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未成年人毒品预防教育现状及对策
2019-02-19王紫一文
王紫一文,王 玮
(1.四川警察学院 四川泸州 646000;2.中国刑警学院 辽宁沈阳 110000)
未成年人是我们每个家庭的希望、国家的瑰宝、民族的未来。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而他们的子女却留在农村,由此衍生出了农村留守未成人问题。根据民政部在2018年10月30日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8月底,全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697万人,四川省农村留守儿童规模最大,为76.5万人,其次为安徽、湖南、河南、江西、湖北和贵州,以上7 省农村留守儿童总人数为484.4 万人,占全国总数的69.5%[1]。庞大的留守未成年人群体,是我国大量剩余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转移过程中的“副产品”。当前,农村地区普遍存在毒品监管不力、新型合成毒品流行泛滥、易制毒化学品加工厂的隐现等问题突出,留守未成年人的毒品犯罪问题也日渐显现,成为当前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突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健康发展。
一、农村留守未成年毒品犯罪原因
留守未成年人吸食毒品的原因,主要是幼年时未能很好地处理日常生活带来的困惑和情绪波动,采取非理性方法处理,处理问题失当无法面对现实时,容易求助于毒品逃避生活上的不满,多次吸食就会成瘾,而后无法戒断形成瘾癖,进而形成对毒品的渴求、强迫行为和失控等问题。吸毒人员由于反复不断地吸食毒品,耐药性增强,提高吸食量才能产生出欣快感,失去自控能力,进而遭受利诱参与制造、运输贩卖毒品,衍生出社会治安及公共卫生等相关问题隐患。未成年人如果一旦有强制隔离戒毒经历,戒毒后也难以融入社会。
(一)从留守未成年人自身情况分析
1.留守未成年人有着未成年人普遍好奇心强、辨别是非能力差、思想单纯、易感情用事等特点,由于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和管教,对实际监护人依赖感不强,过于依赖所谓“江湖仗义、兄弟情义”,易产生“抱团取暖”行为。同时,留守未成年人在自我认同方面与同龄者有许多矛盾与冲突。其表现为:首先是社会、学校和家庭对留守未成年人的过高期待与留守未成年人发展缓慢之间的矛盾。尽管一些留守未成年人处在不利的生活状态下,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很多方面的发展受到影响,甚至产生了各种心理和精神上的落差,此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梳理和调节,但是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对他们的成长与期待并没有因此而降低,甚至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这就迫使得他们的成长与期待始终得不到满足。
2.农村教育条件的相对落后,留守未成年人身体素质和能力难以得到相应的提高,学校和社会又经常以学习成绩做为评判标准,一些留守未成年人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各方面经常被予以否定。上述两大方面的矛盾,使得社会对留守未成年人提出带有普遍性的要求与他们所能达到的目标之间形成一个巨大的反差,而这种反差很容易使顽童期和青春期的孩子陷入自我认同的危机,从而使这些孩子陷入了迷茫和彷徨感而不知所措。具体表现就是:一些留守未成年人由于受到家长、老师的批评和指责失去了上进心和自信心,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自暴自弃,这与人们对农村留守未成年人生活困境认识上模糊有着密切关系。
