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饮食护理对脑瘫伴营养不良患儿应用效果分析

2019-02-20吴美华

关键词:调羹脑瘫微量元素

吴美华

(常州市儿童福利院,江苏 常州 213000)

脑瘫在临床上比较多见,主要特征为中枢系统障碍,早期会影响患儿进食技能以及口腔运动,降低其口内辨别能力以及唇、舌、口之间的协调性,影响患儿进食。营养不良是脑瘫患儿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多与肠胃蠕动不良、体质虚弱以及吞咽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营养不良会延迟患儿生产发育,进一步加重脑瘫症状,影响康复效果[1]。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以改善患儿营养状况,促使其生长发育尤为重要。本文分析饮食护理对脑瘫伴营养不良患儿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 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接收的13例脑瘫伴营养不良患儿,其中男8例,女5例,月龄5~28个月,平均(13.26±7.53)个月;营养不良程度:Ⅰ度8例,Ⅱ度4例,Ⅲ度1例。

1.2 方 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饮食护理干预:

①进食体位

适合坐位进食患儿可坐在前有餐桌、后有靠背的餐椅中进食,患头正中、躯干垂直、颈轻向前屈曲位,屈膝屈髋90°;重度脑瘫患儿大多坐立困难,可用被褥垫在背部,尽量使背部伸直,头稍向前倾,双侧肩膀向内收、髋关节屈曲呈直角,并略微分开,膝关节屈曲后应略高于髋关节,双足底有所支撑。在这种体位下,进食时,患儿全身肌张力不会因此提高,有条件的可以使用专用椅子,保持患儿良姿位是顺利进食的前提条件,可以预防进食时患儿的误咽和呛咳。

②食物要求

根据患儿实际情况选择高蛋白、富含营养、易消化的清淡饮食,从流质向半流质到固体食物过度,温度适宜,可以避免患儿因为食物原因造成进食困难。由于重症脑瘫患儿活动少容易发生便秘,要多吃蔬菜和粗纤维食物,多饮水。

③环境准备

进餐前打扫室内卫生、开窗通风,保持环境清洁、卫生,播放舒缓音乐放松儿童情绪,益于其进食;对餐具进行严格消毒,清洁患儿皮肤,以防发生皮肤感染;

④进食时间

每次进食时间长的可采取少量多餐的方法,尽量缩短每次进食时间减少患儿进餐的不愉快感。

⑤进食方法

选择大小合适的勺子将食物小口、缓慢喂入,喂食时将勺子沿患儿口部正中进入到舌部1/3处轻向下压,诱导其合拢双唇。有强力咬合反射的患儿容易反射性地咬住奶头或调羹,此时不可强力拉出,耐心等待患儿松口迅速取出或曲髋曲膝双手放前使全身放松,使用塑料调羹防止咬伤;此外,使用调羹进食的可以在进食前用调羹的背面在患儿的唇部按摩,可以使其放松;吞咽困难的可在进食后用手在患儿的下巴处往前摸,再用手指在颈部从上往下摸协助吞咽食物,咀嚼困难的尽量把食物放在两侧牙齿上并用手控制下颌的张开和闭合增加咀嚼力;进食中如发生窒息应立即清除口腔和呼吸道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对心跳骤停的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及时与医生联系送入医院进一步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比较护理前后所有患儿生长发育指标变化,包括身高、体重、体质量、皮脂厚度;抽取静脉血测量其钙、铁、锌、铜等微量元素水平,并统计护理前后呛咳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软件SPSS21.0进行处理,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生长发育指标变化

护理后,患儿各项生长指标均较护理前明显增加,P<0.05,见表1。

表1 生长发育指标变化(±s)

表1 生长发育指标变化(±s)

时间 例数 身高(cm) 体重(kg) 体质量(kg/m2) 皮脂厚度(cm)护理前 13 64.28±5.46 7.84±1.69 6.47±1.42 0.35±0.16护理后 13 72.51±6.83 10.27±2.91 8.25±1.13 0.62±0.18 t 3.394 2.604 3.537 4.042 P<0.05 <0.05 <0.05 <0.05

2.2 微量元素水平变化

护理后,患儿各项微量元素水平均比护理前明显提升,P<0.05,见表2。

2.3 呛咳发生情况

护理后患儿呛咳发生率为15.38%(2/13),明显比护理前53.85%降低(7/13),P<0.05。

表2 微量元素水平变化(±s)

表2 微量元素水平变化(±s)

时间 例数 钙(mmol) 锌(μmol) 铁(mmol) 铜(mmol)护理前 13 1.32±0.17 52.47±2.63 5.39±0.86 12.95±1.12护理后 13 1.74±0.35 69.31±4.02 8.68±1.24 18.47±2.26 t 3.892 12.639 7.861 7.891 P<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脑瘫即脑性瘫痪,又叫小儿大脑性瘫痪,主要指自受孕后开始到出生后1个月内脑部发育尚未成熟阶段,由于非进行性脑损伤及发育缺陷而导致的一种中枢神经障碍综合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姿势、反射和肌张力异常、共济失调、不自主运动以及中枢性运动障碍等,不但影响患儿生长发育,严重者还会造成患儿行为异常、智力低下、影响其听觉、视觉、语言等功能[2]。脑瘫患儿由于口咽协调功能发生障碍,致使喂养困难,多伴有营养不良,若喂养方法不恰当会进一步影响患儿生长发育,甚至会出现营养性疾病,增加感染风险,降低大脑功能[3]。饮食护理主要是针对饮食要求、进食姿势及方法等对患儿家长进行指导,为患儿提供科学膳食,确保营养均衡,并能正确喂养,以改善患儿营养状况,利于其生长发育,对促进其康复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中,护理后,患儿身高、体重、体质量、皮脂厚度等生长指标以及钙、锌、铁、铜等微量元素水平均照护理前明显提升,护理后呛咳发生率明显比护理前降低,P<0.05。由此说明,饮食护理对脑瘫伴营养不良患儿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有效改善患儿营养状况,增强其体质,促进其生长发育。

猜你喜欢

调羹脑瘫微量元素
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微量元素水溶肥在花椒上的应用效果
ICP-OES法测定钢和铁中微量元素
解析中微量元素
抢肠粉
不一样的热导体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
学习自主进餐的小游戏
29年前为脑瘫垂泪,如今却为拳王欢笑
ORS-ICP-MS测定食用植物油中的多种微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