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2019-02-19任晓
任晓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进行,我国的教学目标也随之不断完善,课堂效率也在稳步提升。然而初中历史课堂上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例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形式单一等,严重影响着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初中历史老师要采取措施,丰富教学活动,提高初中课堂的教学质量。基于此,对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改要求教学的目标由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变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而初中历史是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一门重要课程。初中历史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因此,老师要采取趣味化的教学方式,形象生动地再现历史,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借此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唯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才会得到提升。因此,初中历史老师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的趣味性,刺激学生学习历史的欲望。尤其是在当今时代网络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都十分发达,老师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初中历史课堂上。多媒体技术塑造历史教学的情境,将书本上的历史知识以视频、音频或者图片的形式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借此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比如学生在进行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中《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课的学习的时候,对于甲午战争的壮烈以及八国联军侵华的耻辱可能感觉并不深刻,因此,学习起来也没有积极性。但是如果老师在网络上搜索关于甲午中日战争以及八国联军侵华的电影或者图片展示在多媒体平台上供学生观看,让学生感受到邓世昌带领致远舰撞击敌船的壮烈、让学生对八国联军种种恶行感到愤怒,这样学生才会在不知不觉中被课文内容所吸引,将注意力都集中在学习上面,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提升,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才会得到提升。
二、改变教师教学的观念
改变老师的教学观念是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初中历史老师的教学观念比较落后,这是导致教学形式单一、师生之间沟通过少、课堂氛围严肃的原因之一。要想改变初中历史老师的教学观念,首先,必须让初中历史老师明确历史教学的最终目标并不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是为了培养学生历史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在这样的教学目标指引之下,老师才会改变过去单一的教学形式,丰富教学活动。其次,老师还要消除自己的师道尊严,这样才能在初中历史的课堂之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扮演好自身引导者和辅助者的角色,引导和辅助学生进行学习。最后,老师还要改变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和学生成为朋友,唯有如此,学生才不会对老师具有惧怕心理,在学习过程中一旦遇到问题才敢于向老师请教,通过这种方式,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逐步得到提升,课堂氛围也会逐渐活跃,初中历史的课堂效率也会得到提升。
比如学生在进行人教版初中历史教学《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这两节课学习的时候,因为工業革命的知识点比较零碎,有时候还需要将这两次工业革命的原因、成果、意义进行比较,学生就更容易搞混。这个时候老师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积极主动地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辅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以此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历史的自信心,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历史学习之中,以提高初中历史的课堂效率。
三、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模式
新课改不仅要求历史老师关注到学生的历史素养,还要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等,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则是提高学生这些能力的重要方式。同时,开展小组合作教学也能够充分尊重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学习历史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之中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众所周知的是,每个事物都有自身的特殊性,学生也不例外,所以,在分组的时候老师要注意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历史教材《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一课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就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各项决策和制度进行辩论分析,借此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和合作学习能力。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采取措施,丰富教学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还能够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历史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淑华.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7(18):123-124.
[2]林岱明.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2016(2):28.
[3]林江平.新课改下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6(19).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