3.农村留守未成年人并不是不知道毒品有危害,而是不知道有效的拒毒手段,根据中国农业大学叶敬忠教授研究数据显示:留守未成年人第一次吸毒时,72.1%是在对毒品的危害有所知晓的情况下吸的;20.3%是在对毒品的危害不太清楚的情况下吸食毒品;只有7.6%的是在对毒品的危害完全不知道的情况下吸食毒品[2]。在毒品问题中留守未成年人面临最严重的是:明知是毒品,仍不计后果的去尝试,不懂拒绝、不敢拒绝、甚至不愿拒绝。因此,他们一旦接触到社会上的涉毒人员,易受他人不良行为影响,走上一条吸毒、及其它犯罪的道路。
(二)从农村留守未成年人监护情况分析
1.隔代监护所占比例最大。由于监护人年纪大,操持家务劳累、文化程度低、身体状况不好,无论是身体上,还是能力上都难以很好的承担监护或监管留守未成年人的重任,其监护方式或是溺爱、或是放纵。祖辈们的认知水平决定了他们对抚养人的教育只停留在较低的保证温饱的水平,对其智力开发和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心有余而力不足[3]。农村留守未成年人在情感上,由于缺少双亲的关怀交流,更易受到社会亚文化消极因素的影响,而易接触到毒品。
2.单亲监护人往往照顾两个以上的未成年人承受着超强的劳动负荷、巨大的生存压力、加上自身文化偏低,影响了留守未成年人的成长教育。此类家庭常常以体罚作为教育手段,很少进行亲子间沟通与交流,这也是留守未成人毒品犯罪增加的一个重要的隐性诱因。
3.同辈监护人往往缺乏管教能力,对留守未成年人生活中放任自流、情感上缺乏关爱,造成其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差、自我约束能力不强等问题。父母对子女的愧疚,常常会以金钱作为补偿,造成这类人群易成为贩毒人员的发展目标。社会经验贫乏、对毒品危害了解不足,使留守群体成为易接触毒品的高危人群。父母及同辈监护人监护的缺失造成留守未成年人生存、保护、发展方面不足,同时也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有很大影响[4]。
(三)从农村留守未成年人学校因素分析
农村留守未成年人聚集密度大的学校普遍存在经费紧张、对升学率重视不够高、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在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方面与城镇重点学校存在明显差距。学校领导表示基本能保证在校学习时间的全面管理,对于放学后的情况,学校心有余而力不足,老师与家长沟通不够,甚至出现班主任从未见过学生父母的情况。在学校位置环境方面,学校的周围往往有一些不利于留守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娱乐场所。以四川省泸州市L县J学校为例,其周围有一家KTV、一家网吧、一家非正规营业的台球厅,甚至出现该校学生在课后之余到KTV打工打架事件,这些娱乐场所聚集社会闲散人员、鱼龙混杂,很容易诱惑在校学生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农村留守未成年人毒品问题分析的理论模式
(一)门槛理论
门槛理论(Gate Theory)是指是对城镇与工业区发展规模进行经济论证及其基本建设投资进行计量分析的一种理论。应用于吸毒及其它犯罪行为中,是指通常会呈现出一种渐进的进阶过程。从使用药物种类来看,未成年人形成吸毒成瘾分为四个阶段:首先是喝酒、吸烟,然后是麻古,接着尝试更多种类合成毒品,最后是尝试多种毒品混吸,逐级递增。未成年人的药物滥用频率分为以下阶段:偶然性使用、试验性使用、习惯性使用和吸食成瘾。成瘾阶段的频率由少到多,最后导致逐渐受制于药物。根据药物滥用相关组织研究:成年人会使用合法的成瘾物质(主要指烟草、酒精类),若干年后才会转变为非法成瘾物质的(主要指毒品),但是未成年人由合法成瘾物质进阶到非法类成瘾物质速度极快,明显快于成年人。
(二)理性选择理论
1968年美国经济学在在Becker在论文《犯罪与惩罚:从经济视角》中提出观点:犯罪理论是经济学对于选择性分析的延伸,犯罪的决定机制与购买商品的既定机制是一样的。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倾向于选择对自己最有利、最能满足自己的行为。美国犯罪学家Clarke 和Cornish 在1986 年提出了“理性选择理论”(Rational Choice Theory),认为对于被大部分犯罪分子来说,或多或少都有计划和目的,这种计划和目的被称为“有限度的理性”。也就是说,人们虽然不一定有完全的理性,但会有“限度的理性”。总之,犯罪行为是思考后的行动,这种思考可能是精心策划后的演练,也可能是短暂的思考,这种短暂的思考往往是根据当时情况想而易见的。
