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视角的科研资产管理变革思考
2019-02-19杜燕蓉
杜燕蓉
(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山西 太原 030012)
传统科研资产的管理只将重点放在如何保养设备、如何做好登记等上面,只是按部就班的进行工作,没有充分的发挥出科研资产的价值,就更不要说管理艺术了。而共享经济时代的到来给科研资产管理送来了新的想象力,如何利用共享经济的特质来盘活各地死气沉沉的科研资产,如何提高管理艺术、提高科研资产的开放度,已经成为了管理人员面对的新课题。
一、共享经济介绍
(一)概念和背景
共享经济就是一种以通过限时转让物品使用权的方式来提高各类物品利用率和获得报酬的经济模式。这里所说的“物品”要区分于以往的概念,既是实体的物品也可以是虚拟的物品,这种经济模式多以计算机技术、互联网络为依托,能够整合资产、教育、医疗、交通等资源便于不同需要的人进行利用。
共享经济最初是美国德克萨斯州社会学的教授费尔逊提出来的,其联合另外一位社会学教授斯潘思于1978年发表论文对共享经济现象进行了探索性阐述。2000年以后,伴随着因特网2.0时代的袭来,网络社区和论坛就开始出现了共享经济的现象,但是由于技术的局限性,这种共享还多停留于信息和观点的交流,没有涉及到实际物品、技术的使用,而且也鲜有经济的收益。2010年以后,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等多种基于实物的互联网公司的出现,共享就慢慢有了经济的影子,开始获取报酬、开始有公司专门以此事盈利。2016年11月8日在我国澳门举办了“世界分享经济高峰论坛”,从全球范围内开始认可、研究、合作进行共享经济的交流。
(二)特点和分类
在对共享经济进行利用时,不管哪种模式一般都包含三个特点,一是闲置资源加以利用,通过因特网、移动媒体等手段对过剩产能加以利用并转移到急需使用的人群当中。二是制造以共享为目的的平台,这是共享经济的基础和本质内涵,这个共享平台通过因特网、移动媒体等技术手段对获得授权的闲置资源进行二次利用和推销。三是参与的人员多元化,人员种类多、阶层多、数量多,每个参与者都能够在这种模式当中各取所需,充满了个性定制和因人制宜的独特性。
共享经济常见的有四种形式:第一种是对交易市场的再分配,这种形式主要针对的闲置、废弃的物品,这种形式常见的面貌就是互联网二手物品交易平台,例如,闲鱼、京东二手等。第二种是对产品的使用权暂时性的再分配,这种形式主要以租借、租用为主要面貌,例如,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等。第三种是对个人服务和特殊技术的再分配,能够让成熟的技术和特殊技能更广泛地利用,例如,配送服务、跑腿服务、上门服务等。第四种是对生活内容生活方式的再分配,这种方式就跳跃出了物权、单向服务这种传统的思维,例如,拼车、闲置物品互换等。
(三)发展趋势和风险
根据相关机构的研究发现,共享经济已经进入了“新常态”的状态,也就是与常规的经济状态和常规的经营模式有很大的不同、且进入了一个相对固定和稳定状态的形态,既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阶段的必然道路和必然选择,也是一种不可以倒回的经济形态,虽然在共享经济大规模井喷式爆发之后有回落和冷却的过程,但是大的方向是不会变的,还是稳步上升稳步向好的一个状态,按照历史当中经济科技发展的惯例来看,常规经济的低迷造就了共享经济的跨越式、广阔式发展,同时也是对传统各类经济模式的颠覆性的革命。
但是在共享经济的爆发过程中,风险和核心问题还是不断出现,是需要通过政策、技术、管理进行规避和矫正的。一是相对滞后的法律规范和制度设计,不能及时有效地对共享经济企业、模式的行为进行控制和规范,致使出现监管的空白区域,造成部分消费者和从业人员经济利益和人身利益的损失,尤其对物权、知识产权是一种很大的冲击。二是可能会重新塑造一个“独裁者”,造成新的垄断现象,互联网当中的科技企业对实力要求和技术要求都比较高,新加入者往往受到既有利益者的冲击和影响,往往被吞并或者控制,这就会出现互联网行业的寡头,而这样恰恰违背了共享经济的初衷和立意,只有通过恰当的手段进行遏制才能对共享性经济模式的发展有所保护和促进。三是越来越多的信息保护问题,共享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促进了信息物质交流,另一方面也为信息获取的随意性便利性敞开了大门,网民、企业的信息变成了“裸奔”状态,网络上亿级的信息泄露事件也屡见不鲜。
二、科研资产管理的现状
科研资产主要是科学研究单位的有形和无形资产,是单位履行职能、进行创新和发展的基本支撑,根据相关部门公布的数据来看,我国的科研资产分布广泛、投入巨大、利用率比较低下,主要存在的问题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重视费用的申请使用,轻视资产的管理利用,现在流行的评价考核体系里,经济投入的考察占很大的比例,费用投入的多少成为了管理水平高低的评价,这样直接导致了经费支取的随意性、资产流失的严重性,而对于经费的使用和成效的大小无人关心,目前科研费用的使用已经成为了项目负责组织和个人的“私房钱”,腐败和浪费现象普遍。二是管理科学性时代性差,没有建立成熟的管理制度,缺乏艺术性和约束性,不关心科研资产的利用率和回报率,有些资产自从采购回来就没有再使用过,甚至丢失和损坏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重形态轻产权,对有形的科研资产能够统一保存统一配发统一管理,对于知识产权等无形的科研资产没有统计、没有底数、没有控制、没有管理,很多公用资源研究获得的无形科技资产、技术、专利成为了个人牟利的工具受到占用,很多应当保密或收费的技术被任意传播和免费使用,侵权现象也十分严重,这样也间接打击了科研人员和单位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共享经济环境下科研资产管理的转换
