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2019-02-20宋传鹏李天禹
宋传鹏 李天禹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仅导致患者月经异常、不孕,还会在病情进展下诱发诸多并发症,对其生活、健康影响严重[1]。有研究指出,多卵巢综合征是导致无排卵不孕重要原因,且由于患病率逐年增长越来越受到重视。关于此类患者的治疗,治疗方法较多,以往单纯采用西医药物治疗,获得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且面临一定限制。随着近年来中医参与此病的治疗,选择也越来越多元化。中医针灸、中药配合西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仅能够帮助患者改善症状,还可由内对患者内分泌进行调节,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本文分析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此次研究选取2016年5月—2017年的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3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病患。纳入标准:①患者符合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治标准。②患者无相关的用药禁忌。③患者无严重其他系统疾病。④知情同意参与此次研究,且此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过敏体质患者、有精神疾病患者、有意识障碍患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将患者按照抛币法进行分组,即中西医组以及西医组,每组纳入65例患者。中西医组患者的年龄是23~38岁,平均年龄是(30.4±3.5)岁;病程4个月~8年,平均病程是(3.5±1.4)年。西医组患者的年龄是22~38岁,平均年龄是(30.1±3.4)岁;病程6个月~8年,平均病程是(3.7±1.5)年。经比较两组患者个人资料,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西医组采用西医用药治疗,选用药物是克罗米芬以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用药方法:克罗米芬(国药准字H44021970,康和药业,规格为每片50 mg),口服用药,每天用药100 mg,每天用药1次;在患者用药期间,观察卵泡实直径,若患者卵泡直径超过18 mm,选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每次用药100 mg,肌肉注射,持续用药5 d。若患者没有受孕,则予以重复治疗。
中西医组除西医用药,增加中医治疗,包括中医针灸以及中药治疗,方法如下:(1)针灸治疗:选择患者月经干净的7 d开始治疗,直至患者排卵后将治疗停止,针灸方法如下:选择患者的关元、足三里、肝俞、肾俞、子宫穴、三阴交等穴位。治疗时指导患者处于合适体位,对局部穴位进行消毒处理,其中肾俞实施补法,余下诸穴予以平补平泻法,每次留针30 min,每天治疗1次,持续3个月视为1疗程。(2)中药治疗:首先帮助患者进行准确的辨证分型,即:肝经郁热、肾虚夹瘀、痰湿阻滞3个证型。若患者属肝经郁热,选用方组:柴胡10 g、茯苓10 g、白芍10 g、白术10 g、栀子10 g、丹皮10 g、当归12 g、甘草15 g、生地15 g。若患者属肾虚夹瘀,选用方组:红花10 g、桃仁10 g、川芎10 g、白芍10 g、当归12 g、山药15 g、茯苓15 g、枸杞子15 g、杜仲15 g、菟丝子15 g、熟地20 g。若患者属痰湿阻滞,选用方组:胆南星8 g、牛膝10 g、川芎10 g、生姜10 g、枳壳10 g、香附10 g、陈皮10 g、法半夏10 g、当归12 g、 神曲15 g、苍术15 g、甘草15 g、茯苓15 g。用法:以上三方组配伍完成,嘱患者加水煎煮,每天口服1剂,分2次服用。用用药3个周期,每个周期21 d。
1.3 观察指标
帮助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进行睾酮(T)、黄体生成素(LH)等指标水平检测。疗程结束进行6个月的随访,调查并计算两组妊娠率。
1.4 疗效判定