在毒品犯罪案件中一个人的决意犯罪,主要受个人因素(对毒品的需要性、刺激感)和情境因素(对于吸食毒品成功并且不被逮住的机率)影响,也就是计算过吸毒成本后作出的选择,如果认为毒品犯罪的经济利益大于被发现所可能付出的代价或成本时,就可能促使其犯罪,毒品犯罪分子是在理性衡量成本之后才决定是否犯罪。也就是说,未成年人在滥用毒品之前也会有吸毒风险的评估,然后决定是否采取行动。根据理性选择理论分析,留守未成年人吸食毒品这种违法行为取决于其对个人因素(如对毒品的需求、刺激、娱乐)和环境因素(如何不被发现)的考虑。
三、农村留守未成年人毒品预防教育的对策
毒品预防是根据当代社会环境定制具有防治、防止、延缓、减少或停止任何非法药物或毒品使用的相关策略,是一个持续的、长期的过程。毒品预防教育为大众提供有关毒品基本知识、毒品预防方法和拒绝毒品相关的技巧,其目的是预防和减少毒品的危害,创造健康的无毒环境。当毒品隐患出现的时候,鼓励人们做出符合社会规范的选择,促进个体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毒品预防教育不仅仅是预防高危吸人群的毒品的吸食和使用,更是针对一般大众和易受毒品侵蚀的高危人群,延迟或者防止其开始使用毒品。针对留守未成年人,当前应建立一个包括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四个行为主体在内,集引导、规范、预防、监控多功能与一体的综合性毒品预防教育机制。
留守未成人毒品预防教育需要由学校教育主导,家庭教育固化,社会教育影响,加强的对毒品综合性预防的教育模式。公安禁毒部门要积极与社区、学校、企业、医疗等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切合加强对吸毒人群的管控和惩戒。
(一)政府作用
留守未成年人的毒品问题已经恶化成为社会隐患。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缺少沟通与交流,造成的亲子关系失调、安全感和归属感的缺失、父母榜样作用的遗失、道德行为监控机制的不健全等,共同削弱了家庭毒品预防的正常功能发挥,同时也造成了政府职能发挥的诸多限制。各乡镇政府部门也只是到了每年的“6·26国际禁毒日”搞一些宣传教育活动、在娱乐场所拉一些条幅、醒目位置刷一些标语,这是远远不够的。各级政府应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走中国特色的毒品问题治理之路坚决打赢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组织实施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三年规划》统筹部署,把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尤其是留守未成年人的毒品预防教育工作作为工作的重点任务,摆在突出位置;加大经费投入确保预防教育工作能够落到实处。
(二)学校引导
学校是家长和孩子们心中值得信赖的一方净土,在当前条件下,解决留守未成年人毒品预防教育问题最有效、最现实的途径就是利用学校的现有基础,有针对性地扩大毒品预防辐射范围。一是要提高留守未成年人对毒品和毒品问题的认识。留守未成年人对毒品认知明显不足,对毒品的种类他危害不明确,甚至一些留守未成人学校的老师的毒品知识也是一知半解,不能为学生提供很好的帮助和引导。二是合理安排经费,增加毒品预防教育方面的投入,留守未成年人的学校要积极为毒品预防教育争取和筹措一定的经费,结合《思想品德教育》适当地安排毒品预防的教育课程;在师资的配置上可以聘用专职、兼职毒品预防教育方面的专家,在图书天地、阅读馆等地增设毒品预防、教育方面的相关书籍、资料。逐步建立在校长领导下,专(兼)毒品预防辅导教师为骨干,以《思想品德教育》课教师、班主任和团队干部为主体、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毒品预防教育制度。三是要时刻关注家庭情况复杂的留守未成年人。家庭情况复杂因素包括父母、亲属中有人参与毒品犯罪或有过往吸食毒品史;监护人或近亲属有犯罪史;父母是否常年在外不能与孩子经常性地沟通交流;是否与社会上闲杂人员交往甚密;有无打工兼职等行为。
