时间显著少于采用一般方法进行分诊的患者,分诊准确率也远远高于采用一般方法分诊的患者[7]。

本次研究中,在对医院的急救通道进行了优化以及结合了本院多年的临床急诊工作经验和科学标准的操作规范的基础上将降阶梯型思维运用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中,成效显著,在有效挽救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再一次证明了降阶梯思维在临床急诊分诊工作中的重要性。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了降阶梯型思维进行分诊的患者危重疾病排除时间(31.32±4.01)min远远少于采用一般方法进行分诊的患者排除时间(53.12±1.29)min。此外采用降阶梯型思维进行分诊的患者的最终确诊时间(41.61±2.79)min也远远少于采用一般方法进行分诊的患者的时间(78.15±3.26)min,在分秒必争临床抢救中,采用降阶梯型思维进行抢救治疗无疑具有巨大的优势,是患者和急诊科医护人员的福音[6~7]。此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常伴有心脏破裂、附壁血栓形成等各种严重的并发症,所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难度很大。从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来看,采用降阶梯型思维进行分诊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85.0%远远高于于采用一般方法进行分诊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60.0%,降阶梯型思维在抢救前分诊中节省了很多时间,大大提高了患者抢救的成功率[7]。此外,采用降阶梯型思维分诊的患者的满意度也显著优于采用一般方法进行急诊分诊的患者,这提示提高分诊准确率及抢救成功率并有效降低出院治疗结果的不良率,能够很大程度上缓解当前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综上,降阶梯型思维是临床急救医学中一种切实可行的理念,将降阶梯型思维运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分诊明显优于一般的急诊分诊方法,在临床急救中意义非凡,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猜你喜欢

阶梯危重成功率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良师·阶梯·加油站
时光阶梯
床旁介入超声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艺术创意阶梯
147例危重新生儿转运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