患者在治疗后相关症状消失,性激素相关指标处于正常范围,有正常的卵巢体积,视为治愈;患者在治疗后相关症状改善明显,性激素相关指标显著下降,卵巢体积有超过70%的减少,视为显效;患者在治疗后相关症状好转,性激素相关指标有所改善,卵巢体积有超过30%的减少,视为有效;患者相关症状无改善,性激素水平无变化,或病情加重,视为无效[2]。
1.5 统计学处理
本文统计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的性激素水平
中西医组患者T、LH等指标水平在治疗后优于西医组,组间对比可见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疗效
中西医组患者获得的治疗总有效率与西医组相比更高,组间对比可见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1 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性激素水平(±s )
表1 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性激素水平(±s )
中西医组 65 2.21±0.55 8.18±1.73西医组 65 3.72±1.22 9.73±2.51 t值 - 9.097 4.099 P值 - <0.05 <0.05
2.3 两组患者妊娠率对比
随访结果提示,中西医组患者妊娠率是70.77%(46/65),西医组患者妊娠率是47.69%(31/65),中西医组患者的妊娠率高于西医组,组间对比可见统计学差异(χ2=7.1674 ,P<0.05)。
3 讨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女性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是造成患者无排卵性不孕的主要因素,对于有生育需求的患者来说,无疑是非常大的打击[3]。目前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治疗,由于此类患者发病、病情进展与雄激素水平异常关系密切,固治疗的重点在于为患者调节性激素水平、调理内分泌,以用药治疗为主[4]。西医往往是对症用药,克罗米芬是常用治疗用药,属生物制剂,在药物进入机体后有效成分能够强化下丘脑的分泌状况,加速释放性腺激素快速释放,起到促进雌激素水平上升的作用,但单纯应用该药虽能够提高妊娠率,但存在发生卵泡未破裂综合征的风险,常常辅以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以对排卵进行强化,对过度黄体化的预防有积极的意义,并且能够对促使卵泡破裂,增加妊娠率[5-7]。
我国中医对该病有独到的见解,近年来配合西药,获得了满意效果。中医将之归为“月经不调”、“不孕”范畴,认为肾是产生月经的主导,对于月经周期、经量而言肾气的作用明显,只有肾气充盈方能促进冲任气流通畅,女性才会有规律的月经,若肾气不足,加之胞宫、冲任功能失调,则阴道经量异常等症状[8]。有中医学者指出,肾虚和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生相关,且此类患者多伴有血瘀、痰湿,使得卵泡的生成受到影响,造成不孕。中医多将此类患者以肝肾郁热、肾虚夹瘀、痰湿阻滞几个证型区分,若患者属肝经郁热,多有经脉阻滞、气机郁结、情志抑郁等状况存在,表现为面色青黄、月经推后,治疗方面调经活血、清热泻肝是基本原则[9],本文选用方组中白芍能养血活血;柴胡可解郁疏肝,调节肝气;甘草、茯苓、白术可益气健脾;生地、栀子、丹皮能凉血、清热。上述药物合用,可调经活血、清热泻肝。若患者属肾虚夹瘀,多有肾气先天不足的状况,使得后天冲任受到影响,造成精血缺乏而月经量少、迟缓,治疗方面基本原则应当是化瘀活血、益肾调冲,本文选用方组中茯苓、山药对生化之源有益[10];枸杞、熟地可补肾益精;白芍、当归有调经养血的效用;杜仲与菟丝子可益精血、补肝肾。上述药物合用,可活血、益肾。若患者属痰湿阻滞,多存在肥胖状况,治疗方面化痰燥湿、健脾利湿是重点。本文选用方组中胆南星可化痰燥湿;苍术健脾效果明显;香附能行血、理气、疏肝;牛膝能引血下行、通经活血;枳壳能化痰除痞;神曲可消食化积、健脾行滞[11]。上述药物合用,可达活血行气、化痰燥湿的效果。针灸是中药常用的治疗手段,秉承内病外治的基本原则,通过对相关穴位的刺激,起到扶正祛邪、平衡阴阳、舒经通络的效果,配合重要能提示效果,保障患者有最高的妊娠率[12]。
综合本文结果及以上表述,证明多卵巢综合征病患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标本兼顾,既保障治疗效果,提高妊娠率,也更利于患者接受。
表2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