学校的领导和老师根据情况“因材施教”,对留守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予以“特殊照顾”,可形成一种非制度化的默契,以及时发现孩子们身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实施:第一,生活上优先照顾,学校领导、班主任对留守未成年人多关心一次、多问候一声、多帮助一把,使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注意饮食均衡膳食搭配,身体不适时,悉心照料,要指导寄宿制学生学会互相关心、相互照顾。在寄宿制学校管理中,学生之间互相监督,有问题及时向老师汇报,确保建立无毒校园的学习生活环境。第二,毒品预防教育活动上优先安排,学校应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未成年人参加毒品预防教育活动,参观毒品预防教育基地,根据参观学习内容组织文体、书画比赛,巩固参观学习内容,加强毒品方面知识普及,培养其识毒、拒毒、防毒能力。第三,关注留守未成年人心理和健康状态,通过定期举行集体交流和不定期进行个体谈话等方式,对有情绪波动和交友异常显现及时发现。第四,丰富校园毒品预防教育活动。在课题组调研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新苗学校(新苗学校是四川省典型的留守未成年人学校)过程中发现,学校将毒品预防知识融入到课间活动、棋牌游戏和文娱比赛中,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防毒意识。学校通过定期举办毒品知识相关的文艺汇演和知识竞赛,提高了学生对毒品危害性的认识。全校教师通过定期进行情感沟通、思想教育、禁毒知识宣传使留守未成年人感受到成长的幸福与快乐,体会到学校集体的温情,消除不良情绪,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此外、学校每学期举办毒品预防书画展、演讲比赛等各种比赛活动,树立良好的竞争意识,也给学生创造平等、和谐的毒品知识交流环境。针对行为偏差和心理脆弱易受毒品侵蚀的留守未成年人,则着重开设辅导课程,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矫治活动,该校成立20余年,无一例在校学生和毕业生沾染毒品。以新苗学校为样本建立符合本区域留守未成年人特点的毒品预防教育研究试点,着手培养积极的生活状态、独立的生活能力和强大的自我保护能力。用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娱、体育活动,填充留守未成年人的学习生活、弥补亲情的缺失,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
(三)家庭强化
近几年我国吸毒人群趋于低龄化,新型合成毒品可能引起的更强烈心理、生理反应,其危害留守未成年人首当其冲。家庭功能健全,可以降低亲子间隔阂,普通未成年人一旦接触到毒品也能及早发现,迅速杜绝。家长、监护人是毒品预防实施中最重要的一环。根据欧洲毒品和毒瘾监测中心(EMCDDA)研究发现:寄养家庭的儿童或青少年容易因为被疏忽或虐待,而比一般家庭之青少年有更多的药物滥用行为。他们还发现,药物滥用高风险未成年人通常缺乏家庭保护因子,比如说父母的支持、对家庭的依赖。而家庭危险因子,比如说父母或寄养家庭成员中有吸毒人员也会影响到未成年人的行为方式[5]。因此在毒品预防教育过程中我们需要培养父母与孩子间的沟通技巧,并提供父母及监护人最基本的毒品预防教育知识,让其了解留守未成年人是毒品问题的高危人群。
1.毒品预防教育应将父母、监护人纳入宣传范围。目前,学校内开展的毒品预防教育多数只针对在校师生。笔者认为,除了政府、学校每年定期进行教育宣传外,还应对留守未成年人父母、家长、监护人进行毒品知识宣讲,倡导毒品预防教育亲子活动,可使同样是易受毒品侵害高危人群的外流务工人员提高防范意识。将教育范围扩大,使受众更广、效果更好。
2.强化留守未成年人校外时间监管机制。未成年人在朋友的相处过程中,会对彼此价值观产生认同,如果在同伴中有人吸食毒品(包括抽烟、喝酒、打牌),其使用毒品的几率大大高于同伴之间没有吸食毒品(包括抽烟、喝酒、打牌)群体。绝大部分青少年吸食毒品并不是自己的主观意图,而是一种“从众心理”在作祟,经过第一次尝试之后,越发与有偏差行为的同伴接触,日后为了获取毒品,逐渐被用药物刺激团体所同化,进而得到同伴的认同。偏差同伴是干预未成年人使用毒品重要的危险因子,未成年人多是通过接触、模仿、学习得到相同的价值观,因此家庭和学校教育应该多关心青少年因追求刺激、好奇而与不良同伴的交往情况,可有效降低青少年接触毒品的机会。