(一)管理对象
在以往的科研资产管理体系之中,其对象是有形资产的管理和试用,尤其是高价值的科研设备,例如万元级、百万级、千万级的设备。而在共享经济的概念当中,只要是为了科研这个特定目标进行的、可以利用并产生价值的,都可以纳入到管理的范围之内,而产生的这个价值并不单指经济价值,还有很多无形价值,比如技术价值、知识价值、奖励价值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共享的科研资产,这就使科研资产管理在将来的管理渐渐进行扩展,把专利技术、商标专利、著作权、专业人才等也纳入到管理的重点范畴之中,特别是技术人员和技术小组的利用,这才是科技进步驱动力的核心价值,也是一个单位和企业甚至国家创新进步的核心机制。
(二)分配方式
虽然我国的经济和科学技术已经得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物质保障能力和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资源相对于我国众多的人口和机构来说还是一种稀缺资源,各个地域的科研条件和科研水平并不均衡,如果要使有限的科研资源最大化的加以利用,必须要以因特网、数据云、互联网计算、物联智能等技术进行管理和调配,甚至可以加入到全球的科研共享当中来,提高科研设备、技术、资产的使用效率,减少浪费和控制,从管理的源头进行革命。依靠单一机构和地区自身经济水平来保障科研项目推进的模式会被彻底打破,跨地区、跨行业、跨国门、跨产业的保障体系即将建成,区域壁垒和地方垄断将不复存在也没有办法继续生存,随用随取、取用快捷、随用随还、还时便利将变成一种新的模式。
(三)管理模式
传统科研资产管理的模式被打破的同时,就是对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除了会写写算算之外,还需要有合作共享的意识和思维,一是对互联网等高新技术要看得懂、能操作、会创作,二是对沟通要主动、不能等需求、等申请、等批复,要主动出击,把握住机会创造条件,三是法律观念强,对不该共享的不共享、对法律禁止的不提供、对可以输送的严要求,防止别有用心的人和机构窃取私密信息和专利成果。
四、共享经济环境下科研资产管理的措施
(一)更新审评体系
对科研项目的申请、考核、评价、审查体系进行完善,重点凸显节约意识,现在各单位部门的评价体制重视项目立项时的报告,对于立项完成后科研经费、科研设备的利用率等后续发展没有管理和跟踪仪式,加强科研资产管理必须先把预算等经济投入管理起来,作为重要的审评标准,强化经济节约意识,改变科研体系规则,细化申请的拨款项目内容和使用范围,对招投标的人员和单位严格考察,并对后续的保养维修支持等措施进行考察,建立健全跟踪反馈的系统机制,对真正有需要的人和组织进行支持。
(二)完善预算审计
科研预算是科研资产的重要支撑和组成元素,加强对预算的审计工作是保证科研资产合法合规、减少浪费和流失的重要手段,必须对此项管理工作加强和重视,建立起一揽子的节约和开支管理制度,在支出过程当中应该要求个人或和课题小组按照一定规制进行科学合理、细致细化的核算,要预估投入和产出的比例,必须考虑经济和市场效应和成本,对费用的分配也要科学合理,视项目大小、难易程度、市场成熟度和应用前景综合进行考虑。
(三)灵活管理方式
对科研资产进行管理是为了更好的利用资源,让这些有效资源投入到最有需求的地方和人员手中,所以对管理的方式方法要灵活掌握,科研机构的科研资产来源广泛、渠道众多,要梳理资产源头和资源去向的关系,利用共享经济的优势合理地进行调配,并确立相应的职责权利和权限,既要保障使用者方便快捷地使用,做到雪中送炭,又要保证资源不被乱申请、滥使用,保护资产安全,减少浪费和重置。
(四)保护核心资源
共享经济的前提是稀缺,科研的核心资产是十分稀缺的,有些还是不可再生的,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通过各种渠道使用资源的情况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一定要对使用目的和方式进行管理,保护核心资源,将核心的人力资源、核心的技术资源、核心的产品设备资源设置借入、借出和共享的防火墙,进行战略性保护。
共享经济让原本不可迁徙的科研资源实现了跨领域、跨地域的分享,让各种科研成功和技术得到了联合,但是共享经济的模式还有很多风险,互联网上的弊病还没有完全消除,在未来的科研资产管理机制当中要充分分析和研究这些体制和流程,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为我国创新、发展助力,为科技事务的研发创新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