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雾化吸入治疗的护理对策探讨

2019-02-20黄爱琴

关键词:呼吸衰竭雾化通气

黄爱琴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区分院,江苏 镇江 212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肺部疾病,病发时,患者常常会伴随一定的肺部通气障碍,甚至会出现呼吸衰竭的现象,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1]。如何针对慢阻肺伴呼吸衰竭,增强临床治疗效率,促进患者的健康发展,就变得尤为重要。根据相关报道显示,综合护理方法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保证患者的病情恢复[2]。因此,本文将以此为内容,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探究护理对策在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做出如下报道。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雾化吸入治疗的慢阻肺伴呼吸衰竭的患者中抽取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人。其中,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11人,女性患者9人,患者年龄在34岁-77岁,平均年龄为(56.37±4.97)岁。与之进行对比的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13人,女性7人,年龄在35岁-75岁,平均年龄为(55.97±5.01)岁。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研究,在签署同意书的情况下开展调查活动,排除患者具有精神病史的可能性。两组对比患者在年龄和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 法

治疗方法:遵从医嘱,将5mL的沐舒坦加入到雾化器内,并将生理盐水进行利用,实现雾化吸入[3]。一天雾化2-3次,一个疗程在1-2周,同时促进护理干预。

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患者展开饮食护理,日常护理和心理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展开综合护理,具体的护理方法如下:

环境护理:对患者的居环境进行清洁,保证室内温度和湿度,并根据患者的过往病史,对室内花卉进行选择,避免患者出现过敏反应。同时,将雾化的治疗目的、治疗方法和治疗作用等向患者进行介绍,避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害怕、焦虑的情绪,同时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雾化吸入的时间,需要选择在饭前、午睡前或是晚睡前,从而避免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的现象,影响正常进食。

体位护理:进行雾化吸入治疗,需要对患者的体位进行选择,从而保证药液能够到达支气管或是肺泡中,促进治疗效果。其中, 仰卧位时,其潮气量较低,这对于一些老年患者来说,受到其体制较弱等因素的影响,呼吸功能相对减弱,这样的体位,则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呼吸负担,不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因此,需要选择侧卧位,或是采用面罩吸入方法,将床头太高30度,促进膈肌下降,扩大胸腔,促进治疗效果[4]。

雾化吸入护理:雾化操作前,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检测,并在患者接受雾化的过程中,对患者的呼吸指征进行观察,针对一些呼吸困难的患者,需要立即停止雾化吸入,给予氧气,在症状得以缓解后,在继续治疗过程。也可以采取间断吸入法。同时,要对患者的雾量大小进行控制,帮助患者排痰,保证药物的全部吸收。

家庭护理:在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叮嘱家属的日常护理,将相应的护理方法进行讲解,其中包括帮助患者排痰,对患者的异常情况进行观察等,从而保证患者日常恢复,促进其恢复效果。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l8.0.1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处理,患者各项资料均为计数资料,应以 % 表示,并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和t检验,P<0.05时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患者的肺通气功能指标比较

对两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指标进行比较,可以从表一中看出,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其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一 两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指标比较(±s)

表一 两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指标比较(±s)

项目 n 肺通气功能指标 动脉血气分析指标FEV1(L) FEV1/FVC(%) PaO2(mmHg) PaCO2(mmHg)实验组 20 1.95±1.01 58.63±25.64 88.64±33.97 35.97±15.94对照组 20 1.55±0.74 45.61±20.64 68.39±22.94 49.99±18.94 t 5.036 7.594 8.647 4.697 P P<0.05 P<0.05 P<0.05 P<0.05

2.2 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可以从表二中看出,实验组中对护理表示不满意的有1人,表示比较满意的有7人,非常满意的有12人,对应的护理满意度为95.00%。对照组中,对护理表示不满意的有6人,表示比较满意的有8人,满意的有6人,对应的护理满意度为70.00%。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二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结 论

慢性阻塞性疾病,不仅病程相对较长,而且容易反复发作,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发展极为不利[5]。随着近些年这种病情在临床上的发病率逐渐增多,人们增强了对其的重视程度,主要采用雾化吸入治疗方法,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临床征兆[6]。但是却存在一定的风险,如何将这一治疗风险进行降低,就变得很重要。

本研究在我院接受雾化吸入治疗的慢阻肺伴呼吸衰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进行比较,同时比较患者护理满意度。实验结果为:对两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指标进行比较,可以从表一中看出,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其中,所有数据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针对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过程中,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对策,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在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呼吸衰竭雾化通气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不通气的鼻孔
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雾化时需要注意什么?
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临床护理观察
呼吸衰竭的护理分析
解读DeVilbiss TTS智能雾化技术
探析NO结合高频震荡治疗严重呼吸衰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