3.形成学校与家庭毒品预防教育无缝对接机制。农村留守未成年人初次吸食毒品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好奇、同伴引诱,这些同伴大多是校园辍学的学生,或是刚刚离开学校教育的青少年,他们经常出入酒店、夜店、网吧,易沾染毒品,娱乐场所容易变成辍学学生聚集地,是青少年毒品犯罪的高危险区。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建立完善的通报制度,掌握辍学学生的动向,主动和家长建立良好沟通关系,关心未成年人生活状态,从中发现行为偏差者,如果偏差值已经达到或接近犯罪的高危值,发现其参与暴力、帮派或使用毒品行为,及时与当地公安机关、教育局、法院相关部门合作,搭建预防教育无缝对接机制,降低青少年接触毒品的机会。
(四)社会帮扶
毒品问题与留守未成年人个人成长经历中家庭关爱缺失和学校的教育不足有着很大联系。第一次接触毒品的伙伴多数为逃学或离家出走少年,当青少年脱离家庭与学校的关爱,日常生活陷入困境,从不良伙伴的暖心之举,容易取得其信任,当其提供毒品时,在明知其有害的情况下也不会拒绝,进而沾染上毒瘾,并转为依附足以提供生活与毒品需求的伙伴,再经过贩毒组织吸收后沦为吸毒成瘾者。美国药物滥用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n Drug Abuse,NIDA)指出,离家出走或逃学青少年易陷入药物滥用的危险因子,并更广泛的受家庭、学校以及社区的影响。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对现行毒品预防对策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加强与改进:
1.进行多元化宣传,强调烟、酒与毒品预防同样重要。吸烟、喝酒与留守未成年人毒品问题有极大关联性,有吸毒经历的留守未成年人大多都有喝酒、抽烟的恶习。根据“门槛理论”分析,毒品预防教育宣传不应只针对刑法上所规定的的毒品种类及犯罪行为,在抵制毒品的同时,更要加强对烟、酒的管控。教育青少年如何拒绝香烟和酒精并劝导已经成瘾的伙伴,通过学校开展的系列健康教育活动,督促家庭从中发挥监管作用。禁止留守未成年人尝试吸烟、喝酒,以降低接触、尝试毒品的机会。
2.近年,在留守未成年人防毒、拒毒、反毒等方面我国政府投入巨大精力和财力,大多数留守未成年人知道毒品的危害,但仍有部分人在面对免费毒品诱惑时,有迟疑。因此相关部们在宣传、督导学生认知毒品之外,更应为其构建毒品建构的毒品预防心理防线,使其掌握有效的拒毒、防毒方法,理智的面对社会亚文化中常见的麻古、神仙水等“新鲜玩意”,有说“不”的勇气和技巧。在留守未成人面对毒品的吸引和同伴之间的压力下,第一时间能明确、果决的拒绝并加以劝诫和与学校或监护人沟通。
3.加强对留守未成年人滥用毒品高危险地区的检查。在课题组访问的52名留守未成年人中,平均年龄为16.8岁,药物滥用的场所最多的为娱乐场所店(包括KTV、酒吧和迪厅),其次是赌博场所,第三名是小旅店;沾染毒品的原因第一名是好奇心,第二名是朋友怂恿,再次是好面子。可明显发现,在药物滥用中,仍以娱乐性为主,不良的场所大幅增加少年接触毒品的机会,相关单位应被列为毒品公开查缉的重点场所。公安机关有必要在寒暑假和周末对重点高危地区进行查缉,劝阻未成年人早回家、勿逗留,坚决取缔非法娱乐场所,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对存有隐患的娱乐场所及时查处停业整顿。
四、结语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就留守未成年人问题提出如下要求: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规划(2016—2018)》中也要求禁毒部门要把辍学、失学的留守未成年人和外出务工青年毒品预防教育作为农村禁毒工作的重点对象。
毒品预防教育与个人、学校、家庭、环境、经济、社会等因素息息相关,是法律、经济、教育、公共卫生共同问题。各级政府应提高认识,重视毒品问题,在政策方面与本地经济发展相结合,改变留守未成年人聚集地区因贫涉毒、因毒涉乱、毒恐合流的局面。通过多渠道、多路径、日常化的毒品预防教育机制提高农村留守未成年人和外出务工青年的防毒、拒毒意识。将留守未成年人毒品预防教育与本地区社会综合治理、治安问题相结合,为祖国花朵提供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