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要点
2019-02-19尹志鹏
尹志鹏
江西省吉安市园林绿化管理处 江西 吉安 343000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以及园林景观行业的成长速度迅猛,为了打造更加多元丰富和美观的城市环境改善人们生活状态,城市园林景观中后期病虫害如何有效防治成为当下首要解决问题。植物病虫灾害防治,通常主要采用化学药剂消灭病虫害;但化学药剂组成成分复杂且种类繁多,其不仅会对需要防治病虫灾害的植物起作用,也会对其他植物和周围的环境起到不可预料的影响。
1 城市园林病虫害发生的特点
城市园林植物配置主要根据城市的地理环境、人们的喜好以及对美感的把控展开,其生长周期和种类会有所不同。根据不同的地理条件会形成富有特色的植物种类,而不同的植物种类也会相应影响该区域的环境,造成不同的气候特点。城市近郊区域一些农田和果园相连接,而农田果园中植物病虫害会通过空气、环境等轻易传播至城市。因此在防治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时,也会容易受到城市近郊以及城市周边植物病虫害的影响。在建立城市区域过程中,城市园林建设会根据城市居民的生活功能和生活方式来考量,植物病虫害种类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因此,城市被街道住宅等分隔开来,不同的街道和住宅区所配置的植物品种也具有差异,其对植物病虫害的抵抗能力也会相对减弱,病虫害的种类也会有所不同。在对人口密集的区域进行植物病虫害防治时,要充分考虑防治手段,采用化学防治手段时,要注重对周遭居民以及牲畜的影响[1]。
2 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
2.1 植物检疫不严,病虫害跨区传播
植物检疫不合格是导致病虫害跨区传播主要问题之一,在苗木运输移植过程当中,很容易使原本存在病虫害的植物跨区域传播,导致植物病虫害种类扩增。因此在进行移栽时必须严格检查,确定植物的品种和健康程度,切勿将具有病虫害的植物移栽至本地,使病虫害种类扩增,造成不可估计的恶劣后果。
2.2 病虫害防治手段单一
目前防治植物病虫害的方式较为单一,多采用喷洒化学药剂形式,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经验广泛见效快,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虫害问题起到较大程度地解决。但这种化学药剂的形式也会存在诸多后续问题,对植物产生影响的药物也会对人类和周遭环境带来负面影响,且长期使用药剂容易使植物发生病变转移以及较强的抗药性,得不到根源救治会引起后期虫害问题不断恶化[2]。
2.3 植物生长环境恶化
城市园林中植物被城市空气、垃圾、废水等有害物质影响,使植物健康状况堪忧,植物生长受到周遭环境影响,比起在自然状态下更难健康生长,植物抵抗力差将更容易受到病虫侵袭。
2.4 规划不合理,植物配备不当
进行植物配置时配置方式和配置种类不当。如:在铁梗海棠周围种植柏树类树种,会导致铁梗海棠的锈病成为一种流行病。因此在考虑植物配置时,最好考虑植物的常见病虫害种类与以及其对周遭其他植物的影响,再进行植物配置。
3 园林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对策
3.1 植物检疫法
植物疫法能够使植物在种植之前得到相应程度的健康保障,有许多植物病虫害会随着苗木、木材等运输、移植过程传播,比如象蚧类、潜叶类害虫等。因此在进行植物、木材移植、转移等过程中,应当加重对物品的检验过程。通过对植物检疫、木材虫害检测来达到从根源上解决病虫害的目的。除此之外,任何可能携带病虫害的传播形式都需要引起注意,比如人口流动、贸易物品运输等等,都需要进行适当监控,减少病虫跨区域传播。
3.2 农业防治法
在采用农业防治方法中,主要研究清楚植物病害的来源,有些特定植物病虫害种类可以采用农业防治形式起到良好消除作用。在农业防治过程中,可以选择抗虫树种进行园林景观建设。比如银杏、白蜡等都是较好的行道树树种选择项;还可加强对植被多样性建设,使植物病虫害传播受到一定阻隔,使整个城市园林植物系统具有较强的抗性,形成可以自我调控的生态系统。此外,加强水肥管理,合理施肥浇水也可进一步提高植物的抗性,使植物自身免疫力得到提升;合理修剪和加大通风、通光等,创造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条件,也能够改善植物病虫害情况[3]。
3.3 综合防治手段
在树木树干上进行植物病斑的祛除也具有良好效果,人工捕捉病虫也能够起到一定的消除病虫害的作用。物理的防治方式有多许多形式,比如通过太阳能对金龟子、毒蛾等害虫进行捕杀,在树干上扎上塑料薄膜,以防止病虫对树干的侵袭等。引进害虫的天敌是消灭害虫的有利方式之一,比如引用啄木鸟、七星瓢虫等。利用生物农药也可以对病虫起到很好的抵抗作用,采用信息化学物质对植物进行大规模的诱杀也是不错的办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不同病虫害种类,防治手段会有所不同。在这个过程当中,要讲究恰当的方式,避免破坏生态平衡。过度用药或错误用药反而会破坏人类的生活环境,使人们生活的城市环境更加糟糕。因此,在进行病虫害防治过程当中,应当谨慎用药并找到防治突破口,通过多元化防治手段解决病虫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