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股权激励动机及实施效果的文献综述

2019-02-19

市场论坛 2019年6期
关键词:盈余学者动机

刘 博

(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13)

一、引言

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企业的股权激励行为开始出现,并且快速盛行。中国上市企业股权激励行为与西方国家相比发展相对缓慢。1999年中国开始将股票期权作为一种激励方式带入国内资本市场。随着选择实行股权激励计划的国内外企业越来越多,股权激励的动机以及实施效果一直备受国内外学者的重视,研究成果丰富。文章通过对其研究成果的梳理与总结,探寻新的研究点。

二、股权激励动机及实施效果的文献综述

(一)关于股权激励动机的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将股权激励的动机分为两种,第一种动机是降低代理成本。上市企业将股权激励来作为调节两权分离造成的两者之间的利益不一致问题的工具,使高管与股东利益一致,进而提升企业业绩、完善企业治理结构以及提高运营效率(Jensen and Meckling,1976;Smith and Watts,1992)。第二种动机是为高管谋取私利。管理层有可能设置对自己有利的股权激励方案来进行利益输送或者利用一些内幕消息获取巨额利益(Lie,2005)等自利行为。

国内学者也将股权激励的动机分为两种,激励型动机及福利型动机(吕长江等2009)。股权激励能够有效抑制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进而实现代理成本的降低(吕长江和张海平,2011),股权激励还可以为企业吸引及保留优秀人才(宗文龙等,2013)。但是有些股权激励计划的设计中隐含着机会主义行为,股权激励计划中的绩效考核指标的设置过于宽松(吕长江等,2011;吴育辉和吴世农,2010),让激励对象轻松完成指标,并不能达到激励效果。

(二)关于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文献综述

1.股权激励对企业保留人才的影响

Oyer and Schaefer(2004)研究发现,当员工拥有企业股票时,他们的利益与企业利益高度相关,使得他们对企业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并会提高工作积极性,努力提升企业绩效。根据宗文龙等(2013)的研究,股权激励对于挽留高管有积极作用,股权激励在很大程度上起到吸引和挽留优秀人才作用。肖淑芳和付威(2016)基于2006-2013年实行股权激励的企业,研究发现当外部环境条件不成熟时,企业会撤销原来实施的股权激励计划,待条件合适时,企业再次公告出新的股权激励计划能够降低激励对象的离职率,且能够吸引人才。

2.股权激励对企业股价市场表现的影响

根据现有研究,实行股权激励计划对企业股价市场表现的影响大多是积极的。Morgan and Poulsen(2001)将[-3,+3]作为事件窗,研究发现当企业对外公告其股权激励计划能够让该企业收获正的累计超额收益率,使其股东财富得到显著的增加。根据赵华伟(2016)的实证检验,我们可以看出实行股权激励计划可以提升企业价值与投资者利益,市场反应显著且积极。

3.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1)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正相关

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的利益协同效应会随着经营者持股数量的增加而增强,进而促进代理成本的降低以及企业价值的提高,所以,经营者持股与企业价值正相关。Mehran(1995)研究得出结论,员工持股比例正向影响企业绩效。国内学者对此也进行了大量研究。徐义群、石水平(2010)以79家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发现股权激励能够显著地提高企业绩效。根据陈文强和贾生华(2015)的研究,发现股权激励以降低代理成本为中介来实现企业绩效的提升。宋玉臣和李连伟(2017)将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路径分为直接作用路径与间接作用路径,并通过构建综合分析框架得出结论,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水平显著正相关,并且主要是通过其直接作用路径来实现的。

(2)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不相关或负相关

Brown and Lee(2010)基于1998-2006年共8000多家企业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为,股权激励计划的激励效果不明显,不能明显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国内也有研究表明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不相关或负相关。顾斌、周立烨(2007)以50多家不同行业的上司企业作为样本进行研究,发现只要交通运输业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可以显著提升企业业绩,而其他行业股权激励对业绩的影响并不明显。根据关明坤和潘海亮(2011)的研究,当员工的持股比例大于一定的数量后,企业的绩效甚至会下降。

(3)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呈现区间效应

Stulz(1988)第一次以理论模型验证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之间呈现区间效应,后来学者们进行实证研究为此提供了更多的经验证据。Hermalin and Weisbach(1991)基于134家上市企业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结论,企业绩效与管理层持股之间存在M型的曲线关系。国内学者通过实证检验也发现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之间呈现区间效应(王华和黄之俊,2006;孙堂港,2009)。

4.股权激励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

很多学者发现股权激励是诱发盈余管理行为的主要因素(Bergstresser and Philippon,2006;杨慧辉等2012),Cheng and Warfield(2005)研究发现针对持续性的进行高股权激励的企业,其报告大规模的正向盈余的可能性则更小。因为当企业利润超过市场预期,其管理层会通过隐藏部分企业利润作为盈余储备,来防止出现企业未来利润大幅度下跌的情况。周晖等(2010)认为企业实施的股权激励水平和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

(三)文献评述

文章概述了大量有关股权激励动机与实施效果的文献,国外学者将股权激励的动机分为两种,第一种动机是降低代理成本。第二种动机是为高管谋取私利。国内学者也普遍将股权激励的动机划分为激励型动机与福利型动机。针对于股权激励效果的研究一直都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股权激励可以帮助企业留住优秀人才,也会带来正的市场反应。但是实施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的研究结果仍然存在分歧,无法形成统一的结论。近期关于股权激励的文献开始关注股权激励导致的盈余管理问题。很多学者发现股权激励是诱发盈余管理行为的主要因素。

三、总结与研究展望

文章通过梳理大量有关股权激励动机与实施效果的文献,发现目前关于股权激励的研究成果虽然很丰富,但学术界对一些研究结果仍然存在分歧,无法形成统一的结论,例如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还是值得学者们继续深入研究来获得更多的证据。此外,股权激励中的代理问题是最近几年学术界的热门研究,但大多数学者们都比较关注股权激励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而对其他代理问题研究的比较少,比如,经理薪酬的“过度支付”问题、信息披露问题等,这些问题都是值得研究的。此外对于股权激励效果的影响路径及路径选择的研究也较少。未来学者们可以在这些方面寻找研究的突破口。

猜你喜欢

盈余学者动机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关于经常项目盈余的思考
学者介绍
动机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